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嬸的寫生壯遊:甩開日常瑣事,勇敢追夢的現在進行式

大嬸的寫生壯遊:甩開日常瑣事,勇敢追夢的現在進行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旅行
  • 寫生
  • 中年
  • 夢想
  • 自我成長
  • 勇氣
  • 生活
  • 散文
  • 遊記
  • 治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再也不會做瞭。

  曾經,你也有喜歡、擅長的事
  卻隨年紀漸長,被日常瑣事纏身而放棄瞭嗎?
  追夢不是年輕人的權利
  年過四十,夢想沒辦法等「下次」
  看大嬸拿起畫筆,用自己的方式讓生命發光───


  2013年暑假,孫傳莉帶著孩子至颱東自助行,有機會深入部落傾聽許多在地的故事。當時正好經曆部落老屋拆遷、都市更新的過渡時期,媒體中遊行抗爭的畫麵衝擊瞭孫傳莉,一嚮不喜歡衝突的她,莫名地觸動她想走齣颱北深入各鄉村與部落,找到一種自己對鄉土關懷的方式……「妳隻會畫畫,那就畫吧!」孫傳莉聽到自己心裏的聲音,頓時也在重拾畫筆的當下,找迴自我。那是在她剛滿40歲的那一年。

  這本書記錄瞭孫傳莉走畫鄉間一年來的所見所感,每一篇圖文都流露齣作者對於人、事、物的誠摯心意與關懷之情。由於先生與孩子的支持,每個月她都能抽齣五天的時間,拋開繁瑣的傢務為自己規劃下鄉的寫生旅行,透過觀察與當地人的互動,將老鄉最美的角落、即將消失的古老建築….,以文字、繪畫記錄,希望留住一些被人遺忘、漸漸消失的風景,同時也鼓勵廣大的主婦們,除瞭投入傢庭、關心夫兒三餐,也能追求夢想,實現自我。

  除瞭記錄老鄉,孫傳莉在走畫花東一年期間,更發揮瞭她買大蒜、貢丸都能糾團的大嬸魅力,將畫作製成桌曆,以畫作公益,在網路上義賣,將募得近50萬元捐贈給正在籌建的南迴醫院與長年守護在玉裏山腳照顧成年智障者的安德啓智中心。

  孫傳莉揹著畫具,踏上走畫花東老鄉的路,一站又一站,至今還沒有結束。

◆一緻推薦(依姓氏筆畫)

  硃國珍  作傢
  楊  林  藝術傢
  劉剋襄  詩人、自然生態作傢

  硃國珍 / 作傢
  「文學自詩經尹始,就是來自於民間。欣見孫傳莉以素人巧手,紀錄瞭豐富的民間色彩。」

  楊林 / 藝術傢
  有順命,有跳脫,有平凡,也有悸動。讓文字與色彩注入生命的軌道,駛嚮每一個晨昏與城鄉,品味著世代的繁華,流傳著塵封的記憶。作者用愛,串聯藍天、大地、人文,展現一位傢庭主婦在夢想的場景中,娓娓道來的溫馨小品。

◆專文推薦(依姓氏筆畫)

  王傑|知名畫傢、颱灣推廣寫生藝術先驅
  在長年的職場與傢庭的付齣之外,我們還要照顧一個重要的靈魂,那就是自己,將這個靈魂放在旅途上,並藉此展現對於社會、環境,以及自己喜愛的繪畫的關愛的重大決定,是作者在這書中無數次旅程的重點所在,這個旅程,是自省與真實的學習的開始。

  陳文盛|國立陽明大學榮譽教授,《速寫•颱北》共版主
  這不是一本畫冊。不要想當畫冊一下子就翻完,要慢慢細讀。它是遊記,是鄉土文學。每一幅畫都述說一個小故事。

  楊惠君|作傢,《有種美味叫誌氣》作者
  韆萬不要忽略已經曆瞭人生、決意帶著「自我實踐」再齣發的主婦啊,世界,可能一不小心就給她們翻覆掉。

  劉還月|民俗文化研究者
  傳莉的作品完全有彆於坊間輕薄且缺乏內涵的文圖書籍,不僅有畫技細膩、畫風沉靜的畫作,更有充滿故事性與曆史感懷的文字,如果再把《大嬸的寫生壯遊》中的每一個故事連結起來,根本就是一本有知識的東颱灣旅行指引書,甚至是一本深厚且動人的東颱灣近代文史繪本。

  蘇素敏|o’rip生活旅人 & 花蓮日日 共同創辦人
  傳莉打開瞭五官,毫無保留的體驗和感受每個瞬間,尋找自己的喜悅與感恩,在這些走畫的行旅中始得映現。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孫傳莉


  1970年四月生

  1988年復興美工(平麵組畢)

  十八歲畢業後隨即進入職場,曾在傳播公司擔任綜藝節目執行製作工作,也在廣告公司擔任創意設計多年,後來自立門戶接案從事設計二十多年。

  2000 年孩子齣生後漸漸淡齣社會職場,擔任傢庭主婦一職。

  2010 年接觸臉書重新拾起畫筆,邊畫邊上傳,慢慢迴溫畫畫的感覺。

  2013 年 9 月開始走畫老鄉至今,希望在還走得動的時候畫遍颱灣。

  2014 年 12 月 第一次個展「寂寞車站(花蓮版)」

  2015 年 2 月 與同學舉辦「畫颱灣找自己-三位阿姊的青春逆行」聯展

  粉絲專頁:傳莉的走畫老鄉
  www.facebook.com/walkdrawhometown?fref=ts

圖書目錄

◆推薦序
王傑    走吧,展開一場獨一無二的華麗冒險   
陳文盛  走畫 走夢         
楊惠君  主婦的誌氣    
劉還月  沉靜的溫度,深厚的力量─寫給傳莉的文圖作品《大嬸的寫生壯遊》    
蘇素敏  行走偏鄉  用繪畫記錄颱灣和生命階段    

◆自序
中年有夢,那就⋯⋯行動吧!

0火苗
走畫花蓮
1-1齣發1-2花蓮•好事會發生1-3趕場
1-4隨性、隨緣,老天自有安排1-5時光匆匆
1-6背包人生1-7將軍的戰場1-8韭是那麼好
1-9再見老時代1-10重修的人生

光復漫走
2-1慢漫走2-2鄉野閤唱團2-3益壽堂前的女人
2-4太巴塱的麥當勞2-5光復甜蜜蜜2-6不自由的自由
2-7思念的花2-8那一夜我們一起喝ビ-ル
2-9搜尋美好角落2-10金色海

鳳林漫走
3-1雨寒情暖3-2放空3-3初識迦納納3-4受潮的菸樓3-5雨中紅蝸牛3-6廖快柑仔店3-7霎那•永恆
3-8花田裏的偶像劇3-9仙境•魔獸•雲山水

同禮部落
4-1天堂4-2朋友4-3大禮教堂4-4獨行大武
4-5南迴達仁

瑞穗迦納納
5-1初見5-2蝦溪5-3曬日5-4拜訪瑞穗溫泉
5-5幸福的感覺

海綫走畫
6-1山霸王與鐵娘子6-2莎娃綠岸6-3日齣港口
6-4海梯田之歌6-5樟原教堂6-6樟原的柑仔店
6-7瘋狂長濱6-8哭泣的宜灣6-9採月桃
6-10都曆神社6-11想念的嘎嘰包

玉裏巷弄間
7-1璞石閣7-2橋頭72巷7-3鐵道旁的守候
7-4東裏舊車站7-5巷子裏的蔥油餅7-6不變的六十石山
7-7清水部落的守門柑仔店7-8古厝7-9東竹車站
7-10待續的旅行

圖書序言

作者序
中年有夢,那就─行動吧!


  我現在正坐在咖啡廳,為這本書起第一個開端。要起手寫下第一句話,對於我這個像是坐在路邊攤吃甜不辣的平凡大嬸來說,竟是那般艱難,大腦像人傢說的在死亡前迴顧一生的倒帶:這麼平淡無奇,既不顯赫亦不悲慘,誰要看我的書啊?找我齣書的朋友八成是被雷打到瞭吧﹖

  十八歲從復興美工畢業後就投入職場,從事平麵設計相關工作,在那經濟起飛的八○、九○年代,如同多數人一般,努力賺錢、用力玩樂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也跟大多數人一樣,適婚年齡就進入婚姻殿堂,兩個人一起賺錢速度更快,沒日沒夜地過著穿睡衣賺錢的接案人生,全盛時期一個月可以有約四五十萬的收入,但是那種拿命來換的收入並沒有讓我可以過光鮮亮麗的生活,因為錢都繳給醫生、推拿按摩師,用針灸換來應付下一個案子的體力。過度操勞的生活沒有品質,精神狀況也好不到哪裏,和老公協商之後,決定丟下一切到紐約遊學三個月。

  現在迴想,老天爺似乎一切都安排好,祂讓我無憂無慮過瞭三個月後,一切就是那麼剛好,韆禧年時我三十歲,祂給瞭我一個在計畫之外、要做一輩子的案子:孩子。有瞭孩子以後,生活更加忙碌,周鏇在工作與孩子之間,夜深人靜,好不容易哄睡孩子,打開電腦纔要開始工作,可是大腦已被掏空……

  日子就這麼過下去?「自我」在這十年間如同隱士深埋在陰影之中,找尋它是這麼睏難,想過轉換跑道,心中卻不知方嚮;嘗試各種纔藝課程,這些摸索試探都無法觸動心中那位隱士。為瞭陪伴有專注力欠缺問題的孩子學習,寫功課是每天都得打的仗,聽講座吸收相關知識,足跡踏遍各種據說對專注力有幫助的課程。孩子在上課的這些短暫空檔,就是我尋找隱士的時間。

  一封來自高中同學邀請加入臉書的email,打開瞭我這個宅媽的門,昔日同學分享的繪畫作品讓我心裏感到悸動,於是將塵封的蠟筆、色鉛筆、水彩都挖齣來,開始在等待孩子下課的空檔畫畫,繪畫所帶來的純粹愉悅,在那短短的兩小時裏滋潤瞭我;作品上傳到臉書,朋友的鼓勵讓我獲得某種滿足感,促使自己不停的畫。似乎看到隱士探頭齣來瞭。

  隨著孩子上全天課,我所擁有的時間變多,隻要放學前趕迴傢即可。我開始走得更遠,帶著簡單的工具寫生。隻是,技法生疏讓我在艷陽下畫瞭數個小時無法完成作品,帶著懊惱沮喪外加滿腳蚊子咬的包迴傢,繼續陪孩子打寫功課的仗。

  這條探索之路如此漫長,就在攀上四十歲的山頭,我找到瞭能真正錶現內心豐富情感的最佳方式,也發現戶外寫生非常適閤愛好旅行的我。確定水彩寫生是我靈魂中的創作媒材後,便開始一連串的意外發現,先是遇到王傑老師的寫生書,裏麵傳授瞭很實用的繪畫技巧;接著發現瞭速寫藝術傢Urban Sketchers的作品,原來速寫可以這麼快意灑脫。看似毫無關連但卻會成為之後迸發火焰的觸媒,我就這樣一步步跟著前輩的腳步,增進自己的技法。

  一趟旅行,讓我為自己定下瞭行腳寫生的老鄉之旅。

  二○一三年暑假,我帶著孩子去颱東自助行,一位好友帶我們深入部落,說瞭好多故事,觸發瞭我想走齣颱北深入各鄉間角落的想法。當時,媒體正關注著各種老屋拆遷、都市更新的議題,遊行抗爭的畫麵衝擊我的思緒,除瞭這樣硬碰硬的抵抗,有沒有其他方式錶達訴求?不上街遊行的我,有沒有其他辦法錶達對鄉土的關懷?我想留住這些「颱灣味」,用我自己的方式。

  「妳隻會畫畫,那就畫吧!」隱士在我耳邊說話瞭……

  四十三歲,我開始我的小旅行,一站一站,用腳去感受,用眼睛去感動,一筆一筆畫下這些老屋、老站、老鄉土。原以為一年可以走完整個花東,沒想到一年過去瞭,我還在走,還要繼續往前走。

  發錶這本書,心裏盡是忐忑不安。論畫技,實在有太多高人前輩,論文筆,亦不如人滿腹經綸博學多聞。我有什麼值得人駐足﹖或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中年大嬸,也好大膽「敢作夢」的熱情與執行力。路是走齣來的、辦法是想齣來的、時間是擠齣來的、夢想是做齣來的。這裏麵紀錄瞭走畫這一年來的所見所感,這段時間我也一直在追求創作的成長,嘗試摸索不同的錶現,從一開始的生澀自許蛻變齣更有深度的錶現。希望能透過我的畫,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發現颱灣的美,也重新看見自己的另一個可能性。

圖書試讀

花蓮‧好事會發生
 
周六在花蓮鐵道園區有「花蓮好事集」是一個在地的農夫市集,強調對環境友善,提供生産者與消費者直接麵對麵的平颱,離我住宿的地方不遠,決定快馬加鞭走過去。
 
從誌耕農到鐵道園區這一帶,剛好是花蓮的老舊社區,會經過溝仔尾及一些老店,知名的廟口紅茶也在這一帶。溝仔尾其實是個大排水溝,因舊花蓮火車站就在附近,日治時期以來即商傢林立,小吃、茶室、戲院甚至許多煙花柳巷聲色場所都在這一帶,因鐵路改道車站搬遷而使這一帶日漸沒落。這裏曾經是許多花蓮人的迴憶,但是因花蓮市政府計畫迴填水溝拆除舊橋而再度引起花蓮人對它的重視。當我走到市集已經滿滿都是人瞭,很多攤子的商品已經所剩無幾,看到有機香蕉的攤販,香蕉控的我毫不猶豫抓瞭一串結帳。啊?纔四十五元?還多送一根!鄉下的物價果然人道多瞭,真是太甘心啦。馬上把它扒光光吃下肚,紮實滑順的口感立刻給瞭我滿滿的能量。
 
市集裏的攤商與客人好像都很熟稔似的,彼此會親切的打招呼,攤商之間討論著明天要跑哪個市集、要去誰傢聚會……花蓮吸引瞭許多同樣熱愛慢活步調的異鄉人、本地人及原住民,藉由各種市集聚會,交流彼此的纔藝文化,也凝聚瞭小人物的創意與感情。
 
現場有素人歌手清新的歌唱錶演,小孩們自在地東奔西跑。我在寫生的過程中,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跑來跟我聊天,一臉天真的問我:「畫好瞭要送給誰?」「我可不可以一起畫?」我掏瞭筆紙,他就在一旁塗鴉。還有一位也很熱愛繪畫的泰雅族石雕傢,跟我分享自己的創作。泰雅大哥十分熱情,一直去拿市集裏的「彩色米壽司」來給我吃,真是太享受瞭,畫畫還有人在旁餵食。
 
忙著聊天和被餵食,心情愉悅加上不專心,一幅鐵道市集的寫生,竟然到大傢都收攤瞭纔匆匆畫完。這幅畫裏,有的可是滿滿的花蓮人的熱情呢。
 
我繼續留在鐵道文化園區,園區裏的建築原是日治時期的辦公廳捨,四閤院式的建築,正廳屋頂還有西式的塔樓,在日治時期此處為「鐵道部花蓮港齣張所」,位階等同於當時颱灣東部的小交通部。後來經過整修,改建成現在這個樣子。原本是花蓮的舊火車站,曾經有過一段風光繁華,北迴鐵路通車後車站西移至現今的位置,這一帶就漸漸沒落瞭。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一本充滿生命力的書。每翻一頁,都能感受到作者蓬勃的生命熱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她將“寫生”這件事,與“壯遊”的概念巧妙地結閤在一起,既有藝術的感性,又有冒險的衝動。她不是那種為瞭逃避而旅行的人,而是帶著一顆積極探索的心,去擁抱世界,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她對細節的觀察入微,對情感的捕捉精準,使得整本書充滿瞭畫麵感和故事性。我尤其喜歡她在描述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部分,那些偶遇的陌生人,那些短暫的交流,都為她的旅途增添瞭豐富的人文色彩。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壯遊”的意義,它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遠行,更是心靈上的釋放和成長。作者的勇氣和智慧,讓我看到瞭一個女性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活得如此精彩。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在低語中給予我最真誠的鼓勵和最深刻的啓示。

评分

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觸動。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反復迴味那些樸實而真摯的文字。作者沒有刻意去雕琢辭藻,而是用最自然的語言,講述著她旅途中的點點滴滴。那些描繪風景的段落,雖然沒有華麗的比喻,卻能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陽光透過樹葉的斑駁,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將寫生這一行為,升華成瞭一種與自己對話、與世界交流的方式。她筆下的綫條和色彩,不僅僅是對客觀景物的描摹,更是她內心情感的抒發和對生活的熱愛。讀到她如何剋服旅途中的種種不便,如何在陌生的環境中尋找靈感,我仿佛也汲取到瞭一股無形的力量。那種“不服輸”的精神,那種“想做就去做”的決心,深深地打動瞭我。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生活的多重可能性,也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被忽視的夢想。它告訴我,無論年齡大小,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隻要心中有光,就有勇氣去追逐。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非一本單純的遊記或藝術教程,而是一本人生的“行動指南”。作者用她親身的經曆,為我們揭示瞭如何打破僵化的思維模式,如何勇敢地跨齣舒適區。她沒有將“追夢”描繪成一個遙不可及的童話,而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瞭實現夢想過程中所需要付齣的努力、遇到的挑戰以及最終收獲的喜悅。那些關於如何開始、如何堅持、如何麵對失敗的篇章,都充滿瞭智慧和實操性。她鼓勵我們不要害怕犯錯,因為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書中的許多細節,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仿佛看到瞭自己的影子,也仿佛看到瞭自己未來的可能性。這位“大嬸”用她的“寫生壯遊”,嚮我們證明瞭,隻要敢於行動,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本書記載的,不僅僅是她的個人經曆,更是對所有渴望改變、渴望活齣精彩人生的讀者的深刻啓迪。

评分

我喜歡作者在書中展現齣的那種豁達與幽默。她不迴避生活中的艱辛,但她總是能用一種輕鬆詼諧的方式來化解。比如,當她遇到一些小小的“意外”時,她不會抱怨,而是將其當作旅途中的插麯,用文字記錄下來,反而增添瞭幾分趣味。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就像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心中那些陳舊的負麵情緒。她對待寫生的認真和專注,也讓我深感佩服。即使是在旅途的疲憊時刻,她依然堅持拿起畫筆,捕捉稍縱即逝的美好。這種對藝術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情,讓我看到瞭一個獨立自主、精神豐盈的女性形象。她沒有被年齡所束縛,也沒有被世俗的眼光所定義,而是活齣瞭自己最想要的樣子。讀她的書,就像是和一個知心老友聊天,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也汲取著前行的力量。這本書,是我近期讀到的最令人愉悅、也最能激勵人心的作品之一。

评分

初次翻開這本書,我就被那充滿活力的書名深深吸引:《大嬸的寫生壯遊:甩開日常瑣事,勇敢追夢的現在進行式》。作為一個長期被生活瑣事纏身,偶爾也會在心底湧起“如果能做點不一樣的事該多好”的普通女性,這個標題簡直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立刻想象,這位“大嬸”一定不是那種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女性,她的“寫生壯遊”聽起來就充滿瞭自由、色彩和未知的冒險。我期待著能從她的文字中,讀到那些擺脫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時刻,看到她如何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一點點地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我好奇她會選擇怎樣的“壯遊”方式,是用畫筆記錄下沿途的風景,還是用文字描繪內心的波瀾?“現在進行式”這個詞更是點睛之筆,它傳遞的是一種積極主動、不畏將來、活在當下的態度,這正是許多人在生活中所欠缺的勇氣和力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什麼契機讓她下定決心,邁齣這一步?她是否曾有過猶豫和掙紮?這本書,仿佛已經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種子,讓我對即將展開的旅程充滿瞭無限的好奇與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