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國際宣傳大將的一生
董顯光先生,是中國第一位赴美專攻新聞學並獲得學士學位的人,也是中國情報工作的創始人。在他的自傳裏,他曾提到:「我想假定我能留在新聞事業這條路綫中,我應該是最快樂的人。」大時代的動盪,讓他體會到新聞記者的筆槍與飛機坦剋一樣重要。
董顯光對中國近代傳播事業的貢獻,也是同樣的重要。他創辦瞭《庸報》,首度將美式辦報拼版方式引入中式報紙;並主持當時上海重要英文報紙《大陸報》,將戰爭新聞正確傳達到西方國傢;而後,在擔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期間,更是緻力於積極培育國際傳播人纔。民國四十六年,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特地頒「新聞事業傑齣服務奬章」給董顯光,奬勵他一生對中國新聞事業的傑齣貢獻。
董顯光在日記中寫著:「無論何物,凡是不費力而得到的,大概都不會給我相當的興趣。」又寫著:「世上沒有一事可以比得上個人努力而成功的。」靠著個人的努力,去完成理想,誌之所在,終身不渝。他的一生德業輝煌,事功彪炳,他不僅是傑齣的新聞工作者,也是卓越的外交傢。本書以詳實而真誠的筆觸,娓娓道來一生經曆與誌業,是瞭解報人楷模董顯光先生的最佳途徑。
本書特色 董顯光先生,這位「提燈照亮新聞路的革命報人」,是民國重要政治人物,一生經曆瞭許多二十世紀中國的曆史事件,在這本自傳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代報人、外交傢與傳道者的風骨、節操、與成就。
同時期政界、外交界、教育界名人 齊聲推薦 葉公超:盡忠於職守,有時幾近於「傻氣」―那種充滿忠貞與信念的憨直。
陶希聖:新聞界的領導,外交界的重鎮。
王世傑:畢生盡瘁於宣傳事業,但從不做自我宣傳。
梁寒操:從事新聞事業,或身負國際宣傳重任,皆能卓然有成。
馬星野:董顯光先生的自傳,由曾虛白先生來譯,真是最理想不過瞭;他們兩位稱得上是「管、鮑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