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入關路:加入WTO祕辛

迢迢入關路:加入WTO祕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WTO
  • 中國加入WTO
  • 貿易談判
  • 經濟發展
  • 外交
  • 中國經濟
  • 國際貿易
  • 改革開放
  • 曆史
  • 迴憶錄
  • 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加入WTO的曆程,纍積無數人的辛酸與血淚。

  藉著參與人士拚湊的記憶,希望能為WTO走過的足跡留下雪泥鴻爪,也為百場艱苦卓絕的「日內瓦戰役」,及談判鬥士們生命中或深或淺的足跡,留下曆史紀錄,見證大傢同舟共濟,奮力圓一個偉大的夢想;也讓日後颱灣爭取加入TPP(跨太平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伴協定)、FTA(自由貿易協定)等區域經貿整閤的過程中,找到跟隨的足跡。
磅礴史詩,見證大國崛起:一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與全球化的深度洞察 書名: 轉型之光:巨龍騰飛的時代側影 作者: (此處留空,以便讀者自行想象或填充) 頁數: 約 700 頁 裝幀: 精裝典藏版 --- 內容提要: 《轉型之光:巨龍騰飛的時代側影》並非一部聚焦於特定國際貿易協定談判的紀實作品,而是一部宏大敘事的史詩,旨在全景式描摹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中國如何在一係列深刻的內部變革與外部機遇的交織下,完成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的艱難跨越,並最終融入全球經濟體係的復雜進程。本書著重探討瞭這一曆史性轉型背後,驅動社會、經濟、文化三個層麵同步重塑的內在邏輯與深層動力。 本書的敘事跨越四十餘年,將焦點置於“人”的抉擇與“製度”的演進之上。我們不記錄具體的會議記錄或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而是深入剖析那些影響國傢命運的宏觀決策如何體現在無數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以及這些生活變化如何反過來塑造瞭國傢的改革方嚮。 第一部分:破冰與摸索——體製的鬆動與初醒 本部分聚焦於改革開放初期,國傢在思想、經濟和地域層麵的試水與探索。這不僅僅是關於經濟政策的調整,更是關於意識形態鬆動、社會心理預期轉變的記錄。 思想的解放: 詳細梳理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的深遠影響,闡釋瞭這一思想解放如何為後續的經濟鬆綁提供瞭理論基礎。我們探討瞭知識分子群體在這一時期的角色轉變,他們如何從被邊緣化的群體重新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先鋒力量。 “試驗田”的意義: 深入分析瞭從傢庭聯産承包責任製到經濟特區的設立,這些“試驗田”的意義何在。它們不僅是經濟區域的劃分,更是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調整的縮影。我們通過大量案例,還原瞭第一代企業傢和地方官員在資源稀缺、政策模糊環境下的創新與抗爭。 城市與鄉村的張力: 聚焦於城市工商業的復蘇與個體經濟的興起。本書描繪瞭“萬元戶”的齣現如何挑戰瞭原有的平均主義觀念,以及城市職工在分配製度改革下麵臨的睏惑與機遇。 第二部分:結構性重塑——市場邏輯的植入與陣痛 隨著改革的深入,國傢開始從管理經濟轉嚮治理市場,這一過程充滿瞭結構性的衝突與痛苦的調整。 “價格闖關”與社會消化: 詳細分析瞭價格雙軌製到全麵放開的復雜過程,這不是簡單的數字遊戲,而是對社會承受力的一次次壓力測試。本書呈現瞭企業在價格放開下麵臨的生死抉擇,以及政府如何通過社會保障體係的初步建立來緩解衝擊。 國有企業的“蛇吞象”: 探討瞭國企改革的復雜性。我們關注的是企業管理層、工人代錶與政府監管層之間的博弈。書中描繪瞭企業産權界定、人員分流以及現代企業製度建立過程中的權責不清與製度創新並存的“中國式改革”。 要素的流動與集聚: 重點分析瞭勞動力、資本和土地要素在體製改革下開始跨區域流動的曆史場景。特彆是農民工群體的大規模湧現,如何為沿海經濟的騰飛提供瞭基礎動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城市化進程中的身份認同危機與社會融閤難題。 第三部分:全球視野的對焦——融入浪潮與規則重塑 此部分將視角投嚮世界,考察中國如何在更高層次的國際舞颱上確立自己的位置,以及這種定位對國內治理體係帶來的反饋效應。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探索: 本書審視瞭中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過程中,主動參與亞洲及亞太地區經濟閤作的努力。這部分內容側重於政策製定者如何學習、藉鑒和轉化國際先進經驗,而非簡單地模仿。 基礎設施的先行: 描述瞭國傢在交通、能源、信息網絡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超前布局,正是這些硬件的奠基,纔使得中國能夠有效承接全球産業鏈的轉移。本書通過對比不同時期大型基建項目的決策過程,展示瞭國傢戰略的連貫性。 “引進來”與“走齣去”的辯證法: 探討瞭外資引入初期對本土産業的衝擊與促進作用,以及隨後企業“走齣去”初期所遭遇的文化差異、法律障礙與品牌建立的艱難曆程。我們強調的是中國企業如何從簡單的“代工廠”嚮價值鏈上遊攀升的內在驅動力。 本書特色: 《轉型之光》的價值在於其深厚的曆史縱深感和細緻入微的社會剖析。它避免瞭將曆史簡化為單一的經濟或政治敘事。全書輔以大量的口述史料、未公開的內部報告分析(在不涉及國傢機密的前提下),以及對關鍵決策者、改革先驅者及其傢庭的深度訪談。 本書的寫作風格沉穩而富有洞察力,力求還原曆史的復雜性和多維度性。它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傢經濟奇跡的頌揚,更是對這場深刻變革中付齣代價者的銘記,以及對未來發展道路上潛在風險的審慎警示。通過對四十餘年曆史的梳理,本書試圖迴答一個根本問題:在一個龐大而古老的文明體中,如何實現如此激進而全麵的社會轉型,並最終成為塑造二十一世紀全球格局的關鍵力量。 讀者對象: 經濟史愛好者、社會學研究人員、國際關係學者,以及所有希望深入理解當代中國發展軌跡的讀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呂雪彗


  學曆: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係畢業

  曾任:自立晚報財經組組長,曾主跑颱電、中油、颱糖等國營事業、經濟部、百貨飯店産業等,外號為「國母」(亦即同業對主跑國營事業資深媒體人的尊稱)。

  現任:2000年2月15日,進入工商時報要聞中心迄今。
     主跑行政院、工程會、人事行政總處等單位,曆經12任閣揆更迭。
     2014年曾獲中時媒體集團首屆旺旺新聞奬年度選拔特優奬。

圖書目錄

【推薦序】讓颱灣有更為廣闊的國際經貿舞颱  蕭萬長
【作者序】想怎麼收獲,先學會怎麼栽
【楔 子】
【第一章】入會前的研究

第一節   爛橘子與GATT
第二節   加入GATT濫觴
第三節   研究GATT
第四節   蕭規江隨
第五節   發現三十三條新大陸
第六節   鋪路布樁

【第二章】入會試探及名稱故事
第一節 高空巧遇會談
第二節   名稱的故事
第三節   颱北賓館會談──決定名稱
第四節   寫不好的撰寫曆史性公文
第五節   祥龍專案

【第三章】正式遞件申請
第一節   入會遇貴人
第二節   入會時機費思量
第三節   遞件叩關
第四節   懷胎難養胎更難
第五節   遞件後的遊說
第六節   包可士開第一槍
第七節   名稱漫漫長路
第八節   入會案終於排入理事會
第九節   大陸三階段杯葛
第十節   兩岸入會掛勾羅生門
第十一節   成為觀察員

【第四章】國際市場的洗禮
第一節   入會工作小組成軍
第二節   專案小組&策略小組
第三節   黑白臉唱雙簧
第四節   小孩蛻變成大人
第五節   貿易體製備忘錄遭質疑
第六節   拋玉引磚
第七節   國內社會溝通
第八節   不可或缺的要角

【第五章】雙邊談判列車開動
第一節   王誌剛禦駕親徵
第二節   颱美最終迴諮商
第三節   棘手雙邊難題
第四節   天上掉下的禮物
第五節   立法策略──包裹立法試探
第六節   綿密國會溝通

【第六章】工業談判
第一節   汽車重頭戲
第二節   二個圈圈走天下
第三節   引蛇齣洞──颱韓戰役
第四節   用勢造勢──難纏的日本
第五節   知己知彼──與業者溝通
第六節   苦旦阿信與女金剛
第七節   工業産品外一章
第八節   入會談判前的練兵

【第七章】農業談判
第一節   入會狀況外
第二節   統計數字小兵立大功
第三節   時間壓迫阿裏郎
第四節   牛魔王大戰高低級牛
第五節   颱美最終迴刺激又浪漫

【第八章】菸酒談判
第一節   米酒付高昂代價
第二節   米酒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第三節   菸酒談判始於美方壓力
第四節   米酒後遺癥

【第九章】服務業談判
第一節   GATS拉開序幕
第二節   GATS談判組織
第三節   攘外先安內
第四節   服貿甘苦點滴
第五節   喪權利國

【第十章】入會一刻
第一節   五個木鎚聲vs九一一喪鍾
第二節   踢進臨門一腳
第三節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第四節   颱灣杞人憂天
第五節   落槌像女人短裙

【第十一章】入會後記
第一節   WTO不是處理兩岸問題的平颱
第二節   入關造就一位詩人
第三節   入會甘苦點滴
第四節   為談判犧牲

【附 錄】
附錄一   我國加入(重返)GATT/WTO「大事記」
附錄二   颱灣加入GATT/WTO 曆次工作小組會議紀要
附錄三   入會諮商與簽署雙邊協議時間(卅個會員)

圖書序言

【推薦序】

  讓颱灣有更為廣闊的國際經貿舞颱


  「世界貿易組織」(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WTO)是一個以促進貿易自由開放(Free and Open Trade)及製定貿易法規、管理全球貿易的國際組織(rule-based organization);它目前共有一六二個會員,可說是經貿的聯閤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我國推動經貿自由化、國際化及製度化的具體實踐,也是我國維係與其他國傢經貿關係穩定的重要平颱。

  在二○○二年加入WTO之前,我國麵對國際政治孤立、貿易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與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盛行,形成國傢經貿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再度遭遇WTO進一步自由化遲滯、區域貿易協定盛行的國際經貿情勢,使我外銷競爭力明顯削弱,市場規模無法擴充,從而影響國內投資意願和産業升級成效。麵對此一新的變局,我們應該藉鏡過去推動加入WTO的經驗,加速與主要貿易夥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係下的貿易自由化談判,纔能使我産品及服務的競爭力能有所提升,並與各主要競爭對手並駕齊驅,突破當前瀋悶低迷的氣氛。

  迴顧一九九○年一月我國提齣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WTO之前身)到二○○二年一月正式成為WTO會員的12年,乃是一個極為漫長、艱辛的過程,其經曆的時間甚長、談判議題的範圍很廣、參與的部門和人數也很多。丙坤兄有感於這一段寶貴的曆史,應該加以記錄保存,藉供後來者參考藉鏡,乃商請工商時報資深記者呂雪彗編撰本書,以饗各界讀者。

  颱灣的貿易依存度高,經貿必須與世界接軌,纔能確保亞太地區的市場,這也是我過去提齣將颱灣建設成亞太營運中心、推動兩岸成立共同市場、結閤兩岸三地及海外華人打造大中華經濟圈,以及積極爭取加入RECP及TPP的原因。在全球競相以簽署區域貿易協定作為手段,來改善本身的競爭力的壓力之下,我們當然不能例外,否則會被邊緣化;但是如同加入WTO一樣,要參與國際的經貿整閤,我們首先必須在國內要形成國際化、自由化的共識,並果敢地進行必要的變革和開放。

  如果自由化與國際化是我們必走的道路,那麼颱灣經貿及産業必須要有因應措施,做好調適的工作,給予受損的産業適當的救濟。另外,加入國際經貿整閤隻能提供我國産業與他國産業一個公平競爭的立足點,我國産業還要持續創新轉型,具備競爭力纔能掌握到商機。我們在十多年前為瞭加入WTO做瞭許多經濟體製的變革,現在麵對進一步自由化與國際化的壓力,必須再一次地進行經貿體製改革,做好産業結構調整,並且全麵檢視現行的法規製度,進行鬆綁,簡政放權,提升效率,徹底進行市場機製及法製的改革,並推動貿易投資便捷化,以與國際規範接軌,降低貿易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

  所有經貿體製改革都需要透過立法纔能達到,因此立法院必須對自由化給予充分的支持。我過去擔任立法委員時,曾經號召各黨派立委共組「立法院財經立法促進社」,共同推動經貿立法,丙坤兄擔任立法院副院長時,更是大力支持推動。現在兩黨對峙,立法院工作推動不易,麵對當前挑戰,可能是兩黨為國傢未來經貿發展必須再度閤作的關鍵時刻。除瞭建立國內的共識外,國外的溝通與遊說工作也是非常的重要。有瞭國內推動自由化與改革的決心,並且展現具體行動的誠意,說明我們已經準備好瞭,這樣纔能有助於爭取國外的支持。

  當然,我們現在麵臨的時空經貿環境,也與我們當初加入WTO的情況不盡相同。加入RCEP或是TPP,甚至與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無論從地緣政治或是經濟實力來看,顯然中國大陸會是主要的關鍵。我們必須建立與大陸間的互信,纔不會製約到颱灣未來的國際空間;而在國內,也有必要研究如何消除一般民眾對於與大陸間經貿往來的疑慮,進而思考改善兩岸關係的途徑,推動兩岸經貿良性閤作關係。

  最後,我們加入WTO的目的,是要確保我對外貿易不會受到阻礙,以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並維持對我産品與服務的市場開放。WTO如達成全麵的自由化,將可有效降低我無法參與區域整閤對我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對WTO等多邉自由化相關活動應予重視與支持。

  過去我與丙坤兄在政府中服務,為瞭加入WTO做瞭許多努力,現在雖然退休瞭,我們仍然關心颱灣未來的經貿前景。我除瞭在代錶馬總統參加APEC領袖會議時支持有關成立亞太FTA的倡議之外,一有機會,我都會以民間人士的身分,齣國爭取我貿易夥伴支持颱灣加入區域經濟整閤。

  我期待由於這本書的發行,能讓各界人士更深刻地瞭解我加入WTO的寶貴經驗和價值,進而更為支持政府推動經貿進一步自由化,以及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閤的政策,讓颱灣在國際經貿舞颱上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蕭萬長

【作者序】

  想怎麼收獲,先學會怎麼栽


  《迢迢入關路──加入WTO袐辛》這本書,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從提筆開始,到完成一本像樣的著作,不僅和入會時程一樣長,甚至更長,當時真是吃瞭熊心豹子膽,纔敢接下這件睏難的任務呀!

  記得江丙坤董事長跟我提起要寫一本有關「入會祕辛」相關的書時,早在二○○○年之後,他齣任立法院副院長時,當時心想:「副院長太看得起我瞭吧?我行嗎?」不論GATT時期,或WTO階段,我雖在主跑經濟部路綫,但鮮少深入探究GATT或WTO,也沒有直接主跑過國貿局這條路綫。在新聞界的外號雖被稱為「國母」,但此國(指國營事業)非彼國(國貿局)呢!

  麵對曆經十二年顛簸崎嶇的迢迢入關路,我心生懼怕,擔心辜負江董對我的信賴與期許,當時曾力邀工商時報主跑國貿局多年的於國欽先生助一臂之力,二人閤寫順便壯膽,無奈他當時也心有餘力不逮,我隻好一個人摸著鼻子,硬著頭皮,接下這項艱钜的挑戰。之後的不順,就猶如誤入政治叢林的小白兔。

  當時,江董丟瞭一些人名給我,要我去採訪這些人,包括入會工作小組主談人許柯生,被老蕭派駐日內瓦蘇黎世佈樁的陳瑞隆,繼承陳瑞隆衣鉢的林聖忠,曾進入三組的鄧振中、魏可銘和徐純芳,工業組的何美玥,農業組的陳武雄,外交部次長吳子丹,菸酒議題的趙揚清等,於焉展開漫長的寫書採訪工作。這是平生第一次獨立撰寫與財經事務有關的書,不像以前和同業閤寫的輕鬆。

  江董當時對這本加入WTO過程的書定位很清楚,就是要談談「祕辛」。不過,WTO入會過程長達十二年,不論那一個議題,皆非同一人自始至終參與,國貿局保守估計有數百人,甚至上韆人參與諮商工作。在時間軸上,要找到一個人可以講述完整故事就非常不容易,談判不換手幾乎更不可能。在議題軸上,有諸多項目,究竟要抓哪些東西纔能引人入勝?一開始頭皮直發麻,隻能從重中之重,及江董提供有限名單中挑選。

  採訪一陣子後,發現稱得上「祕辛」的內容,實在貧乏;更麻煩的是,缺乏書麵資料佐證,每個人都在憑記憶還原片斷。當時即使充當「聽打機」,有聞必錄,還是有太多疑問。

  全部整理完後,遭遇瓶頸,不知如何持續進行下去,我就先交捲給江董過目,當然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我應該花更多心力及時間,到各個部會找資料,查證資料纔對,對於自己的不自量力深感愧疚,簡直蚍蜉撼樹!

  直到前二年,江董卸下海基會董事長職務後,心思更清明瞭,再度想起這件未竟之事。我心中有數,以他做事求好、求完美的個性,從不半途而廢的任事精神,這件艱钜工作,不會不瞭瞭之,一定要有劃上句點的一天。

  果真,江董又找來參與諮商的經貿官員,要每人仔細看看相關章節,進行必要補充,重新啓動迢迢入關的採作寫作,後來加上服務業章節,讓這本書從GATT走嚮WTO,涵蓋「起碼」的完整性。這次我不想孤軍奮鬥,找來中華日報採訪主任黃翠娟女士協助,且又把三三會秘書長郭勵誠先生拖下水,因為他有幫江董完成著作的豐富經驗,可以從旁鞭策協助。

  江董則從南投傢中找到一大箱又一大箱的資料,要協助我完成「曠世钜作」,可惜那些钜細靡遺的過程資料,要我一人從頭尾過目,不假藉他人之手解讀,真的「難以消化」,最後投機取巧找些具有「祕辛」的議題,舖陳故事情節,例如陳履安部長和江丙坤次長和GATT祕書長「巧遇」的空中密談等。

  入會名稱問題,嚮來是我國參與國際組織,戲劇張力最強的情節,江董從我混沌不明的雜亂章節中,依時間序,找到條理分明的故事舖陳方式,且翻箱倒櫃挖齣許多曆史文件提供我佐證。這些珍貴的文件,讓我有如神助般,提起筆來,猶墜入曆史長河的時光機裏,多瞭臨場感,愈寫愈起勁。

  進行《迢迢入關路》這本書的收尾,讓我重拾信心,不過必須說明的是,光是服務業,涉及太多部會議題,這本書呈現的不及十分之一,充其量隻是一本書的「概論」,缺乏各項議題深入訪談,稱不上「祕辛」。

  像是政府採購協定(GPA),由於主政部會工程會難纏,幾乎把經建會忙翻瞭。薛琦猶記得,協定文字草擬齣來,第一次討論隻通過三個條文,第二次再重新檢視上次內容,毫無進度可言,前前後後會議開瞭十七、十八次之多。為讓諮商順利,薛琦將各部會主計審計人員,「關閉」在颱電龜山員工訓練所,強製住宿不準下山,務必要談齣結果。

  這不打緊,經過一陣奮戰,送到行政院後,院方交由現任總統、當年法政政委馬英九主審,馬又召開瞭二十多次審查會,等於一切從頭來過。遙想當年,與會官員皆笑談「終於見識到一個人『龜毛』的程度」。

  再者如電影,文化界人士認為我為瞭入會,在電影市場對外國開放太多,因此害慘電影産業。但官員認為,我國電影産業一九九○年代之後即欲振乏力,「電影文創産業振興不力,不能與入會諮商劃上等號」,一位官員這麼說。其他如教育服務業的開放,薛琦親自拜訪前教長吳京,陪同前往的陳瑞隆還記得,吳京大罵薛琦「你們這樣開放是喪權辱國」。

  諸如上述種種漏網議題,囿於篇幅及時間限製,未及逐一採訪當事人,當年因為部會沒有自由化開放的概念,真是「夏蟲不可語冰」,但談判主談人得揹負完成諮商壓力,隻有「忍辱負重」四個字,足以形容各主談人的心情。

  江董是本書的總策劃人,沒有他的鍥而不捨,就沒有本書的齣版。他的字典裏果真的沒有「厭煩」二字,他幫我這本書一遍又一遍地照看全局,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在照顧晚輩般,他的謙沖為懷,樂於助人,讓我在過程中享受如沐春風。當童本中、蔡練生等當年參加入會研究的官員,認為這本書已寫到入木三分瞭,我纔稍稍寬慰。古人是衣帶漸寬終不悔,而我雖案牘勞形卻衣帶漸緊難後悔。

  訪談過程中,印象最深有二人,「其一」就是何美玥,我到她經建會副主委的辦公室去,她從偌大的書架上,抽齣二本比A4稍大的筆記本,裏麵有她私人祕藏的葵花寶典,包括WTO工業産品談判底限,還有擺平各國利益衝突的汽車談判策略,筆記周詳且字跡工整,相當難得。

  另一是入會最具代錶性人物陳瑞隆,他從入關開館佈樁到完成入會文件採認,從青壯年守到鬢發花白,雖不至如賀知章在<迴鄉偶書>描述「少小離傢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催」那樣,返鄉時已白發蒼蒼齒牙動搖,但他在蘇黎世時連辦公室遭宵小光顧都狠心視而不見,一大早趕火車為瞭入會馬不停蹄拜會遊說,為國盡瘁,令人動容。

  從入關走到入世,加入WTO真是一頁滄桑史。這是國內第一本由參與諮商人員講述我國參與國際組織辛酸血淚的書籍,從入關醞釀、遞件申請、談判諮商、溝通部署,到眾誌成城將中華民國推嚮WTO國際經貿聯閤國的舞颱,當中有感人故事、幕後祕辛、談判解密,還有一棒接一棒的心血結晶,殊屬珍貴難得。

  不過,抱歉的是,想一探究竟的議題太多,想訪談的關鍵人士或無名英雄不計其數,事事未盡如人意,隻能在入會迢迢之路中,截取曆史中的一隅,卻未必是鳳毛麟角,因此有太多的遺珠之憾。希望有心人士,或有生之年,有機會再完成WTO祕辛的「下篇」,以彌補本書缺漏的遺憾。

  這本書能順利付梓,要感謝的人太多,除瞭最要感謝江董對我的不離不棄,陳瑞隆董事長耐心的補充,童本中時時充當我的校對,還有郭勵誠、黃翠娟二人的義氣相挺,徐純芳班長和何美玥不隻一次接受我訪談,更感謝事後為我補充的蔡練生秘書長、林享能主委等人,還有書中現身講述故事的當事人,沒有大小螺絲釘的串接,就沒有這本書的誕生。 

  正當我國再次麵臨加入TPP、RCEP等區域經貿組織,市場須更大幅開放之際,部會在自由化、國際化的認知,不再像一九八○~一九九○年代猶處一片荒漠,但本書有很多前人的經驗與智慧值得汲取,也告訴後人「天下絕無白吃的午餐」,「想怎麼收獲,先學會怎麼栽」。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對這本書最大的期待,是它能夠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祕辛”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暗示著一些不曾公之於眾的內幕和故事。我一直覺得,很多曆史事件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比我們看到的更復雜的故事。在加入WTO的漫長過程中,肯定有許多艱辛的談判、微妙的博弈,以及齣人意料的轉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的角落,讓我看到那些在幕後默默付齣,或者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人物和事件。 特彆是關於“秘密外交”或者“特殊渠道”的討論,如果書中能夠有所提及,那將是極具價值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颱灣如何在中美兩大國之間周鏇,同時還要顧及到東亞區域的經濟利益,這本身就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我希望能看到作者是如何梳理這些復雜的關係,並且提供一些令人信服的證據來支持他的觀點。對於一個普通讀者來說,能夠窺探到曆史進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脈絡,本身就是一種智力上的滿足。

评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颱灣政治經濟動態的讀者,我深知加入WTO絕非僅僅是經濟層麵的事情,它必然牽扯到復雜的政治考量和國際關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在加入WTO的過程中,颱灣政府是如何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的?這其中是否存在著一些我們不曾瞭解的政治角力?例如,在談判過程中,大陸方麵施加瞭怎樣的影響?颱灣政府又是如何在這種壓力下,維護自身利益的? 我還想知道,加入WTO對颱灣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和參與度産生瞭哪些具體的影響?在後WTO時代,颱灣在國際經濟閤作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問題對於理解颱灣在當前復雜地緣政治環境中的生存之道至關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曆史性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加入WTO這個重大事件,是如何塑造瞭今天的颱灣。

评分

我一直很關注颱灣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個重大曆史時刻,這對我們整個社會的影響是深遠且復雜的。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給瞭我一個重新審視那個年代的機會。我記得當年新聞裏充斥著各種討論,有支持的,有反對的,也有許多人感到迷茫。加入WTO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為此付齣瞭什麼?又獲得瞭什麼?這些問題在我心中盤鏇瞭很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紮實、細緻的方式,為我解答這些疑問。 我特彆好奇的是,在談判桌上,那些代錶著颱灣的談判人員,他們是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為我們爭取權益的?我想瞭解他們的策略、他們的智慧,以及他們麵臨的挑戰。每一次的國際談判,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尤其是在WTO這樣一個全球性的貿易體係中。颱灣作為一個經濟體,在國際舞颱上的地位本就敏感,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絕非易事。我希望能看到書中對於這些幕後故事的深入挖掘,不僅僅是冰冷的條文和協議,更要有鮮活的人物,以及他們在那段關鍵時期所經曆的掙紮與抉擇。

评分

我一直對曆史事件的“蝴蝶效應”很感興趣,也就是微小的決策或事件,最終可能引發巨大的改變。加入WTO無疑是颱灣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摺點,其影響之深遠,至今仍在持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加入WTO之後,颱灣的經濟模式是如何發生演變的?有哪些産業因此獲得瞭新的生命力,又有哪些産業因此走嚮瞭衰落?這種結構性的變化,對於我們颱灣人的生活方式,甚至社會價值觀,又帶來瞭哪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尤其是一些具體的政策調整,例如關稅的降低、非關稅壁壘的取消,這些對消費市場産生瞭怎樣的衝擊?消費者是否因此獲得瞭更多實惠?同時,這些變化又如何影響瞭颱灣的産業競爭力?從長遠來看,加入WTO是否真的幫助颱灣在國際經濟舞颱上站穩瞭腳跟,還是讓我們變得更加脆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數據和案例,來支撐這些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加入WTO帶來的多重影響。

评分

作為一個曾經在製造業打拼過的人,我深知國際貿易規則對産業的影響。當年,當WTO的帷幕緩緩拉開,許多颱灣的傳統産業都經曆瞭一場前所未有的衝擊。有些企業迅速轉型升級,抓住瞭新的機遇,但也有不少企業因為無法適應新的競爭環境而倒下。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加入WTO後,颱灣産業結構的變化,特彆是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我會覺得非常值得一讀。我希望作者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宏觀的政策層麵,而是能夠觸及到那些最基層、最真實的個體感受,用生動的案例說明規則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我想瞭解,在加入WTO的過程中,政府是如何平衡國內産業保護和國際貿易自由化的?這其中必然存在著巨大的博弈和妥協。對於一些敏感的産業,比如農業,當時的政府是如何應對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又如何安撫國內的農民?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難題,背後牽扯著復雜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因素。如果這本書能夠對這些細節有細緻的描繪,並且能夠提供一些曆史的視角,讓我理解當時決策的難處和周全考慮,那將非常有意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