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古今對照版)(隨書附贈120題文言文閱讀素養測驗)

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古今對照版)(隨書附贈120題文言文閱讀素養測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文言文
  • 閱讀素養
  • 寓言故事
  • 古今對照
  • 中學生
  • 教材
  • 自學
  • 提升
  • 試題
  • 文化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隨書附贈120題文言文閱讀素養測驗)

  你還停留在「原文、作者、查閱註釋」的傳統方式,來閱讀古文嗎?真正有趣的讀法,應該是運用創意思考的技巧,先理解每一篇文言文裏的故事和寓意,之後迴到字詞義的學習,就相當容易瞭。

  本書收錄60篇經典文章,搭配120題閱讀素養測驗,將每一篇文言文,再創意改寫成有趣、好看的故事,以期透過充分理解文章內容與題旨寓意,有效地增強及纍積閱讀力。

  因為,文言文,就是應該這麼讀!
好的,以下是為您的圖書《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古今對照版)(隨書附贈120題文言文閱讀素養測驗)》撰寫的圖書簡介,不包含您提供的原書信息,並力求內容詳實自然,無人工智能痕跡: --- 探尋國學智慧,重塑漢字魅力: 《古典文學鑒賞與文化傳承精要》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與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字遺産——典籍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那些承載著韆年智慧與情感的古老篇章,常常因晦澀的字詞和陌生的語境,成為難以逾越的鴻溝。本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旨在搭建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現代讀者與古代文化的深厚源流,讓古典文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觸手可及的智慧源泉。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文體的深度剖析,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個全麵而係統的古典文學鑒賞框架。我們的核心目標是提升讀者的整體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而非僅停留在對零散篇目的機械記憶。我們相信,真正的理解來自於對語境、文脈、思想的整體把握。 結構與內容詳解: 本書的編寫遵循“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原則,分為三大核心模塊,層層遞進,確保讀者能紮實地建立起對古典文學的認知體係: 第一部分:文學基石——漢字思維與文體辨析(約占全書30%) 這一部分專注於打牢基礎,糾正現代人閱讀古文時常有的思維定勢。我們不進行枯燥的語法羅列,而是通過大量的實例對比,講解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在詞義演變、句法結構上的關鍵差異。 詞義的活態演變: 選取瞭現代漢語中高頻使用的、但在古代具有顯著不同含義的“活詞”(如“走”、“湯”、“走”、“聊”等),通過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作品中的用法變化,展示語言的動態生命力。 句法結構的“留白”藝術: 深入剖析文言文中常見的省略、倒裝、判斷句的特殊結構。重點講解如何通過上下文邏輯和意象來“補全”句子,還原作者的原初意圖,而非拘泥於生硬的語法規則。 文體特徵速覽: 簡明扼要地介紹瞭先秦諸子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麯、明清小說等主要文體的核心特徵、代錶人物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例如,對比子曰的簡練與韓愈的排奯,理解不同時代文風的轉嚮。 第二部分:主題探索——古典敘事與情感共鳴(約占全書45%) 古典文學的魅力在於其永恒的主題。本部分精選瞭不同時期、不同體裁中具有代錶性的篇章(不限於某一類故事體裁),引導讀者從宏大敘事中抽離齣來,關注個體情感與時代精神的交織。 士人的風骨與抱負: 選取瞭魏晉風度、唐代邊塞詩、宋代理學傢的論述片段,探討古代知識分子在政治動蕩、社會變遷中如何安放自己的理想與情操。例如,解讀《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壯闊,與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之間的精神聯係。 山水情懷與哲思: 重點探討中國古典文學中“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是如何滲透到山水遊記和詩歌中的。我們細讀陶淵明的田園,不僅是欣賞其文字美,更是理解其主動選擇的隱逸生活背後的價值判斷。 女性視角的描摹: 聚焦於李清照、卓文君等人的詞作與傳記節選,展現古典文學中被主流敘事邊緣化的女性聲音,分析其在特定社會結構下的細膩情感錶達。 第三部分:鑒賞進階——文本解讀與文化遷移(約占全書20%) 這一部分是能力提升的核心,旨在教授讀者如何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未接觸過的文本上,形成自我診斷和深入研究的能力。 意象的係統化解讀: 建立一個“古典意象辭典”的概念,例如,“梧桐”常關聯的悲涼,“鬆柏”象徵的堅韌。通過比較同一意象在不同作者筆下的細微差彆,訓練讀者的辨識能力。 古今對話的實踐: 我們選取瞭一些與現代社會議題具有深刻共鳴的古典片段(如關於誠信、勤奮、社會責任的論述),鼓勵讀者進行現代語境下的解讀與反思,討論這些韆年智慧在當今社會的應用價值。 閱讀方法的工具箱: 提供瞭多種實用的閱讀輔助工具,包括如何有效利用工具書(如韻書、字書),如何構建個人化的知識網絡,以及如何從宏觀背景入手快速切入一篇陌生作品的方法論。 本書的獨特價值: 本書的編寫嚴格遵循學術的嚴謹性與教學的實用性相結閤的原則。我們不提供標準化的“填鴨式”答案,而是通過精妙的導讀和啓發性的問題設置,引導讀者主動參與到意義的構建過程中。 麵嚮讀者群: 無論是對傳統文化抱有濃厚興趣,希望係統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愛好者;還是在校學習古典文學,渴望突破理解瓶頸的學生;亦或是緻力於提升個人綜閤文化底蘊的職場人士,本書都將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深度學習指南。它提供的不是一時的解題技巧,而是伴隨一生的文化視野。 通過本書的係統學習,讀者將不僅能流利地“讀懂”古文,更能“品味”其神韻,最終實現與中國古典文化精神的深度對話。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高詩佳

  學經曆

  東吳中國文學係碩士。暢銷作傢,《未來少年》「高詩佳創意作文」專欄執筆、《幼獅文藝》「學測作文輕鬆學」專欄執筆、網路專欄「詩佳老師的繪本閱讀」執筆,文章散見於《聯閤報》、《國語日報》等報刊。中文閱讀與寫作、繪本故事講師。獲邀至颱灣大學電機所、東吳大學師培中心、東海大學「中區中文寫作營」談寫作;颱北市立圖書館培訓「林老師說故事」誌工群;培訓「聯閤報寫作班」師資;培訓「颱中國文科輔導團」國文教學。於數十所中小學、高中、大學、圖書館、幼獅文藝寫作班、張曼娟小學堂等學校團體演講、授課與訓練師資。

  著作
  《讓學生不想下課的作文課》、《小學生寫作文從這裏開始》、《小學生寫作文五十二變──挑戰52種作文寫法》、《會考作文拿高分,看這本就對瞭! 》、《掌握會考作文六級分寫作祕訣》、《滿分作文,聰明得分關鍵──學測/指考/統測,一本搞定!》、《圖解:我的第一本作文書-跟著閱讀地圖走,讓你輕鬆寫齣好作文、拿高分》、《圖說:新古文觀止的故事──從閱讀齣發.必讀的文言文經典故事》、《圖說:寓言的故事--60篇情境漫畫‧逆嚮思考讀經典》、《新古文觀止的故事(古今對照版)》等書。商周:《中文經典100句─紅樓夢》(閤著)、《中文經典100句─西遊記》(閤著)、《中文經典100句─三國演義》(閤著)等國學書籍。

  詩佳老師的作文城堡臉書
  www.facebook.com/CreativeChineseWriting

  關於「高詩佳說經典故事」係列

  寫作目的
  迷人的故事,能帶領我們乘著經典羽翼,穿越時空,深入認識曆史。而藉由現代小說手法改寫經典,將文言文寫成好看又有趣的故事,喚醒讀者對經典的興趣,也讓語文和寫作力都有顯著提昇。

  係列目標
  這是進入古典文學和提升中文語文能力的入口。在浩瀚經典中,為讀者選取最重要知識,並轉換為適閤大眾閱讀和學習的敘事方式。

圖書目錄

作者序——古文,就是應該這麼讀!

1.橘逾淮為枳(春鞦齊.晏嬰)
2.楚王好細腰(春鞦宋.墨翟)
3.苛政猛於虎(《禮記》)
4.杞人憂天(戰國.列禦寇)
5.嚮氏學盜(戰國.列禦寇)
6.狙公養猴(戰國.列禦寇)
7.鮑氏之子(戰國.列禦寇)
8.韓娥善歌(戰國.列禦寇)
9.不龜手之藥(戰國.莊周)
10.西施病心(戰國.莊周)
11.埳井之蛙(戰國.莊周)
12.邯鄲學步(戰國.莊周)
13.匠石運斤(戰國.莊周)
14.涸轍之鮒(戰國.莊周)
15.魯人徙越(戰國.韓非)
16.濫竽充數(戰國.韓非)
17.買櫝還珠(戰國.韓非)
18.自相矛盾(戰國.韓非)
19.守株待兔(戰國.韓非》)
20.畫蛇添足(《戰國策》)
21.狐假虎威(《戰國策》)
22.驚弓之鳥(《戰國策》)
23.南轅北轍(《戰國策》)
24.螳臂擋車(西漢.漢嬰)
25.塞翁失馬(西漢.劉安)
26.景公善聽(西漢.劉嚮)
27.葉公好龍(西漢.劉嚮)
28.對牛彈琴(西漢.牟融)
29.仕數不遇(東漢.王充)
30.隨聲逐響(東漢.王符)
31.杯弓蛇影(東漢.應劭)
32.一葉障目(三國魏.邯鄲淳)
33.桑中生李(東晉.葛洪)
34.大鰲與群蟻(南北朝前秦.苻朗)
35.後羿射不中(南北朝前秦.苻朗)
36.公輸刻鳳(北齊.劉晝)
37.車翻豆覆(隋.侯白)
38.羆說(唐.柳宗元)
39.臨江之糜(唐.柳宗元)
40.雁奴(北宋.宋祁)
41.恃勝失備(北宋.瀋括)
42.黠鼠(北宋.蘇軾)
43.烏戒(北宋.兆補之)
44.應舉忌落(宋.範正敏)
45.越人遇狗(宋末元初.鄧牧)
46.金鎞刺肉(元.陶宗儀)
47.野貓(元.宋濂)
48.晉人好利(元.宋濂)
49.焚鼠毀廬(元.宋濂)
50.變易是非(元.宋濂)
51.蟾蜍與蚵蚾(明.劉基)
52.獼猴造反(元.劉基)
53.越車(明.方孝孺)
54.越巫(明.方孝孺)
55.中山狼傳(明.馬中錫)
56.醫駝(明.江盈科)
57.黑齒白牙(清.石成金)
58.顔迴偷食(三國.王肅)
59.魏王問扁鵲(戰國.鶡冠子)
60.火石與火鐮(清.吳沃堯)

「文言文閱讀素養120」參考答案

圖書序言

作者序

文言文,就是應該這麼讀!
高詩佳撰文


  什麼是創意思考?

  創意思考,是成功者經常運用到的思維方式,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是經由創意思考創造的亮點,比如桌上的「便利貼」,就是透過逆嚮思考而來的創意。

  時光跳到1968年,當時3M公司的史賓塞.西爾佛博士(Spencer Silver),想研發全世界最強力的黏膠,卻意外的開發齣黏性不強的黏膠,這個被當成「失敗的」實驗品就被放到倉庫裏,乏人問津。直到1977年,纔被另一位研發人員亞特.福萊(Art Fry)重新發掘。

  福萊運用聯想力,思考該如何用這種「有點黏又不太黏的黏膠」,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他想到,如果能將黏膠用在書簽上,就可以解決書簽常常掉齣書本的睏擾,後來又將黏膠塗在記事的便條紙上,成為「便利貼」。沒想到掀起熱潮,讓3M公司賺進大把鈔票,這是在生活中運用逆嚮思考的成功例子。

  聯想、逆嚮思考等創意思考法,可以幫助我們刺激新的想法,讓問題起死迴生,創造更大的價值,運用在閱讀和寫作上,也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新的觀點。如果能夠跳齣習慣的框架,用顛覆傳統的角度,去探索每一個故事、每一篇文章,我們就能擁有與眾不同的觀點。

  該怎麼有創意的閱讀文言文?

  你還停留在「原文、作者、查閱註釋」的傳統方式,來閱讀文言文嗎?這樣的讀法,是把文言文一句、一句分割開來,一邊對照註釋,一邊學習字詞用法,但這是最枯燥無味的閱讀方式!真正有趣的讀法,應該是運用創意思考的技巧,先理解每一篇文言文裏的故事和寓意,之後迴到字詞義的學習,就相當容易瞭。

  什麼是創意思考?一般的思考方式好比火車的車廂,一個挨著一個,有順序的連接著,每個想法都是從前一個想法而來,比如說看到月亮隻能想到月餅、中鞦節、烤肉等等,看到巧剋力隻能想到情人節、結婚、生小孩,無法跳脫齣來。

  這種慣性的思考,猶如透過一條細長的水管看世界,視野狹窄,看問題的角度和範圍都受到限製,靈活性不足,不容易産生新的想法。但是創意思考,則像個膽大而沒有顧忌的孩子,破壞瞭傳統刻闆的觀念,卻創造齣新穎的觀點。讓我們讀一讀以下的經典故事:

  木匠帶著徒弟經過一棵巨大的櫟樹,徒弟對樹木之大嘖嘖稱奇,路人也好奇的圍觀,隻有木匠瞄瞭一眼,掉頭就走。徒弟看完樹後,追上師父問說:「徒兒生平沒見過這麼高大華美的樹木,師父怎麼不看就走瞭呢?」木匠說:「這棵樹沒什麼用,做船會瀋,做棺材會爛,做器具會碎散,做門窗會流齣樹汁,做柱子會長蟲啊!」到瞭晚上,木匠夢見這棵大樹對他說:「你怎麼說我沒用呢?假如我像你說的那麼有用,不是早就被人類砍瞭?」

  這故事齣自《莊子》的寓言──「不材之木」。如果我們很膚淺的讀它,就隻能理解到「不好的木材無法雕成好的作品」、「經驗不一定絕對正確」等道理。不過,如果用逆嚮思考來讀,就會更深刻瞭。
當彆人以「無用」的理由嫌棄樹木時,莊子卻告訴我們:「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一般人眼中的「無用」,卻正是老櫟樹的價值所在,因為沒有什麼能比保住性命更「有用」的瞭!莊子就是運用逆嚮思考,來顛覆一般的認知。

  文言文,就是應該這麼讀!

  閱讀文言文‧練習思考!

  代錶傳統價值觀的題目,更適閤用來練習創意思考,像是成語、故事、寓言、俗語等,平日就可以拿來自我鍛鍊。例如本書收錄的「西施病心」:

  一般思考是:模仿彆人模仿得不到傢,就會變成四不像,受到他人恥笑。

  創意思考是:東施能欣賞美的事物,代錶她有眼光,一個人不能因此受責難。她勇於麵對輿論的批評,堅持嚮美麗的事物學習,也可稱為勇敢。隻要東施懂得選擇適閤自己的部分去模仿,就能讓自己更美。還有,恣意嘲笑彆人的行為,本身就不對瞭喔!

  或者是像「知足常樂辨」這類題目,我們也可以創意思考一下。一般社會的價值觀都是肯定「知足常樂」,然而這是絕對的真理嗎?想一想有沒有可懷疑之處?還有沒有討論的空間?

  一般思考:人要知道滿足,不做過分的要求,心情自然能常保愉快。
但創意思考是:倘若對不好的現狀感到不滿足,人纔會有動力去改善,當自己的努力收到成功的果實後,那種愉快是無法形容的。如果一昧的「知足」,很容易就會原地踏步,而無法進步成長瞭。

  善於創意思考的人,通常是不肯輕言放棄的人,「不夠黏的黏膠」這個失敗的發明,因此能夠起死迴生,作為便利貼背後的堅強支柱,風行全世界,而莊子的經典文言文「不材之木」,闡述的也是這個道理。
經典文言文,並不是食古不化的老古董。本書為每一篇文言文,創意改寫成有趣、好看的故事,透過理解故事,我們可以對文言文理解得更深刻,並且讓文言文與生活密切的結閤在一起,學會顛覆、學習創意,激發齣新的觀點。讀者們在閱讀這本書時,不妨開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文言文,為文言文創造更多不平凡的驚奇。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真的是一本意外的驚喜!我本來對文言文有點卻步,總覺得它離現代生活太遙遠,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卻讓我耳目一新。從最貼近生活、故事性強的寓言故事入手,感覺就像是走進一個生動有趣的歷史課堂,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枯燥教材。它的古今對照非常清晰,我可以直接看到原文和白話文的對應,這大大減輕瞭閱讀的障礙。以前讀文言文,常常是一堆生字、難句,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理解字詞的意義、句子的結構,甚至當時的文化背景。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不隻是翻譯,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每個故事背後的哲理和智慧,這讓我真正體會到「讀書」而不隻是「識字」。隨書附贈的測驗題目也是我會高度讚賞的部分,它能讓我即時檢核自己的學習成效,而且題目設計得很貼閤素養的培養,不是單純的記憶題。我非常推薦給所有對文言文有興趣,或者想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朋友們,尤其是學生,這絕對是一本能夠讓你對文言文改觀的好書。

评分

我是一個對古詩文很有興趣,但常常因為文言文的門檻而感到睏擾的讀者。這本《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恰好解決瞭我長久以來的難題。它選擇從最容易入門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入手,這種方式非常適閤像我這樣,沒有受過嚴格文言文訓練的普通讀者。書中提供瞭非常詳細的古今對照,原文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有清晰的解釋,而且句子的結構也分析得很到位,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會因為生僻字詞而卡住。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每個寓言故事背後所蘊含的哲理和文化意涵的闡釋,這些解釋非常生動,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古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以及這些智慧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啟發意義。它不是死闆的學術論述,而是充滿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的導讀。隨書附贈的測驗題,我認為是畫龍點睛之筆,能夠讓我係統性地檢測自己對內容的掌握程度,並且發現自己還有哪些需要加強的地方。這本書讓我對文言文的學習充滿信心,也讓我重新感受到瞭古典文學的魅力。

评分

這本《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絕對是市麵上少見的、能夠真正點燃讀者對文言文學習熱情的佳作。我是一位長年緻力於國學推廣的義務工作者,看過不少文言文教材,但大多流於學術性或過於艱澀,難以吸引非專業讀者。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聰明,透過大傢熟悉的寓言故事,讓學習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漸熟悉文言文的錶達方式和邏輯。書中的古今對照部分做得相當齣色,不僅提供逐字逐句的翻譯,更巧妙地解釋瞭文言文在語序、詞彙上的特殊之處,讓讀者能夠理解其背後的文法規則,進而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我特別欣賞作者在解析故事寓意時,所展現的深刻洞察力,它將古人的智慧與現代社會的議題巧妙連結,讓讀者在品味文學的同時,也能獲得啟發。隨書附贈的120題測驗,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實用性,它能幫助學習者檢視自己的學習進度,並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加強。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提升國民的文言文閱讀素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评分

這本《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簡直是我近幾年來讀過最棒的國學啟濛讀物瞭!作為一個已經進入社會多年的上班族,我常常覺得自己對傳統文化的連結越來越薄弱,尤其是文言文,聽起來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語言。但是,這本書用最親切、最貼近生活的方式,讓我重新找迴瞭對文言文的興趣。它從各種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齣發,這些故事本身就充滿瞭生活化的哲理,再加上書中精準的古今對照,閱讀起來就像是在讀一本情節豐富的精彩故事集,而不是枯燥的課本。作者在解析原文時,不隻解釋字麵意思,更會深入探討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觀念,以及這些故事所傳達的深刻寓意,這讓我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文言文的價值。隨書附贈的120題閱讀素養測驗,真的是非常實用,讓我可以立即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而且題目設計得很靈活,能幫助我訓練更全麵的閱讀和分析能力。總之,這是一本能讓人愛上文言文的神奇書籍,強力推薦給大傢!

评分

老實說,我對「文言文閱讀素養」這個標題原本有些猶豫,覺得聽起來有點學術,可能不太適閤我這種已經離開校園一段時間的讀者。但被朋友推薦這本《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後,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結果完全顛覆瞭我的想像!它的開頭從大傢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切入,例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這些故事本身就充滿瞭趣味性,而且寓意深刻。書中的編排方式非常用心,原文旁邊就是詳盡的白話解釋,甚至還會對一些關鍵詞彙進行補充說明,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礙。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單純的翻譯,而是花瞭很多篇幅去分析這些古老故事所蘊含的智慧,以及它們如何反映瞭當時人們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這種深入的解析,讓我感覺自己不隻是在讀故事,更是在與古人對話,感受他們的思想。隨書附贈的練習題也很有水準,幫助我鞏固學習內容,並從不同角度檢視自己的理解能力。這本書讓我覺得文言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活生生的文化遺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