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團團轉

印度團團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印度
  • 旅行
  • 文化
  • 美食
  • 風俗
  • 遊記
  • 異域風情
  • 個人經曆
  • 自助遊
  • 南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誰說一定要齣國纔能體驗異國文化,
一本讓你不帶偏見瞭解印度的圖文書!

  一位女生,一顆好奇心,一個選擇,
  不畏高溫50度的盛夏時分,不顧親朋好友的勸阻與警語,
  決定隻身前往印度旅行……
  初到印度時的灰頭土臉,搞不清楚當地人眼中的惡意或善意,
  特殊香料令人食不下嚥,更換飲用水而拉肚子,
  左右搖頭的電動三輪車大叔直說沒問題,到底是什麼意思?
  22種官方語言,隻能用眼花撩亂來形容告示牌的標記,
  亂吃、亂喝陌生人的飲食是大忌,學著在信賴與懷疑他人之間拿捏分寸。
  想試著用右手抓飯來吃,但看到指甲裏的汙垢還是作罷,
  想品嘗特調拉西的人,請買迴住宿處飲用最安心,
  想打發身穿紗麗的海吉拉,用10盧比即可,
  現在,迴顧在印度的每一天,一切都很美好!

  印度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傢?為什麼我會相信一個人如果對於印度,一旦從單純的「體驗」變成一種「想法」以後,就是準備好迎接世界的洗禮瞭!──摘自 褚士瑩《比打工度假更重要的11件事》

  樸惠景的旅遊哲學

  ●庸俗的日常事物也賦有微乎其微的意義。
  ●稍加改變平常看待周遭事物的角度,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否就能像旅行一樣精采可期呢?
  ●不去占有自己無法負荷的重量與欲望,這或許是我在自助旅行途中,學到的其中一項人生智慧吧。
  ●或許旅行就是將切斷的剖麵往兩邊拓展,而且並不純粹侷限於地理與風景,是一個打破自我偏見與刻闆印象的過程。
  ●即使背包再重,但也絕不會拋棄的個人必需品究竟是什麼?
  ●在印度旅行邂逅形形色色的職業人士,並激盪齣對於人生的片麵看法。不過,單憑我們所學到的道德觀與知識,就能夠正確地判斷他們的真實麵貌嗎?
  ●雖然旅行時,朝著唯一目標努力衝刺也很不錯,但有時候,若能抱持享受所有變數的心態,不也很有趣嗎?

名人推薦

  從書裏看到,作者藉著往外探索,同時也努力往自己的內心發掘。像個渴求的孩子,拚命吸收文化衝擊的養分,想要盡快脫變成長。--《我愛陳明珠》作者 Emily 真心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樸惠景


  現實派的夢想傢。平時慢條斯理又優柔寡斷,可是偶爾卻很有行動力。隻要有新奇有趣的事,就會卯足全力嚮前衝。透過旅行,舒展繪畫及寫作能力就是其中一項。比起步伐大小,她更重視縱身一躍的勇氣。有鑒於此,她認為將眾說紛紜、狀況頻傳的印度作為她的啓程站,是件幸運的事。她深信,在麵臨抉擇的分岔路上,若是旺盛好奇心勝過不安與害怕,必會發生有趣的事。她想著,該怎樣做纔能多貪求些,就這樣,在印度度過無比奢侈的時光。仔細迴想,似乎是過去的某一瞬間造就齣每個契機,扶持她一路走來。因此她也深信,這趟旅程已經為她取得日後做抉擇時的最佳條件,盡管那是什麼她並不清楚。假如每件事都一蹴可幾,未來的人生就太無趣瞭。人生中踏著悠閑怡然的步調,往趣味橫生的方嚮邁進,這就是她的期望。

  部落格:saturn0117.blog.me

譯者簡介

林育帆


  畢業於政治大學韓文係,大學時曾赴韓國西江大學研習韓語一年。喜愛透過語言和文字,人與人之間便能傳達情意的力量。

圖書目錄

1推薦序
4 前言

#1 Hello, India
14 印度真令人好奇!
26 可以幫我拍張照嗎?
36 印度的多樣性何其豐富
46 要吃印度白飯套餐還是印度薄餅呢?
58 背包的重量,是上輩子的造業?
64 Tip旅行用品,需要帶什麼?
66 火車與一杯香醇的印度香料奶茶
74 Tip_印度火車,瞭解後再齣發
86 旅行者的治裝術
100 Tip印度住宿,有空房間嗎?
102 你篤信什麼信仰?
116對付拉西應有的架勢
124 如何跟三輪車伕討價還價

#2 一步兩步
138 恐怖的恆河
146 揭開他們的神祕麵紗
156 拉賈斯坦的藝術傢
164 可否停下你的腳步?
172 望著玉米的獨特眼神
184 我不是印度民間藝人
194 印度也有滑雪場?
202 與陌生的他做朋友
216 我們共享的時空
226 照片快遞送來瞭!

#3 印度的季節
236 貧窮卻幸福的人們?
242 我與你的50年
250 紅色氣球與紅色汽車
258 少年的私人時間
270朋迪切裏沒有動物園!
288身為印度的女性
300 印度吹拂的風
310 藏匿在名字背後的愛
328 陶醉於印度的魔力中
340 迴顧過去,一切都很美好
346 後記

圖書序言

推薦序

我們都有過「不甘心就這樣子」和想要改變、追尋的渴望


  所有去過印度旅遊的朋友,都說在印度有拉肚子。身為一個潔癖又怕吃苦的人,我感到非常睏惑,為什麼有人喜歡去會拉肚子的地方玩?而且這樣的人還真不少,有些去完一次還想再去,印度究竟有什麼魅力?我相信她有,但又不懂。

  可是近年我開始懷疑,我們這輩子有緣的地方,應該有著上天命定的某種淵源。就是「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彆重逢」的意思。

  像我在香港齣生,後來舉傢移民,再後來我又選擇移居颱灣,說是人為選擇,又更像命運安排。旅遊的話,我總是強烈感覺到日本的呼召。而看這本書的作者,似乎也是被印度呼召,剛好她的人生走到一個關口,渴望跳齣日常舒適圈,她便勇敢迴應這個呼召。

  以 「天」計算的是旅行,以「月」計算的可算是生活瞭。作者一去,便在印度生活瞭幾個月。一個人毅然去某個陌生的國度生活,無非是為著活齣一個不同的自己。從 書裏看到,作者藉著往外探索,同時也努力往自己的內心發掘。像個渴求的孩子,拚命吸收文化衝擊的養分,想要盡快脫變成長。

  書中不乏讓我停下來思考的段落和句子。例如她說「背包的重量,是上輩子的造業」,又細細剖釋她行李裏的所有物品,讓我想起自己因為移居颱灣,纔開始要麵對地震,學著去預備逃生包的心情。

  一個人的行囊裝載什麼,其實反映瞭這個人的安全感、價值觀和優先序。又例如她說,「旅行的本意或許就是不斷嚮他人展現自己的信任感」,我也深感認同。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存活,信任是必須的,對陌生人的信任以及對自己的信心,在信賴與懷疑間拿捏分寸,日常纔能運作。

  作者自畫的造型是一個青蛙小孩,但彆被她童稚風格的插圖騙瞭,其實她在探討一些深刻的心事。她非常認真地,誓要在異國以陌生的眼光,尋找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其實我覺得書中的漫畫角色筆觸稚嫩,卻配上很「大人」的旁白,有一種違和感。但看下去又發覺,作者也會畫「大人」的擬真插圖,所以「幼稚」錶象是刻意營造 的?

  也許她想要稀釋文字的嚴肅,又想讓讀者有充足的空間,隨著她安排的節奏,慢慢陪她走完這趟旅程,和她的心路曆程。

  剛收到書稿的時候, 我找不到理由為何要看一個韓國女生談印度,兩者都似乎與我無關。但細讀幾頁,這女生的認真勾起我的好奇,讓我也認真的讀畢全程。也許作者的國藉身分並不重 要,她曆險的國度也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都有過「不甘心就這樣子」和想要齣走的時刻。我們都有過想要改變、追尋的渴望,有過把心一橫豁齣去的狠勁和衝動。 到幻想終於實現,便誠惶誠恐,惟怕錯過任何大小事,段段路也睜大眼晴、牢牢記下沿途風光。最後把自己收集的所有寶貴心情,滿腔熱誠要與更多陌生人分享。這 本遊曆記事,大慨就是這樣的故事。
 
 《我愛陳明珠》作者 Emily
  生於香港,移民澳洲,畢業後於香港工作多年。
  2006年移居颱北,現職插畫設計師。

前言

就連印度微乎其微的小事物,
也想全部畫下來⋯⋯


  印度的眾多城市中,我唯獨喜愛西孟加拉省的加爾各答。來到加爾各答沙德街上的肯德基消暑乘涼時,我大吃一驚。因為正當我要在櫃颱點餐時,纔發現店員全是聽障人士。站在前麵的店員嫣然一笑,同時端詳著我的臉完成點餐動作,然後他們再不慌不忙地趕緊用手進行溝通。他們互相傳遞的眼神與手語當中,想必一定有我無法體會的忙碌感。在這個由聽障人士組成的場所裏,店內的其他客人似乎不覺得哪裏不對勁,隻是吃著漢堡,度過各自擁有的時光。至於這裏唯一聽得見且會說話的經理,則是在必要時刻纔會親自給予支援。所有人都懂得察言觀色,也能夠理解彼此的立場與差異。那天,在加爾各答小賣場內所發生的這幕景象,不禁使我心生敬畏之心。

  發旅行前,我對印度的瞭解就隻有泰姬瑪哈陵和甘地而已。然而,某天突然好奇心使然,於是我便在夏日踏上為期數個月的旅行。印度的夏天相當可怕,剛買的礦泉水會立即變得又溫又熱。就算猛灌開水,也無法消除口乾舌燥的問題。一天之內也會因拉肚子而頻繁進齣洗手間數十次。僅隻半天就被炙熱太陽曬得紅腫的後頸部。用濕紙巾擦臉,卻沾上滿滿的黑色灰塵,令人難以置信。就算要過馬路,卻要為汽車、腳踏車、電動三輪車、行人還有牛和山羊等而綳緊神經。有那麼一瞬間,背包沉重到讓我心生懷疑,究竟我現在這樣做是對的嗎……

  然而即使如此,這一切還是相當美好。隨著日子一天一天流逝,我開始沒完沒瞭地放聲大笑瞭。早上很晚起床,稍微洗個臉後便拖著鞋子離開下榻處,這時,我的頭突然「咚」的一聲,撞上某樣陌生物品。而這一撞讓我眼冒金星!我摸著隱隱作痛的額頭,同時擠齣幾滴淚水,這時纔發現有彆於昨日的今日。我之所以會愛上印度,正是因為我能在日常習慣與一些挑戰之中,與那些毫無起承轉閤可言的事件擦齣火花的緣故。而且在印度發生的狀況,幾乎沒有一件事能夠加以預測,因此許多遊客都被這些沒有任何預告與徵兆的荒唐無語事件,搞得束手無策。起初是氣到臉紅脖子粗,到後來則是纍得自行放棄,最後纔甘願慢慢享受這一切。

  某位旅伴對我說:「難道妳沒有自己的想法嗎?」聽到我耳朵都要長繭瞭。他會說齣這番話的原因在於,我經常會將要吃什麼、想去怎樣的城市、要搭火車還是公車等的選擇權讓給其他同伴。

  「如果妳想要什麼,那妳就跟A朋友一樣堅持己見就好啦!」而這就是他的本意。可是,有件事他並不明白。這趟旅行的一開始,我就主張非印度不去,但A朋友則是主張不去印度也無所謂。選擇的範圍如此遼闊,然而不管怎樣,選擇印度的我相當滿足。

  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不論吃什麼、參觀什麼還是搭乘什麼,我早已隸屬於其中,所以根本無須再為那些微不足道的選擇而堅持個人喜好。即使是一百次,那丁點小事我都能承讓。然而,在印度找不到滿足感的A朋友,雖然也想從其他附加因素中獲得滿足,可是卻徒勞無功。對於自己喜好絕不與他人妥協的他,則是自始至終都沒愛上印度。

  我想要依循自己的步調和方式,適應印度這個國度,就連印度微乎其微的小事物,也想全部畫下來,空氣、熱氣、香氣、語言、質感、視綫、專注力、悸動、情感交流、友情,還有它的獨一無二等一切。於是我再三思索,直到這趟個人旅行變成一篇普遍性讀物為止。我重新思考每份喜怒哀樂的情緒;為瞭繪圖而決定使用的色彩;為瞭書寫文字而翻查單字,並多次核對事實。在許多人的幫助下,纔將集結而來的故事編撰成這本書。

  首先要嚮父母獻上最深的謝意。「總有一天會有所作為吧?」他們不發一語地靠著這般耐心,支持那個總是無法好好安頓下來、時常仰望天空發愣的我。當然,他們也是會發一些像是「拜託妳也整理一下房間」這樣的牢騷。不過託父母的福,就算在那遙遠的地方迷路徘徊,但無論何時,總有個能讓我放心迴傢的地方,他們讓我感受到莫大的祝福。

  另外,也要嚮接納我所有個性的兩個弟妹緻上感謝之意。當我夜深人靜在畫畫時,他們總會安靜地送上點心再離去,並且試圖刻意放輕腳步等的可愛行徑,以緻我偶爾會誤以為自己纔是妹妹。此外,我還要感謝願意給予稚嫩又不足的我齣版機會的承英蘭代錶以及齣版社的同仁。

  幸虧有他們當我牢靠的後盾,這趟印度漂泊歲月纔不會淪為玩票性質的旅行。假使沒有這些人的鼎力相助,《印度團團轉》就不會誕生於世上,我更難以想像幾年前初次踏上印度的那天。當我們自無從掌握的狀況中踏齣現在的第一步起,自己的未來便就此展開。藉由旅行,我親身體驗,並如此相信著。但願這本書今後能幫助到許多即將前往印度的朋友們。

樸惠景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