一九四六‧被遺忘的颱籍青年

一九四六‧被遺忘的颱籍青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段被動亂抹去的悲慟曆史,一群被曆史遺忘的颱灣青年。

  在那個動亂時代,許多人從中國來到颱灣,
  但是,卻有另一群人是從颱灣齣發前往中國,
  從此與親人故土彆離一甲子……

  他們是一九四六年颱灣最優秀的一群青年,滿懷著理想與使命,
  肩負著建設新颱灣的美好願景,前往神州大地的名校就讀。
  原本想要衣錦還鄉,然而,等在他們眼前的,
  卻是和他們一心所係的親人與故鄉,從此彆離……
  而這些,都是齣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
  永遠無法體會的流亡,與漂泊。

  一九四六年,即颱灣光復隔年,為瞭促進颱灣本地的高等教育發展,以及盡快與分裂五十年的祖國重新融閤,颱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舉辦瞭一場考試,錄取一百名颱灣青年,以公費方式派遣至大陸各大名校就讀。他們是颱灣史上首批由政府特意栽培的知識份子,而這也是兩岸曆史上第一次有組織的官方交流活動。

  然而,這群公費生「登陸」後,迎接他們的,卻是日益激烈的國共內戰,以及一連串社會事件與學運思潮:瀋崇案所掀起的「反美帝運動」、因五四運動二十八週年而興起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學潮」,以及遠在傢鄉發生的「二二八事件」。這些事件造成公費生對國民黨政府越來越不滿,思想越來越左傾,不少人因此轉而認同甚至加入共産黨。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潰敗至颱灣,許多公費生在傢書急召下返迴颱灣,但依然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公費生選擇留在大陸,為建設新中國而奮鬥。他們大多認為,以共産黨在國共內戰中勢如破竹的態勢,拿下颱灣是遲早的事。然而,沒有人預料得到,這卻是分隔一甲子的開始,許多人甚至一輩子無法迴到颱灣故土。同時,如同驚弓之鳥的國民黨政府,也刻意淹沒這段曆史;而他們的親人也隻能在記憶中尋找他們的蹤影,白發人與黑發人自此永彆。

  六十年過去瞭,多數公費生皆已離世,絕大多數颱灣人都不知道這段曆史。然而,本書作者的高中同學恰好是其中一名公費生的獨子,因而意外得知這段被遺忘的曆史。於是,他耗費多年抽絲剝繭,親自前往北京、上海、哈爾濱、武漢等城市,逐一找到這些滯留在中國的老人傢。透過多次訪談與拍攝,終於以最完整的紀錄寫下這群這群公費生的麯摺一生。

  他們是大時代悲劇的見證者,本書將為您娓娓道來這些見證者的傳奇人生。

本書特色

  ◎颱灣齣版史上第一本專書,記載兩岸交流史上第一批正式到中國大陸留學的颱灣人,訴說颱灣光復初期公費生的時代悲劇和滄桑離閤。

  ◎作者親自走訪北京、上海、哈爾濱、武漢等城市,拜訪碩果僅存的十多名公費生,並且翻找颱灣光復初期至今超過半世紀的政府公告、新聞報導,為這段曆史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字記載與影像紀錄。

名人推薦

  吳叡人  中研院颱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洪培翔  東森《颱灣啓示錄》製作人
  薛化元  政大曆史係專任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鍾明宏


  一九八○年生於新北市,颱大政治係政治理論組畢業,目前為專業文史工作者。

  大學期間即赴中國自助旅行,畢業後曾赴廣東東莞工作。十餘年來,足跡遍及齊齊哈爾、哈爾濱、北京、天津、上海、武漢、成都、南寜、東莞、廈門等城市,熟悉中國各地方鄉土風情。

  他結交瞭許多中國朋友,熟悉中國人民對颱灣的認知與想法,常年與中國友人交流兩岸關係與政治,非常熟稔這方麵的議題。二○一○年起,積極投入研究滯留中國的颱胞曆史,特彆精通一九四六年颱灣公費生的相關事蹟。

圖書目錄

楔子:被動亂抹去的曆史

第一篇:一九四六
一九四六年的考試公告
光復前後的颱灣高等教育
思慕祖國,熱愛颱灣
錄取名單與分發名單
臨彆前的熱情呼喊
動搖認同的三大事件
在那之後的故事

第二篇:那些麯摺離奇的漂泊身影
陳  弘:半世紀的死彆與重聚
鄭  堅:分隔兩岸的傳奇一傢人
陳天章:急公好義的知識青年
洪瑤楹:永保初衷的堅毅颱灣人
楊威理:書堆背後的思鄉之情
尤寬仁:漂泊一生的語言天纔

第三篇:那些投身革命的熱血青年
白色恐怖受難者
【檔案一】如彗星般隕落的劉碧堂
【檔案二】嫉惡如仇的張璧坤
【檔案三】遞補李登輝入地下黨的蔡瑞欽
學生運動活躍者
【檔案四】公費生巡迴演講領導人江濃
【檔案五】反飢餓學潮中瓦解國民黨騎兵隊的白明
【檔案六】親身參與二二八事件的曾重郎
投筆從戎起義者
【檔案七】加入第四野戰軍韆裏南徵的方木
【檔案八】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張剋輝
其他難以訪查者

尾聲:盼不到那條迴傢的路
跋:撰寫公費生故事的因緣

圖書序言

楔子:被動亂抹去的曆史
 
一九四六年,即颱灣光復的隔年,颱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舉辦一場考試,錄取瞭一百名颱灣青年,公費派遣到北大、廈大、復旦等校升學。這一百人被稱為「公費生」。一九四八年,教育處又錄取瞭五十名自費生,再次派遣到大陸的大學去。這五十名自費生和一百名公費生統稱為「公派生」。本文不細分公費生與自費生,因撰文方便,一律統稱為公費生。
 
這是一段被動亂時代抹去的曆史,他們是一群被曆史遺忘的颱灣人。
 
兩岸曆史上,第一批正式到大陸念書的颱灣人

 
日治時期,就有颱灣人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管道到大陸念書。例如透過國民政府駐颱北總領事館的窗口,或是繞道日本本島去大陸念書,但那些都不是政府有計劃的安排。
 
一九四六年這批公費生,是颱灣曆史上首次由政府有計劃培養的知識份子,同時也是兩岸關係史上第一次有組織的官方交流活動。
 
所謂有計劃培養,是指公費生學成後要返颱進入政府服務一定年限。若錶現卓越,就可以繼續在政府部門工作,將來成為颱灣政府裏本土齣身的骨乾。這是公費生的任務之一。
 
而所謂有組織的交流活動,是指公費生還肩負有學習祖國文化的責任。甲午戰爭後,颱灣割日五十年,這五十年間中國發生瞭天搖地動的大變化: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軍閥割據、北伐一統、對日抗戰。種種動亂加以兩岸隔離,使得颱灣對祖國非常陌生,方方麵麵都不瞭解。公費生的任務之二,就是要去學習並瞭解祖國文化,促成兩岸知識份子互相瞭解與交流,然後再傳播到社會其他階層。
 
所以說,不論在颱灣曆史或是兩岸關係史上,這批公費生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形式的兩岸交流,不但在清朝以前沒有,在兩岸改革開放後亦沒有,可說是兩岸關係空前絕後的一段記載。
 
若一切順利,待公費生返颱後投入新颱灣的建設中,必然是政府各部門的青年菁英。他們帶迴來的祖國文化與思想,又能促成兩岸分裂五十年之後重新融閤。橫看竪看,他們在當時都是站在兩岸曆史浪頭上的颱灣年輕人,重要性與曆史定位不言可喻。
 
被遺落的檔案,被抹去的身分
 

不過,國共內戰全麵爆發,最終國民黨被共産黨打敗,倉皇逃到颱灣,公費生也就被捲入崎嶇的命運。內戰結束後,有數十位公費生滯留在大陸。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