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曆史圖說(三版)

颱灣曆史圖說(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唯一暢銷12萬冊的颱灣曆史最佳讀本!
入選「東亞齣版人會議」之「當代東亞人文經典100」經典作品,
且為颱灣入選15本中,唯一女性作者!
已翻譯成日文、韓文和英文,兼及學術專業與普及性,
是各級學校的最佳颱灣史讀物及輔助教材!

本書特色

  1、本書從史前寫到1990年代,涵蓋時間很長,就每個曆史時期選取若乾主題,擇要敘述,無法钜細靡遺,惟以議題取勝,具有通史的可親性和通貫性。

  2、以颱灣島為曆史敘述的單元,人群方麵則以原住民為敘述起點,且於漢人齣現後,仍見其身影,脫離漢人開發史觀,為颱灣史的原漢書寫開創新局麵。

  3、本書配有許多圖片、地圖和圖錶,文字和意象互相補充,彼此參照,讓「過去」得以多采多姿的形式齣現,增加讀者琢磨流連的空間,深化感受並激發想像。

  《颱灣曆史圖說》(三版)含括戰後颱灣的曆史進程,有助於讀者理解、掌握當代颱灣社會種種現象的曆史根源,進而思考解決之道,共同為島嶼的未來貢獻心力。

  本書係作者周婉窈《颱灣曆史圖說》聯經版第三版。1997年由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齣版,1998年改由聯經齣版公司印發行,至2014年,共30刷,印數約12萬本。

  本書已有韓文譯本《대만──아름다운 섬 슬픈 역사》(新丘文化,2003)、日文譯本《図説颱灣の歴史》(平凡社,2007;增補版,2013),以及英文版A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aiwan(SMC Publishing╱南天書局,2015)。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颱灣大學曆史學係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曆史學博士。曾任職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現為國立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作者專治颱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颱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報係,1989)、《颱灣曆史圖說》(中央研究院,1997。聯經,1998;增訂本:聯經,2009)、《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颱灣史論集》(允晨,2003)、《海洋與殖民地颱灣論集》(聯經,2012)、《少年颱灣史》(玉山社,2014)等書。

  作者譯有《史傢的技藝》(遠流,1989),主編《颱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並相關資料》(中央研究院,1997)、《古典日文解讀法》(中央研究院,2006)。

  史學論著之外,作者著有散文集《麵嚮過去而生》(允晨,2009),以及人物傳記《颱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過去八年,作者於網路發錶〈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颱灣〉等長文,以及為數不少的時事相關文章。
 

圖書目錄

三版自序
增訂本自序

本篇:史前至一九四五年
第一章 誰的曆史?
第二章 史前時代的颱灣
第三章 原住民與南島語族
第四章 「美麗島」的齣現
第五章 漢人的原鄉與移墾社會
第六章 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
第七章 改朝換代
第八章 兩大反抗事件
第九章 殖民地化與近代化
第十章 知識分子的反殖民地運動
第十一章 颱灣人的美感世界
第十二章 戰爭下的颱灣

戰後篇:後殖民的泥沼
小引
二二八事件
「白色恐怖」時代
黨國教育
民主化、曆史記憶、我們的路
各章基本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書目
 

圖書序言

戰後篇:二二八事件

綠島(火燒島)是颱灣解嚴(1987年7月15日)前監禁政治犯的離島。照片中女性政治犯穿著灰色製服,胸口綉有「新生」兩個字,這是因為他們是「新生訓導處」的成員。新生訓導處(1951-1965)是綠島政治犯的集中營,前後監禁近2000人,刑期大都10年以上。「新生」分為三個大隊,每大隊下轄四個中隊,每中隊150人;女生分隊監禁約100名女性受難者。

一、戰爭期世代

如果人類社會有所謂的集體記憶(或美好,或可怕),那麼二二八事件可以說是本地颱灣人集體的夢魘。夢魘中的人想叫而叫不齣聲來,想擺脫壓在心頭的重物而擺脫不瞭。當他們醒瞭過來,往往餘悸猶在;更何況這個夢魘維持四十餘年之久!半世紀過後的今天,它仍像是揮之不去的陰影,繼續纏繞著我們。要徹底驅逐這個夢魘的魅影,我們首先得正視它、分析它,讓它成為客體化的共同認知。

我們在「小引」中說,颱灣的年輕世代熱烈迎接「光復」。誰也沒想到,等待他們的卻是集體的挫敗,以及長達三、四十年強製瀋默的歲月。要瞭解一九四五年以來的颱灣曆史過程,不能不對這個世代有所瞭解。他們是日本在颱殖民統治透過教育以及戰爭動員所造就的一個世代,筆者稱之為「戰爭期世代」。這個世代指在日本戰敗時年齡大約介於十五歲至二十五歲的颱灣人。他們成長於日本殖民統治趨於穩定和成熟,殖民地教育成效彰著的年代,因此,殖民者的統治理念在他們身上留下很深的印烙。他們的教育教導他們熱愛國傢──日本這個國傢,他們的曆史認知的對象是日本曆史,而且是天皇史觀的曆史。這同時,教育教給他們豐富的實學知識(一般生活日用以及科學知識),以及強烈的鄉土觀念和鄉土愛。他們的道德教育可說具有相當的品質,可惜摻雜著濃厚的軍國思想。在他們的教育裏,颱灣是沒有過去的鄉土,是祛除曆史的空間的存在;他們對中國曆史文化的認知幾乎等於零。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