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3达悟族:飞鱼之神(三版)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3达悟族:飞鱼之神(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原住民
  • 达悟族
  • 神话传说
  • 飞鱼祭
  • 海洋文化
  • 原住民文化
  • 台湾文化
  • 民俗学
  • 文化人类学
  • 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达悟族知多少?
  ‧达悟Tao语意是「人」,现在兰屿人都以达悟族自称。
  ‧「雅美」一词是日本人统治时所使用,也是现在台湾官方的称法。
  ‧达悟的拼板舟、半穴居、语言、文化等,与菲律宾巴丹岛相近,同为人类学家所称的「南岛语族」。
  ‧制造拼板舟大致有七种木材:龙骨与舟底可选用坚硬厚实的番龙眼、榄仁舅或兰屿赤楠,船身则选可浮在水面的轻质绿岛榕、大叶山榄或面包树;并以小叶桑削成接合用的小木钉。
  ‧达悟人生性和平,不使用武器攻击敌人、不猎首,近年来曾为核废料问题愤怒抗争。
  ‧每年3-6月是兰屿飞鱼祭,但由于各地的大量捕捉,能够随着黑潮洄游到兰屿的飞鱼已年年减少。


  原住民尊重生命与天地的传统,是绿色硅岛台湾美妙的「原」动力。
  过传神生动的故事,搭配精致彩绘的图画,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台湾的文化源头!

  达悟族神话与传说

  1. 竹生人和石生人:兰屿是达悟「人之岛」
  美丽的兰屿被一群古怪的人佔领并破坏,天上的人以大洪水淹没,并在九年后恢复美好生态。接着在渔人部落、红头部落降下石生人、竹生人两个孩子,开始繁衍后代,以珍惜之心守护,并将兰屿命名为达悟之岛。

  2. 飞鱼之神:飞鱼的捕捉与食用法则
  达悟族人吃了飞鱼后,全身奇痒难治,飞鱼之神託梦给族中长老,教导正确捕捉与食用方法:男女分工虔诚合作、只捕一年份量不贪多、不在户外吃、要乐于分享亲友弱势…。

  3. 达悟拼板舟:向地底人学造舟
  天上的人派地底人化身的老鼠到底底参观学习:共有共享、合力造舟,预先种植祭船仪式所需食材,适当选材、不破坏山林,不骂人或说话不礼貌,伙伴若遭遇不幸时必须暂停表示悼念…。

  4 林投树下的男孩:正直、宽厚的健康人格
  年轻女孩未婚生子,在族人压力下只好丢弃在林投树底下,幸好被老夫妇捡回,以爱心温柔养育。男孩长大后英俊孝顺又懂事,举办了达悟族最隆重的筵席回报老夫妇,也邀请生母、族人一起享用。

名人推荐

  人与山海的约定

  史英 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这本书不只保留了原住民的文化,更提供了不同族群的孩子彼此认识的机会,不同的价值观可能会动摇孩子原来的想法,但动摇也是思辨的开始,而这珍贵的文化差异所可能激盪出来的反思与创新,正是台湾进步的重要动力。
 
  吴密察 国史馆馆长
  原住民神话不只是原住民族文学心灵的泉源,也是延伸台湾人民共同想像空间的资源。这本书将原住民神话配以精致的图画,不但可读性甚高,而且提供很多延伸阅读的资讯,诚为认识原住民文化的骏良入门书。
 
  浦忠成 考试院考试委员
  台湾的历史是许多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共同缔造,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有值得去认识和学习的地方,本书介绍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是所有生活在台湾的人应该去接触和了解的。
 
  马绍.阿纪 前公视原住民新闻杂志主播
  小学最爱的书叫做《雅美族的船》,第一次坐飞机,就去拜访达悟族(旧称雅美族)人的家。以前都是「国立编译馆」出版的书,现在有原住民作家和艺术家自己编写的故事书,当然一定不能错过。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丽) 立法委员
  「没有听故事的童年最无趣。」从小我最渴望听到祖母说部落的传奇故事或历史典故,到现在还是非常向往说故事或者听人家诉说部落的神话故事。相信这本原住民神话故事一定可以带领你进入和祖先讲话的石板屋子里,要常读它哦!
 
  动力火车(尤秋兴、颜志琳) 知名歌手
  原住民钟爱唱歌,喜欢跳舞,以歌舞和大自然心灵相通,用口耳相传的故事留住智慧和文化。【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有最多原住民共同参与的图画故事书,写出原住民生命动力,记录台湾悠远历史,是献给台湾孩子的最佳读物。
 
  张子樟 青少年文学阅读推广人
  在升学主义依旧猖獗,电子媒介四处氾滥的年代里,【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将是激发青少年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最佳触媒。
 
  陈建年 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
  神话、传说与故事,纵使在时间、空间与事实的实虚方面有不同的界定与意涵,这本书至少提供了原住民族可以更贴近祖先的线索,也可以让广大读者欣赏跟自己很不同的--所谓的「比山高、比海深」的原住民族文化容颜,很值得推荐给大家细细品味。
 
  陈郁秀 前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有故事的民族最美。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蕴含先人口耳相传的生命智慧、人生体验、祭典仪式,以及对宇宙奥秘的种种解读,充满哲理与想像。认识台湾,寻找「台湾的原动力」,就要先认识台湾最早的主人;本书精采好看,那是来自山与海的唿唤!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立民族的根就是尊重他们的历史与文化,让每个小孩了解并能以此为傲。台湾原住民的青少年能够拥有这套展现他们文化的书籍,绝对是这一代人必须给他们的礼物!
 
  曾宪政 前高雄市教育局局长
  就好像在阅读每一个原住民族的自然脸谱,驰骋在丰富的想像,更惊喜于书中每一幅画所展现的原创生命力。这本书可以让孩子学习尊重不同生长环境下,不同族群的生活形态,每一则都是对原住民的爱。
 
  黄光男 前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是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借由这本书认识原住民的文化、分享与学习不同族群间的生活智慧,进而重建台湾生命力与创造力。
 
  黄荣村 高教评鑑中心基金会董事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中、英对照图画书的出版,在全球共同关注大自然存续与维护生态环境的焦点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台湾,并促进国际认识台湾多元的文化活力。
 
  杨孝爃 前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理事长、前东吴大学文学院院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充分显示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多元性,尤其原住民各族群均充满对自然的融合性,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动力,成为台湾各族群共存共荣、互尊互信、永续发展、永续生存的基石。
 
  赵自强 如果儿童剧团团长
  当这一代的孩子努力学习各种语言的同时,这本书用故事引领孩子的心,走向人文、走向历史、走向尊重、走向和谐、走向勇气…。愿历史中的智慧与力量,陪伴每个孩子长大!
 
  蒋竹君 前国语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
  本书给青少年开启一扇新的阅读之窗。读者从中更能体会尊重其他族群,学习分享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智慧。书后的六项专栏设计,让读者有反刍的思考空间,是真正的乡土教材资源。
 
  蔡中涵 博士、前立法委员
  多元文化的共荣,奠基在族群间的了解与尊重。原住民的深刻智慧多潜藏在口传的神话故事或寓言当中,喜见「新自然主义公司」的投入,用最浅显易懂的图画方式,保留原住民各族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工作需要更多人投入,也需要社会大众实质支持。
 
  谢世忠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会理事长
  原住民朋友借由口传连结祖先子孙的社群,大多能说能唱,记忆丰富,人生自然也就活泼。有文字传统的朋友欣赏了代表台湾原动力的原住民传说之后,想必也生羡慕之心吧!
 
  怀劭.法努司 原舞者艺术总监
  在聚会所内,神话与传说是用「话」来「说」的,那种经验已距离我好远好远了。现在,不一样的经验,是用「画」来「话」的,就是这本书,让我感觉是这么地贴近原乡的生活——它不禁让我开口大唱:Ho hai yan.ho wai ha hai ——我又回到聚会所了。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系列中,不含“达悟族:飞鱼之神”那一册的,关于其他族群神话传说的图书简介。 ---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土地的呼唤与祖灵的低语》(系列其他卷) 图书简介 本书系《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系列丛书的精要汇编,聚焦于台湾岛上多元族群——从北部的泰雅尔、赛德克,到中部的布农、邹,再到南部的排湾、鲁凯,以及东海岸的阿美族等——其代代相传的创世观、自然崇拜与社会规范的根源。本书并非单一族群的侧写,而是通过比较性的视角,呈现台湾原住民族群在不同地理环境与历史脉络下,如何构建其独特的世界观。 第一部:创世的起源与人类的诞生 本书的开篇,深入探讨了各族群对于“世界如何开端”的想象。在布农族的叙事中,世界往往是一个混沌未开的状态,需要创世神祇(如拉鲁卡)的引导与牺牲才能形成天地。与此相对,阿美族的传说则充满了与海洋及自然元素互动的过程,强调族群的起源与特定地理特征的紧密关联。 泰雅尔族的创世神话多围绕“立石”或“出石”展开,象征着族群的固定与秩序的建立。这些故事不仅是简单的叙事,更是族群身份认同的基石,解释了“我们从何处来”的终极追问。我们将细致梳理不同族群在描述“第一人”诞生时的关键意象——是泥土、竹子,还是神灵的特定创造物,并分析这些差异如何映射出族群在迁徙、定居或狩猎文化中的侧重点。 第二部:山林、河流与生命的力量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世界是活态的,山川河流并非无生命的背景,而是充满灵性的场所。本卷聚焦于自然崇拜与环境伦理。 山灵与狩猎的契约: 深入解析泰雅尔与赛德克族群对“山灵”(Utux 或 Gugu)的敬畏。狩猎行为在这些神话中被严格规范,它不是简单的获取食物,而是与山灵之间订立的契约。书中详述了与狩猎禁忌、祭祀仪式相关的神话片段,这些故事是族人学习如何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实现可持续生存的智慧结晶。例如,如何向山灵致歉,如何分享猎物的每一部分,都内嵌在不可违背的古老传说之中。 河流与灌溉的智慧: 对于农耕为主的族群,如布农族,水的管理是生存的核心。与水神或河川守护灵相关的传说,构成了其农耕社会的基础伦理。我们将展示,在这些神话中,洪水与干旱并非偶然的天灾,而是族群行为的直接反馈,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因果报应观。 第三部:社会秩序与英雄的塑造 神话是社会规范的教科书。本卷着重于英雄人物的谱系与社会阶层的形成。 贵族血统与纹面(黥面): 在排湾族与鲁凯族的神话体系中,太阳的后裔(如百步蛇的化身)是贵族阶层的合法性来源。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祖灵降世”或“神灵赐予佩戴物”的传说,这些故事清晰地勾勒出头目世袭的权力结构。我们特别关注这些神话如何解释“纹面”或“刺青”的意义,它们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神圣性与社会责任的标记。 邹族的战争与祭典: 邹族(Thao/Tsou)的神话中,对战功与集会所(Kuba)的描绘尤为突出。相关传说详细阐述了男子汉的试炼、敌首的获取与荣誉的累积过程,这些故事构成了其传统社会中“尚武精神”的文化土壤。 第四部:祭典中的循环与重生 每一项重要的岁时祭仪背后,都有一段对应的神话支撑。本卷解析了不同族群在年度循环中的重要祭典与神祇的互动。 丰年祭的意义重塑: 探讨阿美族(Pangcah)丰年祭中,对于谷物神(或祖灵)的感谢与祈求,神话如何指导祭仪的每一个步骤,确保来年的丰收。这些故事强调了社群的团结与共享的价值。 死后世界的想象: 祖灵信仰是所有族群的共同基础,但对于死后世界的具体描绘却各不相同。有的族群相信亡者会进入高山深处的特定地点,有的则认为会进入海洋,还有的描述了跨越生死之河的艰难旅程。这些对“彼岸”的想象,深刻影响了族人的丧葬习俗与现世的道德准则。 结语:活着的传说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超越单纯的文本解读,探讨这些古老神话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面对快速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冲击,这些流传千年的故事如何被重新诠释、融入艺术创作、教育体系,并持续地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群维护其文化主体性的精神力量。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视角,让读者得以领略台湾原住民文化深邃的精神维度。 --- 目标读者: 民族学研究者、人类学学生、台湾史爱好者、以及对世界神话学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 核心价值: 呈现台湾原住民族群的多元宇宙观,揭示神话如何作为社会、伦理与生态智慧的载体。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总策划
/孙大川

  
监察院副院长、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杂志创办人

故事採集/希南‧巴娜妲燕

  「三姊妹工作室」成员
 
绘者简介

席‧杰勒吉蓝

  艺术工作者
 
英文译者简介

文鲁彬Robin J. Winkler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理事长

图书目录

推荐语
编者的话
故事导读  大海的逻辑
原住民故事採集
(1)竹生人和石生人
(2)飞鱼之神
(3)达悟拼板舟
(4)林投树下的男孩
挑战Q&A  信心满满,达悟大小事轻松答
部落百宝盒
爱好和平的达悟族
与自然共舞
传统的半穴屋与新屋礼
飞鱼季节来临了
达悟拼板舟的制造方式
大船下水祭
e网情报站  轻松上网搜寻,「原味」超灵通
达悟语开口说  达悟语开口说,入境更随俗
学习加油站

图书序言

推荐语

人与山海的约定

史英 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这本书不只保留了原住民的文化,更提供了不同族群的孩子彼此认识的机会,不同的价值观可能会动摇孩子原来的想法,但动摇也是思辨的开始,而这珍贵的文化差异所可能激盪出来的反思与创新,正是台湾进步的重要动力。

吴密察 国史馆馆长

  原住民神话不只是原住民族文学心灵的泉源,也是延伸台湾人民共同想像空间的资源。这本书将原住民神话配以精致的图画,不但可读性甚高,而且提供很多延伸阅读的资讯,诚为认识原住民文化的骏良入门书。
 
浦忠成 考试院考试委员

  台湾的历史是许多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共同缔造,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有值得去认识和学习的地方,本书介绍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是所有生活在台湾的人应该去接触和了解的。

马绍.阿纪 前公视原住民新闻杂志主播

  小学最爱的书叫做《雅美族的船》,第一次坐飞机,就去拜访达悟族(旧称雅美族)人的家。以前都是「国立编译馆」出版的书,现在有原住民作家和艺术家自己编写的故事书,当然一定不能错过。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丽) 立法委员

  「没有听故事的童年最无趣。」从小我最渴望听到祖母说部落的传奇故事或历史典故,到现在还是非常向往说故事或者听人家诉说部落的神话故事。相信这本原住民神话故事一定可以带领你进入和祖先讲话的石板屋子里,要常读它哦!

动力火车(尤秋兴、颜志琳) 知名歌手

  原住民钟爱唱歌,喜欢跳舞,以歌舞和大自然心灵相通,用口耳相传的故事留住智慧和文化。【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有最多原住民共同参与的图画故事书,写出原住民生命动力,记录台湾悠远历史,是献给台湾孩子的最佳读物。

张子樟 青少年文学阅读推广人

  在升学主义依旧猖獗,电子媒介四处氾滥的年代里,【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将是激发青少年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最佳触媒。

陈郁秀 前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有故事的民族最美。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蕴含先人口耳相传的生命智慧、人生体验、祭典仪式,以及对宇宙奥秘的种种解读,充满哲理与想像。认识台湾,寻找「台湾的原动力」,就要先认识台湾最早的主人;本书精采好看,那是来自山与海的唿唤!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立民族的根就是尊重他们的历史与文化,让每个小孩了解并能以此为傲。台湾原住民的青少年能够拥有这套展现他们文化的书籍,绝对是这一代人必须给他们的礼物!

曾宪政 前高雄市教育局局长

  就好像在阅读每一个原住民族的自然脸谱,驰骋在丰富的想像,更惊喜于书中每一幅画所展现的原创生命力。这本书可以让孩子学习尊重不同生长环境下,不同族群的生活形态,每一则都是对原住民的爱。

黄光男 前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是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借由这本书认识原住民的文化、分享与学习不同族群间的生活智慧,进而重建台湾生命力与创造力。

黄荣村 高教评鑑中心基金会董事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中、英对照图画书的出版,在全球共同关注大自然存续与维护生态环境的焦点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台湾,并促进国际认识台湾多元的文化活力。

赵自强 如果儿童剧团团长

  当这一代的孩子努力学习各种语言的同时,这本书用故事引领孩子的心,走向人文、走向历史、走向尊重、走向和谐、走向勇气…。愿历史中的智慧与力量,陪伴每个孩子长大!

蒋竹君 前国语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

  本书给青少年开启一扇新的阅读之窗。读者从中更能体会尊重其他族群,学习分享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智慧。书后的六项专栏设计,让读者有反刍的思考空间,是真正的乡土教材资源。

谢世忠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会理事长

  原住民朋友借由口传连结祖先子孙的社群,大多能说能唱,记忆丰富,人生自然也就活泼。有文字传统的朋友欣赏了代表台湾原动力的原住民传说之后,想必也生羡慕之心吧!

怀劭.法努司 原舞者艺术总监

  在聚会所内,神话与传说是用「话」来「说」的,那种经验已距离我好远好远了。现在,不一样的经验,是用「画」来「话」的,就是这本书,让我感觉是这么地贴近原乡的生活——它不禁让我开口大唱:Ho hai yan.ho wai ha hai ——我又回到聚会所了。

编者的话

同游原住民的奇幻国度


  台湾,Formosa!在这个面积只有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丽之岛上,每单位面积拥有全球最多样的生物,高山、森林、湖泊、河川、海洋与大地交错,孕育出阿美、卑南、达悟、排湾、鲁凯、布农、邵、邹、赛夏、泰雅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丰富多样的台湾原生文化。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系列共10册书籍的出版,是2002年出版界的一件盛事。10族神话传说的精选,中英对照,还附上重要的文化语汇和简单的族语对话;文字和插图的部分,绝大多数皆由本族人担纲,出版以来深受各界的肯定。

  将近15年的岁月过去了,台湾的社会也有许多的变化,原住民议题逐渐成为显学,愈来愈多的人理解到原住民对台湾文化和历史的意义与重要性。编者认为,在目前仍缺乏较系列化相关原住民青少年读物的情况下,旧书新版,或许还是有它的价值和需要性。我们修改了封面的设计,突显族群的名称,让画面显得省捷有力。

  众所周知,2001年之后,所谓原住民10族,因族人自主意识提升,官方的族群认定有了更符合族人认同意愿的改变;因此目前官方认定的族别已成了16族,新增了:噶玛兰族(Kebalan,2002)、太鲁阁族(Truku,2004)、撒奇莱雅族(Sakizaya,2007)、赛德克族(Seediq,2008)、拉阿鲁哇族(Hla’alua,2014)、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2014)等6族。我们曾经构想要把新增的6族补全,但各方面的条件未齐备,只能有待未来的努力了。

  另外,有关原住民各族群语言符号系统的确定,乃是2005年之后的事。本套书出版时,族语语汇的拼法,完全依照作者本身习惯的写法,这多少和现行的族语书写系统有些出入;若要更动,也会是一项大工程。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失,我们请族人针对各册的「开口说」唸出正确的音读,并将录音档放上网路(请扫描封面的开口说QRCode),方便大家学习简单有用的族语,拉近彼此的距离。

  还等什么?现在就推开各族每扇神话传说秘境的大门吧!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台湾原住民神话的书,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认识还太浅薄。从小接受的教育,历史课本里关于原住民文化的篇幅总是那么的简略,仿佛他们只是台湾历史长河中一个短暂的过渡。但这本书却让我意识到,在汉人文化扎根台湾之前,这块土地上已经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书中对于不同族群神话的呈现,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故事,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神话背后的文化意涵、社会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书中对于阿美族祖灵信仰的描述,让我了解到他们对于祖先的崇敬并非仅仅是宗教仪式,更是维系族群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述神话故事时,会穿插一些相关的民俗、祭典以及生活习惯的介绍,这让原本抽象的神话故事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也更容易理解。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于“台湾”这个概念的理解,意识到台湾的多元文化并非只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经过历史沉淀和族群融合后形成的独特风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集,更是一部关于台湾文化认同的启蒙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相当清晰,按照族群划分,每个族群的神话故事都独立成章,方便读者查阅和阅读。作者在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先介绍该族群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然后再进入到神话故事的讲述。这种安排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神话故事的背景和内涵。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神话故事的解读,他并没有简单地将神话故事视为虚构的幻想,而是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了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逻辑和价值观念。例如,书中对于赛夏族的“小角仪式”的解读,让我了解到这个仪式不仅仅是用来庆祝丰收的,更是用来强化族群认同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收录了大量的图片和插图,这些图片和插图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神话故事,还能够展现原住民文化的艺术魅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原住民传统工艺品的图片,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展现了原住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读完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台湾原住民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更加珍惜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遗产。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讲述了原住民的神话故事,更展现了原住民对于土地和海洋的深厚情感。在他们的神话中,土地和海洋不仅仅是生存的资源,更是神圣的存在,是族群的根基和精神家园。这种对于土地和海洋的敬畏之心,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我们常常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破坏自然,但原住民却始终坚持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们的神话故事中,充满了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书中对于排湾族祭祖仪式和达悟族飞鱼祭的描述,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原住民对于祖先的感恩和对于自然的敬畏。这些仪式不仅仅是宗教活动,更是维系族群认同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达悟族的飞鱼祭,亲眼目睹了他们对于飞鱼的感恩和对于海洋的敬畏。那次经历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原住民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本书让我对原住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台湾的自然环境有了更强的保护意识。

评分

我原本以为原住民的神话故事会充满神秘和恐怖,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这些故事其实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它们不仅仅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的,更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和道德教训。例如,书中讲述的卑南族的创世神话,让我了解到他们对于“平衡”的重视。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否则就会导致灾难的发生。这种“平衡”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并没有将原住民的神话故事与汉人文化进行对立,而是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作者在书中指出,在台湾的历史进程中,原住民文化和汉人文化一直都在相互交流和借鉴,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文化。这种观点让我对台湾的文化认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曾经一度认为,原住民文化是一种“边缘”文化,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它其实是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湾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这本书让我对台湾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强的保护意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非常用心,色彩的运用和图片的选取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族群传统服饰的图示,这些精美的服饰不仅展现了原住民的工艺技术,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除了视觉上的享受,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流畅易懂,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这对于像我这样对原住民文化了解不多的大众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原住民文化的书籍,但往往因为语言过于晦涩难懂而难以坚持读完。这本书则不同,它能够让我轻松地进入到原住民的神话世界,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将原住民文化视为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强调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变迁。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原住民文化在面对现代化的挑战时所采取的各种策略,以及他们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坚守。这让我对原住民文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