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金鼎奬人文類得奬書、
2011年開捲好書奬【美好生活書】得奬書
《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特彆編集《留味行:奶奶的十一道菜》
=橫跨70年的颱、滬、越、黔、川流浪紀行+ 11則真情溫暖食譜故事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麵試會議室裏,
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綫,
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
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
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溫柔的。
有一天早晨瞿筱葳醒來,有一個清楚的念頭進入腦袋:「該去走一趟奶奶逃難時走過的路」。念頭很清晰,就是以一句話的形式齣現在早晨的夢霧中。
「旅行的本質是思念
前人已上路,我也該上路,
無論那路途是什麼,就去走老人走過的路吧!」
想要離開這裏,去遠方,沒那麼多理由。你得去走一趟。去找答案,去問你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或者,其實是去找到正確的提問,叩問自己心中真正的思念。但隻有一張地圖和一本口述曆史,就要上路瞭嗎?
「死亡帶走記憶,這還不止,連吃瞭三十餘年的熟悉味道也一起帶走瞭……」
一九三九年,瞿筱葳的奶奶徐留雲隻是個21歲的上海姑娘,未婚夫已撤退到重慶,此時上海已經危在旦夕,因此她與另一個女孩飄洋過海、渡船搭車,從越南經雲南到四川找未婚夫……七十幾年後,瞿筱葳想要將祖母當年逃難的路綫,重新走一遍,重新嘗一遍祖母的傢鄉菜,那或許是每年自己生日時,奶奶必定要做的雪菜肉絲煨麵,也或許是傢常的醃黃瓜。
齣發前,瞿筱葳是紀錄片導演,齣發時,她知道即將要進入另一場大規模的剪接後製期:這是關於奶奶的故事、傢族的來曆、以及對逝者的追尋。這場剪接的素材不是影帶、檔案,卻是記憶、曆史與味道。於是她告訴自己,上路去吧,去找到更多故事放進腦中的剪接軟體,期待自己有一天有能力錶達齣這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