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诗

革命与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诗的温柔与政治暴力,是我灵魂里对立的两极。

  「当你开门时,一颗子弹穿胸而过。」
  我终于深深觉悟,像我这样的思想犯,回乡的道路无疑是通向死亡。

  那是血色的年代,也是白色的年代。

  从西雅图的博士候选人,到背叛诗学投身政治的入世哲学家;见证了岛上的巨变,他的抒情也跟着毁灭。他改写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的话:「美丽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一段在噤声年代里,述说身在海外面对左右派立场的对峙,几乎被撕裂的心情,种种刺痛、悲伤、惆怅、失落等复杂感受。

  继《昨夜雪深几许》,陈芳明最新散文力作。
  在生命的转捩点,典范消失之后,走自己的路。

  终于决定参加许信良筹备的《美丽岛週报》,无疑是渐近中年时的关键决定。那时开始偏离文学,也终于离开学术。南下之旅,等于背叛了亲人与朋辈的殷切期待,也背叛了十余年苦苦追寻的诗学道路。诗与政治之间,是多么遥远的距离。——陈芳明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芳明


  一九四七年出生于高雄。曾任教于静宜大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后赴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任教,同时成立该校台湾文学研究所,目前为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着作等身,主编有《五十年来台湾女性散文.选文篇》、《余光中跨世纪散文》等;政论集《和平演变在台湾》等七册;散文集《风中芦苇》、《梦的终点》、《时间长巷》、《掌中地图》、《昨夜雪深几许》、《晚天未晚》;诗评集《诗和现实》、《美与殉美》;文学评论集《鞭伤之岛》、《典范的追求》、《危楼夜读》、《深山夜读》、《孤夜独书》、《枫香夜读》,以及学术研究《探索台湾史观》、《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学运动史论》、《殖民地台湾:左翼政治运动史论》、《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台湾新文学史》,传记《谢雪红评传》等书,为台湾文学批评学者的研究典范。

图书目录

残酷与唯美的辩证史(自序)
1诗的湖泊
2地下室看初雪
3 不安的海洋
4 薛西佛斯的夏天
5 枫红的伊瑟瓜
6 萌芽的季节
7 铁丝网围绕的烛火
8朝北的窗口
9白霜四面涌来
10 匕首划过的切口
11决绝的抉择
12背叛之旅
13 革命与诗
14不堪的年代
15被切割的亲情
16不灭的向往
17 梦境与梦外
18 回家的方式
19圣塔摩尼卡的黄昏
20决裂的道路
21抒情与左倾
22 雪落芝加哥
23在梭罗墓前

图书序言

诗的湖泊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

1.

后来再也没有回到那湖泊,回到北国针叶林围绕的那广大蓝色水域。宁静的湖,从天空俯望,深邃如一只晶莹的眼睛。如今回望时,仍然梦见那只眼睛,不时对我凝视,对我眨眼。这时才惊觉,蜿蜒的旅路原来是以那湖泊为界,既终结了前生,也开启了余生。离开那湖之后,生命立刻被沖刷进入跌宕的激流,从此阴阳切割,明暗立判。

三十三岁,距离现在正好是过了半生。那年冬天的移动速度特别缓慢,已经跨年到达二月,松林传来的寒气依旧逼人。在严冬季节,树林的颜色近乎墨绿,倒影在水面却呈暗黑色。我那时的情绪,说有多暗,就有多暗,一如湖水的冷冷微波。寒风里,隔着海洋,传来美丽岛事件的消息。坐在湖边,远望着白色水气缓缓飘浮,终至吞噬了对岸的杉木群。在那时刻,自己的命运好像也被淹没,完全不能辨识方向。霜气已经消散,但整个身体竟觉得特别寒冷。彷彿被安置在冰窖里,自己的魂魄关进一个不见出口的牢房。湖面寂寂,却渗透着浓郁的苦涩,后半生便这样开启了。

如果怀抱理想的知识青年,都必须以失去自由为代价,则自己若生活在台湾,想必也会毅然介入,并且也遭到逮捕吧。在报纸上,读着那些姓名,竟然有熟识的朋辈也在行列之中,甚至是过从密切的文学家。记忆里,他们把生命看得很高,也把文学艺术看得更高。报导中加诸于他们的罪名,显然已经超出所有的想像之外。不久之后,他们次第入狱,顶着「叛乱」的指控。这种政治定义,似乎也为不在现场的知识分子做好量身订作的准备。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