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人物世界(二版)

史记的人物世界(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史记》的文学性以及对历史的独特观察,主要是透过人物传记表现出来。因此,深入《史记》的人物世界,是进窥《史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的重要法门。《史记》中的各类人物性格,往往能反映历史的、普遍性的人物典型,透过史公的妙笔,我们可以看到各类型人物背后所呈现的深刻的人性与历史观照,欣赏他们在历史场景中呈现的各种风姿。本书讨论了《史记》中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透过作者的诠释,在欣赏人物风姿之余,读者或许能穿越时空,与司马迁的历史智慧照面,领略「读史使人聪明」的益处。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聪舜


  台湾彰化人,1953年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所主任,傅尔布莱特基金会奖助之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现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所教授。着有《向郭庄学之研究》、《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及杂文集《台湾新统治霸权的形成》等着作。目前从事两汉思想史研究,并特别重视思想背后的权力关系。

图书目录

自 序
天道的破产与正义法则的追寻──伯夷叔齐怨邪非邪? /1
恩恩相报的温馨世界──信陵君和他的门下客 /14
布衣卿相背后的辛酸──游士范雎的悲剧 /25
把政治当成生意经营──商人政治家吕不韦 /41
奇蹟的创造──田单复国 /52
悲壮的一击──荆轲刺秦王 /57
一个完全被物慾操纵的政治人物──李斯 /62
狂飙英雄的崛起与殒落──项羽 /68
「意豁如」所呈现的生命风姿与政治能力──刘邦的性格与政治才华的结合 /95
三种不同谋士的典型──张良、陈平、范增 /121
遂令后世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韩信、彭越、黥布的悲剧 /137
褒贬纷纭的汉家儒宗──叔孙通 /156
体制外的豪杰──天才将领李广 /170
虚矫的豪杰与怙势凌人的权臣──魏其、武安两外戚 /177
「缘饰以儒术」的真相──酷吏群相 /196
抗议精神的体现者──游离于体制外,伸张「另一种正义」的游侠 /210

图书序言

天道的破产与正义法则的追寻──伯夷叔齐怨邪非邪?

〈伯夷列传〉何以居列传之首?


〈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首,司马迁为此一事蹟可疑的人物立传,其理由除了〈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嘉许他重义能让;或者如陈直所述:「《史记》年表首共和,本纪首黄帝,世家首太伯,列传首伯夷,皆表扬让位、反抗君主者。」1认为〈伯夷列传〉列为传首,是司马迁「表扬让位、反抗君主」的一贯立场的表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史传几乎就是司马迁企图重建正义法则之抱负的宣告,是值得和〈太史公自序〉并读的文字。

林云铭曾评〈伯夷列传〉云:「此篇人无不读,读者无不赞其妙,至问其立言之意,则茫然也。」2的确,几千年来,伯夷、叔齐虽在传统士大夫心目中留下了高洁的形象,并且被许多士人引为知己,但司马迁寄託在〈伯夷列传〉中的微旨深义却鲜有人能真正掌握。兹先顺着〈伯夷列传〉的文章脉络略作分析,探讨司马迁面对天道破产的困境,如何重建正义的法则,最后再以〈伯夷列传〉与《旧约‧约伯记》作一比较,探讨具有虔诚宗教信仰的西方人与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中国人,在正义法则失效时,如何面对它?如何找到自处之道?

伯夷、叔齐有「怨」吗?

伯夷、叔齐的事蹟本来相当隐晦,司马迁写〈伯夷列传〉的主要目的又是借他人酒盃,浇自己胸中块垒,所以在本传一开始,司马迁就必须对传说中的许由、务光、伯夷等鄙弃权位的隐士事蹟之有无作一番论定,订出立传的标准。他首先肯定「考信于六艺」是学者的本分,而《尚书》所记载的传天下之事极其慎重,所以许由、务光、卞随等逃国的隐士事蹟值得怀疑。不过,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因此又未必可以断然排除这些逃国的隐士事蹟的可能性。最后,司马迁只好请出孔子,以这些人物是否曾得到孔子的论列为标准,如果这些人物曾得到孔子论列,其事蹟虽不见于六艺,也可据以立传。于是吴太伯、伯夷、叔齐虽属传说中人物,也都取得立传的资格。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