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如歌:一位日本阿嬷的台湾乡愁

南风如歌:一位日本阿嬷的台湾乡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日本阿嬷
  • 台湾乡愁
  • 家族史
  • 回忆录
  • 文化差异
  • 战后台湾
  • 移住
  • 漂流
  • 情感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童年远飏,惟乡愁永存。

  看一位在台湾渡过儿时岁月的日本时代女性,如何用一辈子的记忆,深情见证对台湾这座南方岛屿的爱。

  日本战败,台湾出生的少女怜子跟随家人搭乘橘丸号返国,快到达时船上有人大声欢唿,怜子父亲却眉头深锁说:「离开了『故乡』,为何欢唿……?」,呵!父亲可是抱着埋骨台湾的决心,而在岛上拼命奋斗多年的呢!

  但战败改变了一切,改变了「湾生」女儿怜子的一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少女怜子始终无法习惯那远在北方的母国,她只记得,在南方的台湾,她总是赤脚在宽阔的庭院奔跑,在小溪里追赶着嬉游的鱼,晚上睡前还得把蝗虫或蝴蝶的蛹放进笼子里才能入睡,一些奇妙的生活习惯围绕着她的惬意童年。

  多年以后,怜子将这样的乡愁凝止在对儿时哺育她的台湾人奶妈的思念上。那位身穿七分裤,露出结实小腿,走起路来有点外八的欧巴桑阿岩,总会在她放学回家时,从小屋里踏着小碎步出来,拿出杏子干、甘蔗等等一些零食给她吃。记忆里的一切都那么清晰温暖,怜子在心里深处认定,她真的是喝台湾人的奶水长大的,从里到外,她都属于台湾这种亚热带天气……

  这是复杂的台湾历史的一个侧面。爱与被爱、国族与记忆、自由意志与命定、忠诚与背叛、压抑与解放,种种的对立困顿,都在怜子如风如歌般的记忆中一一消逝。童年远飏,惟乡愁永存,怜子阿嬷写下此书,是对岛上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的人所眺望的历史最诚挚的祝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铃木怜子


  1935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市,1947年随父母返日。

  日本青山学院高中毕业之后,赴美国费城艺术学校学习美术。

  旅居世界各地,包括台湾之亚洲各国、墨西哥、西班牙、葡萄牙、哥斯大黎加及美国洛杉矶等地。现居日本东京。

  着有《旅居日本的圣方济•沙勿略之后裔》(彩流社)、《芭蕾舞者服部智惠子之女华生•繁子》(彩流社)、《旅途刚刚启程》(布朗士新社)、《世界最适合居住之处》(杂志坊)、《强烈慾望七分喊停》(清流出版)等书。

译者简介

邱慎


  1958年出生于台湾彰化。

  中国文化大学日文系、日本研究所毕业之后,赴日取得筑波大学硕士。

  曾任中国文化大学日文系讲师,并先后在YMCA、宜兰空中大学、日商三井公司等处教授日文。

  三度随夫(驻日外交人员)赴日,旅日期间曽义务担任东京都港区国际交流课季刊翻译,品川区日语教室讲师。

  译有《猪狗牛》(前卫出版社)、《台湾 新生的国家》(合译)(玉山社)。

图书目录

导读湾生记忆如何阅读:我们准备好了吗?
洪郁如(东京大学博士现日本一桥大学教授)
序文未完成之旅

第一章 在多变的历史夹缝中
‧从上海到台湾,父亲所遭遇的骨牌效应
‧对小岛的大期待
‧与父亲的追逐赛
‧我的奶妈阿岩
‧台湾少女
‧爱犬接到「召集令」前往战场
‧被「老鳗」保护的上学路
‧撤退返国

第二章 再访台湾
‧归国以后
‧拜访前「公学校」的工藤老师
‧再访台湾及对阿里山的回忆
‧原住民起义的雾社事件
‧父亲转述的二二八事件
‧第二次访台
‧在台湾学气功
‧属于我的二二八事件
‧郭医师口中的日本
‧被释放的母子

第三部 真想定居台湾
‧被时代捉弄的李医师
‧台湾才是最适合居住之地
‧实际居住在台湾
‧独居于台北
‧在街头擦皮鞋的大叔
‧庙宇及宫坛风光
‧来自树荫下的长笛旋律
‧宾至如归的温泉旅行
‧兆如老人安养护中心
‧和逐渐老去的上一代之关系
‧新世代的嬉皮

终章 蕴育成长的祖国台湾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序言

作者序

〈未完成之旅〉


  总会有一幕难以忘怀的情景出现在彻夜难眠的夜晚。

  在深约十五公尺的河川上,有座吊桥。凝视脚底下不断吞噬岩石的急流,我小心翼翼地横渡着此座吊桥。吊桥为木板所建,部分早已腐朽。好不容易走到对岸,踏过遍地竹叶和蕨类植物的小径,眼前呈现的是因阳光反射而闪闪发亮的竹林。通常追想到这幕,前面的场景就会突然消失。

   在半睡半醒中,我试图思考着即将发生的事,但终究仅留下周遭的一片寂静。

  听到此般梦境中断而深信来生转世的友人对我说:「妳的前世突然终止于竹林,代表妳一定会在那儿往生。」

  假使我的前世真的在深山中结束,接着引领此生而在梦中不断出现的情景,一定和现已成为异国的台湾(也就是我的出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在台湾没有任何特殊的景点深印脑中,但梦里拂面的柔风,和幼时住过而流着清澈河水的台湾山间村落的清风,不谋而合。

  在美国经典电影楚门.卡波提的《第凡内早餐》中,奥黛丽.赫本主演的荷莉.葛莱特利在纽约第五大道的第凡内精品店里,提出印有地址为「旅行中」的卡片。

  电影中葛莱特利表示:「毕竟我无法预料到自己明天将下榻于何处?所以将地址印成『旅行中』」。

  我也真想要有一张标记着「旅行中」字样的名片。

  1935年(昭和10年),我出生于现已成为异国的台湾。父亲叫做中岛道一,母亲名为梢子,在四姐妹中我排行老么,出生地为现在的台北市大安区。

  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约三年后和家人一起返回日本。那时,我已经十二岁。回国后始终无法适应日本的诸多规矩。在东京求学六年后,于高中毕业并获得奖学金,再透过母亲恩师的指点而赴美留学。正值敏感的青春期,面对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或许因而对自我认知感到困惑,总觉得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旅行中」的名片代表没有根源可溯,我也不会因为不完整的成长背景而自卑甚至引为借口,总觉得可以因而活得更自由自在。

  五年前我处理了位于山口县光市的房舍,为了不留下任何包袱,放弃所有家产,于七十三岁时,拖着两个行李,前往小女儿夫妇所住的东京。小女儿夫妇较晚生子,且常因公务而不在家,我则被赋予照顾外孙的任务。但随着外孙的长大,我的託婴任务终将完成,只好开始寻找下一个停靠站,盼能凭着感觉随时出航。

  《第凡内早餐》中的葛莱特利住在一间了无生趣的套房里,只放置了一只塞有话机的行李箱。

  我目前的心境犹如她所居住的套房,了无生趣。

  若在这间套房里,能够挂上一幅小而美、充满灵魂的油画,那该有多美好。希望那是可以引导我迈向人生终点的一道笔直的曙光。

图书试读

与父亲的追逐赛
 
父亲每天早上总是吩咐家人及仆人们分别排在他的后方,朝向太平洋彼方的皇宫方向,对着悬挂在鸭居上方土色墙壁的「御真影」击掌默拜。
 
有时还会以「かけまくも畏き」作开头朗读祝贺文,当时才小学二年级的我,总觉得无趣,因而不小心说出「皇后陛下是歪鼻子」的失礼之语。
 
皇后陛下其实并没有歪鼻子。可能是因为由下往上看照片的角度,加上晨曦折射所致。我也不知自己何以会不经意的脱口而出。当时,只见父亲额头上冒出青筋,拿起放在走廊上的扫把,冲着我跑,并气喘吁吁地追赶着我。穿过几间房间,跑过宽阔的走廊,来到庭院的游泳池畔。我感到无比的害怕,哭喊的叫着「妈妈!妈妈!」母亲也跟随在后,小心翼翼的试图劝阻光着脚丫的父亲。家里的狗儿在庭院里狂奔。虽然当事者都非常严肃,但在旁人眼中,这一幕铁定是滑稽到极点。
 
结果,父亲彷彿发现大人不该与小孩斗似的,突然停止追逐,看都不看我一眼,向右转身回到房内。
 
走廊的玻璃窗全都上锁,我就被关在门外,结束这场闹剧。
 
父亲是一位非常拘谨、守礼节的人,甚至连家人都从未看见他穿着内衣的模样。而能够让父亲抓狂到光着脚丫追逐的画面还有一次。
 
那是我小学四年级时,发生在同年级的邻居一番濑亘同学身上。一番濑同学是个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男孩。 那天,他来到我家庭院,捡起被捞上池畔已干枯的布袋莲,将其浓密而宁乱的根部放在自己的裤档前,模仿裸男搞怪,并对我招手。即使事情仅发生在一瞬间,连我都还没会意过来时,却已被父亲撞见。
 
父亲与同学的无尽追逐赛在庭院里开始上演, 一番濑同学好不容易才从矮灌木丛底下逃离(这也是通常他进入我家庭院的方法),千钧一发之际,终于脱离险境,从此不敢再来我家。
 
连对别人家小孩都如此不客气,只觉得老爸真的太过分。不过当时的我,吓得不知所措。
 
父亲育有四个女儿,且居住在女性居多的家庭,对大剌剌夺门而入的男生之不当行为,当然会产生反射动作,此乃父亲守护家园的自然表现。
 
最近在幸国民学校(现称幸安国民小学)同学会名簿上,发现一番濑同学仍然健在。我曾登门拜访,并谈及这段「追逐赛」的往事,他却苦笑地说:「不记得了。」。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