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当耗尽了全身的气力,完成这本诗集的时候,再也挤不出一丝的能量来帮它写个序言。
去年五月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摄影诗集「心情与色彩对白」之后,有许多宁静的夜晚、工作的空档、高铁的车厢,只要能让我静下来与自己对话的时候,我与我的I phone逐笔的纪录了一些心情,完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的61首诗绝大部份是情感的心境剖析,大多数的诗与照片都在Facebook上分享过,熟与不熟的朋友都有着同样好奇,大家别再问我写这些诗的时候心情是什么?其实一个人短短的青春年少,怎么可能经历那么多的不同的爱情故事,我的回答总是「我是在写你的故事啊!你不觉得其中有很多的情节,符合你那年的场景吗?」。
我真的期待这本书的读者,可以透过我的文字和摄影紧紧地扣住他们的回忆,毕竟再空白与苦闷的青春年少甚至是中老时候,都会曾经有过一点一滴的温情与浪漫。
跟前一本摄影诗集一样,书中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摄的作品,同样的,不少诗是先有了照片才带来诗的写作灵感。同时,我还是使用了许多的「ps.」或「前言」来做诗的註解。最后,要感谢乐果文化愿意再度出版我的第二本诗集,毕竟纯文学的作品,尤其是新诗,已经是冷门的出版品了。
身为一个临床医生,或许该在写作的热诚冷却前,来写一本关于养生的书籍,毕竟大家都认为身体的照顾应该更重于心灵。哈哈哈虽然我不认为如此。
曹昌尧 写于2015年10月,台中
推荐序一
诗人啊‧浪漫 逢甲大学副董事长 高承恕 教授 大凡年少时候喜欢文学的人都会有个梦想,那便是有一天成为诗人。年岁渐长,绝大多数人因为工作,因为环境,更因为才华有限,在日记本上写了两首,就成绝唱。我熟识的文艺青年好像大多数是这样的。
在大多数中也有例外,曹副就是少数的例外。他能写、喜欢写,更是文思不断,生生不息。右手忙着拿手术刀,左手握着缪思女神赐的笔。第二本诗集便是见证。两手之外,镜头是他的双眼,他温情的心,当这些元素摆在一起,字里行间是爱情,更是天地人间。
高承恕 记于2015.11.26逢甲大学
推荐序二
又是一番惊艳的新诗集 嘉义长庚医院院长 蔡荧煌教授 接到曹医师的新诗集,又是一番惊艳,就很像每次听他的演讲,整个过程充满着幽默、欢笑,但听完演讲脑海里总还记住了他讲的重点。轻松的看完这本书,但脑海与内心却充满着那澎湃的情绪。
曹医师对人、事、物有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并有着他无限的热情。书中的多处描写,令有人生经历的人总忍不住要「对号入座」,可是再细细品味,又觉得差了他的感受一大段,对还未或没有这般经历的人,总会羡慕他对情感的执着及纵放。最好就是如饮红酒一般、听了、看了,就不如自己好好把她品赏。
一定要读完此书,才能了解曹医师是一位好医师、老师、诗人、摄影家,哪天他再呈现第五专长,身为老友的我也不惊奇。
推荐序三
曾经爱过 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暨台大医院内科部主任 余忠仁 「啊!爱情」,江蕙的告别演唱会中,众人与二姐大声合唱「梦中的情话」、「秋雨那一瞑」,也喃喃跟唱「惜别的海岸」、「甲妳览牢牢」,唱出爱情的酸甜苦辣。
「停车暂借问」,赵宁静在月光下,想念着林爽然,「哭着哭着,不知怎么极想到抚顺去。真的,和他近近的,在人群中看他,看他在人群中的嘻笑怒骂」。
我们,曾经这样爱过。
曹昌尧教授的新书,以图伺文,描述爱情,有年少的青涩憧憬、有历经洗礼后的醇郁,有别离相思的忧愁,时而浓烈难以割舍,更有无尽的温柔挥洒其间。细腻而温柔多情的文字,次第浮现不同型态的爱,富想像力,富感染力,在细微之处展现最纯粹与复杂的情感。
曹教授兼具科学论辩,文学素养与至情至性,于夜晚读来,本书让人自忙碌的生活中沉淀,平复紊乱的心情,回归身边的最单纯的情感。
推荐序四
诗写生命过往的追忆 中山医学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 何信翰 在每个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心中,总会有些深藏的过去,有些想说但不曾/来不及开口的思念。这些无奈和不舍,是不被任何旁人所知、也不适合拿出来和人分享,甚至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以为早已遗忘了的。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这些回忆、这些情感却总会悄悄的再度爬上我们的心头,让我们再度深陷,无法自拔……。这本诗集最精彩的,就是透过隽永的文字,让这些情感、悸动,再次浮现我们眼前。
这是中山医学大学曹昌尧副校长的第二本诗集。距离他前一本诗集出版,不过是ㄧ年多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再出版一本诗集,即使对有丰富经验、大把时间的诗人来说,也并非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一位宵旰辛劳、戮力从公,每天为中山医学大学的未来运筹帷幄的副校长。这更让人感动于他对诗的热情。
和上一本诗集的多元主题相比,这本诗集的主题更单纯,手法更细腻、更深入。
例如诗中对色彩和意象的经营:
夕阳在水面渲染
金黄即使是故事的尾端
不曾燃烧的爱情
凝视沈默在温柔的光影
〈黄昏爱情〉
风如诗的日子飘动
i Phone无法描绘的樱红
鲜艳的美丽和悸动
〈风如诗的日子〉
花是泪水对土地的允诺
谁能错过紫色的幸福座落
在薰衣草的花园守候
〈薰衣草的等待〉
这些色彩、光线透过诗,跃然读者的眼前,烘托出整首诗的情感,也和诗集中的花、景照片互相辉映,让整本诗集充满着华丽、缤纷的色彩。
文学最重要的,是要和读者产生共鸣:古典虽能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却难免有脱离现实的遗憾,不易获得部份读者的喜爱;只有现代,却又会缺少了历史和文化的纵深。而在这本诗集之中,现代和古典的结合,巧妙的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中国古典诗词,如陆游的〈钗头凤〉、徐志摩的〈偶然〉,乃至于龚自珍诗中的意象(如小小的红花恋着春泥/呵护着短暂的亲密记忆//),现代社会常用的i Phone,google,SD卡,KKbox……等,一直到美国诗人歌手Paul Simon的歌曲、当代流行文化的cosplay,凡此种种,都在诗集中得到了合适的融合,使诗集充满着多重、充满层次感的意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本诗集中,有特殊表现的「PS.」,到这本诗集依然出现,让诗有余韵缭绕的感觉。例如〈爱情病毒〉一诗中,就用了:「原以为,我对爱情有绝对的免疫力,碰到你才发现,我对你的爱情独缺抵抗力」这样的PS.在全诗的结尾,配合整首诗,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但像「PS.」这样子的「诗后诗(句)」,在这本诗集中更有了进化–在这本诗集的许多诗作中,都出现了以方格特别框出于诗本身以外的「诗外之诗」。第一次看到这些诗外之诗的读者,很容易就联想到台湾传统流行歌谣的「口白」,也就是对内容的额外註解。但相对于流行歌谣中口白的浅白、煽情,这本诗集中的使用,看得出都经过细心的雕琢。在情感上,也都是内敛、温婉、含蓄,和主诗相得益彰的。例如〈角落的美好〉中的:
其实没有人
能了解角落的美好
我安静的守候用一辈子
换取你一次惊奇的救赎
或是〈云知道离别的方式〉中的:
那一年多雨的天空
云知道最美的离别方式
化身天上的神祉
让泪流下成一阵冷冷的雨
这些「诗外之诗」,较原诗更浓炼、更细致,和原诗互相辉映,就像时下流行的微电影广告「浓缩版」和「完整版」一起放在网路上供人点阅ㄧ般,有互相补充的良好效果。
曹副校长本身也是资深的医生。也只有身兼医生身分的诗人,才能够写得出这样的句子:
最灵敏的听诊器
听不出思念的心杂音
爱情的低血氧症
须要唿吸器维持感动
我的重症只有你
能听到我的心的跳动
停止前的最后唿救
〈思慕的人〉
这本诗集,确实用了最甜美的方式,透过影像和文字,让读者在瞬间唤起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和回忆。可以说是治疗现代人内心枯干、冷漠的ㄧ帖极佳良药。
推荐序五
情爱满人间 笠诗社总编辑 莫渝
──读曹昌尧第二集《角落的美好》话语 一年半前,医校曹副校长昌尧在德高望重的社会地位之余,推出令人赞誉且温馨的书,一册摄影与诗的合集《色彩与心灵互辩》,向学界显示:诗的荣耀与医生的Camera美学。未及两载,续出第二集《角落的美好》展现另一新视角新视野。如此密集地向诗靠拢,当然要庆贺与赞声!
最踏实的作业,应该有美女採访直探其城府,传输其心情,让大众领会其内心世界的缤纷华彩。于今,笔者不舛浅陋,以先睹为快的喜悦,谈谈个人的阅读心得。
前一册书有诗作80首与摄影,本书同样有摄影,诗60首。究竟是文字配合影像,抑影像流露诗意?或者平行线,暂且搁置。诗集首篇〈黄昏爱情〉歌咏父母双亲之作。犹记得去年新书发表会场,作者特别邀请两位长辈出席,分享儿子在艺文方面的成果。本书如此安排,安置最前端,自然有同等意义:怀恩与感念。这首诗分四段,引录中间二段:
夕阳在水面渲染
金黄即使是故事的尾端
不曾燃烧的爱情
凝视沈默在温柔的光影
落日的风景变成
一生最宁静绮丽的风情
心灵辉映的水面
描绘你和我的幸福心情
诗中,「温柔的光影」、「落日的风景」、「最宁静绮丽的风情」,都是已为人父的作者为双亲描绘晚景的写照。搭配两帧摄影:水面夕照、望夕阳的牵手两人背影。
既客观又贴切。夕阳无限好,晚晴(情)最绮丽。
作者是医生,当然会将医学名词嵌入诗里,取病毒、潜水钟两种为例。病毒,人见人怕,听之,更欲躲闪。诗人将之与爱情结合成〈爱情病毒〉乙作。起笔直接表白疾病之苦:「病过才明白痛苦╱像吸毒无助」,情爱之痴,相思之苦,心病需心医。前人曾经将情爱之的追求与得失,用「爱情符咒」、「爱情符仔水」、「施蛊」等喻之吟咏。医生诗人曹昌尧以「爱情病毒」言说,「放弃爱情的免疫力╱甘心成为你的宿主╱无怨的归属╱痴情致死的情愫」。甘心、无怨,最足以说明一见钟情时双方的盟誓或痴情之语,甚至进一步「愿为你生愿为你死╱你是我的爱情病毒╱我是你的卑微宿主」。连冷静的医生或医学院学生仍会为情所困所苦,诗人的妙喻,道尽凡夫俗子难逃情网的罗织了。
法国时尚杂志Elle前总编辑尚-多明尼克‧鲍比(Jean-Dominique Bauby)的《潜水钟与蝴蝶》(Le Scaphandre et lepapillon)故事,因中译本在1997年10月引入台湾,及拍摄电影,众人皆晓。「潜水钟」的含义,除字面氧气筒(罩)外,尚可延伸:闭锁症候群、脑干中风、脑干梗塞併闭锁症候群、准植物人……等医学名词,作者信手一拈,成了〈爱情的潜水钟〉乙诗,作者转个弯譬喻,罩上潜水钟,等于濒临极端爱的窒息状态:
是不是
向往深海的美景
就得戴上潜水的氧气筒
潜五往海的深处驻留
却让人窒息像美丽的爱情
无法让人唿吸我太爱你
所以只好不断地逃生喘息
(中略)
害怕进入
你设下的爱情潜水钟
放弃深海内心渴望的美景
我只是一只浅海天真的小鱼
在这里,显示作者绝对清醒,不敢尝试「让人窒息」的爱。
与书名同题的诗〈角落的美好〉,看得出作者的偏爱。首段这么说:
我对你的爱情
隐晦如街角
归窥视的猫的脚步声
从来不曾惊动你
不表示不会用我
的生命忠心的守候
与你一次完美的邂逅
不言自己关心对方,委由第三者猫的动作。猫的窥视,难以捕捉;街角的选择,加强情节的延续,引发诗的暧昧。等待,窥视,都是抱着希望有「完美的邂逅」,「永远有想像不完的幸福」。
〈角落的美好〉与〈薰衣草的等待〉两首诗可以并比阅读,一首无生命的街角,另一首有生命的植物,都具相同期盼的心情。诗结尾:
花是泪水对土地的允诺
谁能错过对紫色的幸福座落
在薰衣草的花园守候
我的爱是精灵藏身风中
轻轻地唱着那首歌爱我一生
您是我生生世世的天使
诗人延伸薰衣草的花语「等待爱情」。在街角邂逅爱,在薰衣草的花园守候爱。
诗人视野所及之处,都有诗,都含爱。法国雕刻家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说:「美,到处都有。对我的眼睛而言,不是缺少,而是发现美。」两人见解正吻合创作者应有的心思。
整本《角落的美好》60篇美丽文字,标题有爱或爱情者,凡14题,余者内文亦充斥或暗示情与爱。搭配鲜彩影像,印证了古人所言:诗情画意。不仅诗情画意,简直是甜言蜜语。爱情需要甜言蜜语,情诗更是浓得化不开的蜜糖。从上一部诗集浇灌的甜蜜,延续此集,往后想必依然。妙手回春的医生,也是撒播甜言蜜语的情诗圣手。罗丹又说:「没有生命,便没有艺术。」有情有爱的生命,让艺术让诗发亮发光。
展摊《角落的美好》乙书,处处碰触着作者心灵因爱淬砺的诗与美。
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