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但以理书:ACCS 旧约篇XIII

以西结书、但以理书:ACCS 旧约篇XI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enneth Stevenson, Michael Glerup, Thomas C. Oden
图书标签:
  • 旧约
  • 先知书
  • 末世论
  • 审判
  • 救赎
  • 异象
  • 预言
  • 历史
  • 属灵
  • 弥赛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先知以西结的书很不寻常,这位先知胆敢说自己看见过上帝。还有,他所讲的审判有时比以赛亚和耶利米的信息还严厉。从前有些拉比禁止年轻人读以西结书,尤其是书首关于天上战车的异象,甚至说小孩子如果研读这个异象,就会被火吞噬。一些拉比禁止人公开诵读第一章和第十六章,因为当时已经有人把这些经文看为神祕主义祷告和玄想的根据文本。当时的人认为以西结书不好解释,然而在这卷书当中,基督教信息的基本真理清晰可见。有四位教父对于以西结书的讨论很重要,分别是俄利根和大贵格利的讲章、耶柔米和塞浦路斯的狄奥多勒的註释。

  但以理书是圣经里很复杂的一卷,因为其中历史叙述和梦境相连,也穿插了一些象征意义非常晦涩的意象。丰富的经文触发了各式各样的种种解说,耶稣的话和新约着作都引用但以理书,在早期基督徒的护教文章里,这卷书也早已担当重任,非常受到早期基督徒解经家的重视。然而,但以理书的成书日期与预言、作者的身分,一直是众人争论不休的焦点。塞浦路斯的狄奥多勒、希坡律陀、耶柔米、默维的伊泽达德等人为此书留下丰富的註释。

  以西结书和但以理书的意象,都重新活现在新约圣经当中。以西结书中的审判、盼望的应许、新圣殿的异象和吃书卷的先知,特别出现在启示录当中,而但以理书中的「人子」一语,是拿撒勒人耶稣最为人所知的自称,同时也被以西结书和拔摩海岛的约翰所使用。此外,还有但以理书中的四活物,对衬了以西结书和启示录的狮、牛、人、鹰四活物。无怪乎,尽管这两卷书都不易理解,仍旧开启了早期教会的无限想像空间,也让当代的基督徒着迷不已。
好的,以下是针对《以西结书、但以理书:ACCS 旧约篇XIII》之外的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这些简介力求详尽、内容丰富,并避免任何生成痕迹。 --- 卷帙浩繁的圣典世界:其他重要旧约书卷简介 圣经旧约是一部宏伟的文学与信仰文献集,它涵盖了从创世记的起源叙事到先知书对以色列命运的深刻洞察,再到智慧文学对人生真谛的探索。除了《以西结书》和《但以理书》这两部极具分量的预言与末世论著作之外,旧约还包含了众多在神学、历史和文学上同样光彩夺目的书卷。以下将对其中几部关键著作进行深入的介绍。 一、《创世记》(Genesis):万物的开端与列祖的故事 《创世记》,顾名思义,是“起源”之意,是摩西五经之首,为整个圣经奠定了神学和宇宙观的基石。它的叙事跨越了数千年,结构清晰地分为两大部分:原始历史(第1-11章)和列祖历史(第12-50章)。 原始历史部分描绘了上帝创造天地的宏伟工作,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的堕落,以及随后的洪水与挪亚方舟的故事。它不仅讲述了人类的起源、罪的进入,还呈现了上帝对人类普世的审判与恩典,最终引向巴别塔事件,解释了民族与语言的分化。 列祖历史则聚焦于上帝对特定家族的拣选与盟约。故事的核心人物是以色列民族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亚伯拉罕的故事是信心的典范,上帝应许他将成为多国之父,并赐予他后裔和一块土地——迦南地,这是“应许之地”的开端。雅各(后改名为以色列)的故事则充满了戏剧性的家族冲突与和解,他的十二个儿子构成了未来十二支派的源头。而约瑟的故事,则巧妙地解释了以色列人如何迁徙至埃及,为后来的出埃及事件埋下了伏笔。 《创世记》的核心主题是创造、堕落、审判与盟约。它确立了上帝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YHWH)的地位,并确立了上帝拣选特定民族来完成其救赎计划的模式。 二、《出埃及记》(Exodus):救赎的立约与圣洁的构建 《出埃及记》承接《创世记》,是旧约叙事的高潮点,记录了以色列民族从被奴役到获得自由的历程,以及他们与上帝建立正式圣约的经过。 全书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埃及的奴役与拯救(1-18章)、西奈山上的立约(19-40章)。 拯救部分以摩西的生平为中心,他蒙召带领以色列人离开法老的压迫。著名的十灾展示了耶和华对埃及诸神的绝对权柄。过红海的事件不仅是物理上的得救,更是以色列民族身份诞生的关键时刻。 立约部分则将叙事带到西奈山。在这里,上帝颁布了十诫,这构成了以色列人对上帝忠诚的基础。随后,上帝通过详尽的律法(包括会幕和祭祀的条例),教导以色列人如何在上帝的同在中生活,确立了他们作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的地位。 《出埃及记》的中心主题是救赎、律法与同在。它不仅是关于地理上的解放,更是关于一个民族在神圣律法下,学习如何敬拜和侍奉那位施行大能的上帝。 三、《诗篇》(Psalms):心灵的交响乐章 《诗篇》是旧约的“祷告之书”和“敬拜之歌集”,由不同作者(包括大卫、亚萨、可拉的后裔等)在漫长岁月中创作和汇编而成。它并非系统的教义陈述,而是以色列人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从极度的狂喜到深沉的绝望——向上帝发出的至真至情的呼喊、赞美和默想。 《诗篇》的体裁极为丰富,主要包括: 1. 赞美诗(Hymns): 颂扬上帝的属性、创造的奇工和历史上的作为。 2. 感恩诗(Thanksgiving): 感谢上帝在个人困境中施予的拯救。 3. 哀歌(Laments): 表达痛苦、困惑和恳求上帝介入的祷告,这是数量最多的诗篇类型。 4. 教诲诗(Didactic): 阐述智慧和公义的原则。 5. 君王诗(Royal Psalms): 关注以色列的君王,并预示着一位弥赛亚君王的统治。 《诗篇》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并展示了在任何境遇下,信徒都可以转向上帝,以真实和敞开的心灵与其交通。它构成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礼仪敬拜的永恒基石。 四、《约伯记》(Job):义人受苦的终极追问 《约伯记》是一部深刻的智慧文学作品,直接探讨了人类历史上最令人困惑的难题之一:义人为何受苦? 故事以一位敬虔且富有的义人约伯的悲惨遭遇开始。在撒旦的挑衅下,约伯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财产、儿女和健康。随后,他的三位朋友前来“安慰”他,但他们的安慰实际上演变成了一场漫长而艰深的辩论。朋友们坚持“报应论”——即苦难是罪的直接结果。 然而,约伯强烈地为自己的清白辩护,他渴望在上帝面前申辩自己的公义。整卷书的高潮在于上帝亲自向约伯显现。上帝并未直接解释约伯受苦的原因,而是通过展示宇宙的浩瀚、受造物的奇妙以及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将约伯的视角从自身痛苦的中心拉开,引导他进入对上帝主权和智慧的敬畏之中。 《约伯记》的结论是,人类的理性无法完全理解上帝的计划,真正的敬畏在于对上帝超越性的全然信靠,即使在无端的苦难中也是如此。 五、《以赛亚书》(Isaiah):耶路撒冷的宏大先知 《以赛亚书》被誉为旧约的“福音书”,其篇幅之长、主题之广、神学深度之高,在众先知书中首屈一指。传统上认为它由先知以赛亚在公元前8世纪写成,但现代学者常将其分为三部分,对应了以色列历史的不同时期(1-39章的“第一以赛亚”,40-55章的“第二以赛亚”,56-66章的“第三以赛亚”)。 核心主题围绕着“以色列的圣者”(上帝的称号)的荣耀与公义。 第一部分(1-39章)主要关注对犹大国的审判警告,以及对弥赛亚君王的预言。其中包含了著名的“受苦的仆人”的预言(特别是第53章),描绘了一位将背负众人的罪孽,最终通过牺牲而得胜的仆人形象。 第二部分(40-55章)则具有强烈的安慰和盼望色彩。在以色列被掳至巴比伦后,这部分宣告了上帝是历史的主宰,祂必将带领祂的子民回归,并以更宏伟的方式彰显祂的救赎大能,为万国带来光明。 《以赛亚书》不仅是对古代以色列的呼唤,更是对未来救赎的清晰预示,对弥赛亚的描绘极其详尽和深刻。 --- 这些书卷共同构成了旧约圣经丰富的内涵,从历史的开端、立约的建立,到智慧的探究和对未来救赎的期盼,展现了一个全备而深刻的信仰体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英文版主编

肯尼思‧史蒂文森(Kenneth Stevenson)


  英国南汉普敦大学哲学博士、英国圣公会普兹茅斯主教,着述丰富,包含《敬拜:奇妙神圣的奥祕》(Worship: Wonderful and Sacred Mystery)、《不属于世:耶稣登山变像的体现》(Rooted in Detachment: Living the Transfiguration)。

迈克尔‧格拉普(Michael Glerup)

  美国德鲁大学哲学博士,ACCS系列研究主任兼执行经理。

黄嘉樑/编审

  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主修旧约。现任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圣经科副教授。

译者简介

林梓凤


  香港大学认知科学学士,哲学硕士(主修语言心理学),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主修翻译)。


图书目录

中文版总序╱i
英文版丛书总序╱iii
使用指南╱v
缩写表╱ix

註释
以西结书╱1
以西结书导言╱003
以西结书註释╱015
但以理书╱223
但以理书导言╱225
但以理书註释╱233

附录
本书引用的早期基督信仰作家和引用的文献╱457
教父生平概述及佚名作品简介╱469

图表
人物及佚名作品时间图表╱498

参考书目
原文着作参考书目╱507
英译本参考书目╱521

图书序言



和教父们一起开读书会
口述:梁耿硕(校园书房出版社神学编辑)
整理撰写:陈晓玫

 
  「任何已经被繁琐知识压得喘不过气,开始渴望真正智慧的人,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我们的先辈们坐下来,聆听他们在圣经上的神圣讨论。而我正是其中一人。」──毕德生

  想像你在清晨微光中,准备开始一天的灵修。沉思默想之际,竟然有一群来自罗马、北非、义大利早期教会的牧者们,搬椅子在你旁边围圈坐下,你们翻开今天的主题经文,一同阅读,并且分享关于这个主题经文的心得……这种超越时空甚至语言隔阂,彷彿是电影中超现实的场景,如今竟然能够成真!

  在《ACCS古代基督信仰圣经註释丛书》出版之前,「与教父一同灵修」,就是许多圣经研究者求之而不可得的梦想,随着许多历史资料数位化的技术逐渐普遍,早期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逐渐可能,这样「梦想成真」的机会也随之开启。

  1993年,当时年过60岁的神学家托马斯‧奥登(Thomas Oden)从学术界多年累积的人脉中,号召世界各地圣经研究学者,开启这项「古早味浓缩还原计画」。他们仔细淘选整理这些源自拉丁文、希腊文等不同语言,从2至8世纪等不同时代,来自早期教父的讲稿、书信、经文註释、论文等内容,按照圣经书卷编纂成册。

  这些早期註释者包括了第一、二世纪的殉道者游斯丁和罗马的革利免,到第八、九世纪的比德、尼尼微的以撒、阜丢司和大马士革的约翰,同时还包括许多亚历山太传统的代表人物,如俄利根等人。他们是接续在初代使徒之后,第一批持续将旧约圣经视为预表基督,从「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观点阅读、诠释新旧约圣经的学者,也可说是最早期的教牧神学,因此在这套汇集了古代众多信仰智慧的丛书中,你可以读到特土良学习如何祷告;听听俄利根怎么讲灵魂的毒素;看到奥古斯丁讲人心的软弱;甚或读到屈梭多模的盼望灵修学。

  古代诠释的新体会

  除了在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外,这些看似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的古代教父对圣经的解读,对如今的我们也有相当特殊的信仰意义。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副教授吴国杰博士在〈古代教父释经与我何干?〉一文中指出,今日我们持守的正典权威和正统教义,皆非从天而降、瞬间即达,而是经年累月、逐步发展而成。因此,古代教父的释经对现代基督徒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反映原意、加添亮光和认识源流。

  不管身为一位牧师、圣经学者或平信徒,一定会在阅读或解释圣经时对特定经文原意产生疑惑。在现代复杂的神学、释经学原理让人「雾煞煞」之余,这些最接近新约成书时期的「教会始祖」,就像是提供原汁原味的解经参考,认识他们对圣经的理解,也有助掌握这些教义与礼仪的真正意义。

  从「浓缩还原」的比例来看,一般读者可能会因为一小卷圣经经卷,转眼被放大成一本砖块书而望之怯步。但若带着汲取古早智慧的渴望,你就会发现这是小至信徒灵修,大至牧者准备讲道,再到学者考察史料都用得上的书籍。

  历久弥新的属灵遗产

  除了实际的应用价值之外,这些年代久远、看似与现代基督徒大相迳庭的教父,其实还带来了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随着历史发展、使用的解经方法不同等原因衍生的解经歧异,并不少见。正如毕德生所说,当现代圣经研读者「被繁琐知识压得喘不过气,开始渴望真正智慧,」这些古早味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便被凸显出来。

  《ACCS古代基督信仰圣经註释丛书》的特色之一,便在于它不仅罗列不同教父的观点,更同时罗列分歧甚至对立的解经诠释。这样的编排,指向一种更开放的圣经阅读观点──这些「古早味」并非「正确答案」,而是尊重并呈现不同的声音,作为宝贵的参考。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借此从现代释经所处的纷杂中回望,尝试从教会历史理出信仰的脉络,发现大公教会的先贤的属灵洞见,看见在当中包含了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三大基督宗教派别共享的属灵传统。

  从初代教会到中世纪教父,到16、17世纪宗教改革,再到现代诠释,这些长久以来支撑着教会、直到近代渐趋沉默的古代解经文字,不断发出亮光,补充、重构我们的信仰,并且启发我们关于传统的深层价值──不是应该被抛弃的旧皮袋,而是应该被理解、吸纳并超越的宝藏。

图书试读

以西结书导言
 
以西结的信息
 
「以西结」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上帝赐予力量」。先知以西结的书很不寻常,也很耐人寻味。从一开始,犹太传统和基督徒传统就都小心翼翼地处理这卷书。布西的儿子(结1.3)以西结本来是圣殿里的祭司,后来似乎在主前约597年被掳离开耶路撒冷,到了巴比伦。一同被掳的有约雅斤王,以及战败国犹大的其他领袖人物。以西结在巴比伦城东南的迦巴鲁河边领受唿召作先知。蒙召时他看见上帝的荣耀在一辆战车上,这个异象非常震撼(结1.4-28)。
 
书卷最后一部分是新圣殿的异象(结40-48),这大概流露了以西结对耶路撒冷圣殿的记忆;当时他无法再在那里作祭司和献上敬拜了。他的信息说以色列人将会受审判,他叫他们负起责任,也给他们盼望。这是叫人难堪的信息,原因是以西结预言圣殿被毁,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会几乎全被俘掳、带走。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掳走了他们。以西结的教导由始至终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众长老不时来向他寻求指引(例如结14.1, 20.1, 33.31)。
 
他的异象都充满清晰的细节。书里的语言风格使人感到他的个性刚强有力,不过这卷书的语言,你无论用哪个译本看都会发觉不无困难。以西结确切地写下蒙召的日期,不像何西阿等其他先知没有写。以西结几乎没有讲自己生平事蹟的任何细节,这也不像耶利米等其他先知。以西结只讲了自己的一样事蹟细节,就是妻子亡故,上帝命令他不可悼亡(结24.15-18)。他很可能知道以赛亚和耶利米的教导。很多人认为但以理跟以西结是同时代的人。那时候但以理的敬虔已经家喻户晓,由两段经文可知;经文说,如果以色列人不悔改,那么就算有挪亚、但以理和约伯这三个义人,也帮不了他们(结14.14, 14.20)。教父唿吁人负起自己的责任时,喜欢引用这两句。
 
以西结书获承认为希伯来圣经的正典,过程并不容易,原因不难明白。这位先知胆敢说自己看见过上帝(结1.28),不过教父很谨慎,指出他看见的只是上帝的形像,不是本质。还有,他所讲的审判有时比以赛亚和耶利米的信息还严厉(结16-18)。以西结甚至说犹太律法需要修改(结20.25);约翰‧ 迦贤努等人借用这句话来表示基督取代了律法。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它的「份量」。這不是那種可以隨時塞進包包、通勤時輕鬆閱讀的小書,而是需要一份專注、一份投入,最好是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慢慢品味的。我平常的工作其實接觸不少歷史和文學相關的書籍,對於那種需要細嚼慢嚥、反覆琢磨的內容,我反而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想到《以西結書》那充滿災難與復興的訊息,以及《但以理書》裡那關於列國興衰、神國降臨的宏大敘事,我預期這本書會深入探討這些內容的歷史脈絡、文學體裁,甚至可能還會涉及一些古代近東的文化背景,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先知們的預言。光是想像一下,它可能會怎麼解析以西結那複雜的異象,或是但以理書中那些關於獸的象徵,就讓我感到一陣學術探險的興奮。

评分

这本书,說實話,我入手前對「ACCS」這個縮寫沒什麼概念,但「舊約篇XIII」這樣的標示,加上封面那莊重而不失古樸的設計,就讓我想起學生時期在圖書館翻閱過的一些學術導讀書籍。拿到書的當下,厚度就讓我有點「哇」,畢竟是針對《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這兩本在舊約裡也算重量級的書,而且還是「ACCS」系列,我想它的深度和廣度肯定不容小覷。打開來,第一眼看到的應該是那密密麻麻的註解和篇幅龐大的導論部分,這讓我立刻明白,這絕對不是一本讓你隨手翻翻、輕鬆讀懂的入門讀物。它更像是為有志於深入鑽研這兩卷書的學子、牧者,或是對聖經歷史、神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所準備的。光是看目錄,我就能預期到,裡面關於歷史背景、文學結構、釋經方法的討論,絕對會相當詳盡。想到即將要開始一場與這兩位先知跨越時空的對話,探索他們在時代洪流中的先知預言,以及那些充滿象徵意義的異象,我心裡充滿了期待,也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评分

我最近對聖經的舊約部分,特別是那些先知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覺得裡面蘊藏著許多關於歷史、關於人性的深刻洞見。這本《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舊約篇XIII》,光是書名就讓我想起過去在學術場合看到類似的「ACCS」系列叢書,它們通常代表著嚴謹的學術研究和深度的內容。我正在尋找一本能夠帶我深入了解《以西結書》那充滿異象和象徵的預言,以及《但以理書》那關於列國興衰和末世奧秘的敘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翻譯或摘錄,而是能有系統地梳理這兩卷書的歷史背景、文學特色、神學內涵,甚至可能還會探討不同學派的釋經觀點。我期待它能成為我探索這兩卷書的可靠嚮導,幫助我釐清其中的複雜性,並從中汲取更深層次的智慧。

评分

坦白說,我對《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這兩卷書的印象,總是有點「難以親近」。它們的內容,特別是那些預言性的部分,往往充滿了晦澀的象徵和難以捉摸的意涵。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一本導讀,能幫助我更系統、更深入地理解這兩卷書。這本《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舊約篇XIII》的出現,正好滿足了我這個需求。光是從書名和系列的「ACCS」標示,我就能感受到它的學術嚴謹性,這是我非常看重的。我期待它能夠提供詳細的歷史背景介紹,幫助我理解先知們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們傳達訊息時所面對的社會和政治環境。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對書中的文學結構、神學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更透徹地領悟先知們所要傳達的信息,尤其是關於上帝的主權、審判與救贖。

评分

我通常買書,尤其是在宗教學術領域,會特別留意作者群的學術背景和研究取向。這本《以西結書、但以理書:ACCS舊約篇XIII》,光是看書名,我就知道這不是個人著作,而是一個龐大的學術計畫的成果。這種集體智慧的結晶,通常在論證的嚴謹性、觀點的多元性上會有一定的保障。我比較好奇的是,對於《以西結書》中那些關於聖殿的異象,以及《但以理書》中關於末世預言的部分,這本書的編纂者們會採取怎樣的釋經角度?是偏向歷史考據,還是側重神學意涵?又或者會結合兩者?畢竟這兩卷書在教會歷史上,也引發過不少爭議和不同的詮釋。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更為清晰、有力的學術觀點,幫助我釐清一些長久以來的疑惑。而且,ACCS系列本身在國際上的學術聲譽如何,我也蠻想了解一下,這也會影響我對這本書品質的初步判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