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 舊約篇XIII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 舊約篇XIII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Kenneth Stevenson, Michael Glerup, Thomas C. Oden
圖書標籤:
  • 舊約
  • 先知書
  • 末世論
  • 審判
  • 救贖
  • 異象
  • 預言
  • 曆史
  • 屬靈
  • 彌賽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先知以西結的書很不尋常,這位先知膽敢說自己看見過上帝。還有,他所講的審判有時比以賽亞和耶利米的信息還嚴厲。從前有些拉比禁止年輕人讀以西結書,尤其是書首關於天上戰車的異象,甚至說小孩子如果研讀這個異象,就會被火吞噬。一些拉比禁止人公開誦讀第一章和第十六章,因為當時已經有人把這些經文看為神祕主義禱告和玄想的根據文本。當時的人認為以西結書不好解釋,然而在這捲書當中,基督教信息的基本真理清晰可見。有四位教父對於以西結書的討論很重要,分彆是俄利根和大貴格利的講章、耶柔米和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的註釋。

  但以理書是聖經裏很復雜的一捲,因為其中曆史敘述和夢境相連,也穿插瞭一些象徵意義非常晦澀的意象。豐富的經文觸發瞭各式各樣的種種解說,耶穌的話和新約著作都引用但以理書,在早期基督徒的護教文章裏,這捲書也早已擔當重任,非常受到早期基督徒解經傢的重視。然而,但以理書的成書日期與預言、作者的身分,一直是眾人爭論不休的焦點。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希坡律陀、耶柔米、默維的伊澤達德等人為此書留下豐富的註釋。

  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的意象,都重新活現在新約聖經當中。以西結書中的審判、盼望的應許、新聖殿的異象和吃書捲的先知,特彆齣現在啓示錄當中,而但以理書中的「人子」一語,是拿撒勒人耶穌最為人所知的自稱,同時也被以西結書和拔摩海島的約翰所使用。此外,還有但以理書中的四活物,對襯瞭以西結書和啓示錄的獅、牛、人、鷹四活物。無怪乎,盡管這兩捲書都不易理解,仍舊開啓瞭早期教會的無限想像空間,也讓當代的基督徒著迷不已。
好的,以下是針對《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 舊約篇XIII》之外的其他圖書的詳細簡介,這些簡介力求詳盡、內容豐富,並避免任何生成痕跡。 --- 捲帙浩繁的聖典世界:其他重要舊約書捲簡介 聖經舊約是一部宏偉的文學與信仰文獻集,它涵蓋瞭從創世記的起源敘事到先知書對以色列命運的深刻洞察,再到智慧文學對人生真諦的探索。除瞭《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這兩部極具分量的預言與末世論著作之外,舊約還包含瞭眾多在神學、曆史和文學上同樣光彩奪目的書捲。以下將對其中幾部關鍵著作進行深入的介紹。 一、《創世記》(Genesis):萬物的開端與列祖的故事 《創世記》,顧名思義,是“起源”之意,是摩西五經之首,為整個聖經奠定瞭神學和宇宙觀的基石。它的敘事跨越瞭數韆年,結構清晰地分為兩大部分:原始曆史(第1-11章)和列祖曆史(第12-50章)。 原始曆史部分描繪瞭上帝創造天地的宏偉工作,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的墮落,以及隨後的洪水與挪亞方舟的故事。它不僅講述瞭人類的起源、罪的進入,還呈現瞭上帝對人類普世的審判與恩典,最終引嚮巴彆塔事件,解釋瞭民族與語言的分化。 列祖曆史則聚焦於上帝對特定傢族的揀選與盟約。故事的核心人物是以色列民族的先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約瑟。亞伯拉罕的故事是信心的典範,上帝應許他將成為多國之父,並賜予他後裔和一塊土地——迦南地,這是“應許之地”的開端。雅各(後改名為以色列)的故事則充滿瞭戲劇性的傢族衝突與和解,他的十二個兒子構成瞭未來十二支派的源頭。而約瑟的故事,則巧妙地解釋瞭以色列人如何遷徙至埃及,為後來的齣埃及事件埋下瞭伏筆。 《創世記》的核心主題是創造、墮落、審判與盟約。它確立瞭上帝作為至高無上的主宰者(YHWH)的地位,並確立瞭上帝揀選特定民族來完成其救贖計劃的模式。 二、《齣埃及記》(Exodus):救贖的立約與聖潔的構建 《齣埃及記》承接《創世記》,是舊約敘事的高潮點,記錄瞭以色列民族從被奴役到獲得自由的曆程,以及他們與上帝建立正式聖約的經過。 全書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埃及的奴役與拯救(1-18章)、西奈山上的立約(19-40章)。 拯救部分以摩西的生平為中心,他濛召帶領以色列人離開法老的壓迫。著名的十災展示瞭耶和華對埃及諸神的絕對權柄。過紅海的事件不僅是物理上的得救,更是以色列民族身份誕生的關鍵時刻。 立約部分則將敘事帶到西奈山。在這裏,上帝頒布瞭十誡,這構成瞭以色列人對上帝忠誠的基礎。隨後,上帝通過詳盡的律法(包括會幕和祭祀的條例),教導以色列人如何在上帝的同在中生活,確立瞭他們作為“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的地位。 《齣埃及記》的中心主題是救贖、律法與同在。它不僅是關於地理上的解放,更是關於一個民族在神聖律法下,學習如何敬拜和侍奉那位施行大能的上帝。 三、《詩篇》(Psalms):心靈的交響樂章 《詩篇》是舊約的“禱告之書”和“敬拜之歌集”,由不同作者(包括大衛、亞薩、可拉的後裔等)在漫長歲月中創作和匯編而成。它並非係統的教義陳述,而是以色列人麵對生活中的一切——從極度的狂喜到深沉的絕望——嚮上帝發齣的至真至情的呼喊、贊美和默想。 《詩篇》的體裁極為豐富,主要包括: 1. 贊美詩(Hymns): 頌揚上帝的屬性、創造的奇工和曆史上的作為。 2. 感恩詩(Thanksgiving): 感謝上帝在個人睏境中施予的拯救。 3. 哀歌(Laments): 錶達痛苦、睏惑和懇求上帝介入的禱告,這是數量最多的詩篇類型。 4. 教誨詩(Didactic): 闡述智慧和公義的原則。 5. 君王詩(Royal Psalms): 關注以色列的君王,並預示著一位彌賽亞君王的統治。 《詩篇》深刻地揭示瞭人類情感的復雜性,並展示瞭在任何境遇下,信徒都可以轉嚮上帝,以真實和敞開的心靈與其交通。它構成瞭猶太教和基督教禮儀敬拜的永恒基石。 四、《約伯記》(Job):義人受苦的終極追問 《約伯記》是一部深刻的智慧文學作品,直接探討瞭人類曆史上最令人睏惑的難題之一:義人為何受苦? 故事以一位敬虔且富有的義人約伯的悲慘遭遇開始。在撒旦的挑釁下,約伯在一夜之間失去瞭所有財産、兒女和健康。隨後,他的三位朋友前來“安慰”他,但他們的安慰實際上演變成瞭一場漫長而艱深的辯論。朋友們堅持“報應論”——即苦難是罪的直接結果。 然而,約伯強烈地為自己的清白辯護,他渴望在上帝麵前申辯自己的公義。整捲書的高潮在於上帝親自嚮約伯顯現。上帝並未直接解釋約伯受苦的原因,而是通過展示宇宙的浩瀚、受造物的奇妙以及人類知識的有限性,將約伯的視角從自身痛苦的中心拉開,引導他進入對上帝主權和智慧的敬畏之中。 《約伯記》的結論是,人類的理性無法完全理解上帝的計劃,真正的敬畏在於對上帝超越性的全然信靠,即使在無端的苦難中也是如此。 五、《以賽亞書》(Isaiah):耶路撒冷的宏大先知 《以賽亞書》被譽為舊約的“福音書”,其篇幅之長、主題之廣、神學深度之高,在眾先知書中首屈一指。傳統上認為它由先知以賽亞在公元前8世紀寫成,但現代學者常將其分為三部分,對應瞭以色列曆史的不同時期(1-39章的“第一以賽亞”,40-55章的“第二以賽亞”,56-66章的“第三以賽亞”)。 核心主題圍繞著“以色列的聖者”(上帝的稱號)的榮耀與公義。 第一部分(1-39章)主要關注對猶大國的審判警告,以及對彌賽亞君王的預言。其中包含瞭著名的“受苦的僕人”的預言(特彆是第53章),描繪瞭一位將背負眾人的罪孽,最終通過犧牲而得勝的僕人形象。 第二部分(40-55章)則具有強烈的安慰和盼望色彩。在以色列被擄至巴比倫後,這部分宣告瞭上帝是曆史的主宰,祂必將帶領祂的子民迴歸,並以更宏偉的方式彰顯祂的救贖大能,為萬國帶來光明。 《以賽亞書》不僅是對古代以色列的呼喚,更是對未來救贖的清晰預示,對彌賽亞的描繪極其詳盡和深刻。 --- 這些書捲共同構成瞭舊約聖經豐富的內涵,從曆史的開端、立約的建立,到智慧的探究和對未來救贖的期盼,展現瞭一個全備而深刻的信仰體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英文版主編

肯尼思‧史蒂文森(Kenneth Stevenson)


  英國南漢普敦大學哲學博士、英國聖公會普茲茅斯主教,著述豐富,包含《敬拜:奇妙神聖的奧祕》(Worship: Wonderful and Sacred Mystery)、《不屬於世:耶穌登山變像的體現》(Rooted in Detachment: Living the Transfiguration)。

邁剋爾‧格拉普(Michael Glerup)

  美國德魯大學哲學博士,ACCS係列研究主任兼執行經理。

黃嘉樑/編審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主修舊約。現任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副教授。

譯者簡介

林梓鳳


  香港大學認知科學學士,哲學碩士(主修語言心理學),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主修翻譯)。


圖書目錄

中文版總序╱i
英文版叢書總序╱iii
使用指南╱v
縮寫錶╱ix

註釋
以西結書╱1
以西結書導言╱003
以西結書註釋╱015
但以理書╱223
但以理書導言╱225
但以理書註釋╱233

附錄
本書引用的早期基督信仰作傢和引用的文獻╱457
教父生平概述及佚名作品簡介╱469

圖錶
人物及佚名作品時間圖錶╱498

參考書目
原文著作參考書目╱507
英譯本參考書目╱521

圖書序言



和教父們一起開讀書會
口述:梁耿碩(校園書房齣版社神學編輯)
整理撰寫:陳曉玫

 
  「任何已經被繁瑣知識壓得喘不過氣,開始渴望真正智慧的人,都會迫不及待地想要與我們的先輩們坐下來,聆聽他們在聖經上的神聖討論。而我正是其中一人。」──畢德生

  想像你在清晨微光中,準備開始一天的靈修。沉思默想之際,竟然有一群來自羅馬、北非、義大利早期教會的牧者們,搬椅子在你旁邊圍圈坐下,你們翻開今天的主題經文,一同閱讀,並且分享關於這個主題經文的心得……這種超越時空甚至語言隔閡,彷彿是電影中超現實的場景,如今竟然能夠成真!

  在《ACCS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齣版之前,「與教父一同靈修」,就是許多聖經研究者求之而不可得的夢想,隨著許多曆史資料數位化的技術逐漸普遍,早期文本資料的收集、整理逐漸可能,這樣「夢想成真」的機會也隨之開啓。

  1993年,當時年過60歲的神學傢托馬斯‧奧登(Thomas Oden)從學術界多年纍積的人脈中,號召世界各地聖經研究學者,開啓這項「古早味濃縮還原計畫」。他們仔細淘選整理這些源自拉丁文、希臘文等不同語言,從2至8世紀等不同時代,來自早期教父的講稿、書信、經文註釋、論文等內容,按照聖經書捲編纂成冊。

  這些早期註釋者包括瞭第一、二世紀的殉道者遊斯丁和羅馬的革利免,到第八、九世紀的比德、尼尼微的以撒、阜丟司和大馬士革的約翰,同時還包括許多亞曆山太傳統的代錶人物,如俄利根等人。他們是接續在初代使徒之後,第一批持續將舊約聖經視為預錶基督,從「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觀點閱讀、詮釋新舊約聖經的學者,也可說是最早期的教牧神學,因此在這套匯集瞭古代眾多信仰智慧的叢書中,你可以讀到特土良學習如何禱告;聽聽俄利根怎麼講靈魂的毒素;看到奧古斯丁講人心的軟弱;甚或讀到屈梭多模的盼望靈修學。

  古代詮釋的新體會

  除瞭在曆史研究的重要性外,這些看似距離我們年代久遠的古代教父對聖經的解讀,對如今的我們也有相當特殊的信仰意義。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副教授吳國傑博士在〈古代教父釋經與我何乾?〉一文中指齣,今日我們持守的正典權威和正統教義,皆非從天而降、瞬間即達,而是經年纍月、逐步發展而成。因此,古代教父的釋經對現代基督徒至少有三方麵的意義:反映原意、加添亮光和認識源流。

  不管身為一位牧師、聖經學者或平信徒,一定會在閱讀或解釋聖經時對特定經文原意産生疑惑。在現代復雜的神學、釋經學原理讓人「霧煞煞」之餘,這些最接近新約成書時期的「教會始祖」,就像是提供原汁原味的解經參考,認識他們對聖經的理解,也有助掌握這些教義與禮儀的真正意義。

  從「濃縮還原」的比例來看,一般讀者可能會因為一小捲聖經經捲,轉眼被放大成一本磚塊書而望之怯步。但若帶著汲取古早智慧的渴望,你就會發現這是小至信徒靈修,大至牧者準備講道,再到學者考察史料都用得上的書籍。

  曆久彌新的屬靈遺産

  除瞭實際的應用價值之外,這些年代久遠、看似與現代基督徒大相逕庭的教父,其實還帶來瞭更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從古至今,隨著曆史發展、使用的解經方法不同等原因衍生的解經歧異,並不少見。正如畢德生所說,當現代聖經研讀者「被繁瑣知識壓得喘不過氣,開始渴望真正智慧,」這些古早味獨特的價值和魅力,便被凸顯齣來。

  《ACCS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的特色之一,便在於它不僅羅列不同教父的觀點,更同時羅列分歧甚至對立的解經詮釋。這樣的編排,指嚮一種更開放的聖經閱讀觀點──這些「古早味」並非「正確答案」,而是尊重並呈現不同的聲音,作為寶貴的參考。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藉此從現代釋經所處的紛雜中迴望,嘗試從教會曆史理齣信仰的脈絡,發現大公教會的先賢的屬靈洞見,看見在當中包含瞭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三大基督宗教派彆共享的屬靈傳統。

  從初代教會到中世紀教父,到16、17世紀宗教改革,再到現代詮釋,這些長久以來支撐著教會、直到近代漸趨沉默的古代解經文字,不斷發齣亮光,補充、重構我們的信仰,並且啓發我們關於傳統的深層價值──不是應該被拋棄的舊皮袋,而是應該被理解、吸納並超越的寶藏。

圖書試讀

以西結書導言
 
以西結的信息
 
「以西結」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上帝賜予力量」。先知以西結的書很不尋常,也很耐人尋味。從一開始,猶太傳統和基督徒傳統就都小心翼翼地處理這捲書。布西的兒子(結1.3)以西結本來是聖殿裏的祭司,後來似乎在主前約597年被擄離開耶路撒冷,到瞭巴比倫。一同被擄的有約雅斤王,以及戰敗國猶大的其他領袖人物。以西結在巴比倫城東南的迦巴魯河邊領受呼召作先知。濛召時他看見上帝的榮耀在一輛戰車上,這個異象非常震撼(結1.4-28)。
 
書捲最後一部分是新聖殿的異象(結40-48),這大概流露瞭以西結對耶路撒冷聖殿的記憶;當時他無法再在那裏作祭司和獻上敬拜瞭。他的信息說以色列人將會受審判,他叫他們負起責任,也給他們盼望。這是叫人難堪的信息,原因是以西結預言聖殿被毀,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會幾乎全被俘擄、帶走。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擄走瞭他們。以西結的教導由始至終都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而眾長老不時來嚮他尋求指引(例如結14.1, 20.1, 33.31)。
 
他的異象都充滿清晰的細節。書裏的語言風格使人感到他的個性剛強有力,不過這捲書的語言,你無論用哪個譯本看都會發覺不無睏難。以西結確切地寫下濛召的日期,不像何西阿等其他先知沒有寫。以西結幾乎沒有講自己生平事蹟的任何細節,這也不像耶利米等其他先知。以西結隻講瞭自己的一樣事蹟細節,就是妻子亡故,上帝命令他不可悼亡(結24.15-18)。他很可能知道以賽亞和耶利米的教導。很多人認為但以理跟以西結是同時代的人。那時候但以理的敬虔已經傢喻戶曉,由兩段經文可知;經文說,如果以色列人不悔改,那麼就算有挪亞、但以理和約伯這三個義人,也幫不瞭他們(結14.14, 14.20)。教父呼籲人負起自己的責任時,喜歡引用這兩句。
 
以西結書獲承認為希伯來聖經的正典,過程並不容易,原因不難明白。這位先知膽敢說自己看見過上帝(結1.28),不過教父很謹慎,指齣他看見的隻是上帝的形像,不是本質。還有,他所講的審判有時比以賽亞和耶利米的信息還嚴厲(結16-18)。以西結甚至說猶太律法需要修改(結20.25);約翰‧ 迦賢努等人藉用這句話來錶示基督取代瞭律法。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說實話,我入手前對「ACCS」這個縮寫沒什麼概念,但「舊約篇XIII」這樣的標示,加上封麵那莊重而不失古樸的設計,就讓我想起學生時期在圖書館翻閱過的一些學術導讀書籍。拿到書的當下,厚度就讓我有點「哇」,畢竟是針對《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這兩本在舊約裡也算重量級的書,而且還是「ACCS」係列,我想它的深度和廣度肯定不容小覷。打開來,第一眼看到的應該是那密密麻麻的註解和篇幅龐大的導論部分,這讓我立刻明白,這絕對不是一本讓你隨手翻翻、輕鬆讀懂的入門讀物。它更像是為有誌於深入鑽研這兩捲書的學子、牧者,或是對聖經歷史、神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所準備的。光是看目錄,我就能預期到,裡麵關於歷史背景、文學結構、釋經方法的討論,絕對會相當詳盡。想到即將要開始一場與這兩位先知跨越時空的對話,探索他們在時代洪流中的先知預言,以及那些充滿象徵意義的異象,我心裡充滿瞭期待,也做好瞭迎接挑戰的準備。

评分

我最近對聖經的舊約部分,特別是那些先知書,產生瞭濃厚的興趣,總覺得裡麵蘊藏著許多關於歷史、關於人性的深刻洞見。這本《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舊約篇XIII》,光是書名就讓我想起過去在學術場閤看到類似的「ACCS」係列叢書,它們通常代錶著嚴謹的學術研究和深度的內容。我正在尋找一本能夠帶我深入瞭解《以西結書》那充滿異象和象徵的預言,以及《但以理書》那關於列國興衰和末世奧秘的敘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翻譯或摘錄,而是能有係統地梳理這兩捲書的歷史背景、文學特色、神學內涵,甚至可能還會探討不同學派的釋經觀點。我期待它能成為我探索這兩捲書的可靠嚮導,幫助我釐清其中的複雜性,並從中汲取更深層次的智慧。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它的「份量」。這不是那種可以隨時塞進包包、通勤時輕鬆閱讀的小書,而是需要一份專注、一份投入,最好是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慢慢品味的。我平常的工作其實接觸不少歷史和文學相關的書籍,對於那種需要細嚼慢嚥、反覆琢磨的內容,我反而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想到《以西結書》那充滿災難與復興的訊息,以及《但以理書》裡那關於列國興衰、神國降臨的宏大敘事,我預期這本書會深入探討這些內容的歷史脈絡、文學體裁,甚至可能還會涉及一些古代近東的文化背景,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先知們的預言。光是想像一下,它可能會怎麼解析以西結那複雜的異象,或是但以理書中那些關於獸的象徵,就讓我感到一陣學術探險的興奮。

评分

我通常買書,尤其是在宗教學術領域,會特別留意作者群的學術背景和研究取嚮。這本《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舊約篇XIII》,光是看書名,我就知道這不是個人著作,而是一個龐大的學術計畫的成果。這種集體智慧的結晶,通常在論證的嚴謹性、觀點的多元性上會有一定的保障。我比較好奇的是,對於《以西結書》中那些關於聖殿的異象,以及《但以理書》中關於末世預言的部分,這本書的編纂者們會採取怎樣的釋經角度?是偏嚮歷史考據,還是側重神學意涵?又或者會結閤兩者?畢竟這兩捲書在教會歷史上,也引發過不少爭議和不同的詮釋。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更為清晰、有力的學術觀點,幫助我釐清一些長久以來的疑惑。而且,ACCS係列本身在國際上的學術聲譽如何,我也蠻想瞭解一下,這也會影響我對這本書品質的初步判斷。

评分

坦白說,我對《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這兩捲書的印象,總是有點「難以親近」。它們的內容,特別是那些預言性的部分,往往充滿瞭晦澀的象徵和難以捉摸的意涵。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一本導讀,能幫助我更係統、更深入地理解這兩捲書。這本《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舊約篇XIII》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這個需求。光是從書名和係列的「ACCS」標示,我就能感受到它的學術嚴謹性,這是我非常看重的。我期待它能夠提供詳細的歷史背景介紹,幫助我理解先知們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們傳達訊息時所麵對的社會和政治環境。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對書中的文學結構、神學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更透徹地領悟先知們所要傳達的信息,尤其是關於上帝的主權、審判與救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