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学(第二版)

密码学(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密码学
  • 信息安全
  • 网络安全
  • 计算机科学
  • 加密算法
  • 数据安全
  • 通信安全
  • 数学基础
  • 应用密码学
  • 安全协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针对当代密码系统、密码计算,以及各种密码分析方法进行系列探讨,且皆取材自当代密码学最新研究报告,如:

  1.加密标准AES与其代数结构
  2.RSA与破译RSA演算法,如:连分数。
  3.ElGamal、DSA,以及各种以离散对数为主的密码系统与破译方法。
  4.椭圆曲线密码实况以及破译方法。
  5.量子密码以及Shor量子演算法。
  6.以Java程式实作各种演算法。

本书特色

  1.详细说明各种密码学加密标准如AES与其代数结构。

  2.详细解说RSA与破译RSA演算法、ElGamal、DSA,以及各种以离散对数为主的密码系统与破译方法、椭圆曲线密码实况以及破译方法、量子密码以及Shor量子演算法。

  3.以Java程式实作各种演算法。
数据时代的守护者:深入解析现代信息安全基石 一本关于信息安全、网络防护与数字信任的权威指南 在当今这个万物互联、数据驱动的数字时代,信息安全已不再是一个边缘话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企业命脉乃至个人隐私的核心议题。随着云计算、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所面临的威胁面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传统的数据保护方法在应对新型、复杂的网络攻击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本书聚焦于现代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前沿威胁的剖析以及有效防御策略的实践应用。它旨在为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系统架构师、IT管理者以及对数字世界安全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知识框架。我们不仅仅探讨“如何防守”,更深入剖析“攻击者如何思考”,从而实现更具前瞻性的安全部署。 --- 第一部分:安全基石与威胁全景 本部分将读者引入信息安全的宏大叙事中,奠定理解后续复杂技术的基础。 第一章:数字世界的信任危机与安全范式演进 历史回溯与当代挑战: 从早期的病毒与蠕虫,到如今的APT(高级持续性威胁)、勒索软件即服务(RaaS)的兴起,解析安全威胁的“军备竞赛”。 零信任架构(Zero Trust Architecture, ZTA)的哲学基础: 重新审视“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核心原则,并探讨其在云环境和混合基础设施中的具体落地挑战。 合规性与治理的全球化视野: 深度解析GDPR、CCPA以及各国网络安全法案对企业安全策略制定的影响,强调安全不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和商业风险问题。 第二章:身份与访问管理(IAM)的深度革新 超越传统密码: 探讨多因素认证(MFA)、生物识别技术以及无密码认证(Passwordless)的未来趋势。 特权访问管理(PAM)的精细化控制: 如何有效管理高风险的管理员和系统账户,防止内部威胁和横向移动。 身份治理与管理(IGA): 确保“最小权限原则”的自动化实施,并处理用户生命周期中的权限漂移问题。 第三章:网络边界的消融与微分段策略 软件定义网络(SDN)与网络安全: 探讨如何利用SDN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实现更灵活、更具适应性的安全策略部署。 东西向流量的可见性挑战: 在微服务和容器化环境中,如何实现对内部网络通信的深度检测与控制。 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与VPN的替代方案: 构建基于上下文的、动态的访问控制机制,取代传统的基于网络位置的信任模型。 --- 第二部分:防御纵深与前沿技术实践 本部分深入到具体的防御技术和操作层面,关注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多层次的防护体系。 第四章:数据安全防护的端到端视图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安全嵌入: 从数据生成、传输、存储到销毁的全程安全控制策略。 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加密实践: 探讨现代加密算法的性能考量,以及同态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在数据处理隐私保护方面的应用潜力。 数据丢失防护(DLP)的智能化升级: 如何应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海量增长,以及误报率的优化。 第五章:端点安全:从病毒码到行为分析 下一代杀毒软件(NGAV)与端点检测与响应(EDR): 深入分析基于机器学习和行为建模的检测机制,以及如何应对无文件攻击。 攻击面管理(ASM)的实践: 如何持续发现和量化组织面向外部和内部的潜在暴露点。 容器与无服务器环境下的端点保护: 针对特定工作负载(如Docker、Kubernetes)的安全加固技术。 第六章:安全运营中心(SOC)的现代化转型 SIEM/SOAR的集成与自动化: 如何利用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SOAR)平台,将安全事件响应时间从小时缩短到分钟。 威胁情报(TI)的有效摄取与利用: 构建定制化的威胁情报流,确保情报与本地环境的关联性。 人机协作:安全分析师角色的重塑: 探讨AI辅助下的安全分析工作流,以及如何培养具备高阶分析能力的团队。 --- 第三部分:云、DevSecOps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聚焦于驱动当代技术变革的两大核心领域——云原生环境和开发安全左移。 第七章:云环境下的安全模型与责任共担 IaaS、PaaS、SaaS的安全差异化管理: 清晰界定云服务商与用户之间的安全责任边界。 云安全态势管理(CSPM)的核心能力: 持续审计云配置、权限设置与合规性,防止“云误配”导致的泄露。 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CWPP): 保护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实现运行时安全。 第八章:DevSecOps:将安全融入工程流程 安全左移的文化与工具链集成: 讲解如何在敏捷开发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水线中嵌入安全检查点。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与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的优化使用: 评估工具的覆盖率、准确性及其对开发效率的影响。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的安全扫描: 确保Terraform、Ansible等配置脚本在部署前即满足安全基线要求。 第九章:面向未来的安全前沿探索 后量子密码学的挑战与过渡策略: 探讨量子计算对现有公钥体系的潜在威胁,以及当前推荐的抗量子算法研究进展。 硬件信任根与可信执行环境(TEE): 提升系统启动和敏感数据处理的物理安全保障。 应对深度伪造(Deepfake)的验证技术: 探讨在媒体内容真实性面临挑战的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水印和区块链进行溯源与验证。 --- 结语:构建韧性安全生态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引导读者超越被动的修补思维,转向主动的风险管理和韧性(Resilience)建设。在网络威胁持续演进的今天,安全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需要不断迭代和强化的动态过程。通过掌握这些现代化的安全理论与实践,读者将有能力设计和维护一个适应未来挑战的、健壮的信息安全体系。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通讯安全
1.2 公开錀密码系统与对称錀密码系统

2 古典密码
2.1 凯撒挪移码
2.2 仿射密码
2.3 单套字母替代法以及频率分析
2.4 福尔摩斯与密码
2.5 Vigenere密码
2.6 Hill密码
2.7 单次密码簿
2.8 Enigma密码机
2.9 破译Enigma与对称群

3 基础数论
3.1 模运算与辗转相除法
3.2 Java之BigInteger Class
3.3 中国余式定理
3.4 Lagrange定理与费马小定理
3.5 原根
3.6 二次剩余
3.7 Galois体
3.8 Galois体F程式实作
3.9 质数理论
3.10 连分数
3.11 密码安全似乱数位元生成器

4 讯息理论
4.1 机率
4.2 完美机密
4.3 熵
4.4 Huffman
4.5 自然语言之熵

5 对称錀密码系统
5.1 DES与Feistel密码
5.2 Triple DES与DES挑战
5.3 AES
5.4 AES-128 Java测试
5.5 RC4
5.6 IDEA
5.7 区块密码加密模式

6 RSA密码
6.1 公开錀密码系统
6.2 RSA演算法
6.3 RSA之数论背景
6.4 RSA Java测试程式
6.5 RSA数位签章
6.6 同时RSA加密和RSA数位签章
6.7 RSA-129挑战与因数分解
6.8 二次筛法与Pollard之p-1法
6.9 利用RSA私钥因数分解
6.10 RSA密码系统使用之注意事项
6.11 Wiener低幂次d攻击
6.12 时序攻击
6.13 Rabin密码

7 非对称密码系统与离散对数
7.1 Pohlig-Hellman密码与离散对数
7.2 寻找安全质数与原根
7.3 Diffie-Hellman金钥交换
7.4 ElGamal密码
7.5 Pohlig-Hellman演算法
7.6 Index Calculus

8 数位签章
8.1 数位签章方案
8.2 RSA盲签章
8.3 Hash函数简介
8.4 生日攻击
8.5 ElGamal数位签章
8.6 DSA数位签章
8.7 Schnorr数位签章
8.8 Nyberg-Rueppel数位签章
8.9 MD5 Hash函数
8.10 SHA系列Hash函数
8.11 讯息鑑别码MAC
8.12 台湾现行电子签章法规

9 质数与大整数算术
9.1 大整数之加减乘除法
9.2 大整数之除法
9.3 Montgomery算术
9.4 模指数运算
9.5 Miller-Rabin质数测试
9.6 Agrawal-Kayal-Saxena演算法
9.7 公开錀密码之质数
9.8 大整数算术与数论套件及软体

10 椭圆曲线密码
10.1 椭圆曲线
10.2 椭圆曲线(mod p)
10.3 质数曲线乘法演算法与测试
10.4 Jacobian投影座标
10.5 定义在Galois体F之椭圆曲线
10.6 密码安全曲线
10.7 如何将讯息化为椭圆曲线代码
10.8 椭圆曲线公开錀密码演算法
10.9 椭圆曲线因数分解
10.10 椭圆曲线挑战
10.11 平行Pollard Rho法

11 公开钥基础建设
11.1 凭证机构CA
11.2 X.509
11.3 自然人凭证

12 量子密码
12.1 量子实验
12.2 量子电脑基本元件
12.3 量子金钥分配
12.4 浅谈Shor之量子演算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密碼學(第二版)》真的是讓我找對了!我本身是做軟體開發的,平常工作上會接觸到一些數據安全的部分,但總覺得自己對底層的原理理解得不夠深入,有時候遇到一些奇怪的資安問題,只能憑經驗處理,心裡總是不踏實。當初在書店翻到這本書,看到「第二版」就覺得應該內容更新,比較跟得上時代,而且封面設計也挺專業的。回家後一口氣讀了幾章,發現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適合我這種有一定基礎但又想深入學習的人。他不會一開始就丟一堆艱深的數學公式,而是從一些實際的應用場景出發,例如如何保護網路上的訊息傳輸,或是為什麼銀行轉帳不會被盜領。然後再慢慢帶入相關的數學概念,並且詳細解釋這些概念是如何在密碼學中發揮作用的。我尤其喜歡他對於歷史發展脈絡的梳理,像是 RSA 演算法的由來,以及各種密碼系統的演進,這讓我對整個領域有了更宏觀的認識,知道現在我們使用的技術是前人智慧的結晶。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聽一個精彩的故事。

评分

我之前在網路上看到很多關於比特幣、區塊鏈的討論,裡面常常會提到「加密貨幣」、「數位簽章」等術語,讓我對這些背後的原理感到非常好奇。無意間在朋友推薦下,我看到了這本《密碼學(第二版)》。雖然書名聽起來很學術,但我實際翻閱後,發現它的內容遠比我想像的要來得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作者在書中詳細解釋了像是「雜湊函數」是如何確保區塊鏈上的交易記錄不會被竄改,以及「公鑰加密」是如何讓大家能夠安全地傳送訊息,而不用擔心被竊聽。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的比較分析,這讓我更清楚兩者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分別適合用在哪種場景。即使我不是專業的密碼學家,但透過這本書,我能夠對目前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許多數位安全機制有更清晰的理解,也更能體會到密碼學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這本書讓我感覺,密碼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的數位生活息息相關。

评分

作為一個對電腦科學充滿熱情,但又不是專攻數學系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對「密碼學」這個聽起來既神秘又重要的領域充滿好奇。這本《密碼學(第二版)》是我在逛網路書店時偶然發現的。它的書名「第二版」就給人一種更新、更全面的感覺,而且價格也還算合理。拿到書後,我並沒有馬上從頭開始讀,而是隨意翻看了幾個章節。我驚喜地發現,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平易近人,即使是對於一些聽起來就很複雜的概念,例如「有限體」或「離散對數問題」,作者都能用非常生動的比喻來解釋,讓我這個數學背景不夠紮實的人也能大致理解。而且,書中穿插了一些歷史故事,像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恩尼格瑪密碼機,這些故事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也讓我了解到密碼學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數學,更承載著人類智慧的博弈。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想要了解密碼學但又害怕數學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本絕佳的入門選擇。

评分

我是一位大學生,正在攻讀資訊安全相關的科系,對密碼學這門學科非常感興趣。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買了這本《密碼學(第二版)》。坦白說,一開始看到書的厚度和內容的廣度,我有點擔心自己能不能讀完,畢竟密碼學牽涉到很多數學,我自認數學不是特別強。但是,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從最基礎的古典密碼學講起,像是凱薩密碼、維吉尼亞密碼,然後逐步深入到更現代的公鑰密碼系統,像是 Diffie-Hellman 密鑰交換、ElGamal 加密。作者在講解數學原理時,都會先做一些背景介紹,讓讀者了解這些數學工具的來源和用途,而不是直接套用公式。更重要的是,書中有很多關於密碼學在實際應用中的例子,像是數位簽章、雜湊函數在驗證資料完整性上的作用,這些都讓我更清楚為什麼我們要學習這些理論。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也讓我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讓我更想在這個領域深耕下去。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密碼學(第二版)》的編排真的很用心!我之前有看過幾本密碼學的入門書,但總覺得它們要嘛太過學術,要嘛又太過簡化,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本書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概念時,都會輔以大量的圖例和演算法的偽代碼,這對我這種習慣透過視覺和具體步驟來學習的人來說,真的太有幫助了。而且,書中後面的習題設計也非常有挑戰性,有些題目需要我花很多時間去思考和推導,但一旦解出來,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透過這些習題,我真的能夠驗證自己對前面內容的理解程度,也能夠發現自己可能忽略的細節。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現代密碼學的一些探討,像是橢圓曲線密碼學、後量子密碼學這些話題,都讓我大開眼界。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引導者,帶著我一步步探索密碼學的奧秘。即使遇到比較困難的部分,作者的講解也很細膩,會不斷地提醒讀者注意一些關鍵的細節,避免走入誤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