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源流‧上册

清代学术源流‧上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将清代的学术演进,分为清初学术、干嘉学派与干嘉学术、晚清学术三个阶段,并针对此三阶段有整体性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结合学术史与社会史,不仅全面、系统、阐述了清代学术发展的源流嬗变,而且对学术演进与世运变迁、政治文化导向等之间的关联,给予了充分关注,并深入阐释。这是一部功底扎实、内容丰厚、史论结合、视野开阔的重要清代学术史着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祖武


  祖籍湖南茶陵,一九四三年十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遂为贵阳人。一九六五年七月毕业贵州大学历史系。一九八一年七月再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学术史研究,尤以清代学术用力最多。主要学术专着有《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学案史》、《清儒学术拾零》、《干嘉学术编年》、《干嘉学派研究》、《旷世大儒──顾炎武》等。兼任全国古籍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主要古籍整理成果有《榕村语录》、《杨园先生全集》、《清儒学案》等。

图书目录

上册

上编 明清更迭与清初学术

第一章 清初国情分析  3

一 对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发展水准的基本估计  3
二 明清更迭是历史的前进  5
三 由乱而治的清初社会  12

第二章 清廷文化政策批判  15
一 清初文化政策的主要方面  15
二 清廷文化决策的思想依据  22
三 清初文化政策的历史作用  28

第三章 蕺山南学与夏峰北学之交涉  33
一 孙夏峰笔下的刘蕺山  33+P26
二 蕺山学北传的重要途径  39
三 从《理学宗传》到《明儒学案》  45

第四章 《明儒学案》的里程碑价值  49
一 从党争健将到学术巨擘  49二 《明儒学案》成书时间商榷  57
三 主要内容及编纂体例  66
四 《明儒学案》与《皇明道统录》  81
五 《明儒学案》发微  84

第五章 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  99
一 《日知录》纂修考  99
二 社会政治思想  110
三 经学思想  116
四 史学思想  124
五 文学思想  126
六 务实学风  131
七 《日知录集释》的纂辑  140

第六章 李二曲思想研究  147
一 《清史稿》李颙本传辩证  147
二 「悔过自新」说剖析  152
三 李二曲思想的基本特征  157
四 李二曲与清初关学  164
五 李二曲思想的历史价值  169
六 结语  173

第七章 颜李学派的历史命运  175
一 颜元学说的形成  175
二 颜元与漳南书院  178
三 李塨对颜学的继承及背离  184
四 王源学行述略  188

第八章 范鄗鼎与《理学备考》  197
一 范鄗鼎学行述略  197
二 两部《明儒理学备考》  199
三 关于《国朝理学备考》  202
中编 干嘉学派与干嘉学术

第九章 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典范  209
一 对十八世纪中国社会基本状况的认识  209
二 关于干嘉汉学的形成  212
三 干嘉汉学是一个历史过程  216
四 余论  218

第十章 江南中心城市与干隆初叶的古学复兴  223
一 兴复古学之前驱  223
二 江永与徽州诸儒  226
三 苏州紫阳书院  229
四 卢见曾及其扬州幕府  232
五 从惠栋、戴震到钱大昕  235

第十一章 从经筵讲论看干隆时期的朱子学  241
一 高宗初政与朱子学的提倡  242
二 在经筵讲论中对朱子学的质疑  246
三 从提倡理学到崇奖经学  253
四 余论  258
附录 干隆朝经筵讲学一览  260

第十二章 《宋元学案》纂修述略  265
一 黄氏父子的创始之功  265
二 全祖望与《宋元学案》  279
三 《宋元学案》的刊行  29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