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哈瓦那

背对哈瓦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等待十六年,陈绮贞个人摄影集首次出版
  小说家张惠菁专文导读
  设计师王志弘精心设计装祯
  国际摄影大师柯钖杰郭英声 真诚推荐
  一本精选摄影集一本摄影文字别册
  两种角度,全部收藏
 

  一次旅行,从镜头里她拍下隔绝在全世界之外的哈瓦那。
  一个手机没有讯号,地图总是和实际路线偏离的城市。
  在美国与古巴断交五十四年后,二○一五年七月,美国宣布与古巴建交。

 
  「我在想,会不会我去的时候,刚好撷取到古巴最后封闭的状态。」——陈绮贞
 
  两场对谈,我们看到了在音乐之外拿着相机的陈绮贞。
 
  「在摄影集中,让我特别注意的是手的特写,一幅幅充满张力的画面,可以看到手的表情,我看到她想努力表达的自我。」——柯钖杰
 
  「在绮贞《背对哈瓦那》的影像中,我听见譟热的喧哗……看到淡淡的哀愁……更惊觉时间的流逝。」——郭英声
 
  这本摄影集开始于二○一一年古巴哈瓦那的一次旅行,她纪录下最后一刻与世隔绝的哈瓦那。揹着相机在随时可能落下倾盆大雨的城市里行走,在没有脸书也无法上网的街道中,探索这个充满声音的城市。
 
  从看见、听见、面对到背对。摄影从在场证明,慢慢退回到一种思索,而这本摄影集正纪录了这个过程。
 
  。第一次
  八岁时远足的前一天我得到一台半格相机,
  应该是我父亲给我的,已经装好底片,还可以拍二十张。
  到了雾气缭绕的阳明山,我渐渐遗忘了其他同学,遗忘了集合时间,也遗忘了自己,
  我明知道框框里的花和框框外的花是一样的,
  但是幼小的我也已然知道一旦拍下来,他们就会是不一样的。
 
  。摄影
  我喜爱摄影,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喜欢摄影这一种孤独的本质。
  一台相机的背后只能有一双眼睛,一个快门只给唯一的手指。
  在无法分析的瞬间快速的判断,所有曾经存在过的瞬间一起绽放,
  生命的丰盛和喜悦,都在里面。
 
  。背对
  古巴人大多都住在海边,封面上的男孩专注的面向大海。
  他们背对的世界是熟悉的日常世界,
  而他们面向的世界则是遥远的未知。
  背对哈瓦那,是离家最远,离自由最近的地方。
 
  。哈瓦那
  《流动的飨宴》是海明威在古巴写的巴黎回忆录,
  海明威最为人所知,也是我最喜欢的小说《老人与海》,
  也是古巴的生活带给他的灵感,
  在这个城市,我是一个和古巴人民一样,身处被海洋环绕,
  会困惑也开放给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的定位的,海洋之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绮贞


  台北芦洲人,景美女中、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二○○一年出版《不厌其烦》造成抢购狂潮,再版后再度销售一空,现已绝版。二○一四年出版散文集《不在他方》。

  主要身份为独立歌手。大学时常于校园、天桥、地下道、咖啡厅、Live House、书店、垦丁海边等地演唱,多次举办大型巡回演唱会,场场爆满。一发行《让我想一想》,其后陆续发行《还是会寂寞》、《Groupies吉他手》、《华丽的冒险》、《太阳》均获选为年度十大专辑唱片,二○一四年发行《时间的歌》。

  陈绮贞的作品和概念具有独特文化风格,不论音乐、文字与影像,她用独特的方式演绎这个世代的许多梦想,很多人说她不只是歌手,更像是艺术家、一个安静的行动者。不使用FB与微博。她的行动、作品和公众形象却默默深刻地影响着华人青年,跨出属于自己的步伐节奏。

  作风低调几乎很少上通告,媒体常以「陈绮贞现象」来报导她。

绘者简介

王志弘


  平面设计师。1975年生于台北。1995年复兴商工广告设计科毕业,2000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并先后于2008年、2012年与出版社合作,自创INSIGHT、SOURCE书系,以设计、艺术为主题,引介如佐藤可士和、荒木经惟、原研哉、草间弥生、横尾忠则、中平卓马、篠山纪信、川久保 玲、山本耀司、细江英公、大竹伸朗、长岛有里枝等相关之着作。

  设计作品曾六度获台北国际书展金蝶奖之金奖、香港HKDA Design  Awards葛西薰评审奖与银奖、韩国坡州出版美术赏,并多次入选东京TDC。

图书目录

对话.一  与柯钖杰
对话.二  与郭英声
 
独白.一  开始的地方
独白.二  最熟悉的地方
独白.三  黑白照片
独白.四  底片的温度
独白.五  古巴.Magic
独白.六  Love
独白.七  背对哈瓦那

图书序言



在大海般的时间里─记陈绮贞「背对哈瓦那」摄影展
文:张惠菁
 

  陈绮贞说:在哈瓦那,时间像海一样。
 
  在哈瓦那,时间缓慢停滞。人生选项有限,没有急着要去的下一站。家家把街道当作客厅,电视机与收音机都开到最大声,于是城市龙罩在声音里。说话听不见,得用手势切穿噪音(因此陈绮贞说:「手是声音的表情」)。
 
  「背对哈瓦那」不只是个旅游照片展。陈绮贞以五个主题系列,探索时间的概念,与哈瓦那如大海般的时间细细说话。 
 
  在Hand和The Story of Street系列,你会看到她拍哈瓦那人的脸,手,街头角落等等。手的姿态、纹路,手机汽车等产品在街景中的缺席,也都是时间的一种面目。她拍的事物小,时间大;事物局部入镜,时间全面笼罩。
 
  Face系列中的脸孔,陈绮贞大多只用傻瓜相机即抓即拍,往往也只拍一张,就是一眼看到的印象。作为一个旅行者,她的镜头无法深究他们真正是谁,有过什么故事,也无意介入。这些哈瓦那人短暂出现眼前,她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于是这些脸孔成了哈瓦那城市与陈绮贞个人生命之间一触即过的吉光片羽,时间的碎片。
 
  但也只有碎片具备切穿整体的力量。在老人院的系列照中,老人原本都在发呆,木木然不动。绮贞用拍立得给其中一位拍了照,把老人给激活了:「It’s Magic!」一个又一个老人过来让她拍照,发出笑声、叫声,整座老人院醒了过来。最后一张开怀大笑的合照,实际上是「魔法后」的老人院。确实是魔法,因为时间被驱动了,转速突破事物凝止的表面。
 
  到了The Story of Rain系列,陈绮贞忽然翻转角色,让自己进入时间。骤雨倾盆,匆忙跳上计程车……,一系列从她视角半格连拍的画面─摄影者有意揭露她的位置,其实也在时间之流中。这时间显然与脸、手系列的时间有别。匆忙,有动作,有目的地,因一场大雨而加速,是旅人从外界带入的时间感。
 
  整个哈瓦那与外界时间的界线在海边。哈瓦那靠海,面向大海而坐,就是背对哈瓦那。在这些海景的摄影里,或许是陈绮贞向她所喜爱的艺术家杉本博司致意。不过,不同于杉本博司那种中性、宁静到无机的海洋,当陈绮贞写下「背对哈瓦那」这个命名,海便从此携带着边界的寓意而有了故事。一个年轻的远望者,与大海、大海般的时间之间,不对等、无止尽的面对。海平面与男孩身体的轮廓,一条其实不曾触及的切线。
 
  陈绮贞是歌手,是个经常在演唱会那被声音与光高度差异化的时间里,面对自己与观众的人。从这个角度去看绮贞这一系列在哈瓦那与时间的练习,感受很不同。「如果不能从平凡的事物里得到什么,那就必须自己去创造一些特别的东西。」她提到马奎斯的《百年孤寂》:「世界还太新,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必须用手去指。」在养老院,老人们看到拍立得时惊讶的表情,就像是《百年孤寂》里的马康多人第一次摸到冰块,或是绮贞第一次发现自己写了一首歌,第一次在台上感觉和所有人连系在一起般的完整……。
 
  在这大海般无尽又转瞬变化的时间里,陈绮贞提起她小时候问过妈妈的一个问题:「刚才的我到哪里去了?」这疑问像个气泡,突破了时间海洋的表面。却又转瞬即逝。在我们背对的海岸上留下了记忆。

图书试读

独白.七  背对哈瓦那
 
《流动的飨宴》是海明威在古巴写的巴黎回忆录,海明威最为人所知,也是我最喜欢的小说《老人与海》,也是古巴的生活带给他的灵感,和人生奋斗,永不妥协的的象征。
 
没有几个政治家像切.格瓦拉这样受到欢迎,具有时代的精神,甚至是旅行者永恆的向导。古巴音乐,是非洲音乐最美丽的变革。舞曲既忧伤又快乐,感官又神祕,是我最喜欢的波丽露(Bolero)。

因着这些原因,我很久以前就和自己约定,未来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哈瓦那至今仍然无法自由的上网,在那里的几天,我的手机几乎全程关机,最后甚至
不需要带出门。
 
出发前做了很多准备,确定了日出的时间,本来是夜猫子的我每天都在天亮前起床,海平线升起第一道曙光之前,我就已经站在海堤大道上。这是我对哈瓦那的承诺。

在这个没有捷运系统,没有通勤火车的城市,我只能依靠椰子车代步。是一种改装成椰子壳外型的摩托车。和我的相机,一支两公斤的轻形脚架,还有两个好伙伴。
 
我们每天至少徒步八小时,走遍大街小巷,一开始先避开观光客最多的旧城区,在过去哈瓦那辉煌时期,黑手党进驻的国家饭店附近,一直到能看见真正庶民生活的中央区。这些场景,在我出发前,过许多图片,许多旅行者的回忆,还有无数次的想像。当我真的到了当地,在震撼之余尚能平静的为他们,为这个美丽斑驳,缓慢又热情的城市,留下影像。

我不觉得我是一个摄影师,在这个城市,我是一个和古巴人民一样,身处被海洋环绕,会困惑也开放给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的定位的,海洋之子。

对于每个被拍摄的哈瓦那人,我尽量和他们交谈。他们对于镜头如此慷慨的,留下的微笑,防备,好奇,或是悠远的凝视,我能给予的只有让他们亲眼见到,他们自己的美。
 
我好喜欢看到他们看见手中的拍立得渐渐浮现的,那种表情的转变。一开始看到空白的画面,是那样的不解,总是会翻到背面,看看是不是我搞错了。接着一个模煳人影出现,当他们认出是自己,有人大笑,有人感动的无法将视线从照片中离开。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此生第一次的经验,第一次拥有一份完全属于自己,奢侈的定影。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