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來者的客觀及朝聖者的熱情,
雕琢齣現代德國轉變的私密肖像。
作者以本書獲頒「德國聯邦十字勛章」
全書描繪齣二戰後德國變換的風景,從柏林圍牆倒塌一直到今日。這部精彩之作橫跨數十載的寫作及修訂,以目擊者的觀點,彆具洞察力地描述一九八九年的關鍵事件,及日後頗為艱钜的兩德統一之路。
諾特博姆寫政治、人物、建築和文化,時而動人時而離題。他的好奇心帶著他穿越海恩和歌德的風景,沉浸在浪漫主義和神話學,去到德國的巴洛剋城市;他的博學揭露齣大部分觀察傢錯過的文化模式和曆史趨勢。
諾特博姆:「曆史看不見,因為它發生得很慢。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那一天,它所産生的後果,就像思索一步棋那般,在時間中緩慢地展開。這本曆史書的一頁,像基佛(Kiefer)鉛書裏的一頁那麼重,一年最多隻能翻一頁。」
*國際好評推薦 ★ 一段自我發覺的美好旅程,也是對紛亂的國傢的心理探索。──昆廷‧皮爾,《金融時報》
★ 精彩的記述……諾特博姆旁徵博引,個人軼事穿插在令人難忘的報導文學裏。──伊恩‧湯姆森,《週日電訊報》
★ (諾特博姆)以齣色手法捕捉瞭首都的強烈氣氛和相關的記憶層麵……文風融閤瞭瑪莎•蓋爾霍恩的敏銳度和W•G•澤巴爾德的優雅思慮。──《經濟學人》
*《叛逆柏林》作者 陳思宏專文推薦—— 德國曆經戰爭、屠殺、冷戰、和解、統一,《邁嚮柏林之路》再度檢驗這傷痕履曆,德國多次轉型、分裂、變形,如今成為歐盟中心國傢,賽斯‧諾特博姆的書寫非常深廣,每個提到的人名都有其重要意義,這不是一本輕盈讀物,值得讀者深入探索。
此刻的柏林,正因大批的敘利亞、北非難民湧入,國內政治情勢詭譎。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反同誌、反移民、反難民、反歐盟,主張開放人民擁槍,利用這個脆弱德國時刻崛起,在各地大選取得勝利。英國脫歐,歐洲各國極右派積極尋找舞颱發聲,歐盟來到關鍵曆史時刻。此刻閱讀《邁嚮柏林之路》,更有鑑戒之用,德國如今的和平,沾有戰爭血跡,幾度轉型正義的落實,纔讓這一代的德國人昂首,如果右派繼續壯大,民族主義沸騰,隻怕狂熱重來,築起另一道更難摧毀的圍牆。賽斯‧諾特博姆的抒情筆調裏,對德國有一定的信心。我也相信,抒情的力道,能抵擋偏見的狂潮。詩裏,我們記住血腥,我們談論曆史,我們邁嚮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