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黄昏后

寂寞黄昏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寂寞像一面巨大的网把头罩住,让人感到窒息。

  一个组织了半年不到的家,无论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就此毁灭;伍怀冰伤心地提着简单的行李搬回她以前寄住的远亲家里,从此,她就没再见过马大兴。不过,她心里还有着个很微妙的感情,她似乎忘不了这个第一次挑动她爱情之弦的男人。

  离乡背井的伍怀冰,专科毕业后就马上与马大兴结为连理,不料马大兴婚前婚后完完全全变了一个人,不但对伍怀冰拳打脚踢,外面还有了另一个女人。离婚后,伍怀冰却忘不了这个男人,失魂落魄的过生活,她还有机会喜欢上别人吗?

本书特色

  毕璞从事文艺创作一甲子,为台湾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笔清新简洁,写之有物,不论小说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对于当代社会现象的关怀,平淡中蕴含哲理,影响了当时文艺青年。因此将选出毕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编校出版,让读者重新回味阅读带来的感动。

书籍推荐人

  吴宏一:台湾学者,历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封德屏:文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毕璞


  本名周素珊,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

  民国卅八年来台后,历任《大华晚报》、《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征信新闻》家庭版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从事文艺创作一甲子,作品横跨散文、小说、儿童故事、杂文、评论、传记等,也翻译过英美的文学作品。

  已出版的着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着花》、《有情世界》等三十九种。作品亦曾选入国中国文课本中。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老树春深更着花/封德屏
【推荐序二】老来可喜话毕璞/吴宏一
【自序】长沟流月去无声──七十年笔墨生涯回顾/毕璞
竹林里的人家
花与海
寒星
兄弟俩
山村的一夜
猢狲王
书生
生命的泡沬
夫人,妳明晚还要再来吗?
仰望星星
择婿记
夜烛
惨绿和苍白
寂寞黄昏后

图书序言

自序

长沟流月去无声──七十年笔墨生涯回顾/毕璞


  「文书来生」这句话语意含煳,我始终不太明了它的真义。不过这却是七十多年前一个相命师送给我的一句话。那次是母亲找了一位相命师到家里为全家人算命。我从小就反对迷信,痛恨怪力乱神,怎会相信相士的胡言呢?当时也许我年轻不懂,但他说我「文书来生」却是贴切极了。果然,不久之后,我就开始走上爬格子之路,与书本笔墨结了不解缘,迄今七十年,此志不渝,也还不想放弃。

  从童年开始我就是个小书迷。我的爱书,首先要感谢父亲,他经常买书给我,从童话、儿童读物到旧诗词、新文艺等,让我很早就从文字中认识这个花花世界。父亲除了买书给我,还教我读诗词、对对联、猜字谜等,可说是我在文学方面的启蒙人。小学五年级时年轻的国文老师选了很多五四时代作家的作品给我们阅读,欣赏多了,我对文学的爱好之心顿生,我的作文成绩日进,得以经常「贴堂」(按:「贴堂」为粤语,即是把学生优良的作文、图画、劳作等挂在教室的墙壁上供同学们观摩,以示鼓励)。六年级时的国文老师是一位老学究,选了很多古文做教材,使我有机会汲取到不少古人的智慧与辞藻;这两年的薰陶,我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文学的死忠信徒。

  上了初中,可以自己去逛书店了,当然大多数时间是看白书,有时也利用仅有的一点点零用钱去买书,以满足自己的书瘾。我看新文艺的散文、小说、翻译小说、章回小说……简直是博览群书,却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初一下学期,学校举行全校各年级作文比赛,小书迷的我得到了初一组的冠军,奖品是一本书。同学们也送给我一个新绰号「大文豪」。上面提到高小时作文「贴堂」以及初一作文比赛第一名的事,无非是证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更彰显自己的不才。

  高三时我曾经酝酿要写一篇长篇小说,是关于浪子回头的故事,可惜只开了个头,后来便因战乱而中断,这是我除了缴交作文作业外,首次自己创作。

  第一次正式对外投稿是民国三十二年在桂林。我把我们一家从澳门辗转逃到粤西都城的艰辛历程写成一文,投寄《旅行杂志》前身的《旅行便览》,获得刊出,信心大增,从此奠定了我一辈子的笔耕生涯。

  来台以后,一则是为了兴趣,一则也是为稻粱谋,我开始了我的爬格子岁月。早期以写小说为主。那时年轻,喜欢幻想,想像力也丰富,觉得把一些虚构的人物(其实其中也有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影子)编出一则则不同的故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这股原动力的推动下,从民国四十年左右写到八十六年,除了不曾写过长篇外(唉!宿愿未偿),我出版了两本中篇小说、十四本短篇小说、两本儿童故事。另外,我也写散文、杂文、传记,还翻译过几本英文小说。到民国一○一年,我总共出版过四十种单行本,其中散文只有十二本,这当然是因为散文字数少,不容易结集成书之故。至于为什么从民国八十六年之后我就没有再写小说,那是自觉年龄大了,想像力渐渐缺乏,对世间一切也逐渐看读,心如止水,失去了编故事的浪漫情怀,就洗手不干了。至于散文,是以我笔写我心,心有所感,形之于笔墨,抒情遣性,乐事一桩也,为什么放弃?因而不揣谫陋,坚持至今。惭愧的是,自始至终未能写出一篇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为了全集的出版,我曾经花了不少时间把这批从民国四十五年到一百年间所出版的单行本四十种约略浏览了一遍,超过半世纪的时光,社会的变化何其的大:先看书本的外貌,从粗陋的印刷、拙劣的封面设计、错误百出的排字;到近年精美的包装、新颖的编排,简直是天渊之别。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台湾出版业的长足进步。再看书的内容:来台早期的怀乡、对陌生土地的神奇感、言语不通的尴尬等;中期的孩子成长问题、留学潮、出国探亲;到近期的移民、空巢期、第三代出生、亲友相继凋零……在在可以看得到历史的脉络,也等于半部台湾现代史了。

  坐在书桌前,看看案头成堆成叠或新或旧的自己的作品,为之百感交集,真的是「长沟流月去无声」,怎么倏忽之间,七十年的「文书来生」岁月就像一把把细沙从我的指间偷偷熘走了呢?

  本全集能够顺利出版,我首先要感谢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宋政坤先生的玉成。特别感谢前台大中文系教授吴宏一先生、《文讯》杂志社长兼总编辑封德屏女士慨允作序。更期待着读者们不吝批评指教。
  
民国一○三年十二月

图书试读

寂寞黄昏后

她,像一尊塑像般慵懒地欹坐在沙发内,怀里抱着只小猫,纤长的手指扣在猫颈里的长毛中,她动也不动,小猫也静静的伏着。室外的天色已经很暗了,紫灰色的暮霭透过纱窗,蒙蒙地渗进室内,使得这寂寞的小屋里增加了一层氤氲的气氛。屋里一切都是静止的,除了电唱机上的唱盘。拉哈曼尼诺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在那上面演奏着,柔美的、哀伤的、扣人心弦的旋律回荡在紫色的黄昏里、一遍又一遍地,似乎永不休止……
塑像动了一下,小猫也动了一下,还喵喵的叫了两声。她拍拍牠的身子,放牠下地,伸手到旁边的小茶几上拿了一包香烟,抽出一根啣在嘴里,用两双手指划了根火柴,姿势优美而纯熟地点着了香烟。然后靠在沙发背上,交叉着双腿,仰起头,闭着眼睛,悠然地吐出了一个又一个乳白色的烟圈。
她微微地笑了,与其说那是笑,不如说是嘴角的轻轻牵动。抽烟是新近才学会的,她学抽烟,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觉得抽烟时的情调很美,尤其是当她黄昏独坐听唱片时,悠闲地吐着嬝嬝烟圈,音乐的气氛就似乎更加浓郁。
有人「阁阁」地敲了两下门,接着门就被推开,是房东的下女阿梅送晚饭来了。
 
「伍小姐,吃饭了。天这样黑,怎么不开灯呀?」阿梅说着,替她把电灯扭开,然后退了出去。
 
在黑暗中坐久了,突然看到光亮,使她感到有点晕眩。她闭着眼睛,仍然坐着不动,小猫却在她脚边磨来磨去的喵喵叫个不停。
 
「啊!你一定饿了。」她的嘴角又牵动了一下,把小猫抱起来,走到饭桌边。她把小猫放在桌子上,看见菜餚中有一盘干炸小鱼,夹起来尝了一口,明明觉得很香,吃到嘴里却没有什么滋味,就摇了摇头,把一整盘的鱼送到小猫跟前。
 
小猫愉快而又贪婪地啃着鱼,她却皱着眉,全无食慾。盛了小半碗饭,泡了些汤,像敷衍谁似的勉强吃着。她看着小猫吃鱼,心中勐然一惊:我是做什么呀?多作孽!两年多以前我连这盘鱼都吃不到,现在却用来餵猫?
 
那个时候我们吃的是什么?猪血、韭菜、空心菜……,吃得脸色都发黄发青了。想那些干吗?过去的早已过去。我的脸色现在又如何呢?每天的牛奶鸡蛋对我竟是毫无用处,我还是苍白得像个贫血症的患者。房东太太说我运动太少了,每天下了班回来就坐在房间内,不运动的人对食物的营养份是不易吸收的。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