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術源流‧上冊

清代學術源流‧上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將清代的學術演進,分為清初學術、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晚清學術三個階段,並針對此三階段有整體性的探討。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結閤學術史與社會史,不僅全麵、係統、闡述瞭清代學術發展的源流嬗變,而且對學術演進與世運變遷、政治文化導嚮等之間的關聯,給予瞭充分關注,並深入闡釋。這是一部功底紮實、內容豐厚、史論結閤、視野開闊的重要清代學術史著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祖武


  祖籍湖南茶陵,一九四三年十月生於貴州省貴陽市,遂為貴陽人。一九六五年七月畢業貴州大學曆史係。一九八一年七月再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係。曆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學術史研究,尤以清代學術用力最多。主要學術專著有《清初學術思辨錄》、《中國學案史》、《清儒學術拾零》、《乾嘉學術編年》、《乾嘉學派研究》、《曠世大儒──顧炎武》等。兼任全國古籍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主要古籍整理成果有《榕村語錄》、《楊園先生全集》、《清儒學案》等。

圖書目錄

上冊

上編 明清更迭與清初學術

第一章 清初國情分析  3

一 對十七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發展水準的基本估計  3
二 明清更迭是曆史的前進  5
三 由亂而治的清初社會  12

第二章 清廷文化政策批判  15
一 清初文化政策的主要方麵  15
二 清廷文化決策的思想依據  22
三 清初文化政策的曆史作用  28

第三章 蕺山南學與夏峰北學之交涉  33
一 孫夏峰筆下的劉蕺山  33+P26
二 蕺山學北傳的重要途徑  39
三 從《理學宗傳》到《明儒學案》  45

第四章 《明儒學案》的裏程碑價值  49
一 從黨爭健將到學術巨擘  49二 《明儒學案》成書時間商榷  57
三 主要內容及編纂體例  66
四 《明儒學案》與《皇明道統錄》  81
五 《明儒學案》發微  84

第五章 從《日知錄》到《日知錄集釋》  99
一 《日知錄》纂修考  99
二 社會政治思想  110
三 經學思想  116
四 史學思想  124
五 文學思想  126
六 務實學風  131
七 《日知錄集釋》的纂輯  140

第六章 李二麯思想研究  147
一 《清史稿》李顒本傳辯證  147
二 「悔過自新」說剖析  152
三 李二麯思想的基本特徵  157
四 李二麯與清初關學  164
五 李二麯思想的曆史價值  169
六 結語  173

第七章 顔李學派的曆史命運  175
一 顔元學說的形成  175
二 顔元與漳南書院  178
三 李塨對顔學的繼承及背離  184
四 王源學行述略  188

第八章 範鄗鼎與《理學備考》  197
一 範鄗鼎學行述略  197
二 兩部《明儒理學備考》  199
三 關於《國朝理學備考》  202
中編 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

第九章 思想史與社會史相結閤的典範  209
一 對十八世紀中國社會基本狀況的認識  209
二 關於乾嘉漢學的形成  212
三 乾嘉漢學是一個曆史過程  216
四 餘論  218

第十章 江南中心城市與乾隆初葉的古學復興  223
一 興復古學之前驅  223
二 江永與徽州諸儒  226
三 蘇州紫陽書院  229
四 盧見曾及其揚州幕府  232
五 從惠棟、戴震到錢大昕  235

第十一章 從經筵講論看乾隆時期的硃子學  241
一 高宗初政與硃子學的提倡  242
二 在經筵講論中對硃子學的質疑  246
三 從提倡理學到崇奬經學  253
四 餘論  258
附錄 乾隆朝經筵講學一覽  260

第十二章 《宋元學案》纂修述略  265
一 黃氏父子的創始之功  265
二 全祖望與《宋元學案》  279
三 《宋元學案》的刊行  295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