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众神

北欧众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尼尔‧盖曼
图书标签:
  • 北欧神话
  • 神话故事
  • 维京文化
  • 诸神黄昏
  • 奥丁
  • 托尔
  • 洛基
  • 北欧传说
  • 神话文学
  • 幻想史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要告诉你们世界如何灭亡,以及世界又是如何重新开始;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黑暗的日子和隐藏的事物, 有关大地毁灭和众神之死―― 那是一切终结的开始。 故事之神的灵感,来自深暗的北方大地, 奇幻文学的雏型,来自英勇的北欧众神! 知名作家尼尔‧盖曼出道二十余年,在出版无数畅销作后,回归创作初衷,化身说书人,对读者重述影响他最深的灵感来源――北欧神话。尼尔•盖曼从大地仍一片荒芜、万事万物仍不存在的时刻说起。他描述奥丁与其手足的出生,以及他们为了拥有宇宙、生命与未来,杀死困住自己的巨人;他写到奥丁创造人类,并创造供人类居住的米德嘉世界,并为求取智慧献上一眼。盖曼写下索尔每一次勇敢的冒险,每一个鲁莽的决定,还有那柄得心应手的战鎚从何而来。当然,他也没有忘了洛基――谎言之神、诡辩之神。假使洛基决定与你结盟,你将感到幸运;若你不幸与他为敌,你将后悔万分。 跟随盖曼的文字,你会感到自己彷彿顺着世界树的树根,造访北欧神话中的九个世界;你可以感受阿斯嘉震慑神与人的气势,畏惧行走于约顿海姆间的冰霜巨人,赞叹居住在奥弗海姆的光明精灵的美貌,或因不敢直视地底的亡者国度而别开眼神。 最后,当诸神的守护者海姆达尔吹响号角,「诸神黄昏」――世界终结之时即将来临。无论众神身在何处、无论他们睡得有多沉,一定会醒来,整装前去参与这最后的一战。 众神注定一死,然而,唯有死亡使所有生命变得可能。 这就是结束。 但新时代也将在结束之后来临。 名人推荐 奇幻科幻作家 伍薰 文字工作者 卧斧 作家 马欣 中华科幻学会理事 马立轩 怪兽文字工作者 唐澄暐 交通大学外文系讲座教授 冯品佳 作家 陈栢青 ――推荐 盖曼用现代风格的轻松幽默述说故事,《北欧众神》描绘出众神间尔虞我诈的斗智,同时刻划他们的英武神勇,读来趣味横生。――《波士顿环球报》 除了尼尔‧盖曼以外,还有谁能担任天神的同谋,运用文字的巫术来使天神的故事改头换面?《美国众神》的作者将北欧神话故事转化成令大人小孩都上瘾的读物,他充满能量的强势重述保留了北欧世界的不朽辉煌,但同时也将之变为一个使人能接近的世界,充满逗趣机智和黑暗趣味。――《格林童话註释版》翻译暨编辑玛丽亚‧塔塔尔 数百年来,源自《散文艾达》与《诗歌艾达》的迷人古老故事,总是需要才华洋溢的说书人来替它们注入新生命。尼尔‧盖曼以丰沛的热情重新述说迷人的北欧神话,没人比得上他。盖曼深刻地了解奥丁、索尔、洛基和其他天神的冲突,他透过个人想像的描述,将这些故事赋予新生。他对于重要北欧神话故事的诠释,将吸引读者进入奇异的领域,使他们眼花缭乱、迷惘困惑,并进而对北欧神话故事有新的体悟。――《诺顿儿童文学选辑》编辑杰克‧齐普斯 引人入胜、悬疑刺激又相当了不起的神话再现之作。一旦你被盖曼经过千锤百鍊的文字和熟练的说故事技巧吸住,你会情不自禁一直读下去。――《华盛顿邮报》 二十一世纪风格揉合千年北欧神话,盖曼再次以他的文采为现代读者创造出全新的类型。――《新闻週刊》 盖曼重新诠释古代寓言的笔触如此忠实,又添加丰富的阅读乐趣。盖曼担任了吟游诗人的角色,带着我们在寒冷冬夜聚在热唿唿的炉火边,跟他一起欢笑、一同天马行空。――金融时报 极品之作……盖曼版本的北欧神话给了维京民族一个令人迷醉其中的当代面貌。――大西洋月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尼尔.盖曼(Neil Gaiman)


  当代奇幻大师,创作类型之广,奇幻、科幻、惊悚小说无一不精;横跨漫画、散文、小说、电影剧本、歌词创作,甚至儿童故事。80年代以图像小说《睡魔》(Sandman)崛起,《美国众神》堪称生涯代表作,不仅获得多项大奖,也囊括纽约时报等各大畅销榜。出道至今,曾多次获得雨果奖、轨迹奖、创神奖、星云奖等重要奖项。

  官方网站:www.neilgaiman.com
  脸书粉丝团:www.facebook.com/neilgaiman/
  推特:twitter.com/neilhimself
  IG帐号:neilhimself

译者简介

沈晓钰


  美国西蒙斯大学儿童文学硕士。小说译作有《五星豪门》、《波西杰克森:终极天神》、【埃及守护神】系列、《女王,请听我说》。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导读

在黄昏到来前,诸神遍行大地


  尼尔.盖曼的新书《北欧众神》在台湾出版了!但这本新书有别以往读者大众对盖曼「创作者」身份的理解;《北欧众神》中,盖曼以「叙述者」的身分,重述古老北欧神话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一本《美国众神》的前传,其实也不尽然错误;因为没有这些久远古老的北欧神话先存在,《美国众神》的故事背景就会少了一大支柱。

  读过《美国众神》的读者可能会了解,盖曼在书中解释神的力量来自于人类,越多人信奉祂、祭拜祂、彰显祂,神的力量就越大;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后设的设定,将「神创造了人」的概念转化为「人成就了神」。如果我们将这个概念视为现实世界的真理的话,那么除了台面上的各种宗教神明外,北欧神话中的诸神必然就是当今世上神力最为强大的神祇了!

  会敢这么笃定的说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北欧神话明显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许多奇幻、科幻创作――这些创作包含了小说、游戏、音乐、电影、漫画等等……。二次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利用日耳曼神话(Germanic Mythology)建构出他的理念体系,成就他侵略欧洲的「正道」。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日耳曼神话因此被污名化,学者专家尽可能地使用同样位于日耳曼神话体系下的北欧神话(Norse Mythology)来取代日耳曼神话的指涉。

  幸好,二战结束后的十几年内,托尔金就出版了他的《魔戒》三部曲。这部开创现代奇幻文学风潮的作品以天主教文化为基底,融合了大量北欧神话元素,创造出令后世疯狂几十载的奇幻风潮,等于变相复兴了日耳曼神话在欧美人心目中的地位。在《魔戒》之后,一脉相承的奇幻文学多少包含着北欧神话的元素:精灵、矮人、巨人与山怪如今成为奇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奇幻种族;故事中起于永世寒冬的末日征兆成为诸多奇幻文学的末日灵感来源,例如着名的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猎魔士》系列中,伴随着末日而来的就是如同北欧神话中阐述的,永不停歇的冰天雪地;而北欧诸神早已透过梦境与预言明了自己的命运,却依然慷慨就义,不向敌人屈服的宿命论精神,也成为奇幻文学中邪不胜正、充满希望的命题之一。

  透过这些作品,世界各地的奇幻文学读者对北欧神话的认知可能甚至比自己族群的神话还来得彻底。而在那之前的七○年代,着名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发行,扩大了北欧神话的影响力;热爱奇幻小说的人们可以透过这款桌上游戏亲自扮演故事中的精灵、矮人或其他奇幻种族,组成冒险队伍深入地下城探索,对抗各种神话中的怪物,获得传说中的至宝。

  延续着这样的脉络,日后越来越兴盛的电子游戏也开始向北欧神话取材,今日玩家们所熟悉的奇幻类型游戏,多少都带着北欧神话的元素。例如《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与《魔兽世界》中三棵位于「艾泽拉斯」的世界树,可能发想于北欧神话世界树伊革爪瑟延伸出来触及三个世界的三条树根;《上古卷轴V:无界天际》中的北方民族诺德人俨然就是北欧人的化身,游戏过程中玩家甚至有机会前往瓦尔哈拉,与光荣战死的英灵们一同对抗恶龙;二○○二年开始就在台湾营运的韩国网路游戏《仙境传说》,其游戏原名为「Ragnarok Online」,意即「诸神黄昏网路版」,游戏也以北欧神话为基底,塑造出一块架空的大陆供玩家冒险。

  在音乐方面,盛行于欧美的金属乐也时常能看到北欧诸神的身影。除了本来就以各种神话为题材的「民谣金属」会演奏、歌唱北欧神话的故事与人物之外,从黑金属演化出来的「维京金属」更直接以维京人的战斗、故事为歌曲主题,演唱着北欧诸神的事蹟,颂扬神蹟的伟大、高歌神器的不朽、赞叹神境的美好。这样的音乐配合着重金属强烈的节奏,不知是否也是一种对北欧众神的献祭?

  有趣的是,科幻类型中也不乏取材自北欧神话的作品。二○一五年的科幻电影《疯狂麦斯:愤怒道》中,反派不死老乔建立起一种邪教式的信仰,将自己塑造成不死的神灵;在他旗下,被奴役的平民期盼他的恩典,天生残缺的战争男孩们则迫切地渴望在沙场上牺牲自己以成就不死老乔的荣耀,在与敌人同归于尽前大喊着要众人见证他前往瓦尔哈拉的那一刻。当然,近年来最为台湾人知悉的作品,大概就是根据漫威漫画《雷神索尔》改编的同名真人电影了。在这科幻系列作品中,北欧众神被诠释为具高度文明的外星族群;当祂们第一次来到地球上时,因为古代的人们无法理解祂们所拥有的科技与能力,所以将祂们视为神祇。

  前面所提到的诸多当代作品,只是受到北欧神话影响所产生出来作品的一小部分而已。当我们了解到周遭有这么多与北欧神话相关的作品时,或许也将同时发现,台湾并没有一本足够分量的作品,让我们看到北欧神话的原始样貌。尼尔.盖曼的《北欧众神》以《诗歌艾达》(或称老艾达)与《散文艾达》(或称新艾达)为基础,融合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重述了十五个北欧神话故事。

  最早的北欧神话花费了比其他族群的神话更长的时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着,直到九世纪才开始有人使用文字将这些神话记录下来。这些故事有些人或许早已透过各种管道了解到轮廓,却很少有机会能够看到故事的全貌;《北欧众神》提供的,就是一个重新认识、再度理解北欧神话的契机。从世界诞生、众神出现、奥丁如何失去一只眼睛到索尔如何获得无以匹敌的雷神之锤妙尔尼尔,盖曼用现代的笔触描写远古的故事;从众神居所阿斯嘉的建立到洛基与女巨人安格玻莎生下的米德嘉巨蛇、冥后海尔与巨狼芬里尔,盖曼书写着诸神的茁壮,也预示着诸神的殒落。透过食人怪首领索列姆偷走雷神之锤的故事,盖曼揭示出索尔的勇勐,却也透露出雷神的莽撞易怒;透过葛瓦西尔的诞生与被害,盖曼展露出奥丁的智慧,但亦显现出众神之父的狡诈阴险。有些故事告诉我们众神如何与巨人们结怨;有些故事告诉我们洛基如何惹怒诸神。有些故事中,洛基处心积虑地报复众神;有些故事中,索尔带领诸神追逐逃亡的洛基。而这些不同时空中的故事,全都连接到最后的末日:诸神黄昏。错综复杂的爱恨在名为威格里斯的平原战场上炸裂,将世间万物粉碎。

  然而诸神的黄昏并非一切的终结。在原本的神话中,奥丁与索尔的几名子嗣会在最后的大战后存活下来,祂们带着仅存了一男一女两名人类重新开始生活。而在盖曼的重述下,神话的终局更具诗意,读来饶富韵味,就待读者们自己体验了。

  尼尔.盖曼在本书前言中提到,他至今仍不清楚诸神黄昏是否已经发生,或者末日仍在久远的未来。因为对这类末日预言的新闻充满好奇,我早在二○一四年初就看到许多华文媒体报导当年的二月二十二日便是「维京历法」中诸神黄昏到来的日子。然而,现实中从来不存在「维京历法」这种东西;于是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位于英国的「约维克北欧海盗中心」(Jorvik Viking Centre)博物馆在二○一三年底至二○一四年初发布出来的假消息,目的是为了宣传当时即将举办的一场活动。

  赞美奥丁!人类又躲过了一次末日,诸神的黄昏尚未到来,北欧众神依然遍行大地!

国立东华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 中华科幻学会理事兼行政长
马立轩



尼尔盖曼谈北欧神话


  要把神话故事按喜爱的程度排列,就跟选出爱吃的料理种类一样困难。(有几天的晚上你可能想吃泰国菜,某几天想吃寿司当晚餐,而其他天的晚餐,你渴望来盘从小吃到大的简单家常菜。)但假如一定要我说出我喜欢的神话,大概就是北欧神话了。                                       
 
  我初识阿斯嘉与那里的居民,是在我的孩提时代,我那时还不到七岁,捧读美国漫画家杰克‧柯比(Jack Kirby)所绘制的「神力索尔」(Mighty Thor)的冒险故事漫画,剧情由柯比(Kirby )和史丹‧李(Stan Lee)所编撰,对话则由史丹‧李的弟弟 赖瑞‧李柏(Larry Lieber)操刀。 柯比笔下的索尔,力量强大,英俊帅气,他所描绘的阿斯嘉是一座高耸的科幻城市,里头尽是雄伟的房子,和危险的大型建筑,奥丁睿智高贵,洛基则是极尽嘲讽能事,头戴兽角头盔、纯粹是个爱捣蛋的家伙。我深爱柯比那挥舞金色鎚子的索尔,我想要知道更多有关他的事。
 
  我借了一本罗杰‧蓝斯林‧格林(Roger Lancelyn Green)所撰写的《北欧人的神话故事》(Myths of the Norsemen),反覆读了又读,开心不已却又满腹疑惑:阿斯嘉在这本书里,不再是柯比风格的未来城市,而是一座维京人的大屋及盖在冰冷荒地上的房子;众神之父奥丁不再是个温和、有智慧又暴躁之人,却是精明、不可知、非常危险的人;索尔如漫画里的神力索尔一样强状,他的鎚子也一样厉害,不过他呢……这个嘛,老实说,不是最聪明的天神;而洛基也不邪恶,尽管他当然不是一股向善的力量。洛基他……很复杂。
 
  除此之外,我发现,北欧诸神有自己的末日:瑞格纳洛克,也就是诸神的黄昏、一切的结束。众神将与冰霜巨人决战,他们所有人全都会死。
 
  「瑞格纳洛克已经发生过了吗?还是还没发生?」当时的我不知道。我现在也无法肯定。
 
  世界灭亡和故事结束,世界结束及重生的过程,创造天神、冰霜巨人,塑造其余的人是悲剧英雄和悲剧恶人,这些都是事实。瑞格纳洛克使北欧世界萦绕在我心头,使这世界似乎有种不可思议的现代当下之感,而其他记载比较清楚的信仰系统,却感觉像是属于过去的陈年旧事了。
 
  北欧神话是天寒地冻之地的神话,这里的冬季长夜漫漫,夏季长日漫漫。北欧神话所属的民族虽人尊重并未具天神,但他们不完全信任、甚至不怎么喜欢自己的神。我们最多能确定的是,阿斯嘉众神来自德国,传佈至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然后进入维京人所统治的地区--奥克尼群岛(Orkney)和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北部--入侵者留下了以索尔或奥丁所命名的地方。在英语里,诸神的名字留在星期的名称之中。你可以依序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和星期五这五个单字里,分别发现独手提尔(奥丁之子)、奥丁、索尔和芙丽格的踪迹。
 
  在瓦尼尔和埃西尔两个神族的战争与停战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神话和古老宗教的痕迹。瓦尼尔神族看来是自然界天神、兄弟姊妹、比较不好战,但或许和埃西尔一样危险。
 
  有部落崇拜瓦尼尔神族,也有部落崇拜埃西尔神族,而崇拜埃西尔神族的部落侵略崇拜瓦尼尔信仰的部落,双方后来妥协调解。这种状况很有可能,或至少可算是说得通的假设。瓦尼尔神族,就像弗蕾雅和弗雷两兄妹 一样,和埃西尔神族住在阿斯嘉。结合历史、宗教和神话,我们思考、想像、猜测,就像侦探一样重建早就为人遗忘的犯罪细节。
 
  有许许多多我们所没有的北欧故事,我们不知道的事非常的多。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些以民间传说、重述、诗歌、散文等形式为我们所知的神话。这些神话写下来的时候,基督教已经取代北欧天神的信仰,我们还知道一些故事,是因为有人关心这些故事是否有保存下来,否则的话,有些隐喻语(kenning)--这是诗人用来指称特定神话里事件的方式--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比方弗蕾雅的眼泪是一种说明「黄金」的诗意方式。某些故事将北欧天神描述为古时候的人、国王或英雄,如此才能让这些故事继续在基督教世界里流传。某些故事和诗歌提到其他故事,或暗示其他故事,而我们没有这些故事。

  或许,这就像希腊、罗马有关天神和神人混血人的故事,能流传至今的只有铁修斯和赫丘力士的事蹟。
 
  我们失去了好多东西。
 
  北欧神话里有许多女神。我们知道她们的名字、一些特质和力量,但是相关的故事、神话和仪式却没有流传至今。我真希望我能重述艾儿的故事,因为她是众神的医师,以及安慰者洛芬,她是北欧神话里的婚姻女神,又或者是爱之女神席欧芬。更别说是智慧女神芙尔。我可以想像故事内容,但我无法述说她们的故事。她们已经永远消失、遭到埋藏或为人遗忘。
 
  我卯足全力来尽可能正确重述这些神话故事,尽力把故事说得趣味横生。
 
  有些故事里的细节彼此冲突。但我希望这些故事细节有描绘出一个时空。当我重述这些神话,我努力想像自己在很久很久以前,身处在这些故事身处初次述说的时候,或许是在冬天漫长的寒夜里,在北极光的照耀之下;或是在凌晨时分,坐在户外,在仲夏永无止尽的日光中醒来,身边围绕着一群听众,想知道索尔做了什么事、什么是彩虹、该怎么过生活、为什么会有蹩脚的诗歌。
 
  当我写完这些故事,并且按顺序阅读,我很讶异发现这些故事感觉就像一趟旅程,从宇宙在冰与火之中诞生开始,再到火与冰终结了世界。我们沿路见到假使见过就知道的人,像是洛基、索尔和奥丁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很想了解他们的人(我最喜欢的是洛基的巨人之妻恩格玻达,她替他生下怪物般的孩子,并且在包德被杀了之后,以鬼魂的形式继续存在)。
 
  我不敢回头去看我曾经钟爱的北欧神话作家,像是罗杰‧蓝斯林‧格林(Roger Lancelyn Green)和凯文‧克罗斯利‧哈蓝(Kevin Crossley-Holland) ,并且重读他们所写的故事。我反而是把时间花在研读斯诺里‧斯图鲁松(Snorri Sturluson)所写的《散文艾达》(Prose Edda)的不同翻译,以及《诗歌艾达》(Poetic Edda)里的诗词,我从九百年前的文字里头挑选我想要重述的故事,以及想要重述的方式,揉和散文版和诗歌版的故事。(比方索尔去拜访黑米尔,我在本书所使用的方式是混和的:一开始先採用《诗歌艾达》的内容,然后从斯诺里的版本加入索尔钓鱼冒险的细节。)我那本翻到破破烂烂、由鲁道夫‧西梅克(Rudolf Simek)所着、安琪拉‧霍尔(Angela Hall)翻译的《北欧神话辞典》(A Dictionary of Northern Mythology),一直弥足珍贵,我经常参考,令我大开眼界、增广见闻。
 
  非常感谢我的老友爱丽莎‧奎特妮(Alisa Kwitney)的编辑协助。她提供绝佳的回响,总是很有主见、直接了当、多所助益、通情达礼又聪明。她使得这本书能够完成,大多是因为她想要继续读下一个故事,她帮我腾出时间,写出这本作品。我非常感激她。感谢史黛芬妮‧蒙堤斯(Stephanie Monteith)的鹰眼般犀利目光和北欧知识抓出了我的几个疏漏。也要感谢诺顿(Norton)出版社的艾咪‧契利(Amy Cherry),八年前在我的生日午餐会上,是她建议我不妨重述神话故事,而且从各方面看来,她是全世界最有耐心的编辑。
 
  本书所有的错误、骤下的结论、以及古怪的看法,都由我个人全权负责,我不希望有人因此受到责难。我希望我有诚恳地重述这些故事,但在说故事的时候,仍有喜悦和创造。
 
  这就是神话的乐趣。乐趣来自于你自己说神话的时候--我由衷地鼓励你自己去说、去读。 读一读本书的故事,然后把故事吸收转化成自己的故事,在漆黑寒冷的冬日夜晚,或在日不落的夏夜里,告诉你的朋友们,索尔的鎚子遭窃时所发生的事,或是奥丁如何替众神取得诗歌之酒……

尼尔‧盖曼
二○一六年五月写于伦敦的李森格罗佛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