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历届试题详解(108~102年)

材料力学历届试题详解(108~102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材料力学
  • 历年试题
  • 考研
  • 工程力学
  • 机械工程
  • 教材
  • 辅导
  • 真题解析
  • 高等教育
  • 专业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108~102年国立大学研究所相关材料力学试题,所有的解题过程皆引用国外原文书之方法及观念,加上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历,透过研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充分掌握各校之命题趋势,更可借由本书,导正许多错误观念,进而高分上榜。本书特色如下:

  1.解题切入精准详尽,以图辅助解题,提供正确的解题技巧。
  2.内容编排採原卷方式呈现,读者可模拟测验、验收学习成效,增加实战经验。
材料力学核心概念与应用:理论精讲与习题剖析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于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核心概念的深度解析,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它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扎实、系统且富有洞察力的学习路径,帮助读者从根本上理解材料在受力状态下的行为规律。全书内容严格围绕经典材料力学的主干展开,对涉及的公式推导、物理意义阐释以及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第一部分:基础与应力分析的基石 本书从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范围入手,明确了这门学科在结构安全与设计中的关键地位。随后,深入探讨了应力(Stress)和应变(Strain)的概念。 1.1 几何关系与本构关系: 详细剖析了线弹性材料的胡克定律(Hooke's Law),这是所有后续分析的起点。我们不仅展示了单向拉伸、压缩、剪切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更着重于介绍广义胡克定律,即在三维应力状态下,如何通过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 u$)来描述材料的各向异性弹性响应。对泊松比的物理意义——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比例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强调了其在约束条件设置中的重要性。 1.2 应力状态的描述与分析: 力的传递与内力线的概念是理解应力的前提。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截面法来求解构件内部的内力,并将其转化为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 二维应力分析(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 重点阐述了在二维情况下的应力分量,特别是柯西应力方程在薄壁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应力转换与主应力: 深入剖析了莫尔圆(Mohr's Circle)在二维应力状态下的几何意义。读者将学会如何利用莫尔圆来确定主应力(最大和最小正应力)以及最大剪应力所在的面。对主应力不具有剪应力的物理本质,以及其在预测材料失效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1.3 应变分析与几何关系: 应变是描述材料变形程度的量度。本书区分了正应变($varepsilon$)和剪应变($gamma$),并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与位移场之间的关系。同样地,也引入了主应变的概念,并利用莫尔圆(或应变关系式)来确定主应变的方向和大小。强调了应变与应力之间通过本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部分:构件的变形与强度理论 在掌握了应力应变的基本分析后,本书转向对实际构件在不同载荷下的响应预测。 2.1 拉伸、压缩与扭转: 轴向变形分析: 详细推导了细长杆件的轴向变形公式,并引入了应变能密度和总应变能的概念,为后续的能量法打下基础。特别讨论了静不定问题的求解方法,即结合静力平衡方程和几何变形协调方程来处理约束过多的结构。 扭转分析: 针对圆截面杆件,系统地推导了纯剪切应力公式($ au = Tr/J$),解释了扭矩($T$)、极惯性矩($J$)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对于非圆截面扭转,介绍了圣维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局限性。 2.2 梁的弯曲理论: 这是材料力学中应用最广泛的部分。 弯矩与剪力图的绘制: 详细讲解了梁的内力图(剪力图 $V$ 和弯矩图 $M$)的绘制方法,特别是剪力、弯矩与载荷之间的微分关系,这是工程力学分析的基石。 正应力计算: 核心推导了弯曲正应力公式 ($sigma = My/I$),并解释了中性轴(Neutral Axis)的物理意义,强调了最大正应力通常出现在截面的最外缘。对惯性矩(Area Moment of Inertia, $I$)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尽说明。 剪切应力计算: 讲解了剪应力公式 ($ au = VQ/Ib$),分析了梁内部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如矩形截面的剪应力呈抛物线分布),并讨论了在分析梁的整体强度时,正应力和剪应力哪个更具控制性。 挠度与转角: 运用积分法、叠加法以及虚功原理(单位力法)来求解梁的挠度(位移)和转角。对各种典型载荷下简支梁和悬臂梁的挠度公式进行了总结和应用指导。 第三部分:组合应力、失效判据与稳定性 3.1 组合应力分析: 真实的工程结构很少只承受单一载荷。本书详细分析了以下几种常见组合情况: 弯扭组合: 结合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利用莫尔圆确定最大主应力。 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 分析柱子或墙体在偏心荷载下的受力情况,引入应力叠加原理,处理拉/压力与弯矩产生的应力叠加问题。 3.2 材料的强度与失效理论: 强度理论是连接材料力学计算结果与材料实际破坏行为的桥梁。本书系统介绍了并对比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Rankine): 适用于脆性材料。 最大剪应力理论(Tresca): 适用于延性材料,强调抗剪切能力。 最大畸变能密度理论(von Mises): 适用于延性材料,被认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对这些理论的适用范围和物理基础进行了深入的辨析,避免了简单的公式堆砌。 3.3 压杆的稳定性: 专门辟章讨论了细长杆件在压力下的失稳问题,这是材料力学中区别于强度分析的关键部分。 欧拉公式(Euler Formula)的推导与应用: 详细阐述了临界屈曲载荷的计算,并强调了有效长度系数($K$值)对不同端部约束条件的敏感性。 对欧拉公式适用性的讨论: 区分了细长杆、中等长细度杆件的屈曲行为,并简要介绍了容忍载荷的概念。 第四部分:能量法与高级主题引介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更具普适性的分析工具——能量法,以及对高级主题的初步介绍。 4.1 虚功原理与互等定理: 深入讲解了虚功原理在求解位移和确定静不定力方面的威力。对比了单位力法(或称为虚力法),展示了如何将结构变形转化为虚功的计算。同时,简要介绍了泰耳根定理(Castigliano's Theorems)在位移计算中的应用。 4.2 应变能密度与冲击载荷: 从能量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拉伸、弯曲和扭转的应变能,并引出了冲击系数的概念,用以评估瞬间载荷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总结: 本书构建了一个逻辑严谨、层层递进的材料力学知识体系,重点在于理解物理机制而非单纯的公式记忆。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深度挖掘和对复杂应力状态的全面分析,读者将能更自信地应对结构设计与分析中的实际挑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洪达博士


  .补教专任力学老师
  .83土木技师高考及格
  .84结构技师高考及格
  .台科大营建系博士
  .工程顾问公司工程师

图书目录

台湾大学108~102年历届试题详解
成功大学108~102年历届试题详解
台湾科技大学108~102年历届试题详解
交通大学108~102年历届试题详解
中央大学108~102年历届试题详解
中兴大学107~104年历届试题详解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考试分数比较看重的人,所以当我拿到这本《材料力学历届试题详解(108~102年)》时,就抱着一种“实战演练”的心态去看的。这本书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因为它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你“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作者在解析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解题的经验之谈,比如如何快速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何在复杂的受力情况下迅速建立模型,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这些“经验”类的指导,是我们在课堂上很难学到的,也是决定考试成绩高低的“隐形知识”。此外,书中对历年真题的覆盖率也很广,基本上把近几年的重要题型都囊括进去了,让我对考试的难度和重点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做完一套题,再对照着书里的详解,感觉自己的知识盲点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然后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效率非常高。

评分

这本《材料力学历届试题详解(108~102年)》简直是材料力学小白的救星!我之前上课听得云里雾里,感觉那些公式和理论就像天书一样,每次看到习题就头皮发麻,不知道从何下手。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讲解思路特别清晰,把那些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小步骤,而且每道例题都配有详尽的解析,让我能一步步跟着推导,弄明白每一步的逻辑。特别是那些经典题型,书中给出了多种解题思路和技巧,不像课本那样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易错点的提示,以及作者总结的一些解题“套路”,感觉掌握了这些,考试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慌乱了。现在我再做题,感觉信心满满,很多之前觉得难的题目,现在也能游刃有余地解决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参考书,强烈推荐给所有还在被材料力学折磨的同学!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材料力学历届试题详解(108~102年)》在内容编排上,真的下足了功夫。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历年试题罗列出来,更重要的是对每一道题都进行了深度剖析。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每道题的考查知识点都进行了明确的标注,并且还会讲解这个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有些题目可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这本书就会把这些点一一拆解,然后一步步引导我们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更绝的是,书中还会针对同一题型,列出不同的解法,有时候甚至会对比不同解法的优劣,让我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单纯的答案解析要有效得多。而且,书中的排版也很舒服,重点内容用加粗或者颜色区分,阅读起来很省力。我感觉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带领我攻克材料力学的难关。

评分

对于准备考研或者进阶学习材料力学的同学来说,这本《材料力学历届试题详解(108~102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利器。我发现书中收录的试题难度和深度都恰到好处,能够很好地检验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还能看到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能够激发我的思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高级概念或者复杂问题时,会穿插一些作者自己对相关理论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往往能提供新的思考角度,让我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处理一些非线性问题时,作者会提供一些近似方法的讨论,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这些近似方法是有效的。这种信息量和深度,是普通教材或者网络资源很难提供的。而且,书中对一些经典证明的推导过程,也写得非常严谨,让我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总之,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考前刷题,更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更扎实、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材料力学一直存在一种“恐惧感”,觉得它非常抽象,很难与实际联系起来。但是,这本《材料力学历届试题详解(108~102年)》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公式推导和计算,而是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用更贴近生活和工程应用的例子来解释概念。比如,讲解弯曲应力时,会联系到桥梁、楼板等实际结构的受力情况,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这个公式是这样推导出来的,以及它在现实中有什么意义。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也让我觉得材料力学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且,书中对一些概念的引入,也比较平缓,不会上来就抛出复杂的定义,而是循序渐进,让读者能够逐步消化。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帮我建立起对材料力学的初步认知和兴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