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散步:林丽琪的四季野地随笔

野花散步:林丽琪的四季野地随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野花
  • 植物
  • 自然
  • 散文
  • 随笔
  • 四季
  • 生活
  • 林丽琪
  • 台湾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然绘图就像一把钥匙,邀读者一起体验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命脉动
 
   自然风情画家林丽琪每天持之以恆的山林散步,
  以绘画仔细描绘自然,将巧遇的花草、昆虫以及生活里的蔬菜水果一一入画。近年更将触角延伸至台湾各地的海边、高山、野地,
  完成了无可取代的野花散步。
 
  山林里的任何动静无不吸引着林丽琪的目光,
  她看见飞舞的蝴蝶、啃食叶片的虫子,
  鸟儿在枝头觅食跳跃移动的身影,感觉植物的唿吸。
  出其不意遇见的野地生命,总是鼓舞着她借由描绘叶片、花朵,
  掉落野地的一段枯枝,记录生物成长的过程与惊奇。
  跟随季节更迭的脚步,学习自然丰美的变化,
  感受空气中的湿度、气味,让自己融入环境,
  感觉每一地方的独特与差异,记录、画画可以整理思绪,
  发现微妙的事物,听到细腻的声响,让自己沉浸在美妙的环境。
 
  自然绘图就像一把钥匙,开启我探索野地的方式,
  让我体验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命脉动。
  自然赋予我灵感的泉源,期待从观察自然开始,唤起原始的感动。
  野地不修边幅的模样让我欢喜,
  总有一股动力在我的内心搅拌、翻腾,
  野花的生命催促我登上山崖探望,到海边寻找沙滩上的花朵,
  追求野花的路程让我充满喜悦……
  有趣的探险成为美丽的记忆足迹,
  顺利变成一张张的植物画,丰富我的创作题材。—— 林丽琪
尘封的足迹:一卷关于旧时光与日常的细腻观察 图书名称:遗落的信笺与巷口的微光 作者: (此处可留空或填入一个与原书作者风格迥异的笔名,例如:周行野) 出版社: 映月书坊 --- 内容简介: 《遗落的信笺与巷口的微光》并非一本关于宏大叙事或惊天动地故事的集子,它是一份对“时间颗粒”的细致打捞。本书是一组散落在不同年代、不同城市角落的微观笔记,聚焦于那些被现代生活的喧嚣轻易碾过,却又在特定光影下闪烁着生命纹理的日常瞬间。 作者以一种近乎人类学家的沉静与诗人的敏感,穿梭于被遗忘的旧城区、吱呀作响的阁楼、以及人与人之间那些转瞬即逝的眼神交汇中。全书没有明确的主线情节,更像是一张由无数细小观察编织而成的挂毯,每一块色泽、每一根丝线,都蕴含着逝去生活的气息。 第一辑:城墟的低语 (The Murmur of Ruins) 本辑收录的篇章,是作者对城市肌理下那些“正在消失”的片段的追溯。 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一间历经三代人经营的裁缝铺。这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对“手艺”本身的一次深刻描摹——从旧式缝纫机踏板的韵律,到沾满细小布屑的木制地板,再到店主那双布满老茧却依然灵巧的手指。作者细腻地记录了手工制作带来的秩序感,并探究了在批量生产时代,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价值是如何被社会悄然稀释的。其中一篇《蓝靛染色的记忆》,详细描述了旧时一家染坊在特定季节里散发出的酸涩气味,以及那些被反复浸泡、晾晒后,最终定格的深沉蓝色,如何成为那个年代家庭最朴素的底色。 另一组文章则聚焦于城市边缘的“非正式空间”:废弃的火车站台、雨夜中仍在营业的流动面摊,以及深夜里老旧公寓楼的共用走廊。作者捕捉的不是衰败,而是生命力在夹缝中顽强生长的痕度。例如,在《第十七号消防栓下的秘密花园》中,记录了一群退休老人在城市绿化带边缘,用收集的砖头和玻璃瓶,构建出一个私密而精巧的微型生态系统,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照料,映射出一种对“拥有”和“掌控”的渴望。 第二辑:时间的纹理 (The Texture of Time) 这一部分深入探讨了物品与记忆之间的复杂联结。这里的“信笺”,并非指浪漫的情书,而是那些被生活遗忘在角落的、承载了严肃或琐碎信息的载体。 有关于一张泛黄的火车票,它不仅仅是里程的记录,更是某人青春期一次莽撞出走的起始点。作者通过对票面边缘磨损程度的描摹,推演出携带者在旅途中的焦虑与兴奋。另有对一套旧式搪瓷杯的研究,杯沿上细微的缺口,记录着无数次被粗鲁放置、无数次被热茶烫热的日常瞬间。作者将这些物品视为“时间的化石”,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生活方式和时代的局限性。 《阁楼里的百科全书》一章,是全书最富学术色彩的片段,作者翻阅了一套七十年代的家庭百科全书,不仅关注其知识的滞后性,更注重其装帧的风格、插图的线条,以及书页间夹着的那些干燥的花瓣或揉皱的便签。这些附着物,成为了比百科知识本身更珍贵的“人物侧写”。 第三辑:人的肖像与疏离 (Portraits and Alienation) 本辑聚焦于人与人之间微妙而难以言喻的关系。作者避免了对人物进行戏剧性的渲染,而是采用极简的观察视角,捕捉那些“未完成的交流”。 《雨中伞的几何学》描绘了在暴雨中,两个陌生人共享一把伞时,身体边缘如何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以及那一刻空间被压缩后产生的奇特亲密感与随即的疏离。这不是一个关于爱情或友谊的故事,而是关于“共存”的物理学。 在《电梯里的静默法则》中,作者解析了现代都市人如何在密闭空间内建立起一套复杂的“非眼神接触”体系。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凝视电梯数字,有人专注于自己鞋尖的鞋带。作者试图揭示,这种刻意的回避,是如何成为一种维护个体精神边界的必要防御机制。 行文风格与主题: 全书语言沉静内敛,充满画面感,但绝不滥用形容词。作者的笔调接近于一位清醒的记录者,不带批判,只求呈现。他(她)对“质地”的迷恋——木头的纹理、灰尘的密度、阳光穿过百叶窗投下的光束的锐利度——构成了叙事的核心。 《遗落的信笺与巷口的微光》试图唤起的,不是对某个具体黄金时代的向往,而是对“此刻此地”的感知力。它邀请读者慢下来,去注意那些被我们习惯性忽略的背景噪音、不经意的触碰,以及那些如同微光般,在遗忘的角落里坚持存在的微小事物,思考我们在快速流逝的生活中,究竟“拾起”了什么,又“遗漏”了什么。它是一份对逝去与当下的温柔审视,一份关于“存在痕迹”的细致整理。 适合读者: 热衷于城市观察、对非虚构写作风格感兴趣,以及喜欢在日常琐碎中挖掘哲学意味的读者。尤其适合那些希望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抽取出纯粹的“质感”和“瞬间”的阅读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丽琪


  每天持之以恆的山林散步,以绘画仔细描绘自然,将巧遇的花草、昆虫以及生活里的蔬菜水果一一入画。近年更将触角延伸至台湾各地的海边、高山、野地,完成了无可取代的野花散步。曾为邮政总局绘制香花邮票、玫瑰花明信片,并曾获小太阳最佳插画奖。着有『林丽琪的秘密花园』、『我的自然调色盘』、『妈妈的厨房菜』以及最新出版的『野花散步』(以上均由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花送幸福』(上旗文化出版),插画作品有『植物Q&A』、『菜市场蔬菜图鑑』(以上由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赏叶』(商周文化)、『我的春夏秋冬』(和英文化)。

图书目录

Chapter 1  野花的春天                                4
春日野花                                            6
野草阳台散步                                       10
田园野花                                           14
大鹿林道                                           16
翠峰堇菜                                           20
观雾公路的胡麻花                                   23
檞寄生                                             26
太平山谷的和谐共鸣                                 28
太平山樱                                           31
山毛榉落叶                                         34
日本鸢尾                                           38
灾后重生                                           40
毬兰                                               42
滨苦菜                                             44
合欢溪水岸                                         46
前进小奇莱                                         48
研海林道                                           52
大屯山色                                           56
面天山                                             60
大屯西峰的伏牛花蚂蝗                               64
 
Chapter 2  夏日乐章                                 68
自由奔放的野地                                     70
丹凤山的威胁                                       72
发现原生种植物                                     74
岩上之花的唐杜鹃                                   76
台湾月桃                                           78
雨天的奇幻旅程                                     80
深山野牡丹                                         82
野花博览会                                         86
磺溪                                               90
野丛里的魔幻                                       92
望幽谷野地                                         94
魔鬼植物的蒺藜草与红瓜                             98
麟山鼻的藻礁                                      100
水鸭脚海棠                                        102
水尾渔港的野花                                    106
倒地蜈蚣                                          110
合欢溪畔的野花                                    114
探访小奇莱                                        120
合欢山坡的野花                                    124
连峰步道的自然组合                                126
爬森藤                                            128
 
Chapter 3  秋的悸动                              130
壮围海岸的野花                                  132
台风最前线的海滨植物                            134
秋日的丹凤山坡                                  136
山谷旁的蕈类                                    138
南五味子                                        140
洋紫荆                                          143
菜公坑                                          144
丹凤山坡的南岭荛花                              146
秋日的台湾山菊                                  148
安农溪河畔                                      150
合欢山野溪                                      152
司立富瀑布                                      154
岩坡上的乌皮茶                                  158
糖果子般的邓氏胡颓子                            160
大屯山峰的五节芒草原                            162
七星山神秘之境                                  164
桑寄生与绿啄花                                  166
飞旋的黄杞翅果                                  168
俄氏草                                          170
秋天的不速之客                                  172
 
Chapter 4  沉浸冬日                              174
大屯山南峰                                      176
爱情与耳荚相思树                                180
大头茶                                          182
竹子湖的山桐子                                  184
米碎柃木                                        187
红果金粟兰                                      188
小红帽与草河畔野花                              190
鳌鼓湿地                                        192
大头茶林径                                      196
青苔、蕨类与台湾款冬新叶                        198
红榨槭散步                                      199
美丽的地衣与落叶                                200
狭叶荚蒾的路径                                  202
植物花芽的御寒术                                204
冷水坑的山月桃                                  206
大雪山林道                                      208
野猪奇遇                                        210
麟山鼻海岸步道                                  212
毛地黄                                          214
鞍马山201林道                                  216
残冬色泽                                        218
 
作者后记                                       222

图书序言

作者后记

记录野花风景
 
  时间的推移进展,让人生有着不同阶段的体会,在两个儿子上小学及幼儿园的年纪,流浪到我家阳台的小狗莉莉,已在去年到另一个国度奔跑嬉游。莉莉是全家人的好朋友,回想莉莉和我一同走入自然的那段时光,脑海充满许多惊险有趣的画面,莉莉陪伴我们全家十七年的岁月中,虽然惹了不少麻烦,却也留下许多深刻的回忆和百感交集的感触。如今儿子们已经长大就业,现在的我除了走进住家旁的丹凤山之外,有时也会探访美丽的大屯山林,偶尔抽空与朋友结伴前往中高海拔的山区。

  走进山林时,树林里的任何动静无不吸引我的目光,我看见飞舞的蝴蝶、啃食叶片的虫子,鸟儿在枝头觅食跳跃移动的身影,感觉植物的唿吸。出其不意遇见的野地生命,总是鼓舞着我借由描绘叶片、花朵,掉落野地的一段枯枝,记录生物成长的过程与惊奇。自然绘图就像一把钥匙,开启我探索野地的方式,让我体验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命脉动。

  跟随季节更迭,学习自然丰美的变化,感受空气中的湿度、气味,让自己融入环境,感觉地方的独特与差异,记录、画画可以整理思绪,发现微妙的事物,听到细腻的声响,让自己沉浸在美妙的环境。自然赋予我灵感的泉源,期待从观察自然开始,唤起原始的感动。

  野地不修边幅的模样让我欢喜,总有一股动力在我的内心搅拌、翻腾,野花的生命催促我登上山崖探望,到海边寻找沙滩上的花朵,追求野花的路程让我充满喜悦。在这秋高气爽的秋日,疏落的蝉声像是提醒我存于心中的野花时间表,再度吸引着我步入林野,看看台湾山菊开了没?肺形草在坡地上现身了吗?

  谢谢先生与家人的支持,与妹妹聊天讨论的过程常带来许多发想,还有经常一同出游的宝玉、惠页、妹妹、沈老师与胡老师,让我有更多亲近山林的机会。有了老朋友的帮忙,一起寻找与探访自然的路程,有趣的探险成为美丽的记忆足迹,顺利变成一张张的植物画,丰富我的创作题材,由衷的感激你们。二十年前参加由郑明进老师指导的奇岩社区妈妈绘画班,老师带来丰富精致的绘本与学员分享,引领我进入绘画创作,成为我的生活重心,老师就像一座灯塔给予每个画者适切的方向。鼓励提携我记录自然的张蕙芬总编,让我挥洒自由的创作空间,总是接受我的想法,实现野花散步的梦想。最后感谢天下文化给我出版的机会,虽然完成了,只要山林还在,记录野花风景是一辈子的事情,虽然没完没了, 却让我甘之如饴!

图书试读

野花的春天
 
春日野花
 
阳光终于驱逐停滞多日的寒流,走在回暖的天气中,全身彷彿解冻般温暖起来,绿意盎然的二子坪山壁,蛇根草聚拢的花苞,由粉绿色渐渐变化为白色的花冠,集结沈寂许久的能量,绽放了第一朵纯洁的花朵,透露春天来临的讯息。这条绿色长廊,随着时序变化各种野花的色彩,红楠枝头萌生的芽苞,鲜嫩新叶唿之欲出,山壁上有长柄卵果蕨、生根卷柏、水鸭脚海棠,轮番上演各有特色的植物。(图01-2)
 
阳投公路旁,华八仙、荚蒾就像山林的野花序曲,以簇生的米白色花序揭开春天的序幕,桔梗兰、灯称花和悬钩子纷纷伸出花蕾,如同报春花般展现新气象,山樱花洋溢桃色、粉红色的花容笑餍,如同万花筒般炫耀山林,花序从看似干枯的花芽冒出,芽苞像就鳞片般,层叠包裹着花蕾,开裂苞片伸出花梗,修长的花萼,好似一件有腰身的合身上衣,搭配裁减成六片的长裙,裙摆有裂口设计,轻盈绚烂的花朵里,花丝贴着花瓣,由花萼保护着子房,我浅尝萼片里的透明蜜汁,有股清甜的滋味,难怪绿绣眼搜索每一朵新鲜的花蕾品尝。(图01-4)
 
山径旁的野花争相绽放,堇菜的叶片挤出石阶的缝隙,佈满边坡的通泉草,开了梦幻的紫色花朵,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能见到繁花似锦的缤纷花朵,呈现春天蓬勃的朝气。(图01-1,01-3)
 
【野地随笔】雨后晴朗的天气,干净无尘的空气让人打开心胸畅快唿吸,我踩踏林径堆叠柔软的落叶,有种远离尘嚣的舒适,空气中满溢着野花香,那是荚蒾初开放的味道。
 
野草阳台散步
 
春节前,花台上陈年的园艺植物呈现老态疲惫的模样,我展开大刀阔斧的修枝作业,剪除了植株的老叶与朽败的枝条,迎接即将隆重登场的野花季节,散佈阳台的野花正如火如荼的繁衍成长,紫花酢浆草佔据毬兰的花盆,紧锣密鼓绽放粉桃色的春日宣言,她那勤奋的精神,让我舍不得摘除这丛象征春天的代言野花。
 
挪动矮墙上的盆花位置,赫然发现,早已结了心形鼓膨小果子的台北水苦贾,竟然趁我忙碌年节的时刻,悄悄打开花蕾,青蓝色花朵的浪漫,柔软了坚硬的水泥墙,小毛茛错综交结相互依偎的茎生叶,攻城掠地佔领一处阳光充足的地盘,小毛茛与毗邻的点地梅、蓬莱珍珠菜打交道,三方维持良好的友邦关系,各自找到安居乐业的地方。(图02-1,02-2)

用户评价

评分

读林丽琪老师的文字,总有一种回到家乡的亲切感。她的《野花散步:林丽琪的四季野地随笔》,光听书名就让人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台湾这片土地,因为有林老师这样细心观察、用心记录的作者,才显得更加生动和有温度。我特别好奇,她会在书里描绘哪些我们熟悉的,又或者完全陌生的野花野草?是在山林间,还是在海边,抑或是城市角落里?我期待能从书中读到那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观察,就像她对待每一个生命的态度一样。也许,在她的笔下,那些不起眼的野花,也会有着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我尤其想知道,在她的四季流转中,有哪些野花扮演了特别的角色?是春天最早探出头来的嫩芽,还是秋天最后一抹绚丽的色彩?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花草,更是一种关于生活态度的指引,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去感受,去发现,去爱。

评分

一直以来,都很欣赏林丽琪老师那种将平凡生活化为诗意的能力。这次的《野花散步:林丽琪的四季野地随笔》,单是书名就足够吸引人。我一直觉得,在台湾这片土地上,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美丽,而林老师,恰好是一位善于挖掘和呈现这些美丽的眼睛。我非常期待,她会如何用她一贯的细腻笔触,描绘出四季更迭中,那些野地里悄然绽放的生命。我很好奇,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野花背后的故事?例如,它们的生长习性,它们的名字由来,或者在台湾的民间传说中,它们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总是觉得,从这些看似微小的生命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坚韧、关于适应,甚至关于生命的哲学。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的书,更像是一场温柔的邀请,邀请我去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却又如此珍贵的细节。

评分

每次读到林丽琪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被温柔拥抱的感觉。这次的《野花散步:林丽琪的四季野地随笔》,光是书名就让我心生向往。我一直觉得,我们对于身边的自然,常常是视而不见,匆匆走过,但林老师却能在一草一木中,发现最动人的风景。我非常期待,她在这本书里,会带我们走进怎样的野地?是熟悉的后山小径,还是未曾涉足的山林深处?我希望从中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我特别想知道,她会不会分享一些她对不同野花的独特见解,比如它们在特定季节展现出的生命力,或者它们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找到生存之道?对我而言,这样的阅读体验,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滋养,让我重新找回了与土地的连接,也更加珍视生命中那些细微而美好的存在。

评分

我一直觉得,林丽琪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魔力,能轻易地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曾经读过她的一些散文,对她那种细腻的观察力和温暖的笔触印象深刻。这次的《野花散步:林丽琪的四季野地随笔》,光看书名就让人充满了好奇。我常常在想,在台湾这片土地上,隐藏着多少我们不曾注意到的野花野草?它们在什么时候盛开,什么时候凋零?它们又是如何顽强地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林老师的文字,总能把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赋予生命,让它们鲜活起来。我特别期待,在这本书里,能够跟随她的脚步,一起去发现那些藏匿在角落里的美丽。不知道她会不会分享一些有趣的观察,比如某种野花的独特形态,或者它们在当地的俗名和传说?我总觉得,通过她的文字,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甚至关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本书,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田野考察,一次心灵的旅行。

评分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野花散步:林丽琪的四季野地随笔》,书名就足够让人心生向往。我一直很喜欢林丽琪老师的文章,总觉得她像是住在我们隔壁,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充满观察力的笔触,描绘出我们都曾忽略的美好。这次的主题是“野花散步”,光是这个名字就勾勒出一幅画面:一个人,一双舒适的鞋,穿梭在乡间小路,或是山野林间,不为目的地,只为路边的野花野草,仔细地端详,慢慢地品味。我个人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水泥丛林里太久了,眼睛和心灵都有些疲惫,读这样的文字,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洗涤,让那些被遗忘的细微之处重新闪耀光芒。我特别期待能从书中感受到那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林老师会不会分享她如何辨认不同的野花,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生命故事?又或者,她在观察这些生命时,会联想到哪些人生的哲理?这对于平日里生活节奏飞快、常常被琐事缠身的我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提醒啊。我想,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关于野花,更是关于如何重新找回与自然连接的方式,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