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百五十年,鸦片在中国历史的形貌之多变,一如它的化学疗效。
鸦片战争打完一个半世纪以来,居然改头换貌,由区区的「边衅」,
变成中国现代史的悲剧性开头,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的重大支柱。
——本书作者 蓝诗玲
鸦片战争,在今天的中国被型塑为「百年民族屈辱」的开端,在西方则是「打开」封闭古老帝国的象征。民族主义中国和大英帝国的意识形态掩藏了它的真相,它实际上却是一出过劳的满洲皇帝、虚假将军和务实通敌者共同演出的悲喜剧。对它的政治和文化诠释,既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发展,更为二十一世纪中英关系洒下不安的阴影。
整个战争冲突历时长久,从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〇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一八五六至一八六〇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作者蓝诗玲的独到之处是,她利用丰富的中英文资料,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纪录片,以及英国参战者的回忆录等等,从战争本身的戏剧化入手,探讨了当事人对鸦片的看法及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英国人相信战争是个义举,能让两国建立平等关系,贸易自由化,并为中国人民打败腐败的官僚。一八三九年十月,英国内阁会议表决,要开打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我们今天的认知相异的是,在中华帝国方面,上自皇帝,下至地方官员,都视之为南方边疆的小型骚乱、或外国商人抗议地方官府的不公待遇。由于官僚无能,军事失误,政治投机和通敌,最后被迫与英国签定两个条约。
总之,作者笔下的鸦片战争,是个充满荒谬、满是误解、无能和妥协的奇怪故事。然而在过去一百七十年里,它被夸大,竟然成为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建国神话: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尤其是毛泽东,共同将之塑造成西方用鸦片和炮舰摧毁国家的阴谋,及中国人为此屈辱展开的百年斗争(一八四二到一九四九)。
只有理解对鸦片战争的解释如何脱离了历史语境,才能解开中国新史学的关键要素:即什么是中国?中国如何建构。因此,鸦片这种当时并不没有简单视为毒品的东西,最后混成一剂建国梦想。至今,这场战争依旧潜伏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在自尊心和受害者心态之间保持张力。以至于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事件后,新的民族主义依附着鸦片战争的幽灵,再次占据公众记忆、困扰新时代的中西关系。
蓝诗玲并非只是检讨中国,她指出,鸦片战争也塑造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爱国主义、自由贸易和基督教精神,正是这些成就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而为了赋予这场战争的道德性,英国人将中华帝国描绘成一个输出毒品与黄祸,随时要毁灭西方文化的邪恶帝国。而现在,和中国人相反,英国人将这场战争遗忘。这样的情形——妄想和偏见——则继续困扰中国与现代西方的关系,出现许多误判。
国际书评 ◎ 作者蓝诗玲是一位天分极高的说故事人,她深刻了解中国与国外对鸦片战争叙述的差异。她充分利用这两项优势,在这部着作中描写鸦片战争,提供读者对此十九世纪历史的关键经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本书具有高度可读性,始终发人深省。——Jeffrey Wasserstrom,历史学家
◎ 近年来了解大英帝国及中国在鸦片战争所扮演角色的重要着作之一。……这也是一本神话克星级的着作。蓝诗玲使用丰富的中国和英国的资料来描述鸦片战争。在作者的笔下,鸦片战争是一场比中、英两边意识形态的对立还更加混乱有趣的悲喜剧。——Rana Mitter,英国现代中国史学家,《被遗忘的盟友》作者
◎ 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以更大的角度出发,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中英关系中重要的篇章。——Xavier Paulès,法国现代中国史学家
◎ 本书作者蓝诗玲善于利用来自中国及西方的历史资料,翔实地描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于那些让西方人难以了解的中国的文化差异,以及对中国人来说难以理解的西方文化差异,她游刃有余。——Bernard Porter,英国帝国史学家
◎ 蓝诗玲笔下清晰的描述让这段历史高潮迭起,足以证明她高超的写作技巧。……蓝诗玲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观察敏锐,追溯了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发展,探索从十九世纪到现在中英两国如何纪念鸦片战争的方式。——华尔街日报
◎ 对中国为什么这么行为有兴趣的西方人应该阅读《鸦片战争》。希望能够获得对自己的历史更平衡的观点的中国读者,更应该阅读本书。——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