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當代史中最令人震撼的篇章
一場北韓綁架事件的探索之旅,揭開日韓百年曆史的愛恨情仇。 1868年,日本推行明治維新運動,從此進入現代化國傢之列。日本挾現代化強權之姿侵略亞洲,便是以韓國為首要目標。1910年日本便吞韓國,直到1945年戰敗為止。二戰後,美蘇託管的朝鮮半島爆發內戰,之後南北分裂。1978年,南北韓政經局勢開始反轉,曾經是亞洲最令人稱道的共産主義政權北韓,逐漸步入貧窮。在共産革命化為餘燼前夕,北韓政府開始採取綁架計畫,首要目標便是曾經統治朝鮮35年的日本。
1977年鞦,日本濱海城鎮開始齣現失蹤案件。由於這些人失蹤的地點非常分散,而人數也不多,因此日本幾乎沒有人將這些失蹤案件聯想起來。這些失蹤案一開始被日本媒體當成都市傳說來談論,就像外星人綁架地球人一樣。當時大傢不知道,這些人其實是遭到北韓菁英突擊隊員綁架。受害者不局限於日本人,在1977年到1983年間,亞洲其他地區、東歐與中東有多達數十人失蹤,其中最知名的是南韓明星崔銀姬與導演申相玉。北韓政府將被綁架者集中在平壤附近「非請勿入」的區域,讓北韓情治人員與他們朝夕生活,觀察、學習他們國傢的習俗和語言,藉以訓練北韓特工。直到1987年11月大韓航空發生空難,人們纔從北韓間諜金賢姬身上找到端倪──她承認自己從一位1978年6月遭綁架的日本女性那裏學習日語。
當日本政府與警方發覺這些是綁架案件時,他們卻拒絕正式對外承認,因為這麼做就不得不採取行動,日本當局總是用「無計可施」這句話來閤理化他們的不作為。因此,往後四分之一個世紀,數十名被綁架者注定在北韓過著淒苦的日子。被綁架者一般都是成年人,但仍有極少數的孩子亦遭綁架,原因不明。橫田惠與寺越武誌遭綁架時都隻有十三歲,心智發展還很脆弱,難以麵對北韓這樣的異國生活。
北韓厲行共産主義之初,這個新的政治路綫似乎帶來一片希望。而昔日的殖民者日本,戰後的一代因遭遇戰爭、國傢頹敗,而産生嚴重的失落感,共産主義因此成為不再信奉天皇、厭斥資本主義的日本苦悶年輕人的另一條明路,以日本大學生為主要成員的日本赤軍便為其中之一。1970年,由於日本官方大規模掃蕩,迫使日本赤軍決定劫機飛往北韓,未料北韓強製留置他們進行思想改造與婚姻計畫。在1970年代末期綁架計畫時期,北韓也齣現為數不多的美國人,幾乎都是來自協防三十八度非戰區時投誠的美國士兵。北韓不僅錶示歡迎,還善加利用這些不速之客,讓他們以異國聯姻生育下一代,為北韓培養齣「完美的間諜」。
日本戰敗後,境內近兩百萬「在日韓國人」麵臨瞭艱難的生存現實。這時北韓提齣「歸國計畫」,在國際社會和輿論的支持下,許多在日韓國人選擇自願歸國,於是開始瞭大規模的遷徙行動。他們到瞭北韓纔發現,原來這裏的生活比日本還要艱苦。金日成嚴密控製下的北韓,對每個人民劃分階級身分,而被綁架者的身分僞裝,便成瞭夾縫中求生存的必要手段。諷刺的是,當年日本殖民下的産物「在日韓國人」,卻成為被綁架者以「在韓日本人」隱藏身分的最佳說法。
日本國內對於北韓的綁架行動一直抱持被動而低調的姿態,直至1990年代,在日歸國韓人的生活處境與日本人遭北韓綁架等實情纔見諸報導。日本電視製作人石高健次是挖掘這些事件的重要人物。他透過紀錄片和田調訪問的專書,填補瞭長久以來日本在北韓議題上的空缺。1990年代末,日本為瞭區域和平,開始尋求與北韓關係的正常化,而北韓則利用這個外交新局取得金援,以緩解北韓的經濟危機。其中雙方亟待解決的,正是近三十年北韓綁架日本人的疑案。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受邀訪問北韓是曆史性的一刻。不過北韓道齣對於此事件的態度與被綁架日本人的統計數字,讓小泉祭齣的這帖挽救民調支持度的「猛藥」不但未竟成功,反而對日本民眾投下瞭一枚震撼彈。
北韓與日本會談之後,對綁架事件進行後續處理。弔詭的是,北韓對於綁架日本人這件事絲毫不帶歉疚,反而為他們被綁架到北韓找尋更多粉飾的說辭。睽違二十多年,第一批返國的被綁架者終於再踏上傢鄉的土地,但又必須擔憂形同人質留在北韓的傢人,因此隨時都要謹言慎行。無論留下來或依約定返迴北韓,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而對於生死未蔔的被綁架者傢屬而言,看到返國的人是另一種難以承受的傷痛。
《北韓非請勿入區》的作者博因頓當時因為看到《紐約時報》一張五位遭綁架日本人返國的新聞照片,而對這個荒誕離奇的故事感到好奇。他追隨這些年輕時被強行帶離傢園的人的生命足跡,他們在陌生、封閉且受監視的環境下生活瞭四分之一個世紀,並結婚生子。他試圖解開綁架事件背後的原因,對被綁架者進行廣泛的訪談,也與民族主義者、左派分子、在日韓國人、間諜、脫北者、外交人員、漁夫等人對談,藉此重建被綁架者在北韓的生活樣貌,探討此事件對其個人的傷害及對日本的影響,並一路追溯一百多年來韓國與日本之間文化與曆史的關係。
最後,博因頓說:「我常形容這本書是一項『極限新聞工作』,身為記者的我所做的事就像不使用救生索的攀岩者一樣。我報導的一連串事件跨越數十年,分布在三個國傢,使用兩種我完全不懂的語言,我有時覺得自己要不是瘋瞭,就是極度愚蠢。但我相信,如果正確地加以處理,報導文學確實能在擁有完全不同世界觀的人群間搭起溝通的橋梁,而這本書就是針對這個信念所做的測試。」
重要事件: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1910-1945年日本統治韓國、1950-1953年韓戰、1955-1975年越戰、1952年反對日美安保條約運動、1959年在日韓國人返迴北韓、1965年南韓與日本關係正常化、1969年日本赤軍成立、1970年澱號劫機事件、1987年大韓航空空難事件、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1991年蘇聯瓦解、1994年金日成逝世、1995-2000年北韓大飢荒、2002年金正日與小泉純一郎平壤會談
本書特色 ★第一部完整描述北韓古怪綁架事件的作品,日韓觀察者最值得選讀的優秀專書。
★宛如《陰陽魔界》、《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深入讀下去會看到歐威爾式的超現實情節。
★作者曆時十年在日本與南韓等地採訪和調查,在本書中呈現客觀的研究與詳實的紀錄,帶領讀者深入金日成與金正日嚴密監控的國度,進而揭開北韓與日本之間深刻不安的錶象關係。
★拉長視角,帶入曆史脈絡,不僅呈現日韓近現代曆史及兩者之間的衝突,也追溯到殖民時代的愛恨情仇。
★書中收錄數十張珍貴曆史照片,見證日韓曆史。
名人推薦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係助理教授、東亞研究中心召集人)、塗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曆史」、「大人的世界史」網站創辦人、《大人的日本史》作者)專文推薦
「《非請勿入區》是很罕見的調查報告傑作。羅伯特.博因頓鍥而不捨地追查日本民眾被綁架到平壤市郊,這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引領我們進入金日成與他的兒子金正日所嚴密監控的國度。」──蓋伊.特立斯(Gay Talese),美國知名作傢與評論者
「《非請勿入區》令人信服地檢視瞭北韓當代史中最令人震撼的篇章。這本書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與詳實的紀錄,凡是想瞭解北韓政權的行為及其為何讓鄰國(尤其是日本)如此恐懼與怨恨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史蒂芬.博斯沃斯(Stephen Bosworth),前美國駐南韓大使與前北韓政策特彆代錶
「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被綁架者的故事透露齣一個邏輯與外界完全相反的社會。羅伯特.博因頓高明的報導技巧,將一個包裹著神秘與偏執的世界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勞倫斯.萊特(Lawrence Wricht),《九月裏的十三天》(Thirteen Days in September)作者
「《非請勿入區》讀起來就像《陰陽魔界》裏的故事,不同的是,《非請勿入區》完全是真實的。」──馬剋.伯登(Mark Bowden),《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作者
「文字流暢、引人入勝,羅伯特.博因頓這部發人深省的著作,或許是英語世界第一部描述北韓古怪綁架事件的作品。」──安德烈.蘭科夫(Andrew Lankov),《真實的北韓》(The Real North Korea)作者
「博因頓對於這些謎樣般綁架事件的故事,描繪得十分精彩。他聯想到日本對於綁架事件的反應,就像美國對911事件,兩者都突然理解到,『世界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危險』這句話讓人信服。他對於被綁架者受到的待遇所做的考察令人感動。」──希拉.三好.賈格爾(Sheila Miyoshi Jager),奧伯林學院東亞研究的副教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書評
「博因頓做足瞭功課,將一些人的悲慘遭遇轉化為啓發人心且非常動人的敘事。」──《齣版社周刊》(Publishers Weekly)書評
「關於北韓有計畫性、持續數年綁架日本人的行動,在本書中有透徹的調查研究。這不隻是一個軼事,博因頓進而確實揭開北韓與日本之間深刻不安的錶象關係,深入讀下去會看到歐威爾式的超現實情節。」──《科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書評
「北韓綁架日本人是一個極端的故事,令人難以置信,而本書對此事件有著清晰而客觀的描述……博因頓專業的書寫,成功地在個人故事與廣泛分析下的曆史脈絡取得平衡。而本書真正的價值在於,作者試圖客觀看待近代曆史種種已過濾的角度。這是一本閤時宜而且重要的書。」──《日本時報》(Japan Times)書評
「對北韓與日本觀察者而言,這是一本最值得選讀的優秀專書。」──約書亞.華萊士(Joshua Wallace),《圖書館月刊》(Library Journals)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