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是人權的保障,也是人權的侵害。」
人權經常受到行政及政策之左右,這些規定保障特定的生存形式,同時卻也排除其他的生存形式。為看見製度因缺乏人權意識而造成的傷害,本書收錄在地人權的論述結晶,記錄颱灣人權實踐的軌跡與圖像。
【勞動】 罹患職業病的勞工索賠無門,成為用過即丟的報廢品;外籍移工的生活受到監管,有如當代奴工。在經濟掛帥的社會中,該如何挽救勞動尊嚴?
【貧窮】 國民生産毛額增加,為什麼貧富差距卻持續擴大?適者生存的價值觀讓我們忽視製度設計的不公,沒有看見貧窮已造成「機會的喪失」。
【婚姻移民】 一九八○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多萬人以婚姻途徑進入颱灣,但這群新移民卻受到製度的差彆待遇與歧視造成的傷害。颱灣已走嚮移民社會,多元文化的價值亟待確立。
【原住民族】 長期缺乏人權意識的政策,使得原住民族成為被錯待的主體,造成原住民族在語言、文化、土地、工作、自治等基本生存條件的侵害。
人權是不斷掙紮纔能展現的主張,為瞭不讓人權實踐的果實因遺忘而平白消失,每一段抵抗的過程都值得我們深入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