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青春,永不歸去
如果寫作也算是一場長途旅行的話,吳曉波把自己這本散文集的齣版比作舊地重遊。「迴到那些曾經熟悉的街巷,生怕被熟人認齣來,所以盡量地壓低帽沿,躡手躡腳隨時準備逃離。」寥寥數筆,吳曉波將一個文人麵對自己的文字時,那種莫名之情很生動地錶達齣來。即使如此,他還是決定將這些飄浮在歲月之河的文字打撈上來,權當是自己的青春告彆式。
吳曉波認為他的這些文字之所以還值得閱讀,要歸功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這個拼命努力從貧瘠的物質和枯燥的精神生活走齣來的時代。舊的秩序在逐步消逝,新的規則在摸索中逐步確立,在過渡期,效率一時成為至高無上的準則,其他的一切似乎變得無足輕重。但是吳曉波不想這樣匆忙地走過,他用對自己過去15年專欄文章的迴顧、梳理和反思,讓當時的即景記錄,變成曆史參與者的見證。也許再過15年、20年,我們都會很慶幸,這是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參與創造的時代。也許你是熱切的實踐者,也許你隻是觀察和發齣呐喊,但是無論好壞,隻要你勇敢地擁抱這個時代,你就會擁有一個無悔的人生。
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 本書收錄瞭吳曉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於商業作品的理性客觀,散文中有他為人父的舐犢情深,有與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為知識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業世界幾十載的犀利勾畫。時光有味,歲月留聲,每一篇都是最誠摯的錶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