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被动乱抹去的悲恸历史,一群被历史遗忘的台湾青年。
在那个动乱时代,许多人从中国来到台湾,
但是,却有另一群人是从台湾出发前往中国,
从此与亲人故土别离一甲子……
他们是一九四六年台湾最优秀的一群青年,满怀着理想与使命,
肩负着建设新台湾的美好愿景,前往神州大地的名校就读。
原本想要衣锦还乡,然而,等在他们眼前的,
却是和他们一心所系的亲人与故乡,从此别离……
而这些,都是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
永远无法体会的流亡,与漂泊。
一九四六年,即台湾光复隔年,为了促进台湾本地的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尽快与分裂五十年的祖国重新融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举办了一场考试,录取一百名台湾青年,以公费方式派遣至大陆各大名校就读。他们是台湾史上首批由政府特意栽培的知识份子,而这也是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官方交流活动。
然而,这群公费生「登陆」后,迎接他们的,却是日益激烈的国共内战,以及一连串社会事件与学运思潮:沈崇案所掀起的「反美帝运动」、因五四运动二十八週年而兴起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潮」,以及远在家乡发生的「二二八事件」。这些事件造成公费生对国民党政府越来越不满,思想越来越左倾,不少人因此转而认同甚至加入共产党。
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溃败至台湾,许多公费生在家书急召下返回台湾,但依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公费生选择留在大陆,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他们大多认为,以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势如破竹的态势,拿下台湾是迟早的事。然而,没有人预料得到,这却是分隔一甲子的开始,许多人甚至一辈子无法回到台湾故土。同时,如同惊弓之鸟的国民党政府,也刻意淹没这段历史;而他们的亲人也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他们的踪影,白发人与黑发人自此永别。
六十年过去了,多数公费生皆已离世,绝大多数台湾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然而,本书作者的高中同学恰好是其中一名公费生的独子,因而意外得知这段被遗忘的历史。于是,他耗费多年抽丝剥茧,亲自前往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等城市,逐一找到这些滞留在中国的老人家。透过多次访谈与拍摄,终于以最完整的纪录写下这群这群公费生的曲折一生。
他们是大时代悲剧的见证者,本书将为您娓娓道来这些见证者的传奇人生。
本书特色 ◎台湾出版史上第一本专书,记载两岸交流史上第一批正式到中国大陆留学的台湾人,诉说台湾光复初期公费生的时代悲剧和沧桑离合。
◎作者亲自走访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等城市,拜访硕果仅存的十多名公费生,并且翻找台湾光复初期至今超过半世纪的政府公告、新闻报导,为这段历史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字记载与影像纪录。
名人推荐 吴叡人 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专任研究员
洪培翔 东森《台湾启示录》制作人
薛化元 政大历史系专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