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动物园

星空动物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童话
  • 动物
  • 星空
  • 想象力
  • 绘本
  • 科普
  • 夜晚
  • 梦想
  • 儿童文学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富有哲学性、文学性、科学性及趣味性的诗集
藏有宇宙知识和密码
引领你穿梭于感性与理性
经验空间、时间、光、黑洞和星空中的奥祕

本书特色

  ◎台湾第一本科学童诗。以感性的文学「诗歌体」为形;以理性的科学「宇宙论」为体。

  ◎全书共有三十首科学童诗,每一首诗文后皆附有「动动脑想一想」,透过对话与问题深入思考诗文与宇宙和生命的关系。

得奖记录

  ★「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105年台北市国小儿童深耕阅读计画好书
  ★台南儿童文学月「优质本土儿童文学图书」入选书单
 
专家推荐

  山鹰的科学童诗,在儿童文学界独树一帜,有如鲜艳的彩虹,挂在科学天空。以最简单浅白的儿童语言节奏,陈述宇宙、银河、星星、 月亮、太阳、时间、电脑……的神奇,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开启了一扇又一扇的窗,想像和意象连结了诗意,让你在文字音乐中倾听万物的神祕和美丽,于是,儿童梦里的动物园,填满了熠亮星星。──黄海/作家、曾任静宜大学与世新大学讲师
                      
  山鹰的科学童诗有种不与时人弹同调的勇气,这本童诗集可具体证明他正走在一条异于主流童诗创作的路上,这条路也许会很孤绝寂寞,因为同行者少、读者难预测。
  
  然而,当我们愿意专注凝视山鹰科学童诗拓展的新视野,像在宇宙遨游,也跟着打开新视野,看见他将科学之「真」,文学之「美」和想像之「趣」交相融合冶炼在一起,延展出如天空一般辽远宽阔的诗思。这是山鹰的一场文字巫术,不神祕,但深邃迷人。──谢鸿文/林钟隆纪念馆执行长
 
  科学家早就知道,人类的大脑像个大房子,里头的构造好比一间间小房间,每一间都有不同的功能;如果把这间大房子分成左右两个房间,那么,「科学的家」会在大脑的左半边,「童诗的家」偏重在右半边。
  
  山鹰运用科学和诗的能力非常纯熟,让科学和童诗在合作时,能无缝搭接毫不牵强,他不仅是在左右两个房间中央开了一扇门,甚至是扩建成了一间颇具规模的新房间!读者在读这本《星空动物园》时,不但能领略到隐藏于其中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尝到童诗的趣味与想像,正是最好的全脑训练!
   
  从来没想到当科学遇上童诗,会迸发这样奇妙的新滋味。放在嘴里嚼一嚼,硬硬卡卡的,是科学;软软黏黏的,是童诗,而这本科学童诗,则是不硬不软的Q弹好滋味,就像珍珠遇上奶茶一般,只能说是天作之合!
  
  我曾经以数学为主修,也写过不少童诗,不过山鹰的科学童诗还是开拓了我对科学和童诗合作的视野,更新了我的想像,诚挚推荐给所有读者。──林淑珍/桃园市平镇区宋屋国民小学校长、儿童文学作家,笔名林 茵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星空动物园》的图书撰写的、不包含其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力求自然流畅,不带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痕迹。 --- 《时间织者的沙漏》:一份关于遗忘、铭记与永恒悖论的编年史 作者:[此处留白,代指一位虚构的历史学家或哲学家] 这是一本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时间的洪流,又如何被时间彻底吞噬的深度探寻。 引言:尘埃与永恒的边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流逝的维度中,每一秒的钟摆摆动,都如同在无形的巨石上凿下一道微不可察的痕迹。我们珍视记忆,试图将那些闪光的瞬间凝固成琥珀,然而,即便是最坚固的记忆,也终将因岁月的侵蚀而变得模糊、扭曲,最终化为一种对“曾经存在过”的模糊感知。本书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它更像是一场对人类集体意识与个体遗忘机制的考古挖掘。我们试图回答一个古老而令人不安的问题:在一个熵增的宇宙中,“永恒”是否仅仅是一种最精妙的自我欺骗? 第一部:失落的文明与回音壁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的文明片段。它们不是因为战争或天灾而覆灭,而是因为一种更为微妙的力量——“叙事的中断”。 我们深入研究了“索伦尼亚帝国”的残骸。这个曾经横跨三块大陆、以其复杂的“情绪编码”技术闻名的国度,如今只留下一堆无法解读的金属碎片和一些关于“色彩的悲伤”的模糊记载。索伦尼亚的覆灭,关键不在于他们失去了知识,而在于他们失去了表达这种知识的语言体系。他们的“史官”所记录的,是人类情感的数学模型,而非故事。当后来的文明发现这些模型时,他们只能看到完美的结构,却触摸不到其中蕴含的、关于爱与失落的真实温度。 我们考察了“沉默的图书馆”——一个位于极地冰盖之下,据称保存了所有被主流历史遗忘的文本的地下空间。在对这些文本的辨识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心寒的现象:许多古老的卷轴并非被焚毁,而是被“选择性遗忘”。某些概念,过于沉重或过于超前,导致持有它们的文明主动将其从公共记忆中剥离。这些被遗弃的知识,如同被封印的毒药,潜伏在意识的底层,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决策。 第二部:记忆的炼金术与“伪造的昨日” 人类的记忆并非可靠的录像带,而是一场不断重写的草稿。本部分探讨了记忆如何在个体和社群层面被“优化”和“重塑”。 我们引入了神经学家对“创伤后记忆重构”的研究,并将其延伸至宏大叙事层面。一个民族如何集体选择性地美化其起源神话?一个家庭如何共同编织一个更令人舒适的童年故事,以掩盖那些难以承受的真相? 书中详尽分析了“曼德拉效应”的深层心理学根源,并将其与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宣传战术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很多时候,“集体记忆的修正”是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之恶。例如,在“第三纪元”的某个自治城邦中,官方历史叙事刻意模糊了其经济繁荣背后所依赖的资源掠夺。时间流逝得越久,这种叙事就越是变得坚不可摧,因为它不再需要被捍卫,它已经成为“现实”本身。 我们还探讨了一种被称为“时间回流技术”的哲学实验。尽管物理上无法逆转时间,但通过精密的虚拟构建,研究者能否“重现”一个过去?如果重现的体验与真实无异,那么“真实”的定义又将置于何地?这引出了关于“体验的价值”与“历史的真相”之间的深刻悖论。 第三部:时间的计量与囚笼 现代社会对时间的精确划分——秒、分钟、小时——成为了我们最强大的工具,也是最严酷的枷锁。本书第三部分审视了现代时间观的起源及其对人类创造力的扼杀。 我们追溯了机械钟表在欧洲兴起时,它如何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工作”、“休息”和“自我价值”的认知。在工业革命之前,时间是流动的、季节性的;钟表出现后,时间被切割成了可交易的商品。 书中详细比较了三种不同的时间感知系统: 1. 线性时间(线性递进): 西方主流叙事,强调进步与终结。 2. 循环时间(季节更替): 许多东方哲学的基础,强调回归与重生。 3. “永恒当下”(非时间): 某些隐修派别所追求的状态,即所有时刻同时发生。 我们论证道,现代人过度依赖线性时间感,导致我们永远活在对“未来未达”的焦虑和对“过去已逝”的追悔中,从而错失了我们唯一拥有的——此刻的深度体验。 第四部:对抗遗忘的微小抵抗 如果遗忘是宇宙的铁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转向了希望与行动。我们不再寻求不可能的永恒,而是探索“高密度的瞬间”。 我们研究了那些在极短暂时间内容纳了巨大信息量的艺术形式: 微型诗歌: 如何用十个字概括一个人的全部一生? 纪念碑的设计: 为什么某些纪念碑的朴素和不完整,反而比详尽的描述更能激发后人的想象和探寻欲? 口头传承的“活化石”: 那些必须通过身体参与(舞蹈、歌唱、仪式)才能保存的知识,它们如何抵抗文字的僵化? 本书得出结论:对抗时间的最佳方式,不是试图将沙子堆成一座永不坍塌的城堡,而是学会“优雅地漏沙”——精确地知道哪些珍贵瞬间值得我们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去铭记,并将其以最富生命力的方式传递下去。 结语:未完成的史诗 《时间织者的沙漏》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我们对不朽的渴望,以及我们注定要失败的命运。它不是提供一个答案,而是提供一种更负责任的提问方式:我们愿意为铭记什么,付出多少代价?而我们又愿意遗忘什么,以继续前行?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感到时间飞逝、记忆模糊,却仍在努力把握生活本质的人的作品。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山鹰(笔名)

  以前是电信工程师,现在是科幻、科普及儿童文学作者。

  曾任职中华电信国际分公司卫星通信中心十九年,专长是卫星通信;后调中华电信总公司工程师,管理过国际传输通信及国际海缆通信等工程业务。

  曾于美国COMSAT Lab.研究一年,并曾赴英法两国监造台湾第一颗通信卫星(ST-1)。

  曾以金熊笔名写童诗及儿歌,山鹰笔名写科幻及童话 ,二○一○年统一以山鹰笔名写科幻、童话、童诗及儿歌,并以寄三平笔名写科普及小品散文。脑袋瓜里装的,都是科学(幻)童话故事,尤其喜爱天文遐想,常梦游于宇宙洪荒。

  出版作品:《台风的生日礼物》、《山鹰童话/地球弯弯腰》、《我的阴阳眼同学》、《家在万重星外》《啵啵菩萨》及合集等十余册……

  得奖纪录:吴浊流文艺奖、九歌年度童话奖、民生报二○○○年征文奖、台北市公车诗文奖、洪健全儿童文学奖、兰阳文学奖及好书大家读……等。
 
绘者简介

Champ

  本名黄郁岚,一九九一年出生,宜兰人。目前就读台大森林所。穿梭于山林间,奢望用尽所有的谦卑与山神交换一点点什么。

  绘画,是为了纪录社会化前夕的青春。那些因为幼稚所导致的伤口、被迫成熟而妥协的印记、不愿世故却被现实驱迫的矛盾。随时提醒自己,保持孩童的炽热眼神,不停冲撞,不停冒险,不停好奇,不想长大。期望自己不会变成自己所讨厌的那种大人。好好生活。

  E-mail:abc9228488@hotmail.com

图书目录

诗赏析──问题很多,有很多问题/林焕彰
对小读者说的话──童诗里的科学狂想曲/林世仁
专家推荐
 
1、脑袋瓜和宇宙
2、○
3、天空的游戏
4、太阳系爱跳舞
5、人造卫星
6、太空中的会面
7、光
8、星空动物园
9、外星人
10、台风
11、气
12、时间
13、空间
14、窗
15、电脑大梦
16、静与动
17、看不见的东西
18、地球心
19、星星
20、爱流浪的彗星
21、黑洞
22、天空中的玩火人
23、宇宙的巨尺
24、1024 爆炸了
25、看不见的滑梯
26、为天量身高
27、影印世界
28、爱的引力
29、爱玩的海平面线
30、太阳是充电机

作者的话

图书序言

诗赏析

问题很多,有很多问题                 
林焕彰/诗人、画家、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者

  诗,有很多「问题」,科学也有很多「问题」;很多「问题」,正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人,不能怕有「问题」;有「问题」,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培养能力,去解决「问题」。诗人山鹰为儿童写诗,爱找「问题」,解决「问题」,也给读者提出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读他这本科学童诗集,自然地有很多可以让我们思考「问题」 ,也得到一些可以解决「问题」的「新问题」;因为,他很努力地以科学为题材,拿知识来入诗。首先,他就是在为难自己,找自己的麻烦,要先克服很多「问题」,才能把硬邦邦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感性的诗,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创作成果。愿意读这本科学童诗集的人,我认为是有福的;因为,所有的「问题」都需用脑筋思索解决,而愿意动脑筋想「问题」的人,就有机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找到更多的答案,解决更多的「问题」。

  我喜欢诗,也喜欢读写科学题材、知识性的诗;不是我懂诗,也不是我懂科学,但我喜欢找「问题」,设法亲近它们,希望获得更多新的知识,和阅读诗中新的想像空间的乐趣,以及更多人生的感悟。

  诗,是一种文类,与散文、小说、戏剧……等有区别;但也非百分之百的不同,总有一些可能的另类,例如:散文诗、小说诗、戏剧诗……总之,都是少之又少,不是没有,却非常态,但又十分珍贵,是因为它们(文学)可以不断创新。

  诗,有很多可能,只要作者肯努力,有想法,有创意,就可以不断创新,开拓更多新的领域,写出前人所未曾写过的作品。科学的诗,是值得探索、经营和欣赏的。
   
  科学与诗,本来无关,是两门学科;诗人山鹰拿科学来写诗,科学和诗就变得像亲戚一样,有关系;这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十分可贵。

  阅读最重要的,是要获得新知、新感受和新的领会。好的诗,创新很珍贵。这本科学童诗集,有游戏性、有思考性,有丰富的哲理表现。将星空比喻为动物园,可以理解作者的心,也可以想像星空是多么有趣,希望引起小读者的注意,提高阅读兴趣。当然,星空不仅止于动物园,它是宇宙浩瀚的一部分,是奥祕无穷的,值得人类不断探索、研究;细读这本童诗集,我有新「问题」不断浮现,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我觉得是有收获的。我读〈O〉,就出现很多美妙的新联想;读〈天空的游戏〉或读〈台风〉、〈时间〉、〈空间〉等等,就会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我学会了找「问题」,获得了很多的启发,并且也让我更懂得:如何虚心、亲近更多未知的事物。当然,我得先多多接触科学读物,认识更多新知识。

  「问题」很多,有很多「问题」,这大概就是科学童诗的魅力吧!也就是诗人山鹰、这本科学童诗集的魅力吧!   
 
导读

对小读者说的话
──童诗里的科学狂想曲                                    
林世仁/儿童文学作家

                                          
  小朋友,翻开这本「科学童诗」,你会不会有些小紧张?科学?哇,那不是硬邦邦、只有大人才搞得懂的学问吗?用诗来写科学,诗会不会也变得硬邦邦啊?
  
  先来说说我的经验吧。
  
  二○○一年七月七日,我在国语日报副刊读到一位署名「金熊」的童诗〈脑袋瓜和宇宙〉。一读之下,我的眼睛都亮起来了!这首诗聪明、简洁,把单调的科学事实,像布幕一样,「哗啦!」一声拉开,让我们看到躲在科学背后的神奇事。诗真是写得太妙了!我立刻找来剪刀,慎重剪下,贴在我的童诗本子上。这是我和山鹰童诗的第一次接触。
  
  后来,「金熊」变成了「山鹰」。看笔名,你就知道山鹰叔叔很有个性,向往的是一种阳刚的、光朗的世界。在山林里,他想像熊一样奔跑;在天空上,他想像老鹰一样飞翔!这样一位向往大自然的诗人,工作上又恰好是「科学人」。那么,写「科学童诗」就再自然、再合适不过了。

  有个性的山鹰叔叔很清楚「科学童诗」的重点是诗,「科学」只是诗的基因。他想挖掘出来的,是科学好玩、有趣、让人想玩「动脑游戏」的神奇面。所以,即使题目硬邦邦,〈时间〉、〈空间〉、〈光〉……他也能像玩魔术方块一样,转啊转的,转出很多好玩的想像!例如,〈光〉里说:「把光折起来/ 放在口袋里 /把光收起来 /装在盒子里 /把光存起来 /储在仓库里」;〈电脑大梦〉里说:「如果能够/在头脑内/装一部电脑」哇,这些想像是不是很惊人?很有趣?〈看不见的滑梯〉把看不见的东西,像魔术一样变出来了。〈台风〉、〈影印世界〉则像一篇童话小故事……
  
  山鹰叔叔还热心的为每一首诗,写下「动动脑想一想」。例如,在〈太阳系爱跳舞〉中,他问:「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为什么我们不感觉头昏?」你可以跟着他的问题去找答案、想答案、编答案,也可以自己想一个全新的问题,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答案!
  
  法国小说家雨果说过:「比海洋更浩瀚的景观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景观是人的心灵。」这句话后来衍生出了一个新版本:「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想像力!」山鹰叔叔用这一本童诗集,证明了这句话说得真对,真好!
  
  科学的根源是好奇,山鹰叔叔写这些诗,也是从好奇出发:如果把童诗装上科学的翅膀,它能飞多远?多高?多好玩?所以,你在读这本诗集的时候,也可以发挥想像力,想像同样的内容,还可以怎么变化、?怎么玩耍。?说不定,你会比山鹰叔叔玩得更有趣──至少,不会再害怕科学了。我想,那将是山鹰叔叔最开心的事了!

作者的话

  以前我是一位电信工程师,从事科技工作;现在我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文艺作品。科技和文艺结婚,好神奇。

  在我还是电信工程师时,前十几年我做卫星通信,后十几年我做国际传输和国际海缆通信,可以说,陆海空通信,我全包了。

  因为从事卫星通信工作的缘故,我发现我们卫星通信的祖师爷,竟然是一位作家,他是二十世纪全球三大科幻作家之一,鼎鼎大名的亚瑟‧C‧克拉克先生(Arthur Charles Clarke)。

  他最有名的科幻作品叫《二○○一:太空漫游》;最震撼科技界的科学理论是,在地球上空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轨道上,每隔一百二十度各放一颗卫星,就可以构成全球通信。

  多么奇妙的一件事啊!原来,科学和文学是相通的,科学家和作家可以是一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科学和文学之间,有一条渠道互相通着,有时候科学流过来,有时候文学流过去。

  这一条渠道,让科学的水注入文学,文学的河因此开拓出更广、更深、更多层的面貌;文学的水流进科学,也使得科学的河,增添更壮阔的风景。

  作为通信工程师,我必须写很多报告,不论是出国报告、故障报告或检测报告,最基本的要求是,文字一定要清楚明白,不可拖泥带水,不知所云。

  这和写诗很像。

  诗的文字要求简约,最好的诗都是意在言外,用最少的字阐述最广最深的意涵。

  几十年的文字训练,让我写的报告都能简白清楚。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业余诗人。

  我的希望一直没有成功,因为很多现代诗我都看不懂,对一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来说,看不懂等于一切免谈。

  由于一些因缘让我接触到童诗,因此明白童诗是最精炼的浅语艺术,我像触电一般,脑海开始燃烧出童诗火炬。我私下想,既然当不成诗人,那就当一位童诗作者吧!

  将科学和童诗揉合成科学童诗,让科学和童诗相碰,一定能够撞出闪亮的火花,为我们的儿童,增加科学的想像空间;帮助我们的孩子,开拓出奇幻的文学思考。

  二十世纪有一个着名的科学方程式,E=MC2,能量等于质量乘于光速的平方,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即使是小小的质量,一旦乘上光速的平方,就会得到非常巨大的能量。

  我的诗人朋友林世仁把这个方程式加以引用和扩大,他说:童诗宇宙等于作者背景乘于想像力的平方,我想,我的通信专业训练在想像力的催化下,正好有可能、可以为童诗打开更广大的空间。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童诗,都是这种思维下的作品。

  她们是如此珍贵而稀有,希望大家在读完之后,都能有如获至宝,入宝山而未空回的感觉。也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后,不再那么讨厌科学,以为科学是硬邦邦的东西,难以吞嚥,那就错了。

  科学和诗其实是一体两面,可以揉着一起吃呢。

  最后,我要感谢小鲁出版社的沙执行长,是她的慧眼和勇气让这本诗集得以探出头来;感谢辛苦的总编辑雨岚和编辑团队,是大家的努力,才让这本诗集有了美丽的容貌和优雅的身材;还要感谢焕彰老师的提点和指正,黄海老师、世仁老师、鸿文老师、林茵校长的推荐,《国语日报》故事版历任主编们的青睐,以及冥冥之中的因缘,让我一入职场就有机会接触卫星通信,并在各级长官的栽培下于「美国卫星通信研究所」研究卫星通信一整年,从此打开天文宇宙的门窗。三十几年后,儿童文学界才终于有了这一本,非主流,却珍贵稀奇的科学童诗集。

图书试读

1.脑袋瓜和宇宙

老师说
一秒钟
阳光可以绕地球七圈半
我们住的银河
从左边走到右边
要走十万光年
到最近的星云去远足
要走百万光年
如果现在看着仙女星云
会看到两百万年前的仙女
真奇妙啊
这个宇宙
时间可以穿梭
 
科学家说
每一个星系
都包含一千亿颗星星
宇宙至少有一千亿个星系
真浩瀚啊
这个宇宙
大到无法想像
 
但是啊
不管这个宇宙有多大
真神奇呢
我还是能够
轻轻松松就
把它装进
我的小脑袋瓜里
并且
爱到哪里
就到那里
 
动动脑想一想:

大到多大才叫无限大?小到多小称作无限小?
      
宇宙至大吗?为什么摸不着的小小意念,却可以自由穿梭其中,来去自如?

科学家说,人脑其实是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比起真正的大宇宙,不成比例,但功能不遑多让,一样可以穿越时空,探索过去和未来。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好好利用并发挥自己的小宇宙,让小宇宙在大宇宙中激发,融合,创造及进步。

用户评价

评分

《解忧杂货店》这本书,真的是一本治愈系的小说啊!读完之后,感觉心里暖暖的,好像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命运和人性的故事。一家神秘的杂货店,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烦恼。只要把烦恼写在信上,投进杂货店的信箱,店长就会在深夜里,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给人们回复信。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情节设计。作者巧妙地将几个看似无关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命运的奇妙。而且,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细腻,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梦想。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我是否也应该像杂货店店长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我是否也应该像那些写信求助的人一样,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烦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指南,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让我们相信了希望的力量。

评分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小说,说实话,看完之后心情有点复杂。高更的故事,真是太疯狂了!一个原本应该安稳度日的中年人,突然抛妻弃子,毅然决然地去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这种勇气和执着,实在让人佩服。但同时,他的行为也让人觉得难以理解,甚至有些自私。为了艺术,他可以不顾一切,甚至牺牲他人的幸福,这种极端的方式,真的值得吗?作者毛姆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对高更的描写,以及其他人物的视角,让我们自己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性。高更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他有很多缺点,有很多让人讨厌的地方,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挣扎。作者并没有把他神化,而是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人,一个为了追求梦想而不断奋斗的人。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我是否也有一些未实现的梦想?我是否也有一些被现实所束缚的渴望?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评分

读完《鲸落之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啊,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轰轰烈烈、情节跌宕起伏的爽文,而是像一杯温开水,慢慢地、静静地渗透进你的心里。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生命、死亡和重生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群生活在深海的鲸鱼,它们经历着自然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但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和希望。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鲸鱼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孤独、迷茫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人感同身受。书里有很多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读起来就像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自然课,让我对海洋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作者的文笔真的太美了,很多句子读起来都像诗一样,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停下来,想象自己也置身于那片深蓝色的海洋之中,与鲸鱼们一起歌唱、一起漂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推荐给所有喜欢海洋、喜欢思考生命意义的朋友们。

评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我读完之后,真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那种压抑、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李苦梅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刺向了我的心。她用一种非常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房思琪的少女,她被一个补习班老师性侵犯,但她却无法反抗,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痛苦。这本书最让人感到难受的地方在于它对权力关系的刻画。老师代表着权力,而房思琪代表着弱势,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作者并没有美化房思琪,也没有把老师塑造成一个恶魔,而是把他们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弱势群体。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社会批判,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中的黑暗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

评分

《百年孤独》…这本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我读了整整一个月才读完。马尔克斯的文笔,真的是太独特了!他用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关于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马孔多的虚构小镇上,这个小镇经历了战争、革命、爱情、死亡等各种各样的变故。这本书最让人感到震撼的地方在于它的想象力。作者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时间是循环的,命运是注定的,人们的命运就像被困在一个迷宫里,永远无法逃脱。而且,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深刻,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悲剧。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而活?我们最终会走向何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的史诗,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残酷。虽然这本书读起来有点费力,但它绝对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品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