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电脑组装、选购、测试调校、维护一本通

2017电脑组装、选购、测试调校、维护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脑组装
  • 电脑硬件
  • 电脑选购
  • 电脑维护
  • 电脑测试
  • DIY电脑
  • 硬件教程
  • 装机指南
  • 电脑调校
  • 电脑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钱不在多,够用就行,教你门路,组装免惊!

  钱花的少少、效能一流又耐操,这是自组电脑者最大的成就感。为了大家都能马上学会组装电脑,同时排除常见问题,让不谙硬体採购和组装的新手也能瞧出门道、一手掌握。本书借由丰富全面的经验主题、深入浅出的解说、条理清晰的学习流程,让大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全书精彩内容:
  超值经验传承-组装电脑概念深度剖析
  採买秘辛揭露-各种硬体规格一本通吃
  独家选购心法-买得多不如买得对,拒绝多花冤枉钱
  作业系统安装-Windows10系统行得通
  超勐测试效能-少少预算组出高效能电脑
  还原维护安心-硬体装修採购一把抓,摆脱电脑孤儿苦境
  系统安全防护-摆脱裸奔上网的窘境,新电脑要穿新衣
  多媒体教学光碟-影片轻松看,电脑轻松学

本书特色

  掌握Intel四、五、六代CPU的特点。
  掌握APU优势与记忆体选配技巧。
  Z97还是170匹配不出错。
  A买8,N买6,省钱选好卡。
  完整的装机解说,新手都能装机。
  Windows 10来了,安装、测试、调校。
  家庭网路简单建,资料分享轻轻松松。
  系统维护与简易修复不求人。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2017电脑组装、选购、测试调校、维护一本通》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完全围绕该书的主题展开,力求详尽且专业,不包含任何超出该范畴的内容。 --- 《2017电脑组装、选购、测试调校、维护一本通》图书简介 面向2017年及以后一段时间内个人电脑硬件技术发展趋势的权威参考指南 在信息技术飞速迭代的浪潮中,个人电脑(PC)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计算工具,而是集工作、娱乐、创作于一体的核心平台。然而,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硬件规格、不断更新的接口标准以及日益深入的系统优化需求,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用户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 《2017电脑组装、选购、测试调校、维护一本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而是以2017年前后的主流硬件技术栈为基准,提供了一套从零开始构建、科学评估、性能挖掘到长期稳定运行的完整解决方案。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旨在帮助读者彻底掌握现代PC的“里子”和“面子”。 第一部分:科学选购与兼容性解析(奠定基础) 本部分是构建高性能、高稳定PC的第一步,聚焦于如何慧眼识珠,避免兼容性陷阱。 第一章:核心平台选购策略(CPU与主板) 处理器(CPU)选型深度剖析: 详细解读Intel Kaby Lake架构(如i7-7700K)与AMD Ryzen(Zen架构)的性能定位、核心/线程优势对比。讨论超线程技术、基础频率与睿频加速机制的实际意义。 主板芯片组的抉择: 针对Intel Z270、H270及AMD B350、X370等主流芯片组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讲解PCIe通道分配、M.2接口支持(SATA与NVMe的区别)、供电设计(VRM)对超频潜力的影响。 平台兼容性自检清单: 提供一套详尽的CPU插槽(LGA 1151/AM4)与主板、内存(DDR4规格与频率)的精确匹配指南,确保硬件组合的物理与电气兼容性。 第二章:存储与内存:速度的瓶颈突破 固态硬盘(SSD)技术前沿: 深入解析SATA 6Gb/s、PCIe 3.0 x4 NVMe协议在实际读写速度上的差异。讲解NAND闪存类型(TLC/MLC)对寿命和性能的影响,以及Trim、GC(垃圾回收)机制对系统性能的维持作用。 内存(RAM)的性能优化: 不仅关注容量,更强调频率(如DDR4-3200MHz)与时序参数(CL值)的权衡。详解双通道(Dual Channel)与四通道的搭建要求和性能提升幅度。 机械硬盘(HDD)的角色定位: 讨论大容量数据备份与缓存盘的配置策略,以及缓存技术(如Intel Optane Memory的初期应用思路)。 第三章:显卡与电源:决定性能上限与系统安全 独立显卡(GPU)性能解析: 聚焦2017年前后NVIDIA Pascal架构(如GTX 10系列)和AMD Polaris架构的产品线划分。讲解核心频率、显存位宽、显存容量对不同分辨率(1080p/2K/4K)游戏和专业应用的影响。 电源供应器(PSU)的选购艺术: 强调电源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刚刚好且稳定”。解析80 PLUS认证(铜牌、金牌)的含义,计算系统满载功耗的精确方法,以及单路12V输出的重要性。 机箱风道设计基础: 介绍冷热空气流动的基本原理,讲解塔式散热器与一体式水冷(AIO)的安装布局对机箱内部微气候的影响。 --- 第二部分:专业组装与线缆管理(实现构建) 本部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供细致入微的装机步骤指导,特别强调物理操作的规范性。 第四章:装机前的准备与安全规范 防静电(ESD)操作指南: 详细说明在操作精密电子元件前,如何使用腕带或接触金属接地释放人体静电,避免瞬间电流损坏硬件。 工具箱的配置: 推荐必备的工具,如磁性尖端螺丝刀套装、扎带、热导硅脂涂抹工具等。 主板预装件的顺序: 规范CPU安装、散热器扣具安装、内存条插拔的正确手法,避免CPU针脚或插槽损坏。 第五章:细致入微的硬件安装流程 CPU与散热器的完美结合: 演示不同类型CPU(如方形、长方形)的散热器安装技巧,重点指导热管与CPU顶盖的完全接触,以及扭矩适度的螺丝紧固。 显卡与存储设备的安装定位: 明确主板上最佳的PCIe插槽选择(通常是CPU直连的全速插槽)。指导M.2 SSD的固定和线缆管理中的SATA数据线布局。 线缆管理的艺术化与功能性: 分步讲解24pin主电源线、CPU供电线(4/8pin)、PCIe辅助供电线的隐藏路径。强调整洁线缆对机箱内气流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BIOS/UEFI界面的初次接触与配置 固件界面的导航: 识别和进入主板的UEFI设置界面。 基础设置校验: 确认CPU型号、内存识别容量与频率、硬盘启动顺序的正确性。 XMP/DOCP(内存一键超频)的激活: 指导如何加载厂商预设的内存超频配置,确保内存运行在标称速度上,而非JEDEC默认低频。 --- 第三部分:系统部署与性能调校(优化挖掘) 硬件装配完成后,性能的真正释放依赖于软件层面的精细调校。 第七章:操作系统与驱动的洁净安装 启动盘的制作与引导: 演示如何使用官方工具制作Windows 10/11(或当时主流系统)的启动U盘。 硬盘分区方案设计: 推荐适用于SSD和HDD混合系统的分区策略(如C盘系统/D盘应用/E盘数据),并讲解对齐(Alignment)对SSD性能的重要性。 驱动程序的顺序与版本控制: 强调应优先安装芯片组驱动,随后是显卡驱动,避免使用通用驱动导致的性能损失。 第八章:系统级性能调校与优化 电源计划的高级设置: 从“平衡”切换到“高性能”模式的全面影响分析,以及对CPU最小/最大处理器状态的精细控制。 后台服务的瘦身: 识别并禁用不必要的Windows服务和启动项,以释放内存和CPU资源。 虚拟内存与缓存的合理设置: 根据物理内存大小,确定虚拟内存(Pagefile)的初始与最大值设置原则。 第九章:超频与电压/频率的稳定极限探索 CPU基础超频理论: 讲解倍频(Multiplier)与外频(BCLK)对CPU频率的贡献,以及体质筛选的初步概念。 电压(Vcore)与温度的平衡: 设定安全电压范围,通过增加倍频并微调核心电压,寻找系统在特定温度限制下的最高稳定频率点。 显卡(GPU)的频率与功耗限制调整: 使用第三方工具(如MSI Afterburner)对核心频率、显存频率和功耗墙进行调整,实现性能提升。 --- 第四部分:压力测试、诊断与长期维护(确保可靠) 再强大的配置也需要严苛的测试来验证其稳定性,定期的维护则是保障其持久性能的关键。 第十章:全负载压力测试与稳定性验证 CPU与内存的压力测试: 熟练运用Prime95(Small FFTs/Blend模式)和AIDA64 FPU测试,监测功耗和温度曲线,判断散热系统是否足够强劲。 GPU的图形负荷测试: 使用FurMark或3DMark系列测试,评估显卡在高负载下的温度表现和功耗墙限制。 I/O与系统综合稳定性: 利用PCMark等工具进行全平台综合模拟测试,确认系统在混合负载下的蓝屏或死机风险。 第十一章:系统监控与故障排查方法 温度监控指标解读: 区分核心温度(Tctl/Tdie)与主板监控点温度,理解安全温度阈值。 常见故障代码与现象分析: 详述POST自检失败时的蜂鸣器代码含义,以及电源不稳、内存接触不良等常见硬件问题的快速定位方法。 蓝屏(BSOD)日志的深度分析: 如何通过Windows事件查看器或Minidump文件,快速定位导致系统崩溃的驱动程序或硬件模块。 第十二章:系统维护与硬件寿命延长 定期清灰与散热系统维护: 讲解如何安全拆卸风扇、清理积尘,以及对液冷设备(水泵、冷排)的检查周期。 固件(BIOS/驱动)的适度更新策略: 论述何时应该更新主板BIOS(通常为修复重大Bug或支持新硬件),何时应保持驱动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折腾。 数据备份与系统镜像的建立: 强调使用Ghost或Acronis True Image等工具创建系统快照的重要性,确保在硬件或系统发生不可逆损坏时,能快速恢复工作环境。 本书特点: 聚焦主流: 所有技术和产品均以2017年前后最流行的硬件和架构为蓝本,具有极强的实用指导价值。 图文并茂: 大量实物操作图解,特别是针对微小部件的安装和线缆的隐藏技巧。 深入原理: 不满足于“怎么做”,更深入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让读者真正理解硬件的工作机制。 《2017电脑组装、选购、测试调校、维护一本通》是每一位希望掌控自己PC核心技术的电脑爱好者、DIYer及IT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电脑基本概念篇
ch01 新手装机指南
 
配备选购指南篇
ch02 选购CPU -中央处理器
ch03 选购主机板
ch04 选购记忆体与硬碟
ch05 选购显示卡
ch06 选购电源供应器与机壳
ch07 选购萤幕
ch08 选购周边装置
ch09 我该怎么配-装机配置实践计画
 
DIY 组装电脑攻略篇
ch10 组装CPU 与散热风扇
ch11 组装记忆体
ch12 组装机壳与安装主机板
ch13 安装硬碟与光碟机
ch14 安装电源供应器与主机板讯号线
ch15 组装显示卡
ch16 安装机壳侧板与週边
 
开机测试与系统安装篇
ch17 开机测试大典
ch18 规划安装Windows 10作业系统
ch19 Windows 10
ch20 提升系统安全性
 
超稳超快测试调校篇
ch21 烧机与检测CPU
ch22 检测记忆体
ch23 检测硬碟
ch24 测试显示卡效能与稳定度
ch25 系统备份与防护
ch26 提高系统速度与显示效果
ch27 修复与转移系统

图书序言



  笔电、平板和智慧型手机的普及,虽对装机市场冲击颇大,但办公或游戏还是以桌上型电脑效能最好且便宜,故公司与家里多半会购置一台。购买电脑的方式有很多种,自己组装依然是最划算且弹性的。这需要一点点技术,不过学起来也很快。这本书就能让你快速掌握市场动态、选购技巧和装机操作。

  对于电脑这种家家都有的电子产品,更换元件或是装个作业系统,也算是必备的生活技能。谁会都不如自己会,掌握这些技巧,工作生活也更方便一些。另外,也能省下不少钱。如果你比较「宅」,那么从线上平台直接购买配件,自己在家里组装也是可以的。

  本书介绍了CPU、主机板、显示卡、记忆体和硬碟等装机元件的市场形势,也提供了选购要点,无论您从网路购买还是在卖场选购,这些内容都能让你少走些弯路,节省大量时间。书中有大量的配置分析,从别人的错误中,我们可以吸取经验,让自己的搭配更为完美。配件买回来之后,就可以参考书中的装机操作进行组装了。装机过程是经过专业人是最佳化的,所以准确也容易掌握,对照图片任何人都能装好电脑。装机这方面,新手和老手不会有很大区别,顶多是初学者慢一点,需要仔细一点,所以你肯定可以完成组装。

  另外,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作业系统知识,安装系统、进行维护这些也可以自己完成。作业系统这一部分是以最新的Windows 10 来示范的,即便您有一些作业系统的使用经验,那么把这一部分当作学习新系统的资料,也是很不错的。当你熟悉了Windows 10,就可以在系统中测试你的硬体,检验一下装机成果,相信多少会有一些成就感,乐趣自在其中。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到電腦維護,這部分我一直覺得很頭痛,總覺得自己手邊的工具和知識都不夠。平常電腦跑慢了、有奇怪的雜音、或是偶爾藍屏,就只能上網亂搜,試一堆方法,有時候反而越弄越糟。這本《2017電腦組裝、選購、測試調校、維護一本通》聽說在這方面有非常詳盡的介紹,像是如何清理灰塵、更換散熱膏、還有檢測硬體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甚至是一些軟體的優化技巧,像是系統重灌、驅動程式的更新等等。我特別期待書裡能教我如何進行各種測試,像是硬碟的健康度檢測、記憶體的穩定性測試,還有顯卡的壓力測試,這樣以後電腦出現問題,就能自己判斷問題所在,而不是只能送修,花冤枉錢。維護得好,電腦壽命也能延長,而且使用起來也會更順暢。我個人非常在意電腦的穩定性,畢竟工作和娛樂都離不開它,突然出問題真的會讓人崩潰。這本書就像是幫我準備了一個電腦醫生工具箱,讓我可以隨時隨地為我的愛機做健康檢查和治療,感覺超安心的!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腦組裝、維護這些技能,就像是學廚藝一樣,需要有好的食譜和實用的技巧。《2017電腦組裝、選購、測試調校、維護一本通》這本書,聽說就像是為我們台灣的電腦愛好者量身打造的「終極食譜」。它涵蓋了從零件的基礎認知,到實際的組裝步驟,再到後續的測試、調校和日常維護,這流程非常完整。我特別期待書裡能有圖文並茂的組裝教學,像是如何正確安裝CPU、CPU散熱器、記憶體、顯示卡,以及如何整線,讓機殼內部看起來乾淨清爽,這不僅影響美觀,對散熱也有幫助。而且,對於新手來說,一個詳細的步驟指南,可以大大降低組裝失敗的機率,減少挫敗感。書裡提到的「選購」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市場趨勢的分析,以及在不同時期(例如:購物節、新品發表前)的選購建議。至於「測試調校」和「維護」,這部分更是讓我覺得它物超所值,能學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不僅能省錢,更能累積寶貴的經驗。總之,這本書聽起來就是一本我放在桌上,隨時可以翻閱的「武功秘笈」,相信它能幫助我在電腦世界裡走得更遠、更穩!

评分

這本《2017電腦組裝、選購、測試調校、維護一本通》聽說在「選購」的部分做了非常深入的剖析,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每次走進光華商場(或線上逛PC家、Momo),看著琳瑯滿目的CPU、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總是會選擇困難症發作。這本書應該會針對不同預算、不同用途(例如:文書處理、遊戲、影音剪輯、程式設計)提供各種組裝建議和零件對應的效能分析。像是CPU的品牌、架構、核心數、時脈速度,顯示卡的型號、記憶體大小、流處理器數量,這些數字和術語常常讓人霧裡看花。我希望書裡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釋這些,並且有實際的性能測試數據來佐證。例如,同樣是NVIDIA的GTX 1060,不同廠商推出的版本在散熱、超頻潛力上可能會有差異,這本書會不會就這些細節做比較呢?另外,關於機殼的選擇,散熱、靜音、擴充性,還有電源供應器的瓦數和80 Plus認證,這些也都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略。能有一本指南,幫助我一次到位,買到最符合我需求的零件組合,那絕對能省下不少時間和金錢,並且避免買到「盤子價」或效能不符的產品。

评分

關於「測試調校」這個部分,我真的覺得是很多電腦書都會略過的關鍵點。《2017電腦組裝、選購、測試調校、維護一本通》能把這部分獨立出來,並且詳細說明,真的非常難得!組裝完一台電腦,光是把零件裝上去,還不算真正完成。測試才能確保所有零件都正常運作,而且調校才能讓電腦的效能達到最佳狀態。書裡會不會教我們如何使用一些免費的測試軟體,例如Prime95測試CPU的穩定性,FurMark測試顯卡的散熱和負載能力,還有AIDA64進行全方位的硬體檢測?我特別想知道如何進行「壓力測試」,也就是讓電腦在高負載下長時間運轉,看看會不會出現崩潰或過熱的情況,這對於確保電腦的穩定性和壽命至關重要。調校的部分,像是BIOS的設定,如何調整記憶體的時序和頻率(XMP),如何設定風扇的轉速曲線來達到散熱和靜音的平衡,甚至是如何進行軟體層面的優化,例如關閉不必要的啟動程式、調整電源計畫等等,這些細節的掌握,往往能讓電腦的整體表現更上一層樓。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從一個單純的「裝機者」晉升為一個懂得「調校」的玩家!

评分

哇,這本《2017電腦組裝、選購、測試調校、維護一本通》我真的等了好久了!身為一個對電腦有濃厚興趣的台灣人,每次想自己升級或組裝電腦,總覺得網路上資訊零散,看了頭昏眼花。這本書聽說內容超紮實,從零開始教你怎麼挑選零件,什麼是CPU、GPU、RAM,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還有各種品牌、型號的比較分析,光是想到能自己從茫茫零件海中找到最適合我的組合,就覺得超有成就感。更別說還有關於硬碟、SSD的選擇,SSD現在真的是必備了,對開機速度和程式載入速度的提升太明顯了。書裡一定會提到各種插槽、介面,像是USB 3.1、Type-C,還有M.2的SSD,這些新技術的發展真的很快速,自己學起來才能跟上腳步。以前組裝最怕就是買錯東西,然後裝了半天發現不相容,真的很想哭。希望這本書能讓我變成組裝達人,以後幫朋友組電腦,他們都會來找我!而且聽說書裡面還有提到一些超頻的技巧,雖然我還沒嘗試過,但光是知道有這種可能性,就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完全不只在於基本的組裝,而是能讓你把電腦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這才是真的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