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主人胜过好兽医~
插画图解如何与高龄猫「一起生活」、「照护」、「道别」,
用微笑心情面对毛小孩老去的暖心宠物照护专书。
无论猫咪的寿命如何延长,生命终究是有限的,
牠们仍会以比人类快上五倍的速度变老,
很有可能无法陪伴主人走完一生,
好好照顾高龄猫,让牠活得愉快健康,是给猫咪的最好疼爱。
准备好适当的生活环境,能够延长猫咪的寿命,
不过还是要注意猫咪的先天身体状况,
要知道,牠们的肾脏、泌尿系统非常脆弱,迈入老年后,有三成会出现问题。
而且身上残留着野生根性的猫咪非常倔强,
就算是面临生死关头的家猫,也会努力隐藏自己的不适,
往往到了最后才显露疲态,让主人留下遗憾。
饲主若能持续不懈,在日常生活中灌注满满的爱,时时留意猫咪的日常起居状况,
就算是高龄猫咪,也能够优雅健康地度过每一天。
而「事前掌握资讯」是照护猫咪的初步准备。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可爱图解,说明怎么照顾高龄猫咪的饮食、排泄、运动,
并规划合适的空间、适宜的检查让猫咪生活得更加舒适。
希望主人强化对猫咪身体变化的敏感度,并且尊重猫咪的性情,
不留遗憾地陪伴牠们度过一生。
饲主的知识和选择,往往左右猫咪的幸福,
给予猫咪良好的治疗和舒适的照护方法,是饲主的责任,
努力维持生活品质,多加留意日常小细节,使猫咪的身心稳定下来,
猫咪一定也会觉得与你的相遇十分幸运,为你带来无比的幸福。
【守护猫咪健康的10大约定】 ◎猫咪老化的速度是人类的5倍,很有可能无法陪主人走完一生,请务必珍惜与猫咪共度的每一天。
◎10岁之前,应该每年健康检查1次,11岁起每半年就要1次,也需要时时注意身体状况。
◎猫咪不喜欢让人类看见脆弱的样子,就算不适往往也会忍耐,一定要多多观察,别让猫咪逞强了。
◎猫咪很少表达,但把后脚跟贴在地上,或是垂着头走路时,都有可能是生病了,只要仔细留意,就能看出是否有异状。
◎猫咪心情好的时候,请温柔地摸摸牠的肚子或背部,如果发现不自然的硬块,就应立刻带去看医生。
◎猫咪在15岁以后,有3成的肾脏都会生病,饮水量增加也是生病的警讯,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猫咪的排泄系统生病时,会因为疼痛而拚命舔阴部或经常上厕所,若出现这种情形就得提高警觉了。
◎尿液与粪便是猫咪的健康检测计,当猫咪一整天没尿尿、或是3天没有大便时,就要立刻带去看医生。
◎有些传染病,可以透过一年一次的疫苗预防,为了能跟猫咪在一起更久,请定期接种预防针。
◎猫咪走完生命旅程时,请温柔地送牠离开,用笑容陪伴牠到最后一刻。
【超重要!猫咪就医指标】 ◎耳朵内部比平常更凉
◎尾巴总是垂着
◎逐渐无法攀上高处
◎步伐变得不稳
◎叫声变大了
◎一天睡20小时以上
◎眼睛(瞳孔)总是瞪得很圆
◎一整天都没什么食慾
◎不喝水或是比平常更频繁喝水
◎一整天都没有小便
◎3天以上没有大便
◎体重在1个月内掉了5%
【请贴心。高龄猫专用空间配置注意事项】 ◎控管室内温度:高龄猫较难调节体温,因此应控管室内温度,避免窗边与室内中央有温差。
◎移除地板高低差与猫塔:猫咪坠落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应拿走猫塔,让猫咪主要活动范围都在地板,并尽量减少空间里的地板高低差。
◎选择好走的地板材:避免让猫咪直接走在木地板上,建议铺上不会勾到爪子的短毛地毯或橡胶垫等。选择橡胶垫时,也注意不要让猫咪误食了。
◎设置无障碍猫砂盆:当猫咪已经走路不稳时,就将猫砂盆移到方便前往的位置。若猫咪已经没办法好好跨过边缘的话,就帮牠铺设斜坡板。
◎避免更换家饰花样:猫咪上了年纪后,视力与听力等五感会跟着衰退,就比较难掌握四周状况,应尽量避免环境变动。
◎别让猫咪爬楼梯:高龄猫咪的肌力变差,为了避免猫咪不慎摔落,应在阶梯前设置门栏,避免让猫咪爬楼梯。
◎避免让访客或新猫咪入门:必须减轻猫咪的心理压力,因此应尽量避免有访客或新猫咪等会造成刺激的因素,就算有尽量别让猫咪看到。
本书特色 ◎猫咪【看诊警讯】、【常见疾病与照护】、【安宁照护】守则,贴心照护,让猫咪长寿幸福到永远。
◎附录【猫咪每日的体况纪录】、【老猫标准值数据】、【猫咪疼痛等级读取表】,时时关注倔强猫咪的身体状况,让猫咪老后依旧从容优雅。
◎用温馨插图,具体提示主人分担老去猫咪身、心、灵病痛方式。
各喵界明星诚心推荐 ◎【黄阿玛的后宫生活】志铭与狸猫
◎【肚脐是只猫】肚脐
◎猫博士夫人
【读者暖心推荐】 ◎好可爱温暖的插图,让人能用微笑的心情面对毛小孩老去。
◎谢谢服部医师,让我不留遗憾的陪伴毛孩子到最后。
◎狗狗和猫咪对疼痛的敏感度不如人类,为了自己的毛小孩,充实知识刻不容缓。
◎我永远记得猫咪跟我道别的那一刻,每个眨眼都像一个幸福的招唿,如何好好说再见是种学习,对饲主而言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遗憾没有在小猫去世前看过这本书,陪牠静静地走到最后一刻。
◎直接、简单又可爱的呈现判定猫咪身心状态、照护年迈猫咪的方法。
◎这本书用很温暖的方式表现了每位饲主都会经历,却也最害怕的阶段——猫咪的老病死,这非常重要。
◎只靠心意来爱护猫咪是不够的,必须透过具体的行动,才能分担猫咪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