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青春,永不归去
如果写作也算是一场长途旅行的话,吴晓波把自己这本散文集的出版比作旧地重游。「回到那些曾经熟悉的街巷,生怕被熟人认出来,所以尽量地压低帽沿,蹑手蹑脚随时准备逃离。」寥寥数笔,吴晓波将一个文人面对自己的文字时,那种莫名之情很生动地表达出来。即使如此,他还是决定将这些飘浮在岁月之河的文字打捞上来,权当是自己的青春告别式。
吴晓波认为他的这些文字之所以还值得阅读,要归功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拼命努力从贫瘠的物质和枯燥的精神生活走出来的时代。旧的秩序在逐步消逝,新的规则在摸索中逐步确立,在过渡期,效率一时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其他的一切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但是吴晓波不想这样匆忙地走过,他用对自己过去15年专栏文章的回顾、梳理和反思,让当时的即景记录,变成历史参与者的见证。也许再过15年、20年,我们都会很庆幸,这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参与创造的时代。也许你是热切的实践者,也许你只是观察和发出呐喊,但是无论好坏,只要你勇敢地拥抱这个时代,你就会拥有一个无悔的人生。
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