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藏比較看漢語詞族的形態音韻

從漢藏比較看漢語詞族的形態音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漢藏同源詞的比較,雖有學者鑽研,但各傢標準不一,因此得齣的結果也相差甚遠。
  
  本書的前提是:以漢語詞族為主,漢藏比較為輔。
  
  首先建立漢語詞族,詞族中的成員必須音義都有密切關係,否則就構不成同族詞。這樣,建立起詞族之後再進行漢藏比較,就能從漢藏語的對應中,發掘齣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瞭。
  
  本書共六個章節,除瞭第一章「緒論」和第六章「結論」外,第二章處理瞭「上古喉牙音的形態音韻」問題,第三章談「喻四和舌音的形態音韻」,第四章論及「精係聲母的詞族音義及其原始形態」,第五章「駁上古流音具形態交替說」。
  
  總之,本書所討論的都是尖端問題,而且發前人所未言,並提齣瞭不同的看法。相信本書的齣版,可以帶給學界一定的參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丘彥遂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係助理教授
  
  學曆
  颱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中山大學文學碩士
  輔仁大學文學學士
  
  經曆
  中山大學中文係兼任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進修中文係兼任助理教授
  長庚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明誌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明誌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榮譽
  104學年度中興大學教學特優Ⅰ奬
  104學年度中興大學通識優良教師奬
  103學年度中興大學興人師奬
  93年度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優秀青年學人奬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成果

第二章 上古喉牙音的形態音韻
第一節 上古漢語的喉塞音聲母
一、上古的零聲母問題
二、從狀聲詞看上古影母的音值
三、從曆史比較看影母的語言層次
第二節 上古漢語的喉擦音聲母
一、匣母上古二分說
二、從狀聲詞看上古的喉擦音聲母
三、親屬語言與《說文》諧聲的觀察
第三節 上古漢語的牙音聲母
一、見係與影係的接觸
二、部分喉音與牙音同源
三、錶示小和親暱的*-詞綴

第三章 喻四與舌音的形態音韻
第一節 從語言比較看喻四的上古擬音
一、譯音藉字和漢藏比較的啓發
二、從音節結構到詞綴形態
第二節 從詞族比較看喻四的形態音韻
一、親屬稱謂詞的形態音韻
二、緻使與非緻使的形態功能
第三節 喻四的兩個舌音來源
一、喻四跟舌音接觸的情形
二、舌尖音聲母的形態交替
三、喻四有兩個舌音來源

第四章 精係的詞族音義及其原始形態
第一節 精係字的詞族音義
一、精(莊)係自身接觸的詞族
二、精係與其它聲係接觸的詞族
第二節 塞擦音並非語音的原始麵貌
一、少數民族語言的塞擦音
二、上古漢語的塞擦音聲母
第三節 上古精係聲母的原始形態
一、精係聲母來自復輔音*Tj
二、精係與喉牙音接觸的形態

第五章 駁上古流音具形態交替說
第一節 上古漢語*r和*l的交替
一、上古漢語有兩個流音聲母
二、上古流音聲母可以交替說
第二節 《說文》聲訓之蒐集與分析
一、《說文》所收之聲訓語料
二、《說文》聲訓語料之分析
第三節 上古*r和*l交替說的檢討
一、*r和*l交替說的睏境
二、對*r和*l交替說的驗證
附錄:《說文》來母一三等互為聲訓語料

第六章 結 論
第一節 狀態穩定的喉音聲母
第二節 部分喉音與牙音同源
第三節 喻四有*-d-、*l-兩個來源
第四節 精係的原始形態*Tj
第五節 流音之間並無形態相關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提要

《從漢藏比較看漢語詞族的形態音韻》(以下簡稱本論文)是作者近幾年來的研究呈現,也是作者100年度執行國科會(今科技部)的最終成果。原計畫名稱為《上古漢語與古藏語詞族之比較研究》,惟談兩種語言的詞族並進行比較,內容過於龐大,因此將範圍縮小,透過漢藏同源詞的比較觀察漢語詞族的形態音韻。

漢藏同源詞的比較,雖有學者鑽研,但各傢標準不一,因此得齣的結果也相差甚遠。雖說學術可以有自己的主張,但總是需要一定的標準,好讓大傢取得共識,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成研究。本論文的前提是:以漢語詞族為主,漢藏比較為輔。首先建立漢語詞族,詞族中的成員必須音義都有密切關係,否則就構不成同族詞。這樣,建立起詞族之後再進行漢藏比較,就能從漢藏語的對應中,發掘齣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瞭。

古藏語是拼音文字,它的詞綴形態是很明顯的;但漢語是方塊字,從文字的錶麵無法看齣他的古音。因此必須藉助於古藏語的比較,纔能離析齣上古漢語的詞綴及其形態功能。

本論文共分六章,除瞭第一章「緒論」和第六章「結論」外,第二章處理瞭「上古喉牙音的形態音韻」問題:一方麵認為上古漢語跟中古漢語一樣,有一個穩定的喉塞音*-,但它跟零聲母沒有音位對立,因此可以充當上古的零聲母;另一方麵則認為部分喉音影、曉、匣(為)跟見係聲母*K-同源,這部分喉音應當構擬為*-K-。第三章談「喻四和舌音的形態音韻」:本論文受到國外學者的啓發,主張喻四有兩個舌音來源:一是*-d-,一是*l-,後來閤流為中古的j-;兩者在漢藏比較、諧聲係列和曆史演變中,並沒有任何衝突。第四章論及「精係聲母的詞族音義及其原始形態」,本論文接受最新的說法,認為上古漢語的塞擦音是後起的,精係聲母來自*Tj-,同時提齣自己的修正意見。第五章「駁上古流音具形態交替說」,透過文獻語料的層層驗證,反對新派學者所主張的「*r-、*l-交替說」。

總之,本論文所討論的都是尖端問題,而且發前人所未言。針對以上任何一個議題,本論文都提齣瞭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修正瞭前賢的意見。相信本論文的成果,可以帶給學界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漢藏比較、上古漢語、形態音韻、詞族、詞綴、同源詞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