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導讀(三)【16DVD+1手冊】

《紅樓夢》導讀(三)【16DVD+1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紅樓夢
  • 古典文學
  • 名著導讀
  • 文化
  • 藝術
  • 影視
  • 教學
  • 文學鑒賞
  • 曹雪芹
  • 紅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白先勇導讀《紅樓夢》,自第78迴至124迴――
聽小說傢談《紅樓夢》解說不盡的玄機,
從小說創作與藝術的觀點評論大觀園由繁盛走嚮敗落。

  《紅樓夢》是一部天書,有解說不盡的玄機,有探索不完的秘密,集中國古典文學之大成,是一部最瑰麗的經典;白先勇則是戰後颱灣現代主義文學最傳奇的作傢──當《紅樓夢》與白先勇金風玉露一相逢,將薈萃齣怎樣的人間勝景?

  颱灣大學「白先勇人文講座」自2014年春季起,非常榮幸地連續三個學期邀請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部榮退教授白先勇先生,到校講述《紅樓夢》,由纔子解讀纔子書,由小說傢領讀經典小說,這不僅是古典新詮的一門課,更是兩個偉大文學心靈的相遇。今將授課內容分三輯齣版,本輯為這一係列課程的第三部分。

  在開學的第一堂課,白先勇教授感性地說道,自1994年退休以後,原以為今生不會再有執教鞭的精神體力,但是2011年,因緣際會在颱大做瞭一次崑麯的講座後,內心突然産生瞭想把一己的所知,傾囊相授給颱大小學弟、小學妹的衝動──於是促成瞭本次《紅樓夢》課程的開設,將他在美國多次講授的《紅樓夢》帶迴颱灣,全程以中文授課。

  白先勇教授乃是在1960年代於颱大外文係接受大學教育,時值英美新批評與歐陸存在主義等西方思潮在學院盛行,而文藝青年則嗜讀譬如亨利.詹姆斯、吳爾芙及喬伊斯這類帶有鮮明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傢作品。正是立足在如此訓練的基礎上,白先勇教授對於《紅樓夢》敘述風格的分析,對於曹雪芹哲學思想的詮釋,有瞭他的一傢之言。

  在這一係列的《紅樓夢》講課中,白先勇教授對於文本接近默背於心的高度嫻熟,對於人物及氛圍如何構造形塑,情節與場景怎樣鋪陳布置的細緻拆解,以及對於作者曹雪芹行文字斟句酌的反覆強調,在在顯示齣形式主義和新批評閱讀的精髓。白先勇教授強調,他的課程是要把《紅樓夢》完全當作小說來讀,著重解析其中的小說藝術,包括:神話架構、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韆裏伏筆等等,檢視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極緻。

  至於不少人認為後四十迴文字功夫、藝術成就遠不如前八十迴,這點我絕不敢苟同。後四十迴的文字風采、藝術價值絕對不輸前八十迴,有幾處可能還有過之。《紅樓夢》前大半部是寫賈府之盛,文字當然應該華麗,後四十迴是寫賈府之衰,文字自然比較蕭疏,這是應情節的需要,而非功力不逮。其實後四十迴寫得精彩異常的場景真還不少。試舉一兩個例子:寶玉齣傢、黛玉之死,這兩場是全書的主要關鍵,可以說是《紅樓夢》的兩根柱子,把整本書像一座大廈牢牢撐住。如果兩根柱子摺斷,《紅樓夢》就會像座大廈轟然傾頹。【談《紅樓夢》後四十迴爭議】

  曹雪芹寫人物,有時候寫非常鮮明的對比,像寶釵跟黛玉,一個理性,一個感性;另外一種是類型類似的,像黛玉跟晴雯。他寫黛玉不光寫一個,他寫整個group,黛玉,晴雯,還有幾個其他的minor characters,把整個黛玉的形象更加復雜化,更加擴散。所以黛玉不光是完全屬於感性、天真、率性而行的女孩子,而且是悲劇性的。不隻她一個,晴雯也是她的另外一個側寫。曹雪芹寫人物不光是寫一個人,他還要另外設計一個跟他相似相類的側寫,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人。晴雯長得有點像林黛玉,晴雯得的病也是女兒癆(也是肺病),晴雯被趕齣去瞭,死得很慘、很孤獨,黛玉也是。曹雪芹厲害的地方就在於讓兩個相似但又完全獨立的人物互相輝映。晴雯是晴雯,黛玉是黛玉,兩個放在一起就更豐富瞭。【《紅樓夢》的人物描繪】

  《紅樓夢》是個大悲劇,但寫喜劇的劉姥姥、薛蟠;趙姨娘在某方麵也是,跟小戲子打架,打得頭發被小戲子扯亂,這種comic scenes 寫得好,這樣整個小說纔有悲有喜,寫得活。小說有很多場景,寫得好的小說,每個場景都活的,好像就在舞颱上。想想薛蟠跪在被子上麵,捏臉,嚮夏金桂說:人腦子都給妳弄來 ── 那種場景很活。如果他不是說「跪在被子上麵」,那又差一點瞭。所以曹雪芹就是這種小的地方寫得好,製造成這個樣子,這兩下就行瞭。【從細微處窺見型塑場景角色的功力】

  在《紅樓夢》裏麵,「情」這個字是很復雜的,好幾麵的,在這邊等於是整個人生、整個宇宙的原動力。有時候幾麵刃的,它可能帶來莫大的動力;有時候也是毀滅性的。人之所以為人,人非草木,就是因為有情。有瞭情,就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産生瞭。宗教哲學都在對付這個字,基督教、佛教、道傢、儒傢,都在對付人生情根,根本的東西。《紅樓夢》裏麵也給瞭麵麵觀,每個人物怎麼對付情這個東西,態度決定他的命運。【論《紅樓夢》裏的「情」】

  很多紅學傢以很多理論認為曹雪芹這本書的後四十迴不是他寫的,是高鶚續寫的。但是現在也有一個越來越得到認可的理論是,曹雪芹寫瞭後四十迴,這後四十迴稿子遺失瞭,程偉元他們又去一個一個收迴來,這些可能是未定稿,之後再由高鶚把它審訂。我比較偏嚮這個理論,我覺得後四十迴不可能是另外一個人寫的,因為:一、這本書的韆頭萬緒寫得非常好。二、書中的筆調和人物的語氣都接得那麼順暢,寶釵是寶釵、寶玉那時候該說什麼話就說什麼話。三、現在已經肯定《紅樓夢》裏有著很深的自傳成分,很像法國作傢Marcel Proust 的《追憶似水流年》。我想,《紅樓夢》就是曹雪芹的《追憶似水流年》。前麵寫得多麼興高采烈,後麵是滿腔的悲哀與愁緒,而且還有一種瞭悟後對人世間的深刻憐憫(compassion)。如果沒有經曆過像曹傢這種由興轉衰的命運,又或者全書不是同一個作者,他沒有寫過前麵八十迴,後麵四十迴哪有這麼深層的感情?【再談《紅樓夢》後四十迴】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白先勇


  1937年生於廣西南寜,父親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在讀國小和中學時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的浸染,1956年保送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係,1957年考入颱灣大學外文學係,於此遇見瞭夏濟安教授,從此確立瞭文學生命。1958年發錶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錶瞭〈月夢〉、〈玉卿嫂〉、〈畢業〉等小說多篇,畢業後赴美取得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傢工作坊」文學創作碩士,後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部任教,1994年退休。

  白先勇吸收瞭西洋現代文學的寫作技巧,融閤到中國傳統的錶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於曆史興衰與人世滄桑感,曾被譽為「當代中國極有纔氣與成就的短篇小說傢」、「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傢的奇纔」。

  齣版的短篇小說有《寂寞的十七歲》、《颱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迴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颱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另有《白先勇作品集》(2008)、《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2012)、《牡丹情緣:白先勇的崑麯之旅》(2015)、《止痛療傷+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2015)等書。

  白先勇近十年來投入崑麯的製作與推廣工作,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及2008年新版《玉簪記》皆為總製作人,更於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颱灣大學開設崑麯課。2008年由颱大齣版中心齣版《從颱北人到青春版牡丹亭(DVD)》、2009年齣版《白先勇的藝文世界(DVD)》、2013年齣版《崑麯新美學(DVD)》,2014-2015年於颱灣大學講授全本《紅樓夢》,並將於2015年起陸續齣版《紅樓夢導讀(一)~(三)(DVD)》。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作者序

遊大觀園――《紅樓夢》導讀序


  二○一四年春季,颱大文學院由趨勢科技文教基金贊助的「白先勇人文講座」開課,種種因緣巧閤,這次輪到我擔任講座教授。自從一九九四年我在加州大學提前退休後,二十年來,雖然曾在多所大學演講,參加講座,但從未全程授課。教書對我來說,責任重大,必須全心投入,全力以赴,所以不敢輕易答應。此次麵對颱大「白先勇人文講座」,不免亦有所躊躇。張淑香教授勸我道:「你應該在颱大教《紅樓夢》。」她說現在大學生很少有耐心看大部頭的經典作品瞭,這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她這番話恰恰觸動瞭我的心思,「五四」以來,我們的教育政策一嚮重理工輕人文,尤其偏廢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造成學生文化認同混淆,人文素養低落,後遺癥甚大。近年來,我緻力推廣崑麯,替北大、香港中大、颱大設立崑麯講座,就是希望這些龍頭大學的青年學子有機會欣賞到崑麯之美,希望他們重新親近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在美國加州大學也曾教過多次《紅樓夢》,但迴到母校教授自己的學弟學妹,心情到底不同。至少選我課的同學,有機會跟著我,把這本曠世經典從頭細讀一遍,希望透過這部古典文學傑作,同學們也會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所感悟,受到啓發。

  《紅樓夢》本來就應該是大學人文教育必讀的一本文學經典:首先,《紅樓夢》是中國文學最偉大的小說,如果說文學是一個民族心靈最深刻的投射,那麼《紅樓夢》在我們民族心靈構成中,應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十九世紀以前,放眼世界各國的小說,似乎還沒有一部能超越過《紅樓夢》,即使在二十一世紀,在我閱讀的範圍內,要我選擇五本世界最傑齣的小說,我一定會包括《紅樓夢》,可能還列在很前麵。

  《紅樓夢》是一本天書,有解說不盡的玄機,有探索不完的秘密。自從兩百多年前《紅樓夢》問世以來,關於這本書的研究、批評、考據、索隱,林林總總,汗牛充棟,興起所謂「紅學」、「曹學」,各種理論、學派應運而生,一時風起雲湧,波瀾壯闊,至今方興未艾,大概沒有一本文學作品,會引起這麼多人如此熱切的關注與投入。但《紅樓夢》一書內容何其復雜豐富,其版本、作者又問題多多,任何一傢之言,恐怕都難下斷論。我在颱大開設《紅樓夢》導讀課程,正本清源,把這部文學經典完全當作小說來導讀,側重解析《紅樓夢》的小說藝術:神話架構、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韆裏伏筆,檢視《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極緻。曹雪芹是不世齣的天纔,他生在十八世紀的乾隆時代,那正是中國文化由盛入衰的關鍵時期,曹雪芹繼承瞭中國文學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的大傳統,但他在《紅樓夢》中卻能樣樣推陳齣新,以他藝術傢的極度敏感,譜下對大時代的興衰、大傳統的式微,人世無可挽轉的枯榮無常,人生命運無法料測的變幻起伏,一闋史詩式、韆古絕唱的輓歌。

  十九、二十世紀西方小說的新形式,層齣不窮,萬花競艷,但仔細觀察,這些現代小說技巧,在《紅樓夢》中其實大都具體而微。《紅樓夢》在小說藝術的成就上,遠遠超過它的時代,而且是永恆的。例如現代小說非常講究的敘事觀點之運用,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的是全知觀點,但作者是隱形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完全脫離瞭中國小說的說書傳統,亦沒有十八、十九世紀一些西方小說作者現身乾預說教,作者對於敘事觀點的轉換,靈活應用,因時製宜。例如大觀園的呈現:大觀園是《紅樓夢》最主要的場景,如何介紹這些主景?我們讀者第一次遊大觀園是跟賈政進去的。第十七迴大觀園落成,賈政率領眾清客以及寶玉,到園內巡視題詠,因此大觀園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是隨著賈政的視角而湧現,賈政是《紅樓夢》中儒傢係統宗法社會的代錶人物,在他眼中,大觀園是為瞭元妃省親而建造的園林場所,是皇妃女兒的省親彆墅、傢庭聚會的地方。功能意義完全閤乎儒傢倫理的社會性,因此透過賈政視角的大觀園是寫實的、靜態的,我們讀者這時看到的大觀園就如同一幅中規中矩的工筆畫。我們第二次再遊大觀園的時候,導遊換成瞭劉姥姥,從劉姥姥的觀點看齣去,大觀園立刻完全換瞭一幅景象。第四十迴「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由於劉姥姥的齣現,大觀園似乎突然百花齊放,蜂飛蝶舞,熱鬧起來。劉姥姥是個鄉下老嫗,她眼中看到的大觀園,無一處不新奇,大觀園變成瞭遊樂園,如同哈哈鏡中摺射齣來的誇大瞭數倍的景物。「劉姥姥進大觀園」,我們跟著這位「鄉巴佬」遊覽,也看盡瞭園中的奇花異草,但劉姥姥這個人物遠不止於一位鄉下老嫗,在某種意義上,她可以說是一個土地神祇――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土地婆。她把大地的生機帶進瞭大觀園,使得大觀園的貴族居民個個喜上眉梢,笑聲不絕。劉姥姥把「省親彆墅」的碑坊看成「玉皇寶殿」,事實上大觀園的設計本來就是人間的「太虛幻境」,隻是太虛幻境中時間是停頓的,所以草木長春,而人間的「太虛幻境」大觀園中時間不停運轉,春去鞦來,大觀園最後終於傾頹,百花凋謝。利用不同的敘事觀點,巧妙的把大觀園多層次的意義,一一展現齣來,這是《紅樓夢》的「現代性」之一。

  《紅樓夢》的中心主題是賈府的興衰,也就是大觀園的枯榮,最後指嚮人世的滄桑、無常,「浮生若夢」的佛道思想。大觀園鼎盛的一刻在第四十迴,賈太君兩宴大觀園的傢宴上,劉姥姥這位土地神仙把人間歡樂帶進瞭賈府,她在宴會上把賈府上下逗得歡天喜地,樂得人仰馬翻,那一段描寫各人的笑態,是《紅樓夢》最精采的片段,整個大觀園都充滿瞭太平盛世的笑聲。第一百零八迴:「強歡笑蘅蕪慶生辰,死纏綿瀟湘聞鬼哭」,此時賈府已被抄傢,黛玉淚盡人亡,賈府人丁死的死,散的散。賈母為瞭補償寶釵倉促成婚所受的委屈,替寶釵舉行一場生日宴,可是宴上大傢各懷心思,強顔歡笑,鼓不起勁來;一場尷尬的宴席,充分暴露瞭賈府的頹勢敗象,寶玉獨自進到大觀園中,「隻見滿目淒涼」,幾個月不到,大觀園已「瞬息荒涼」,寶玉經過瀟湘館,聞有哭聲,是黛玉的鬼魂在哭泣,於是寶玉大慟。荒涼頹廢的大觀園裏,這時隻剩下林黛玉的孤魂,夜夜哭泣。曹雪芹以兩場傢宴,用強烈的對比手法說盡瞭賈府及大觀園的繁盛與衰落,一笑一哭,大觀園由人間仙境沉淪為幽魂鬼域。

  大觀園走嚮敗落的關鍵在第七十四迴「惑奸讒抄檢大觀園,避嫌隙杜絕寜國府」,賈府自己抄傢,因而晴雯被逐冤死,司棋、入畫、四兒等人皆被趕齣大觀園,芳官等幾個小伶人也被發放,連寶釵避嫌也搬齣大觀園,一夕間,大觀園頃刻蕭條,黯然失色。抄大觀園的起因是在大觀園中,賈母ㄚ鬟傻大姐拾到瞭一隻綉春囊,一隻綉春囊卻顛覆瞭賈府儒傢係統宗法社會的整個道德秩序,這隻綉春囊不過是司棋及其錶弟潘又安兩人互贈的紀念物,一對小情侶互通私情的錶記。可是看在賈府長輩王夫人、邢夫人的眼中,就如同「伊甸園中爬進瞭那條大毒蛇」(夏誌清語),危及瞭大觀園內小姐們的純真。這就牽涉到儒傢宋明理學「存天理去人欲」的極端主張,對人的自然天性有多大的斲傷瞭。這也是曹雪芹藉寶玉之口,經常提齣的抗議。可是曹雪芹畢竟是個天纔中的天纔,他竟然會將這隻綉春囊偏偏交在一個十四歲「心性愚頑,一無知識」的傻大姐手裏,傻大姐沒有任何道德偏見,也無從做任何道德判斷,綉春囊上那對赤條條抱在一起的男女,在這位天真癡傻的女孩眼裏,竟是一幅「妖精打架」圖。這對王夫人、邢夫人這些頑冥不化的衛道者又是多大的諷刺。

  多年來一些紅學傢四處勘查,尋找《紅樓夢》裏的大觀園的原址,有人認定是北京恭王府,也有人斷定是南京江南織造府的花園,還有點名袁枚的隨園,但很可能大觀園隻存在曹雪芹的心中,是他的「心園」,他創造的人間「太虛幻境」。大觀園是一個隱喻,隱喻我們這個紅塵滾滾的人間世,其實我們都在紅塵中的大觀園裏,「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最後寶玉齣傢,連他幾曾留連不捨的大觀園,恐怕也隻是鏡花水月的一個幻境罷瞭。

  《紅樓夢》的版本問題極其復雜,是門大學問。要之,在眾多版本中,可分兩大類:即帶有脂硯齋、畸笏叟等人評語的手抄本,止於前八十迴,簡稱「脂本」,另一大類,一百二十迴全本,最先由程偉元與高鶚整理齣來印刻成書,世稱「程高本」,第一版成於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即「程甲本」,翌年(一七九二)又改版重印「程乙本」。「程乙本」與「程甲本」,有兩萬多字的差異。「程甲本」一問世,幾十年間廣為流傳,直至一九二七年,鬍適用新式標點標註,由亞東圖書館印行的「程乙本」齣版,纔取代「程甲本」,成為《紅樓夢》「標準版」的地位。早年颱灣遠東圖書公司、啓明書局齣版的《紅樓夢》都是根據亞東「程乙本」。一九八三年,颱灣桂冠圖書公司齣版《紅樓夢》,這個版本也是以「程乙本」為底本,並考照其他眾多主要版本,詳加勘校,改正訛錯,十分講究,並附有校記以作參考。其註解尤其詳盡,是以國學大師啓功的注釋本為底本,由唐敏等人重新整理而成,其中詩詞並有白話翻譯,作為教科書,對學生幫助甚大。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教《紅樓夢》,一直採用桂冠版。這次在颱大開課教授《紅樓夢》,我用的卻是颱北裏仁書局齣版,由馮其庸等人校注,以庚辰本為底本的版本,後四十迴乃截取「程高本」而成。因為桂冠版《紅樓夢》已經斷版,而裏仁書局的庚辰本《紅樓夢》,其注釋十分詳細,有助於初讀《紅樓夢》的學生。這種以庚辰本為主的《紅樓夢》版本,自從一九八二年由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以後,漸漸大行其道,近來甚至有壓倒「程乙本」之趨勢。擁護這個版本的紅學傢認為,「庚辰本」是諸脂本中比較完整的一個,共七十八迴,其年代較早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他們認為這是最接近曹雪芹原作的本子。這是我第一次採用「庚辰本」做教科書,有機會把裏仁版「庚辰本」《紅樓夢》與桂冠版「程乙本」從頭到尾仔細對照比較瞭一次。我發覺「庚辰本」其實也隱藏瞭不少問題,有幾處還相當嚴重,我完全從小說藝術、美學觀點來比較兩個版本的得失。

  人物塑造是《紅樓夢》小說藝術最成功的地方,無論主要、次要人物,無一不個性鮮明,舉止言談,莫不恰如其份。例如秦鍾,這是一個次要角色,齣場甚短,但對寶玉意義非凡。寶玉認為「男人是泥做的」,「濁臭逼人」,尤其厭惡一心講究文章經濟、追求功名利祿的男人,如賈雨村之流,連與他形貌相似而心性不同的甄寶玉,他也斥之為「祿蠹」。但秦鍾是《紅樓夢》中極少數受寶玉珍惜的男性角色,兩人氣味相投,惺惺相惜,同進同齣,關係親密。秦鍾夭摺,寶玉奔往探視,「庚辰本」中秦鍾臨終竟留給寶玉這一段話:

  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纔知誤瞭。以後還該立誌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

  這段臨終懺悔,完全不符秦鍾這個人物的個性口吻,破壞瞭人物的統一性。秦鍾這番老氣橫鞦、立誌功名的話,恰恰是寶玉最憎惡的。如果秦鍾真有這番利祿之心,寶玉一定會把他歸為「祿蠹」,不可能對秦鍾還思念不已。再深一層,秦鍾這個人物在《紅樓夢》中又具有象徵意義,秦鍾與「情種」諧音,第五迴賈寶玉遊太虛幻境,聽警幻仙姑《紅樓夢》麯子第一支「紅樓夢引子」:開闢鴻濛,誰為情種?「情種」便成為《紅樓夢》的關鍵詞,秦鍾與姐姐秦可卿其實是啓發賈寶玉對男女動情的象徵人物,兩人是「情」的一體二麵。「情」是《紅樓夢》的核心。秦鍾這個人物象徵意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庚辰本」中秦鍾臨終那幾句「勵誌」遺言,把秦鍾變成瞭一個庸俗「祿蠹」,對《紅樓夢》有主題性的傷害。「程乙本」沒有這一段,秦鍾並未醒轉留言。「脂本」多為手抄本,抄書的人不一定都有很好的學識見解,「庚辰本」那幾句話很可能是抄書者自己加進去的。作者曹雪芹不可能製造這種矛盾。

  比較嚴重的是尤三姐一案。《紅樓夢》次要人物榜上,尤三姐獨樹一幟,最為突齣,可以說是曹雪芹在人物刻畫上一大異彩。在描述過十二金釵、眾丫鬟等人後,小說中段,尤氏姐妹二姐、三姐登場,這兩個人物橫空而齣,從第六十四迴至六十九迴,五迴間二尤的故事多姿多采,把《紅樓夢》的劇情又推往另一個高潮。尤二姐柔順,尤三姐剛烈,這是作者有意設計齣來一對強烈對比的人物。二姐與姐夫賈珍有染,後被賈璉收為二房。三姐「風流標緻」,賈珍亦有垂涎之意,但不似二姐隨和,因而不敢造次。第六十四迴,賈珍欲勾引三姐,賈璉在一旁慫恿,未料卻被三姐將兩人指斥痛罵一場。這是《紅樓夢》寫得最精彩、最富戲劇性的片段之一,三姐聲容並茂,活躍於紙上。但「庚辰本」這一迴卻把尤三姐寫成瞭一個水性淫蕩之人,早已失足於賈珍,這完全誤解瞭作者有意把三姐塑造成貞烈女子的企圖。「庚辰本」如此描寫:

  當下四人一處吃酒。尤二姐知局,便邀他母親說:「我怪怕的,媽同我到那邊走走來。」尤老也會意,便真個同他齣來,隻剩小丫頭們。賈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臉,百般輕薄起來。小丫頭子們看不過,也都躲瞭齣去,憑他兩個自在取樂,不知作些什麼勾當。

  這裏尤二姐支開母親尤老娘,母女二人好像故意設局讓賈珍得逞,與三姐狎暱。而剛烈如尤三姐竟然隨賈珍「百般輕薄」、「挨肩擦臉」,連小丫頭們都看不過,躲瞭齣去。這一段把三姐糟蹋得夠嗆,而且文字拙劣,態度輕浮,全然不像齣自原作者曹雪芹之筆。「程乙本」這一段這樣寫:

  當下四人一處吃酒。二姐兒此時恐怕賈璉一時走來,彼此不雅,吃瞭兩鍾酒便推故往那邊去瞭。賈珍此時也無可奈何,隻得看著二姐兒自去。剩下尤老娘和三姐兒相陪。那三姐兒雖嚮來也和賈珍偶有戲言,但不似他姐姐那樣隨和兒,所以賈珍雖有垂涎之意,卻也不肯造次瞭,緻討沒趣。況且尤老娘在傍邊陪著,賈珍也不好意思太露輕薄。

  尤二姐離桌是有理由的,怕賈璉闖來看見她陪賈珍飲酒,有些尷尬,因為二姐與賈珍有過一段私情。這一段「程乙本」寫得閤情閤理,三姐與賈珍之間,並無勾當。如果按照「庚辰本」,賈珍百般輕薄,三姐並不在意,而且還有所逢迎,那麼下一段賈璉勸酒,企圖拉攏三姐與賈珍,三姐就沒有理由,也沒有立場,暴怒起身,痛斥二人。《紅樓夢》這一幕最精彩的場景也就站不住腳瞭。後來柳湘蓮因懷疑尤三姐不貞,索迴聘禮鴛鴦劍,三姐羞憤用鴛鴦劍刎頸自殺。如果三姐本來就是水性婦人,與姐夫賈珍早有私情,那麼柳湘蓮懷疑她乃「淫奔無恥之流」並不冤枉,三姐就更沒有自殺以示貞節的理由瞭。那麼尤三姐與柳湘蓮的愛情悲劇也就無法自圓其說。尤三姐是烈女,不是淫婦,她的慘死纔博得讀者的同情。「庚辰本」把尤三姐這個人物寫岔瞭,這絕不是曹雪芹的本意,我懷疑恐怕是抄書的人動瞭手腳。

  「庚辰本」對襲人、晴雯、芳官等人的描寫,也有可商榷的地方,我在課堂上都一一指齣來討論過瞭,一些明顯的誤漏,也加以改正。例如第四十六迴,鴛鴦罵她的嫂子是「九國販駱駝的」,當然應該是「六國」。「庚辰本」作為研究材料,是非常珍貴重要的版本,因為其時間早,前八十迴迴數多,而且有「脂評」,但作為普及本,有許多問題,須先解決,以免誤導。

  自「程高本」齣版以來,爭議未曾斷過,主要是對後四十迴的質疑批評。爭論分兩方麵,一是質疑後四十迴的作者,長期以來,幾個世代的紅學專傢都認定後四十迴乃高鶚所續,並非曹雪芹的原稿。因此也就引起一連串的爭論:後四十迴的一些情節不符閤曹雪芹的原意、後四十迴的文采風格遠不如前八十迴,這樣那樣,後四十迴遭到各種攻擊,有的言論走嚮極端,把後四十迴數落得一無是處,高鶚續書變成瞭韆古罪人。我對後四十迴一嚮不是這樣看法。我還是完全以小說創作、小說藝術的觀點來評論後四十迴。首先我一直認為後四十迴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續作。《紅樓夢》人物情節發展韆頭萬緒,後四十迴如果換一個作者,怎麼可能把這些無數根長長短短的綫索一一理清接榫,前後成為一體。例如人物性格語調的統一就是一個大難題。賈母在前八十迴和後四十迴中絕對是同一個人,她的舉止言行前後並無矛盾。第一百零六迴:賈太君禱天消禍患,把賈府大傢長的風範發揮到極緻,老太君跪地求天的一幕,令人動容。後四十迴隻有拉高賈母的形象,並沒有降低她。

  《紅樓夢》是曹雪芹帶有自傳性的小說,是他的《追憶似水年華》,全書充滿瞭對過去繁華的追念,尤其後半部寫到賈府的衰落,可以感受到作者哀憫之情,躍然紙上,不能自已。高鶚與曹雪芹的傢世大不相同,個人遭遇亦迥異,似乎很難由他寫齣如此真摯個人的情感來。近年來紅學界已經有愈來愈多的學者相信高鶚不是後四十迴的續書者,後四十迴本來就是曹雪芹的原稿,隻是經過高鶚與程偉元整理過罷瞭。其實在「程甲本」程偉元序及「程乙本」程偉元與高鶚引言中早已說得清楚明白,後四十迴的稿子是程偉元蒐集得來,與高鶚「細加釐剔,截長補短」修輯而成,引言又說「至其原文,未敢臆改」。在其他鐵證還沒有齣現以前,我們就姑且相信程偉元、高鶚說的是真話吧。

  至於不少人認為後四十迴文字功夫、藝術成就遠不如前八十迴,這點我絕不敢苟同。後四十迴的文字風采、藝術價值絕對不輸前八十迴,有幾處可能還有過之。《紅樓夢》前大半部是寫賈府之盛,文字當然應該華麗,後四十迴是寫賈府之衰,文字自然比較蕭疏,這是應情節的需要,而非功力不逮。其實後四十迴寫得精彩異常的場景真還不少。試舉一兩個例子:寶玉齣傢、黛玉之死,這兩場是全書的主要關鍵,可以說是《紅樓夢》的兩根柱子,把整本書像一座大廈牢牢撐住。如果兩根柱子摺斷,《紅樓夢》就會像座大廈轟然傾頹。

  第一百二十迴最後寶玉齣傢,那幾個片段的描寫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座峨峨高峰。寶玉光頭赤足,身披大紅鬥篷,在雪地裏嚮父親賈政辭彆,閤十四拜,然後隨著一僧一道飄然而去,一聲禪唱,歸彼大荒,「落瞭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紅樓夢》這個畫龍點睛式的結尾,恰恰將整本小說撐瞭起來,其意境之高、其意象之美,是中國抒情文字的極緻。我們似乎聽到禪唱聲充滿瞭整個宇宙,天地為之久低昂。寶玉齣傢,並不好寫,而後四十迴中的寶玉齣傢,必然齣自大傢手筆。

  第九十七迴「林黛玉焚稿斷癡情」,第九十八迴「苦絳珠魂歸離恨天」,這兩迴寫黛玉之死又是另一座高峰,是作者精心設計、仔細描寫的一幕摧人心肝的悲劇。黛玉夭壽、淚盡人亡的命運,作者明示暗示,早有鋪排,可是真正寫到苦絳珠臨終一刻,作者須煞費苦心,將前麵鋪排纍積的能量一股腦兒全部釋放齣來,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十分聰明的用黛玉焚稿比喻自焚,林黛玉本來就是「詩魂」,焚詩稿等於燬滅自我,尤其黛玉將寶玉所贈的手帕上麵題有黛玉的情詩一併擲入火中,手帕是寶玉用過的舊物,是寶玉的一部份,手帕上斑斑點點還有黛玉的淚痕,這是兩個人最親密的結閤,兩人愛情的信物,如今黛玉如此絕決將手帕扔進火裏,霎時間,弱不禁風的林黛玉形象突然暴漲成為一個剛烈如火的殉情女子。手帕的再度齣現,是曹雪芹善用草蛇灰綫,伏筆韆裏的高妙手法。

  後四十迴其實還有其他許多亮點:第八十二迴「病瀟湘癡魂驚惡夢」、第八十七迴「感鞦深撫琴悲往事」,妙玉聽琴。第一百零八迴「死纏綿瀟湘聞鬼哭」,寶玉淚灑瀟湘館,第一百十三迴,「釋舊憾情婢感癡郎」,寶玉嚮紫鵑告白。

  張愛玲極不喜歡後四十迴,她曾說一生中最感遺憾的事就是曹雪芹寫《紅樓夢》隻寫到八十迴沒有寫完。而我感到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夠讀到程偉元和高鶚整理齣來的一百二十迴全本《紅樓夢》,這部震古鑠今的文學經典钜作。

白先勇(國立颱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編者序

白先勇《紅樓夢》導讀齣版弁言


  金聖嘆其生也早,當他以《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為六大纔子書時,他無緣見到《紅樓夢》麵世,否則他不但會將它列為「纔子書」,而且會視為「纔子書」中的集大成者。自然今天視《紅樓夢》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最偉大的著作(至少是其中之一),則早是中外公認的評值。

  《紅樓夢》作為纔子書之集大成者,其內涵之豐富、文采之斐然,雅俗共賞,所得自是各有深淺。俗曰:「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但纔子書之所以為纔子書,其實不隻是熱鬧與門道,重要的是「纔子」特有的器識與纔情,足以另開一世界,風華此乾坤。是以說:「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纔子書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風流人物。當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這種纔子?他性好《紅樓夢》,耽讀大半生,而且教授近二十年,豈非最為適當的解人?

  白先勇在颱大講授《紅樓夢》,事齣偶然,又勢有必然。趨勢教育基金會陳怡蓁董事長,在捐贈颱大第二期「白先勇人文講座」時,原本有意成全白先勇,在颱大開授一係列有關「民國史」之講論課程,當時預計一年可以講完。當我受命執行,就預留一年,以安排講座人選。但事與願違,許多曆史學界的國外學者,各有自己的行程,無法前來共襄盛舉。我們正為講座勢必開天窗煩惱之際,張淑香教授靈機一動,建議白先勇何不在颱大講授一學期的「紅樓夢導讀」,以為我們爭取到另請講座人選的緩衝期間,遂開始瞭白先勇親任講座,在颱大導讀《紅樓夢》的盛事。

  課程一上颱大選課網站,初選者韆餘人,但颱大最大的教室隻能容納四百四十人。因而決定另以「新百傢學堂」計畫,加以錄影,先置颱大開放式課程網站與趨勢教育基金會網站,供校內外人士點閱。再經過後製、齣版DVD與書麵手冊,以供願意詳加研讀、反覆參詳者運用。一學期下來,由於分析深入,論贊綿密,僅及四十迴,遂決定以颱大講座課程繼續講授。第二學期亦隻接近八十迴,最後決定再續講一學期,以完成全書之導讀。DVD與手冊亦將分為上、中、下三集,依白先勇的說法是:「我們不能對不起曹雪芹!」

  此一係列講座錄影與齣版的完成,除瞭首先得感謝陳怡蓁董事長的捐輸,更要感謝颱大莊榮輝教務長的支持,終於有此纔子會纔子,纔子解纔子的美事。因係執行者,謹誌數言,以記其事雲爾。

柯慶明(颱大新百傢學堂執行長)

圖書試讀

《紅樓夢》導讀(三)第九講【摘錄】

(第九十七迴,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齣閨成大禮)


九十七迴「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齣閨成大禮」、九十八迴「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這兩迴是《紅樓夢》裏邊高峰的兩迴,極為重要。在這整個架構裏麵,寶黛兩個人的愛情是很重要的一條綫,一直到黛玉之死,這條綫斷掉。所以,整本書從頭開始,很多伏筆都是為這條綫鋪陳的,鋪到最後一迴。這就是考驗一個小說傢的功夫,預備瞭、前麵的伏筆這麼多,到瞭那個地方,炮仗爆齣來的時候聲音夠不夠大,這個東西非常重要。所以黛玉之死是整本書的關鍵又關鍵,它的難處就在 ── 《紅樓夢》一開始就很精彩瞭,從一個神話架構,到第五迴太虛幻境,後來講賈府之盛、寶黛之間的愛情,寫得非常精彩瞭,等於一個個小山峰,一峰比一峰高。

《紅樓夢》裏邊有幾個人之死。死亡在《紅樓夢》裏也占瞭很重要的一個題目。前麵幾個人之死,比較重要的,第一個,秦可卿。秦可卿之死,它的重要性比較是象徵的。一方麵象徵賈府最興盛的時候、它最得意的時候死掉瞭,就是人世的枯榮,不長久,保不住;第二個象徵意義,那時賈府是極盛的時候,死掉的那個儀式、那個排場之大,跟後麵互相對照。第二個很重要的死亡是晴雯之死。是書裏麵另一個重要的episode:寶玉親身跟晴雯那一段告彆,生離死彆,寫得非常動人。晴雯是寶玉心中非常疼愛的一個女孩子,那一場寫得非常動人,而且完瞭以後還寫瞭那麼長的一篇〈芙蓉誄〉來祭她。

前麵已經這麼多高峰瞭,黛玉之死,這是書裏麵的喜馬拉雅峰,一定要高過所有前麵的一切,這本書纔鎮得住。分量要鎮得住。很多紅學傢對於後四十迴有很多、很多批評,但是可以提齣很多反證,像黛玉之死寫到這個地步,我自己認為,這後麵四十迴稿,極可能是曹雪芹已經寫完瞭定稿,然後由高鶚來改的。我比較傾嚮這個,不大能夠想像另外一個作傢續人傢的書,而寫瞭黛玉之死的時候,那種的投入、憐憫、pity,而且寫得那麼好。幾乎不大可能。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