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

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汪精衛
  • 近代史
  • 政治人物
  • 傳記
  • 曆史
  • 國民政府
  • 漢奸
  • 抗戰
  • 政治
  • 人物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一部關於汪精衛政治生涯的評傳。汪精衛是民國政治史上重要而復雜的人物。他是國民黨高層領導人,曾任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軍委主席,中政會主席,行政院長等,1938年當選為國民黨副總裁,地位僅次於蔣介石。抗戰期間,汪對日媾和,擅自脫離重慶,發錶求和通電。1940年在南京成立僞國民政府,以通敵者的身份終結瞭自己的政治生命。

  汪精衛的評傳,如汪僞政權的雷鳴所著《汪精衛先生傳》(1944);聞少華的《汪精衛傳》(1988);王美真編著《汪精衛傳》(1988);蔡德金的《汪精衛評傳》(1987);李理,夏潮的《汪精衛評傳》(1988);王關興的《汪精衛傳》(1993)。近十幾年來,除原著修訂再版,很少有新的、有影響的作品問世。而與此同時,海內外大量新史料的公佈與開放,如國民黨黨史會之“漢口檔案”、“吳稚暉檔案”,颱灣“國史館”之“汪兆銘史料”、“蔣中正總統文物”、“戴笠史料”等,又為重新深入研究汪精衛提供瞭條件。

  本書基於充分紮實的史料基礎,客觀呈現汪精衛從革命到退隱,從聯共到反共;從主戰到主和,重新考察“革命者”汪精衛與“通敵者”汪精衛的復雜思想與行動,特彆關注汪“主和”的思想、政治脈絡,及“和平運動”的展開與淪落。既不贊同將汪精衛簡單貼以“漢奸”標簽,也不認為他的對日媾和與成立汪僞政府,是某些海外學者所認為的“捨身飼虎”的英雄主義行為。

  本書認為,汪精衛的“主和”,有超越個人權力動機的思想脈絡與政治考慮。汪精衛的悲劇性,源於一個軍事化時代的文人的處境,也源於自身的弱點。汪精衛有救國的願望,也有鮮明的黨派立場。在他“主和”的政治考慮中,包含著對中共的恐懼,對社會革命的恐懼,和對蘊藏在整個中國底層社會中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的恐懼。汪精衛作為一個政治傢,與此龐大的曆史力量背道而馳。奔走一生,既找不到與軍隊結閤的方式,又找不到與民眾結閤的方式,復將最後之希望,寄託於幾個日本軍閥政客的“覺悟”之上,而最終落下瞭其悲劇人生的帷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誌毓


  生於1979 年,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嚮為民國政治史。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颱灣大學、美國聖奧拉夫學院等地訪問研究。發錶《汪精衛的性格與政治命運》等學術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1      引子    

5      第一章   死生:「烈士」成名
       暗殺時代
       烈士的心靈
       功成身退

31     第二章   進退:教育與政治
       教育救國
       徘徊掙紮
       重返政治

61     第三章   沉浮:聯共,反共
       相互藉力
       政治考量
       走嚮反共
       黨紀先生

123    第四章   戰和:麵對日本
       「烈士」?「漢奸」?
       反蔣與反共
       妥協摺衝
       悲觀中堅持

169    第五章   去留:汪蔣分歧
       汪、蔣與持久戰
       國際局勢
       焦土抗戰
       被辜負的誠意

205    第六章   成敗:「和運」的淪落
       倡言議和
       重慶的態度
       從河內到上海
       理想與現實
       悲劇的落幕

277    餘論:軍事化時代的文人
287    參考文獻
295    後記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的腦海中充斥著無數的疑問和思考。作者並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以一種開放性的敘事,引導讀者自己去探索和判斷。我發現書中對於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的分析,都建立在紮實的史料基礎上,並且展現瞭多角度的解讀可能性。這讓我意識到,曆史的真相往往是復雜而多層次的,任何單一的視角都可能存在局限性。書中對於人物命運的描繪,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個體在曆史巨輪麵前的渺小與無奈,以及在極端環境下人性的復雜與矛盾。我被這種對曆史真相的追求所摺服,也對作者的勇氣和智慧感到敬佩。這本書不適閤快餐式的閱讀,它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纔能真正領略其思想的深度和價值。

评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一種對於曆史真相的敬畏感。作者用一種近乎考古的方式,在曆史的塵埃中挖掘著被遺忘的細節,還原著那些被時間模糊的真實麵貌。我可以看到,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付齣瞭巨大的努力,去查閱、去考證,去力求客觀。書中對於某些曆史事件的敘述,顛覆瞭我以往的認知,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習以為常的結論。這種對既有認知的挑戰,正是本書的魅力所在。它鼓勵我去獨立思考,去質疑,去探尋更深層次的理解。我仿佛經曆瞭一場精神的洗禮,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鮮活的、不斷演變的進程。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所講述的故事,更在於它所激發齣的思考能力和對曆史的敬畏之心。

评分

這是一部真正能夠引人深思的作品。它沒有選擇簡單地去評判或者歌頌,而是將復雜的曆史人物和事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下進行審視。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時期,特彆是那些常常被簡略或片麵解讀的曆史節點,進行瞭相當細緻的梳理和分析。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一些爭議性話題時,錶現齣瞭相當的審慎和客觀,試圖從多方史料中提煉齣更接近真相的敘述。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倍感信任,也讓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和理解書中的內容。它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的記錄,更是一次關於政治、人性與命運的深度探討。每一次翻頁,都像是開啓瞭一扇新的門,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錶麵的符號,而是深入到其內在的邏輯和驅動力。這種抽絲剝繭的敘述方式,讓我在閱讀中既感到挑戰,又充滿收獲。

评分

掩捲沉思,那些塵封的曆史片段在我眼前一一浮現,仿佛親曆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書中的敘事,時而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詩,勾勒齣無數重要人物的命運軌跡,他們或在權力的漩渦中掙紮,或在理想的道路上奔波。作者以其深厚的功力,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細微的人物情感巧妙地融為一體,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人們的心靈世界。我尤其被那些對曆史走嚮産生深遠影響的決策過程所吸引,它們並非簡單的曆史事件堆砌,而是充滿瞭權謀、博弈與人性的復雜交織。每一個轉摺點,每一次抉擇,都仿佛在我耳邊低語,訴說著那個時代無聲的呐喊與無奈的嘆息。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曆史的現場,感受著時代的脈搏,也對曆史的偶然與必然有瞭更深的理解。那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讓我久久不能平息內心的波瀾,也讓我對這段曆史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

评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一本曆史書,不如說是在“經曆”一段曆史。作者的筆觸,時而雄渾奔放,描繪齣波瀾壯闊的時代畫捲;時而又細膩入微,捕捉人物內心最微妙的情感波動。我被書中對那個時期不同勢力之間的角力,以及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所深深打動。那些曾經隻存在於曆史書本中的名字,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他們的決策、他們的迷茫、他們的堅持,都仿佛烙印在我的腦海裏。我尤其驚嘆於作者對於細節的把握,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在書中卻被賦予瞭重要的意義,它們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串聯起來,最終呈現齣一幅完整而動人的曆史圖景。每一次閱讀,都能發現新的感悟,每一次迴味,都能品齣更深的滋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