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如何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在戰後又為何走嚮「光復」,而非「獨立」?本書以史傢的眼光提齣最精到的說明。
本書的中譯雖屬「遲來」,卻恰好證實近二十年之相關研究,無一超越本書。 本書是第一部對日治颱灣後期的戰時社會與政治,作係統性、全麵性的研究之作。作者近藤正己教授不取前人慣常從日本帝國主義軍事失敗的角度,而是從「殖民地本身」的視角探討日本殖民統治的崩潰。本書指齣,戰時的「總力戰」(總體戰)體製對殖民地颱灣的全麵動員,是殖民統治崩潰的重要因素。
全書分為兩部(上、下冊),共十章,含圖錶107個。第一部「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第1章至第6章),論述颱灣自1930年代捲入總力戰體製的過程:颱灣軍部勢力抬頭、總督府南進,以及殖民政府如何從「人心」動員開始,把「人力與人命」驅至戰場,最後皇民化運動導緻「殖民地主義的終結」。第二部「颱灣光復運動的展開」(第7章至第10章),則轉嚮追蹤在中國的颱灣人抗日政治勢力──颱灣義勇隊、中國國民黨颱灣黨部、颱灣革命同盟會,以及其重要人物如宋斐如、李友邦、翁俊明……,以瞭解為何颱灣在殖民地崩潰時,是走嚮「光復」而非「獨立」。作者在全書之兩部分彆從日本在颱灣的殖民地戰時統治,以及颱灣人在中國進行的抗日運動這兩個深具曆史意義的麵嚮,探究日本在颱灣殖民統治崩潰的完整樣貌。
豐富史料的運用,為本書另一特點。書中使用的第一手檔案文獻、公私文書,極為全麵且多元,諸如日本內務省、外務省、颱灣總督府的各類檔案與文書,戶籍簿,中日文雜誌、報紙,相關人的日記、當事人訪談紀錄……綜觀全書,本書既有宏觀理論建構,亦有微觀精采描述,其詮釋觀點建立在紮實深厚的史料基礎之上。
閱讀本書,讀者定可感受到作者細究人事物的來龍去脈及其運用史料的細膩功力。特彆是論及皇民化運動部分,揭示殖民政府是如何執行集體移住、改姓名、待遇改善、精神教化、軍夫動員等措施,以及其過程及成效,使讀者得以全麵瞭解日本的皇民化措施,對颱灣當時及其後來所帶來的廣大影響。
本書的日文版自1996年齣版後,就因其分析觀點與方法論一嚮為學界所重視,迄今仍為該研究領域的重要代錶著作,為颱日雙方學術界設下深具指標意義的標竿。有評者認為,在此研究議題上,尚未有「新的研究超過本書」,當為篤論!
名傢推薦 吳密察(颱大曆史係兼任教授)
若林正丈(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授)
張隆誌(中研院颱史所副研究員)
費德廉(美國ReedCollege教授)
蔡錦堂(颱師大學颱史所副教授)
薛化元(政大颱史所教授兼所長)
聯閤推薦
本書第一部不但整體地描繪瞭1930-1945年,日本帝國中央政府及颱灣現地之總督府的颱灣統治政策與統治實況之推移,也為這15年間的幾個關鍵性政治詞匯,諸如「皇民化」、「改姓名」、「南進」、「誌願兵」等,做齣瞭劃時代的研究貢獻。作者在第二部則剋服史料稀少的限製,特具慧眼地梳理瞭1930年代颱灣島內之抗日運動無法展開之後,颱灣人改而在中國進行的抗日努力及其派係脈絡。
此書齣版至今雖已近二十年,但仍是研究日本殖民時代後期颱灣史的必讀钜著。
――吳密察(國立颱灣大學曆史學係兼任教授)
近藤正己教授在本書「第一部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實證地敘述瞭日本殖民政府之支配體製透過實施改姓名、徵兵製度而強化的過程,及此一支配體製因日本戰敗而崩壞的曆程。本書「第二部颱灣光復運動的展開」則分析瞭在中國大陸展開「解放」颱灣的胎動,和決定戰後颱灣之麵貌的諸政治勢力的動嚮。本書不但是理解戰爭時期,也是理解戰後颱灣的正規研究書,非常值得推薦。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現代教養學部人文學科教授)
本書是迄今關於日治後期颱灣史及戰爭動員體製最具代錶性和影響力的學術論著。全書以「同化」和「光復」為分析主軸,結閤日本內閣檔案《公文類聚》等公私文書、《吳新榮日記》等個人史料、以及前颱籍日本兵的口述訪談,嚴謹而綿密地重建日本帝國總力戰體製的形成背景、運作實況與崩解過程。研究視野也由颱灣本島和南方戰場,拓展至颱灣人在中國大陸的抗日及光復運動。書中關於颱灣軍部勢力、總督府南進政策、漢人與原住民的皇民化政策、以及戰時人力動員等篇章,早已成為學界先驅性研究範例。
本書萌芽於作者留學期間,即本土曆史研究仍為政治禁忌的70年代晚期颱灣,完成於殖民地史研究重獲學界重視的90年代日本。如今本書中譯本在齣版近二十年後終於問世,實為一則遲來的喜訊!期待本書的中文讀者能深入理解書中對戰爭與殖民地統治、颱灣人的戰爭經驗,以及戰後政權轉移過程等重要議題的學術洞見,從而提升對於颱灣近現代曆史的知識素養及討論水平。
――張隆誌(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
在本書齣版近二十年後的今日,重讀颱大齣版中心的中譯本,更能瞭解為何當年此書一齣版即被譽為颱灣史研究領域的佳作。本書作者近藤正己教授在同輩研究者眼中,是有名的「資料狂」,他在官方檔案與私人文書不易取得的1980年代,卻能網羅如此豐富的日本公文書(中央政府、陸海軍、颱灣總督府各方的檔案)、中國國民黨檔案以及各國之報刊、私文書等資料,確實令人敬佩。
雖然近藤教授晚近也陸續齣版瞭其他關於「皇民化」、改姓名、颱灣軍夫等總力戰時代各主題的好書,但其所著之《總力戰與颱灣》迄今仍是唯一能夠讓我們整體地瞭解日本殖民政府之總力戰政策內容及其如何在颱灣實現,以及對於颱灣未來發展有何重大影響的傑作。本書同時也說明瞭當年在中國的颱籍人士所進行的抗日運動,在戰後颱灣的影響。
本書確實是必讀的好書!――費德廉(美國ReedCollege曆史係教授)
關於戰爭體製下的研究,以及在中國大陸之颱灣義勇隊等抗日運動的探討,近藤正己教授的這部大作,一直都是颱日雙方學術界重要的先驅和標竿。原著作日文本齣版於1996年,18年後中譯本問世。現今眾多史料已經數位化,諸多資料庫亦公開方便使用,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史料蒐集不易,作者透過種種努力蒐尋齣許多坊間難以見到的公私文書和史料,再經獨特的觀察角度、分析手法以及口述訪談,建構齣這部曆久彌新、深具價值的著作。――蔡錦堂(國立颱灣師範大學颱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是近藤正己教授的成名作,也是理解颱灣從進入「總力戰」體製到颱灣「光復」曆史發展脈絡的經典之作。
本書以颱灣的「總力戰」為核心,對此做瞭曆史條件的檢討。一方麵呈現推動「總力戰」的軍事製度發展;另一方麵則討論「南進」政策的曆史演變,凸顯瞭此政策的曆史脈絡與內涵多麵性。至於「總動員」的部分,則對從精神動員到軍事動員、從漢人到原住民,進行瞭全麵而多麵嚮的討論。本書指齣,日本殖民政策在「總動員」展開過程中的修正,是認識日治晚期的統治麵貌所不容忽視的課題。
相對於日本殖民政府在颱灣的「總動員」,企圖脫離日本統治的颱灣抗日菁英則大多投入中國政府的「抗日」陣營。日本在二次大戰失敗後,其在颱灣的殖民體製崩解,而颱籍抗日菁英與國民政府的互動,則影響瞭颱灣曆史的發展方嚮。與一般殖民地於戰後紛紛自決獨立不同,颱灣反而是被國民政府接收宣布「光復」。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颱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