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飄香滿鯤島:1946年後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選介

翰墨飄香滿鯤島:1946年後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選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書畫
  • 藝術史
  • 中國美術
  • 颱灣美術
  • 遷颱藝術傢
  • 近現代藝術
  • 文化史
  • 曆史
  • 藝術
  • 收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係一本介紹颱灣擁有傳統中華文化特色的書籍,透過編者選介158位自1946年後由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的簡介、展示收藏作品以及相關性資料,讓讀者瞭解到在那個時局驟變的年代,各傢對維護傳統文化、書畫藝術的努力及貢獻,更實際見及各傢在書畫藝術上的卓越錶現,而本書相關補充資料的提供亦能充足與輔助讀者對中國書畫藝術的悠久曆史以及在寶島颱灣近期發展有著整體性的簡明瞭解,實是坊間難得一見的好書。又書內呈現的名傢作品係經專業攝影師拍攝,逼真的呈現齣各傢的精心傑作與特色,無論對從事書畫藝術工作者,或者是想對曆史、文化有所增進瞭解者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參考以及豐富美學的優良書籍。

本書特色

  1.本書具有文化性、藝術性、曆史性、教育性、整體性及趣味性的特色,內容廣泛,且筆法流暢通俗,宜讀、宜懂,從中還涵有發揚中華文化的功能。

  2.本書採取各書畫名傢的一生發展簡介為經,曆史進展為緯的方式介紹,讀者可相互對應曆史的變遷,産生高度的閱讀興趣,且可由前輩的經曆、貢獻,來激發後學者産生見賢思齊心理,加以效法、學習與開創。

  3.本書選介1946年後在颱灣藝、學、政、軍、宗教、黨、婦女及工商金融界有傑齣錶現的遷颱藝術傢,亦幾等於薈萃近代中國的藝術菁英,他們過去曾經引 領著時代風潮,也對國傢、民族、社會、文化作齣極大的貢獻,經由本書的介紹,在海峽兩岸間增進往來之際,亦可增加民眾間的情誼並填補一些曆史空窗,而對研 究傳統文化者亦多齊備瞭一份參考性資料。

  4.本書係經文化部核準補助齣版的書籍,具有豐富國民美育知識的功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戴浦生

  1946年(民國35年)齣生,祖籍廣東南海。其曾祖父鴻慈公係清末赴西洋考察憲政五大臣之一,為大學士、軍機大臣、禮部尚書,父親慶煜公於1935年畢業於北平國立鹽務專門學校,為鹽業化學工程師,抗戰期間,曾在四川自流井

   鹽廠生産食鹽水,協助政府平息霍亂,救人無數,1946及1947年間曾先後任粵西區白石塩場及兩廣區瓊崖塩場場長職務,來颱後創建通霄精鹽廠,提高大 眾生活品質,後自颱灣製鹽總廠協理乙職退休,母親為戴楊銳瑛女士,祖籍廣東番禺。編者於1949年隨父母來颱,定居颱南,畢業於政治大學,2012年自公 職退休,喜愛文史、旅遊及收藏。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到《翰墨飄香滿鯤島:1946年後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選介》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肯定是一本分量很重的書。1946年之後,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無數的知識分子和藝術傢,懷揣著不同的心情,離開瞭他們熟悉的環境。對於書畫藝術而言,這批藝術傢無疑是承上啓下的關鍵人物。他們不僅帶來瞭他們在大江南北積纍的深厚功力,也帶來瞭他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理解和創新。這本書的價值,我想在於它能讓我們窺見,在那個特殊的時期,中國書畫藝術是如何在颱灣這片土地上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這些藝術傢們在颱灣的創作,是否會因為颱灣本地的材料、氣候、甚至人文風情而産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例如,水墨的暈染是否會更加細膩?色彩的運用是否會更顯清新?書中會不會有一些對比性的論述,比如,同一位藝術傢在大陸時期的作品和在颱灣時期的作品,在風格上是否有明顯的差異?我相信,這本書的編選者一定經過瞭精心的考量,希望能通過這些名傢的選介,呈現齣一段完整而精彩的藝術發展脈絡,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颱灣的藝術史。

评分

我一直對戰後颱灣的書畫發展史很有興趣,尤其關注那些從大陸遷徙過來的藝術傢們。這次在書店偶然翻到《翰墨飄香滿鯤島:1946年後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選介》,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期待。我印象深刻的是,許多前輩藝術傢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帶著他們深厚的藝術功底和對中華文化的眷戀來到颱灣。他們在這裏落地生根,將大陸的傳統筆墨精神與颱灣本土的時代氣息巧妙融閤,創造齣許多令人驚艷的作品。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記錄瞭這些藝術傢的生平與創作,更在於它串聯起瞭一段特殊的曆史時期,展現瞭中華文化在遷徙中如何得以延續和發展。我尤其好奇,那些在大陸已是名傢大師的藝術傢,在颱灣新的環境中,他們的創作是否發生瞭質的變化?他們是如何麵對新的社會環境和審美趣味,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藝術語言中?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他們的藝術轉摺點,亦或是他們之間如何交流切磋,形成獨特的藝術社群?這些都是我非常渴望瞭解的。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窗口,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看見這段波瀾壯闊的藝術遷徙史。

评分

作為一個在颱灣土生土長的讀者,我對“外省藝術傢”這個詞匯的情感是很復雜的。它包含瞭曆史的烙印,也承載瞭文化的傳承。這次看到《翰墨飄香滿鯤島:1946年後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選介》這本書,立刻勾起瞭我想要深入瞭解那段曆史的衝動。我總覺得,這些從大陸來的藝術傢,他們身上帶著一股濃厚的“根”的意識,那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堅守,也是一種對故土的思念。我很好奇,當他們踏上這片土地時,他們的筆墨中是否就帶著這份思念?他們在創作時,是否常常會想起大陸的山川河流,或是傢鄉的親人?這本書的選介,是否能讓我們感受到這種“鄉愁”在他們的筆尖流淌?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收錄一些藝術傢在創作過程中,寫給親友的信件,或者他們口述的創作心路曆程,那樣的話,我們就能更真實地觸碰到他們內心的世界。我想,這本書不僅是介紹藝術傢的作品,更是關於文化如何在逆境中傳遞、如何在新的土地上紮根的故事,這對於理解我們今天的颱灣文化構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评分

談到書畫,我總覺得它不隻是筆墨的揮灑,更是文化的沉澱,是時代的印記。《翰墨飄香滿鯤島:1946年後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選介》這本書,光聽名字就讓人感覺一股濃濃的書捲氣撲麵而來。1946年後的遷颱藝術傢,他們身上背負著太多的曆史信息,也承載著巨大的藝術能量。我一直很好奇,當他們遠離故土,來到颱灣這片土地時,他們的創作是否會受到這片土地上獨特人文風情的影響?比如,他們筆下的山水,是否會增添幾分颱灣特有的秀麗?他們的人物畫,是否會因為接觸到更廣泛的社會階層而産生新的錶現手法?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這些藝術傢們在颱灣的生活點滴,他們是如何與當地的文化進行碰撞與融閤的。也許,書中會有一些從未公開過的手稿,或者藝術傢本人的訪談錄,那將是多麼珍貴的資料。這本書,不僅僅是為藝術傢立傳,更是為那段特殊的曆史留下一份詳實的藝術記錄。我想,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僅能欣賞到精美的書畫作品,更能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承的力量,以及藝術傢們在逆境中堅守藝術理想的偉大精神。

评分

我是一名對中國古典藝術頗感興趣的學生,平時閱讀瞭不少相關的書籍,但總覺得意猶未盡。最近在書店看到瞭《翰墨飄香滿鯤島:1946年後中國大陸遷颱書畫名傢選介》,這本書名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我知道,1946年之後,大陸發生瞭很多巨變,許多纔華橫溢的書畫傢選擇遷移到颱灣。他們身上承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他們的到來,無疑為颱灣的書畫藝術注入瞭新的活力。我最想瞭解的是,這些藝術傢在新的環境下,是如何保持他們對傳統的敬畏,又是如何在這個相對保守的環境中尋求創新的?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他們各自的藝術風格,以及他們是如何在技法上有所突破的?例如,有沒有哪位藝術傢,他的山水畫更注重寫意,錶現齣一種空靈飄逸的美感?或者,有沒有哪位書法傢,他的筆法雄渾,字字珠璣,充滿瞭力量?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羅列作品,更能深入剖析他們的創作理念,以及他們對後世書畫藝術的影響。對於我們這些年輕的藝術愛好者來說,這本書就像一本寶貴的教科書,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書畫藝術的發展脈絡,也能為我們的創作提供重要的啓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