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叛民之眼,探寻被掩盖的城市历史;
带着旅人之心,亲身踏查城市的繁复脉络,
一瞥炫目地景背后,持续发散微光的反叛灵魂。
台北历经各种政权的治理、各式资本力量的开发,以及各样体制的形塑,在多重纹理下造就今日的地景风貌。在主流意象之外,首善之都是否还有空间容纳边缘的、缝隙的、虚弱的、底层的、另类的、叛逆的其他景象?人们又如何能对这座城市有不同的体验,进而察知城市生活中的正义与不正义、慾望与创伤、焦虑与压抑的纠葛?为此,本书做为一项实验性计画,试图规划另类的城市导览,让人看见一座逃逸于主流叙事之外的「叛民城市」。
在本书中,叛民有两种指涉。首先,叛民是指投身于各种对抗体制的抗争组织或反抗行动的人民;其次,叛民也是与主流都市地景想像格格不入,受到歧视、排除与污名的群体或事物。本书第一部基于上述两类叛民经验,选定五十二个地点或事件作为导览景点,介绍事件的脉络与争议,引导读者走访。第二部则设计了六个专栏(包括抗争胜∕圣地、政治权利、性别议题、青少年主体、反迫迁运动,以及历史保存),以长篇专文讨论,提供读者较为宏观的台北叛民脉络。
本书还提供两套可实地演练操作的主题行程。第一个行程是以反迫迁和保存为核心概念,规划走访华光社区、绍兴社区、宝藏巖,以及十四、十五号公园,借此思考都市空间纹理的移除与标本化保存之间的张力。第二个纯徒步行程从博爱特区这个权力中枢出发,沿着日本殖民以降的权力之路「中山北路」,探索边缘、另类的都市经验,包括:二二八公园的男同志经验、台北车站族裔地景与印尼街,以及陈云林访台引起的上扬唱片行事件及街头游击等。期望读者日后可自行串连书中介绍的地点和事件,设计自己的叛民城市之旅,进而挖掘那些依然尘封的城市记忆。
本书特色 ★随书附赠叛民城市导览地图及两套导览行程。
★本书作为「日常的社会运动指南」,充分体现「运动现场」(Scenes)书系的精神:以凝视穿透遮蔽、以记录对抗遗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反抗。
★这是一本活的书、有生命气息的书、理当带着走的书。本书附有两套主题行程,出版时也将推出系列导览活动。阅读的意义在于,身体力行、人书合一。
名人推荐 反叛荐词 「历史建筑、文青巷弄、美食与咖啡都很好,但《叛民城市》让你与台北市直接冲撞,探索它真正底层的质地。」——毕恆达(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
「作者群自称叛民而介绍叛民,是因为他们拒绝行礼如仪混日子,才会异常热血地把都巿研究玩成活蹦乱跳的观光。」——苏硕斌(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练习成为一介叛民,以一种永远不甚舒适自在的姿势行走,在黑暗里起义。练习想像着前头的光亮,和可以到达的乌托邦。」——吴易叡(香港大学医学人文中心暨医学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重新解读城市,让自己感觉陌生、困惑,重新理解城市地景如何因人而复杂构成,也许我们会有更细致的同理心。」——黄舒楣(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专案计画助理教授)
叛民现身,行动推荐 吴易蓁 《自由背包客:台湾民主景点小旅行》作者
陈奕齐 《打狗漫骑:高雄港史单车踏查》作者
毕恆达 《空间就是权力》、《空间就是性别》、《空间就是想像力》作者
苏硕斌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作者
邱 翊 「台北城市散步」执行长(www.taipei-walkingtour.tw)
萧宇辰 「台湾吧」历史文本负责人(www.taiwanbar.cc)
吴易叡 香港大学医学人文中心暨医学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黄舒楣 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专案计画助理教授
黄克先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方怡洁 国立清华大学人类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