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十五周年纪念新版)

等待(十五周年纪念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五年的等待,经典无可取代 ■《等待》十五周年纪念新版■ 特别收录作者纪念新序,作家黄春明_推荐专文 史无前例,华人作家荣获美国国家书卷奖及福克纳奖,仅此一部 ■在台长销五万本的文学经典.首度改版.哈金二○一五年国际书展访台■ 「有多少生命在等待中流失并变质?」 全书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描写文革时期一位军医孔林徘徊在元配妻子与红粉知己间的三角关系,一段亲情、爱情与外在现实的生命挣扎。受制于中共法律与社会环境,夫妻必须分居十八年才可离婚,他们为此苦苦等待了漫长的十八年岁月,守候到一生的盼望,也终于失去了爱的本能。 「中文的《等待》已经出版十五年了, 令人欣慰的是它仍拥有许多读者。但愿它青春常在。」──哈金 得奖记录 荣获1999 年美国「国家书卷奖」、2000 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入围2000年普立兹奖 书评 「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坚持写实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美国笔会/福克纳奖评审团 「一部看似简单的故事,却以非凡的精准和优雅写成。哈金以后现代时期最坚定固执的写实主义小说家建立起自己的声礜。」--《科克斯评论》 「《等待》呈现一则在文革时代中国社会下的荒谬剧,却也极其巧妙地剖析,疏离的人心。」--《纽约时报书评》 「美得令人心痛……哈金呈现庶民生活的细节,举凡食物、衣着到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收敛在文字背后浓烈情感让人不禁联想狄更斯和巴尔札克。」──《洛杉矶时报书评》 「细腻且复杂地……刻划了时间对爱情的作用。」──《华盛顿邮报》 「故事借由主角孔林等待离婚的判决,反映六○至八○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变化。全书至第三部火力全开,及至离婚得手后,哈金一幕幕既感人又嘲讽的字句,展现一名桂冠诗人和得奖短篇小说家经营长篇小说的惊人能力。」──《出版人週刊》 「完美精准的冷面笑匠……一页接着一页,小心翼翼地直到最后,《等待》翻转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滑稽讽刺小说。」──《时代》杂志 「实至名归的惊人成就。」──《纽约时报》 名人推荐 「一部或是一篇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如果能够符合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让读者感动之外,还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要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的话,它几乎即是经典之作。简单的说,「等待」整篇小说,它的视觉性和聼覚性,在每一片段的小说场域,把背景和人物的活动,简洁地刻画得那么细腻而生动。小说的写作技巧上,对话的语言,要写到说话的人,贴切地恰到其份,又能掌握到当时的情景和情绪,那絶对不是学院派书读得多的人所能办得到的。要不是生活面广,观察力敏锐的作家,这部份的呈现,在小说上,尤其是描写广大的群众,劳动人民是不容易掌握。更可贵的是,具有上述的小说条件时,不识字的人,把小说读给他聼,他一样会感动和欣赏。我的意思是说,哈金的小说具有群众性的感染力,也就能成为社会大众素养的教材。向哈金先生致敬。」──黄春明,作家,摘自〈致哈金的等待〉,全文收录于书中 「人生最大的悲剧其实是面对无常的生命依然害怕改变,而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身陷于相同的困境。这种对于生命的洞见,或许就是哈金的《等待》能够超越国界,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杰作最重要的原因。」──中华民国英美文学学会理事长 冯品佳 「有三本小说对《等待》影响很大:《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和《父与子》,就是说《等待》在风格和情致多少延续了欧洲优秀的爱情小说传统。其实,写作的过程有不少坎坷。开始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孔林等了十八年为什么还不了解自己心爱的女人?写着写着我渐渐明白了:他并没有真正爱过,而且由于漫长的等待,他被压抑得逐渐丧失了爱的本能。这些内在的因素使故事能够在更多人的内心中产生共鸣,也给了《等待》更多的生命力。中文的《等待》已经出版十五年了,令人欣慰的是它仍拥有许多读者。但愿它青春常在。」──哈金,摘自〈十五周年纪念版序〉,全文收录于书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哈金


  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五年。在校主攻英美文学,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大学。

  着有三本诗集:《于无声处》(Between Silence)、《面对阴影》(Facing Shadows)和《残骸》(Wreckage); 另外有四本短篇小说集:《光天化日》、《新郎》、《好兵》,和《落地》; 六部长篇小说:《池塘》、《等待》、《战废品》、《疯狂》、《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

  短篇小说集《好兵》获得1997年「美国笔会/海明威奖」。长篇小说《等待》获得了1999年美国「国家书卷奖」和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为第一位同时获此两项美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新郎》一书获得两奖项:亚裔美国文学奖,及 The Townsend Prize 小说奖。《等待》一书则已译成二十多国语言。

  《战废品》一书入选2004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

  《自由生活》为2007年33万字长篇小说,是作者第一次将故事背景搬离中国,直视美国的作品。

  《南京安魂曲》以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出版后获选《亚洲週刊》2011年十大好书第一名。

译者简介

金亮


  1958年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1982年初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辑採访专业。1989年赴美国留学,1991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电影制作学硕士学位。现居美国维吉尼亚州。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鹅庄同妻子淑玉离婚。他们一起跑了好多趟吴家镇的法院,但是当法官问淑玉是否愿意离婚时,她总是在最后关头改了主意。年复一年,他们到吴家镇去离婚,每次都拿着同一张结婚证回来。那是二十年前县结婚登记处发给的结婚证。

孔林在木基市的一所部队医院当医生。今年夏天,医院领导又给他新开了一封建议离婚的介绍信。孔林拿着这封信回乡探亲,打算再一次领妻子到法院,结束他们的婚姻,孔林对在医院的女朋友吴曼娜保证,这次他一定要让淑玉在同意离婚后不再反悔。

孔林是干部,每年有十二天的假期。回一趟乡下要在两个镇上换火车、倒汽车,来回路上就要用去两天,他在家里只能待十天。今年休假前,他曾盘算,回了家会有足够的时间实行他的计划。现在,一个星期过去了,他对妻子一个字也没提离婚的事。每次话到嘴边,又想嚥到第二天再説。

他们家的土坯房二十年没变样。茅草屋顶,四间正房。三扇朝南的方窗,窗框漆成天蓝色。孔林站在院子里,面向南墙,翻弄着他晒在柴垛上几本发霉的书。他想:不用说,淑玉根本不知道怎么爱惜这些书。我也用不着它们了,也许该送给侄子们。

他身旁鸡鹅成群,鸡昂头阔步地走着,鹅却摇摇摆摆。几只小鸡崽从围住小菜畦的篱笆缝里钻进钻出。菜畦的木架上爬着豆角和黄瓜,茄子弯得像牛角,壮硕的生菜盖住了垄沟。除了鸡鹅,他妻子还养了两头猪和一头奶羊。菜畦的西头是猪圈,肥猪在里面哼个不停。起出的圈肥堆在猪圈墙边,等着用车拉到自家地里。地头有个化粪池,猪圈肥要在里面高温焐上两个月,再撒到地里。空气中飘荡着猪饲料中酒糟冒出的味道。孔林别的不讨厌,就是受不了这股酸味。淑玉在做饭,灶屋传来风箱的喘息。孔林家院子南头,榆树和桦树的伞遮住了隔壁人家的茅草泥瓦屋顶。从那边不时传来邻家的狗吠声。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