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局,前後十七年間,
自總統、國會、內閣、以至大軍閥之起伏,小軍閥之升沉;
如戲劇之一幕一幕,如奕棋之一局一局;
或由於派係戰爭之勝負,或由於依附勢力之消長,
倐興倐滅,遂演成這一期間動亂之曆史。
北洋時代 軍人乾政
軍人竊國 禍國殃民 北洋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指民國初年到民國十七年之間。袁世凱在世時,北洋派是完整的,也可以說就是袁世凱派,袁死後,則各自稱雄,誰也不肯服誰,於是形成瞭分裂,皖係、直係之名纔吿齣現。直皖戰後,奉係又露頭角,直、奉戰後,國民軍係脫穎而齣,加上所謂魯係、新直係、辮子軍等等,眞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像走馬燈一樣,一幕接一幕。
皖係以段祺瑞爲領袖,徐樹錚、曾毓雋爲謀主;直係比皖係復雜,因爲它分爲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的直係是由馮國璋爲領袖,曹錕、李純、王占元、陳光遠爲著名巨頭。馮國璋交卸代總統職務後,他的直係領袖身份也吿結束,從此直係的正戲開場,主角是曹錕和吳佩孚。直係衰落後,還有所謂的新直係,是指的孫傳芳。奉係自始至終都以張作霖爲領袖。國民軍係又稱西北軍係,也就是馮玉祥係。魯係(又稱直魯軍係)的成立,是北洋軍閥的尾聲,是指直隸督辦李景林和山東督辦張宗昌的聯閤;可是國民軍係被擊敗後,這支直魯聯軍卻以張宗昌爲主體。
北洋時代軍人乾政,軍人竊國,禍國殃民。本書蒐集許多北洋舊人如薛觀瀾、薛大可、李北濤等人,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辛。另外江平的〈馮玉祥殺害徐樹錚的原因和經過〉一文,為此事件抽絲剝繭,逼近真相。金典戎的〈我與馮玉祥的一段淵源〉,則對馮玉祥在泰山時期又貼身的觀察。曆史的真相常在細節中,由於有這些細節,我們纔能更看清一些真相。
本書特色 ◎集結《春鞦雜誌》、《大人》、《中外雜誌》等有關北洋軍閥的篇章,極具史料價值
◎整理齣北洋軍閥的輪廓,讓讀者輕鬆瞭解混亂的北洋軍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