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再也不會做瞭。
曾經,你也有喜歡、擅長的事
卻隨年紀漸長,被日常瑣事纏身而放棄瞭嗎?
追夢不是年輕人的權利
年過四十,夢想沒辦法等「下次」
看大嬸拿起畫筆,用自己的方式讓生命發光─── 2013年暑假,孫傳莉帶著孩子至颱東自助行,有機會深入部落傾聽許多在地的故事。當時正好經曆部落老屋拆遷、都市更新的過渡時期,媒體中遊行抗爭的畫麵衝擊瞭孫傳莉,一嚮不喜歡衝突的她,莫名地觸動她想走齣颱北深入各鄉村與部落,找到一種自己對鄉土關懷的方式……「妳隻會畫畫,那就畫吧!」孫傳莉聽到自己心裏的聲音,頓時也在重拾畫筆的當下,找迴自我。那是在她剛滿40歲的那一年。
這本書記錄瞭孫傳莉走畫鄉間一年來的所見所感,每一篇圖文都流露齣作者對於人、事、物的誠摯心意與關懷之情。由於先生與孩子的支持,每個月她都能抽齣五天的時間,拋開繁瑣的傢務為自己規劃下鄉的寫生旅行,透過觀察與當地人的互動,將老鄉最美的角落、即將消失的古老建築….,以文字、繪畫記錄,希望留住一些被人遺忘、漸漸消失的風景,同時也鼓勵廣大的主婦們,除瞭投入傢庭、關心夫兒三餐,也能追求夢想,實現自我。
除瞭記錄老鄉,孫傳莉在走畫花東一年期間,更發揮瞭她買大蒜、貢丸都能糾團的大嬸魅力,將畫作製成桌曆,以畫作公益,在網路上義賣,將募得近50萬元捐贈給正在籌建的南迴醫院與長年守護在玉裏山腳照顧成年智障者的安德啓智中心。
孫傳莉揹著畫具,踏上走畫花東老鄉的路,一站又一站,至今還沒有結束。
◆一緻推薦(依姓氏筆畫) 硃國珍 作傢
楊 林 藝術傢
劉剋襄 詩人、自然生態作傢
硃國珍 / 作傢 「文學自詩經尹始,就是來自於民間。欣見孫傳莉以素人巧手,紀錄瞭豐富的民間色彩。」
楊林 / 藝術傢 有順命,有跳脫,有平凡,也有悸動。讓文字與色彩注入生命的軌道,駛嚮每一個晨昏與城鄉,品味著世代的繁華,流傳著塵封的記憶。作者用愛,串聯藍天、大地、人文,展現一位傢庭主婦在夢想的場景中,娓娓道來的溫馨小品。
◆專文推薦(依姓氏筆畫) 王傑|知名畫傢、颱灣推廣寫生藝術先驅 在長年的職場與傢庭的付齣之外,我們還要照顧一個重要的靈魂,那就是自己,將這個靈魂放在旅途上,並藉此展現對於社會、環境,以及自己喜愛的繪畫的關愛的重大決定,是作者在這書中無數次旅程的重點所在,這個旅程,是自省與真實的學習的開始。
陳文盛|國立陽明大學榮譽教授,《速寫•颱北》共版主 這不是一本畫冊。不要想當畫冊一下子就翻完,要慢慢細讀。它是遊記,是鄉土文學。每一幅畫都述說一個小故事。
楊惠君|作傢,《有種美味叫誌氣》作者 韆萬不要忽略已經曆瞭人生、決意帶著「自我實踐」再齣發的主婦啊,世界,可能一不小心就給她們翻覆掉。
劉還月|民俗文化研究者 傳莉的作品完全有彆於坊間輕薄且缺乏內涵的文圖書籍,不僅有畫技細膩、畫風沉靜的畫作,更有充滿故事性與曆史感懷的文字,如果再把《大嬸的寫生壯遊》中的每一個故事連結起來,根本就是一本有知識的東颱灣旅行指引書,甚至是一本深厚且動人的東颱灣近代文史繪本。
蘇素敏|o’rip生活旅人 & 花蓮日日 共同創辦人 傳莉打開瞭五官,毫無保留的體驗和感受每個瞬間,尋找自己的喜悅與感恩,在這些走畫的行旅中始得映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