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提起英国,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头顶礼帽、身披燕尾服的矜持绅士,是撑着蕾丝阳伞、衣裙袅袅的窈窕贵妇,是牛津剑桥学生的博士帽,还是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庄严气派的皇家卫队?可以说,它们都代表了英国;也可以说,它们都只是英伦万千面孔中的一种。
这个保守与激进、沉着与开放并存的国度,其国名「不列颠」这个单字便来源于古凯尔特语,而它最初的本意就是「多彩」,对于我这个爱满脑子幻想旅行的宅女来说,确实很有些意外,然而旅途中所见识的一切,又让我深觉这确实是个令人惊艳的国度。脱去雾蒙蒙外衣的伦敦,虽然天气仍然阴晴不定,但那博览世界的大英博物馆、风情万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气派巍峨的白金汉宫、力与美并重的伦敦塔桥,都让人感觉这古代的大都会仍在散发着动人的活力。甚至连路边的观光巴士,都是涂抹得那样艳丽。
而从布莱顿到剑桥牛津,从北爱尔兰再到苏格兰,都市的浓艳褪去,乡村的诗情画意却更加令我怦然心动:一边默念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边在康河撑篙;带一朵玫瑰花,去拜访莎翁的故居;在宁静的下午全心全意地品味最经典的英式下午茶,也可以自制食品茶点、与主人家或旅伴交换……这一趟英伦之行,虽然去的地方不多,但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我那慵懒的生物时钟变得明快起来,虽然依然慢吞吞,却令我更容易感动,更容易发现一些不经意的美好。
若有幸再去一趟,我想我会抛去沉重的行囊,轻装便鞋,顶多再带一把小伞,慢悠悠地迷失在英伦的雨中……
八宝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