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式无人飞机:专业级软硬体调校指南(附DVD)

多旋翼式无人飞机:专业级软硬体调校指南(附DV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无人机
  • 多旋翼
  • 飞行器
  • 遥控模型
  • 电子工程
  • 嵌入式系统
  • 硬件调试
  • 软件调试
  • DIY
  • 航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多旋翼式无人飞机-专业级软硬体调校指南

  适用新手入门或玩家进阶应用
  专业指导硬体安装、模组设定、系统组态、飞行操作等关键技巧
  并提供客观的数据测试分析与规格一览表

  全方位攻略市面九大主流飞行控制器
  APM(Ardupilopt)、AQ6(AutoQuad)、MCFC(FlyCam)、Nano(Lynxmotion)、NAZA‐M V2(DJI)、Pixhawk(PX4)、QuadroKopter‐XL(MikroKopter)、SmartAP(Sky‐Drones)、Vector(Eagle Tree)

  你想实现自由飞行的梦想吗?

  操纵搭载航拍镜头的多旋翼式无人飞机,
  有如亲身驾驭飞机于蓝天中翱翔、俯瞰大地风光。

  资深飞行玩家MKTsai分享个人飞行学习历程,
  详细的中文解说带领读者快速入门上手,
  免除新手阅读复杂原文指令说明书而屡屡撞墙失败的困扰。

  本书除了讲解多旋翼式无人飞机的必要零组件,与各国不同的飞行控制器之外,
  还说明如何透过地面控制程式完成多旋翼式无人飞机的组态与调校。
  同时收录笔者实作教学影片并提供专属技术谘询部落格。

  详解机身硬体组装流程
  分享各重要零组件校准经验
  说明地面控制程式组态步骤
  介绍九种主流飞行控制器
  收录飞行操作实测影片
  提供专属部落格供交流谘询
  书附索引快速查询各项功能设定

  光碟包含组装与飞行组态调校影音教学

名人推荐


  资深飞行玩家 MKTsai 热情分享 aeromkt.pixnet.net/blog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假设存在的、不包含“多旋翼式无人飞机:专业级软硬体调校指南(附DVD)”内容的图书的详细简介: 《远古回响:新石器时代欧亚大陆的早期农业扩张与技术传播研究》 作者: [虚构作者姓名] 出版社: [虚构出版社名称] 定价: ¥128.00 ISBN: 978-7-XXXX-XXXX-X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席卷欧亚大陆的早期农业革命及其随后的技术扩散过程。我们聚焦于“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这一关键的历史转折点,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整合考古学、古DNA分析、古植物学和气候学等前沿数据,旨在构建一幅关于人类食物生产模式转变、定居生活兴起以及社会复杂性提升的宏大图景。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农业的传播并非一个单一的、线性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地理上分散的起源中心(如新月沃地、东亚、中美洲)与随后的“景观适应性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关注农业技术(如驯化作物的种子、牲畜的早期驯养模式、石器制作工艺的改良)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变异与融合。 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不仅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最新的数据整合与理论模型,同时也为历史、地理及人类学领域的学习者提供了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入门级参考著作。 --- 第一部分:农业起源的多元格局与早期传播机制 第一章:超越“新月沃地”——全球农业起源中心的再审视 本章批判性地回顾了传统的“新月沃地中心论”,强调了中国黄河流域(粟、黍)、长江流域(水稻)以及安纳托利亚高原(大麦、小麦)等独立或半独立的农业起源点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早期陶器和磨制石器证据的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农业模式的初始差异性。 第二章:扩散的动力学:技术驱动还是人口压力? 深入分析了早期农业向周边扩散的主要驱动力。探讨了“适应性替代”(适合当地生态系统的新物种的引入)理论和“人口压力模型”(定居生活带来的人口增长推动的边缘扩张)的优劣。结合古气候记录,重建了影响农业扩散的早期气候波动事件。 第三章:第一批农民的足迹:基因流与文化接触 本书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对古DNA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追踪了早期农业人群在向欧洲、中亚和南亚迁徙过程中与其他狩猎采集人群的基因交流模式。讨论了“基因流”与“文化学习”(即本地狩猎采集者主动采纳农耕技术)在传播中的相对重要性。 --- 第二部分:技术整合与生计模式的重塑 第四章:驯化的艺术:作物与动物的长期共进化 详细剖析了早期驯化作物的形态学变化(如籽粒增大、自交率增加)和早期牲畜(如绵羊、山羊、牛)的骨骼形态学证据。研究了驯化过程如何重塑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对季节的依赖性。特别关注了对特定环境因子(如土壤盐碱化、病虫害)的早期适应性反应。 第五章:定居生活与聚落形态学的演变 从考古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型永久性定居点(如捷里科、恰塔霍裕克)的出现及其社会意义。探讨了建筑材料、房屋布局、公共空间的使用变化如何反映了早期社会组织结构和资源管理模式的复杂化。对比了欧洲巨石文化与近东早期村落的差异。 第六章:石器工业的革新:从剥片到磨制 系统考察了新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关键进步:磨制石器的出现及其对农业效率的提升(如犁、磨盘的雏形)。分析了磨制技术在不同地域的独立发展和技术扩散路径,并研究了陶器制作技术(如烧制温度、装饰风格)作为文化标记物的传播规律。 --- 第三部分:社会复杂性与早期贸易网络 第七章:资源管理与社会分层:早期剩余的积累 考察了农业剩余(如谷仓的出现)如何催生了早期社会分层和财富积累。通过对墓葬考古的分析,识别出早期精英阶层的物质文化特征,并讨论了食物控制在建立权威中的作用。 第八章:跨区域的联结:早期贸易与物品流动 本书着重分析了新石器时代远距离贸易网络的建立。重点研究了黑曜石、特定类型的贝壳、盐和稀有颜料的产地分析(Provenance Study)。构建了早期欧亚大陆内部“高价值物品”的流动图谱,揭示了农业定居点间超越亲缘关系的社会互动。 第九章:信仰的具象化:祭祀中心与宇宙观的形成 探讨了农业社会对自然界和生殖力的新的理解如何体现在宗教和艺术中。分析了与丰收、雨水相关的雕像、壁画和祭祀遗址(如哥贝克力石阵的后续影响)。讨论了农业技术传播与宗教观念传播的相互作用。 --- 总结与展望 本书最后总结了新石器时代农业扩张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更重塑了人类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后续青铜时代的文明奠定了物质与社会基础。同时,本书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空白点,呼吁未来研究应更侧重于区域微观环境的精细化分析和气候变化下的社会韧性研究。 本书特色 1. 跨学科深度整合: 首次将近年来古DNA测序结果与传统考古地面发掘报告进行系统性交叉比对。 2. 数据驱动的传播模型: 引入先进的空间分析技术,量化评估不同传播假设的吻合度。 3. 图表详尽: 包含超过200幅高质量的考古地图、年代图表和技术演进流程图,清晰展示复杂的技术扩散路径。 4. 详实的案例研究: 选取了黎凡特、安纳托利亚、多瑙河走廊、黄河中下游等关键地理区域进行深度剖析。 目标读者: 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古代文明研究专业学生及研究人员,对人类早期文明转型感兴趣的广大历史爱好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MKTsai


  资深飞行玩家

  多旋翼式无人飞机自问市以来,飞行资历超过五年以上。除了自行组装多旋翼式无人飞机,擅长针对各式操控系统与零组件进行调校设定之外,也自行研发行动版的多旋翼式无人飞机控制软体。

图书目录


安全说明

第一章 无人飞机概论

第二章 硬体安装实作流程

2.1操作步骤
2.2组件安装
2.2.1 机架
2.2.2 电子变速器
2.2.3 无刷马达
2.2.4 电源模组与电池
2.2.5 飞行控制器
2.2.6遥控器与遥控指令接收器
2.2.7 数据传输器
2.2.8卫星定位器
2.2.10其他
2.3 零组件採购
2.4 软体组态
2.5 飞行测试
2.6 数据分析
2.7 故障排除

第三章 APM(Ardupilot)
3.1 官方网址
3.2 系统简介
3.3 硬体规格
3.4 硬体安装
3.5 软体组态
3.6 飞行体验
3.7 数据分析
3.8 测试结论

第四章 AQ6(AutoQuad)
4.1 官方网站
4.2 系统简介
4.3 硬体规格
4.4 硬体安装
4.5 软体组态
4.6 飞行体验
4.7 数据分析
4.8 测试结论

第五章 MCFC(FlyCam)
5.1 官方网站
5.2 系统简介
5.3 硬体规格
5.4硬体安装
5.5 软体组态
5.6 飞行体验
5.7 测试结论

第六章 Nano(Lynxmotion)
6.1 官方网站
6.2 系统简介
6.3 硬体规格
6.4 硬体安装
6.5 软体组态
6.6 飞行体验
6.7 测试结论
6.8 使用Ardupilot韧体

第七章 NAZA-M V2(DJI)
7.1 官方网站
7.2 系统简介
7.3 硬体规格
7.4 硬体安装
7.5 软体组态
7.6 飞行体验
7.7 测试结论

第八章 Pixhawk(PX4)
8.1 官方网站
8.2 系统简介
8.3 硬体规格
8.4 硬体安装
8.5 软体组态
8.6 飞行体验
8.7 测试结论
8.8 使用Ardupilot韧体

第九章QuadroKopter-XL(MikroKopter)
9.1 官方网站
9.2 系统简介
9.3硬体规格
9.4 硬体安装
9.5 软体组态
9.6 飞行体验
9.7 测试结论

第十章 SmartAP(Sky-Drones)
10.1 官方网站
10.2 系统简介
10.3 硬体规格
10.4 硬体安装
10.5 软体组态
10.6 飞行体验
10.7 数据分析
10.8 测试结论

第十一章Vector(Eagle Tree)
11.1 官方网站
11.2 系统简介
11.3 硬体规格
11.4 硬体安装
11.5 软体组态
11.6 飞行体验
11.7 测试结论

第十二章 PID调校

第十三章 结论

附录

光碟附录
参考连结
图目录
表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在無人機領域摸索了幾年的玩家,我對《多旋翼式無人飛機: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附DVD)》這本書的內容感到非常期待。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動地接受廠商預設的參數,對於無人機內部複雜的運作原理,往往是一知半解。這本書的名稱「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正對了我目前的胃口。我對於如何深入理解無人機的硬體配置,例如不同馬達、電變、螺旋槳的搭配對飛行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軟體韌體進行精準的調校,以達到更優化的飛行表現,充滿了好奇。特別是書中提到的「專業級」調校,這讓我聯想到過去在進行一些極限飛行或是需要高精準度的任務時,總是遇到瓶頸,也許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鍵的解決方案。DVD的附加價值也讓我非常重視,畢竟實操演示能夠有效地幫助我理解複雜的調校步驟,並且少走一些彎路。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對無人機的整個系統有更全面的掌握,並學到一些獨門的調校秘訣,讓我的無人機飛行技術更上一層樓。

评分

哇!這本《多旋翼式無人飛機: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附DVD)》簡直是無人機愛好者的福音!我平常只是個玩票性質的玩家,但對無人機的熱情可是越來越高漲。以前都是看一些入門級的介紹,想往更深入了解,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多旋翼式無人飛機: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及時雨!它不只是教你怎麼飛,更是教你怎麼「懂」你的無人機。書中提到的軟硬體調校,聽起來就很高大上,但仔細看,其實都是為了讓無人機飛得更穩、更安全、更有效率。我對書中提到的一些進階調校方法非常感興趣,像是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飛控參數,或者怎麼優化電池管理系統來延長續航時間。尤其裡面還有附贈DVD,這點真的太棒了!畢竟很多複雜的調校過程,用文字描述有時候還是會霧煞煞,有實際的操作影片可以參考,學習起來肯定事半功倍。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無人機的硬體結構有更清晰的認識,並學到一些實用的軟體調校技巧,讓我的無人機從「會飛」晉升到「飛得好」的境界!

评分

拿到這本《多旋翼式無人飛機: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附DVD)》時,我其實有點猶豫,畢竟市面上關於無人機的書不少,要能真正讓我這個有點經驗的玩家感到「專業」的,真的不多。但翻開目錄,看到涵蓋了從硬體元件的細節解析,到軟體韌體的深入調校,甚至連飛行控制器的原理都說得相當透徹,我就知道這本書的價值所在了。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它對於「專業級」的定義,不只是操作技巧,更是從根源上理解無人機的運作邏輯。平常自己玩無人機,難免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有時候網路上零散的資訊真的讓人頭痛,這本書的出現,就像為我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把那些模模糊糊的概念都釐清了。DVD的部分更是讓人期待,實際的操作示範,或是更直觀的圖解,絕對能讓我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我迫不及待想看看書中提到的那些進階調校技巧,例如如何優化PID參數以應對不同飛行環境,或是針對特定任務(像是航拍、測繪)的軟體設定建議。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我的無人機有更深的掌握,甚至能夠自己動手解決一些之前束手無策的難題,讓飛行體驗更上一層樓。

评分

我必須說,《多旋翼式無人飛機: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附DVD)》這本書的出現,完全擊中了我的痛點。身為一個對無人機有濃厚興趣的台灣玩家,我一直覺得市面上很多書都偏向入門介紹,對於進階玩家真正需要的「軟硬體調校」卻著墨不多。這本書的標題「專業級」讓我眼睛一亮,期待它能提供真正深入的內容,而不是一些泛泛而談的技巧。我特別想知道書中對於硬體元件的選擇與搭配,以及如何透過軟體韌體進行精細的優化,來提升無人機的飛行性能、穩定性,甚至安全性。平常我自己在調機時,常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飛行姿態不穩、GPS定位不精確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系統性的分析和解決方案。更不用說附帶的DVD,這絕對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有實際的操作演示,能夠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那些複雜的調校過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無人機的運作有更深層的認識,並學到一些實用的進階調校技巧,讓我的無人機飛行體驗達到全新的境界。

评分

這本《多旋翼式無人飛機: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附DVD)》真是太對我胃口了!我本身就是個對無人機充滿好奇的玩家,不只滿足於基本的飛行操作,更希望能深入了解它的「靈魂」——也就是軟硬體的調校。平常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前輩分享的調校心得,但往往是片段式的,而且有時候專業術語多到讓人有點卻步。《多旋翼式無人飛機:專業級軟硬體調校指南》這本書的出現,就像為我量身打造的學習寶典。我特別期待它對於「專業級」軟硬體調校的闡述,像是如何精確地調整PID參數來應對不同的飛行環境,或是如何優化飛控軟體的設定,讓無人機在執行複雜任務時更加穩定可靠。書中附帶的DVD更是錦上添花,畢竟有時候文字描述再詳盡,也不如實際操作來得直觀。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讓我的無人機飛行能力更上一層樓,不僅能飛得穩,還能飛得巧,甚至能夠自己動手解決一些以往遇到的技術難題,讓每一次的飛行都充滿樂趣與成就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