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

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宪法
  • 法律
  • 政治
  • 教材
  • 考研
  • 解题
  • 法学
  • 案例
  • 学习
  • 复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为什么要买这本?作者告诉你

  关于宪法,在很多考生的心目中,标准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的鸡肋科目,除了太抽象难以捉摸之外,内容宽泛投资报酬率又太低也是许多考生心中的痛。尤其是在我国司法院解释已经上排至七百多号,数量之庞大令人咋舌!

  但是透过本书,让广大考生可以对宪法这个科目产生一点阅读的兴味。正因为宪法本身充满了活力与生命力,每一个题目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依循,也可以说每一题都只是笔者在咀嚼完相关知识后所产出的个人思维,你可以有你自己的最佳解答。所以就宪法而言,最好的准备方法不是模拟解题架构,而是思考。透过思考,可以理解问题的核心,不用背诵,下一次碰到不一样考题的呈现,也可以用有逻辑的方式传达。相信有时候连出题老师心中也没有定见,老师只是想要看到你是否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必须提醒考生的是,考古题练习的必要性。文笔这件事情在申论题型的考试上,其实握有一定程度的关键,在宪法这一科目会特别呈现出来,所以把本书的题目看过之后,对宪法这科将更能获得高分!
宪法基础理论与实践精要 作者: 法律学界资深教授与实务专家联合编著 出版社: 法律知识普及与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 2023年秋季 ---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法学学生以及对国家根本大法抱有浓厚兴趣的公民,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与时俱进的宪法学理论框架和实务操作指南。我们深知,宪法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石,更是个人权利保障的终极防线。因此,本书从宏观的宪法起源与发展脉络入手,逐步深入到国家机构的组织与运作、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深刻理解,最终落脚于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的现实挑战与未来趋势。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约三十余万字,力求在理论的严谨性与实践的指导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 第一部分:宪法学的基石:历史、理论与方法论 本部分构建了学习宪法的理论基础,帮助读者理解宪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文本,而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体。 第一章 宪法的起源与历史演进: 追溯西方近代宪政思潮的发端,重点分析了英国《大宪章》、美国《1787年宪法》的里程碑意义,并结合我国近代以来宪法实践的曲折历程,展示宪法理念如何在中国本土化。强调了历史语境对现行宪法文本解释的重要性。 第二章 宪法学的核心概念辨析: 详细阐释了主权、人民、国家权力、分权制衡、法治国家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在不同政治哲学体系下的差异。特别区分了“实效宪法”与“理想宪法”的关系,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清晰的界定。 第三章 宪法文本的解释学: 探讨了宪法解释的权威机构、解释方法(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的适用边界。引入比较法视角,审视其他成熟宪政国家在解释难题上的处理经验,为我国的司法审查和立法解释提供参考框架。 --- 第二部分:国家根本制度的构建与运行 本部分聚焦于国家权力结构的宏观设计,剖析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运行机制及其相互间的协调与制约。 第四章 国家形态与政体结构: 深入解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逻辑,探讨其与议会制、总统制的本质区别。重点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范围,以及其在国家决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第五章 国家的行政管理: 系统梳理国务院的组织架构、职权划分及其对立法机关的从属与配合关系。详细分析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的权限与程序,探讨行政效率与民主合法性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六章 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与职能: 剖析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范围与相互关系。着重论述了“司法独立”在我国特定制度框架下的内涵,以及法院在维护宪法和法律实施中的关键作用。 第七章 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 分析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地方国家机构设置,探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原则与实践中的争议焦点,如财政权限的分配与地方立法权的边界。 --- 第三部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的保障体系 本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旨在帮助读者精准理解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以及国家在保障这些权利方面的法定义务。 第八章 权利的性质、界限与分类: 界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性质(私权抑或公权),明确权利行使的法定限制的原则——即“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或国家、公共利益”。细致区分了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的内涵差异。 第九章 人身自由与安全权的深度解析: 对生命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进行了细致的法律分析。重点关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何确保限制人身自由的司法行为符合宪法规定的正当程序(Due Process)。对“非法拘禁”等常见侵权行为的宪法审查标准进行了探讨。 第十章 思想、言论与宗教的自由: 这是最容易引发实践冲突的领域。本书详细分析了言论自由的边界,包括对“诽谤”、“煽动”的界定。深入探讨了信息公开请求权与国家秘密保护之间的冲突解决机制。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范围”和“管理界限”进行了清晰区分。 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权利的实现路径: 探讨了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等权利的“请求权”性质。分析了国家在分配社会资源时,如何以“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的原则进行权衡,并结合近年来的社会保障立法实例进行分析。 --- 第四部分:宪法监督的制度与实践 本部分关注宪法作为最高法律规范的权威性如何得以维护,以及违宪行为如何被纠正。 第十二章 违宪审查制度的比较视野: 系统介绍美国、德国等国建立的司法审查(司法能动)模式,与欧洲大陆法系中的立法机构主导的审查模式。强调了不同审查模式背后的权力制衡哲学差异。 第十三章 我国宪法监督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深入剖析我国宪法监督机制的特殊性,讨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权与备案审查权在实践中的运作情况。提出关于设立专门宪法法院或增强现有机构审查能力的理论探讨和可行性分析。 第十四章 宪法性地位的确认与“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 阐释了行政权力的扩张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确授权。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上升至法律(乃至宪法)层面进行规范,避免行政机关的任意干预。 --- 第五部分:当代宪法发展中的前沿议题 本部分关注宪法学面对新时代挑战时所需要回应的重大课题。 第十五章 市场经济与宪法: 探讨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包括征收制度的“公共利益”标准和“公平补偿”原则的量化。分析国有资产的宪法地位及其改革的限制。 第十六章 科技发展与个人权利的重塑: 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崛起,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权如何在传统人身权框架下得以延伸和具体化。探讨基因数据、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对生命尊严的潜在冲击及其宪法应对策略。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的宪法化: 系统论述“环境权”作为一项新的基本权利的理论基础。分析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经济发展权所应施加的宪法约束。 --- 第六部分:宪法精神的普及与维护 本部分强调宪法信仰的社会基础,呼吁提升全民宪法意识。 第十八章 宪法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讨论如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设计,以提升国家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重点讨论法治思维在各级政府部门中的渗透。 第十九章 维护宪法权威的社会责任: 强调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宪法实践的重要性,鼓励理性、建设性的社会舆论对公权力进行监督,共同营造尊重宪法、捍卫宪法的社会氛围。 --- 本书特色: 理论深度与实务结合: 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立法解释、司法判例和学界争鸣,确保内容既有学术高度,又能指导实务操作。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遵循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制度,再到前沿实践的递进式结构,适合自学与教学使用。 中立客观的分析视角: 致力于呈现多元化的学术观点,引导读者独立思考,形成对我国宪政道路的深刻理解。 适用读者群: 法学本科及研究生(专业教材及参考书) 准备国家司法考试及公务员考试的考生 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实务工作者 关注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的社会精英及普通公民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宝捷


  台大硕士
  执业律师

图书目录

本书使用说明 1

Chapter1宪法入门
Section1宪法的意义与功能 1-3
Topic1 宪法概念的主要定义方式 1-3
1.1 宪政主义与民主制度【98司法官】 1-4
【100台大(节录)】 1-7
Section2宪法解释 1-8
Topic2 宪法解释之特殊原则 1-8
1.2 广义的违宪审查制度与合宪解释原则之界限【99司法官】 1-9
Section3宪法秩序的变动(宪法变迁) 1-17
Topic3 宪法变迁的发生原因 1-17
1.3 宪法变迁的意涵【100成大】 1-18
【99台大(节录)】 1-21
Topic4 修宪界限 1-22
1.4 修宪改成两党制合宪吗?【99成大(节录)】 1-23
【90政大】 1-27
【97政大】 1-28
【94北大】 1-29
【91政大】 1-29
Topic5 大法官解释之一般拘束效力与法律效果 1-30
1.5.1 大法官解释本身可以作为通案之请求权依据吗?【98律师】 1-32
【102律师(节录)】 1-37
【103律师(节录)】 1-38
1.5.2 大法官解释主观拘束效力之范围【96律师】 1-39
【92律师(节录)】 1-43
1.5.3 大法官解释对于个案救济效力之范围【100律师(节录)】 1-44
【104司法官(节录)】 1-48
1.5.4「定期失效」违宪宣告解释方法之运用【101台大】 1-49
【100台大】 1-56
1.5.5 宣告定期失效违宪法律之拘束对象与对于类似案件当人之效力【101北大】 1-58
【100东吴】 1-63
【99政大】 1-64
1.5.6 定期失效宣告对于原因案件声请人之效力【100东吴】 1-65
【104司法官(节录)】 1-69

Chapter2基本权利总论
Section1基本权之分类 2-2
Topic1 人权发展三阶段 2-2
2.1 三代人权对于现代民主宪政秩序的影响【100北大】 2-2
Section2基本权利之功能体系 2-7
Topic2 基本权功能之双重性质 2-7
2.2.1 主观公权利与客观法秩序之区别【103司法官(节录)】 2-8
2.2.2 制度性保障【97司法官】 2-13
【91律师】 2-17
【92政大】 2-17
Section3基本权的主体 2-19
Topic3 外国人与大陆地区人民的基本权利保障 2-19
2.3.1 境外之外国人可否主张我国宪法基本权利之保障?【101政大】 2-20
【92司法官】 2-26
2.3.2 境内之外国人可否主张参与国家考试的平等权?【100台大(转学)】 2-27
【96关务升官等—各类科(简任)】 2-34
【93政大】 2-35
【95政大】 2-35
【95政大】 2-36
【99台大(转学)】 2-38
Section4基本权拘束之对象 2-40
Topic4 基本权对国库行为理论与基本权对第三人效力理论 2-40
2.4 基本权客观功能面向与基本权对第三人效力理论【94律师】 2-42
【103司法官(节录)】 2-47
【101司法官(节录)】 2-50
【99北大】 2-51
【99政大】 2-52

Chapter3基本权利各论
Section1平等权(平等原则) 3-4
Topic1 人权发展三阶段 3-4
3.1.1「歧视行为」之意涵【99台大】 3-5
【99东吴】 3-12
【96台大】 3-13
3.1.2「优先遴选定额进用」手段合宪性之探讨【99司法官】 3-14
【97东吴】 3-18
【101律师(节录)】 3-19
Topic2 平等原则之审查模型 3-21
3.2.1 工作权平等与性别平等-「娼嫖皆罚」之规定合宪吗?【99政大】 3-23
【101律师】 3-28
【102台大(节录)】 3-31
3.2.2 政治参与权之平等-连署制度与连署保证金制度【101东吴】 3-33
【98政大】 3-39
【98政大】 3-39
3.2.3 应考试服公职权之平等-太老不能当司法官?【101台大(节录)】 3-41
【96律师】 3-44
3.2.4 外国人申请居留签证之平等-特定国家人民才需面谈合宪吗?【104司法官(节录)】 3-46
3.2.5 社会给付之平等-生育津贴补助歧视未婚妇女和好野人?【100司法官(节录)】 3-51
【96东吴】 3-55
【93司法官】 3-55
【99外交特考(三等)】 3-56
Section2人身自由 3-57
Topic3 宪法第8条以及实质正当法律程序之内涵 3-57
3.3.1 遣送外国人之合宪收容要件【98司法官】 3-60
【99成大】 3-66
【102司法官(节录)】 3-68
【102律师】 3-69
【94东吴】 3-70
3.3.2 精神病患强制医疗的潜在危险【99律师】 3-71
3.3.3 强制灌食是否属于宪法第8条人身自由之限制?【104律师(节录)】 3-78
3.3.4 儿少虞犯强制安置的规定会不会太超过了?【98台大】 3-84
【96律师】 3-91
Section3居住迁徙自由 3-93
Topic4 居住迁徙自由之内涵 3-93
3.4 以「户籍」作为差别待遇之区别标准,大法官矛盾了吗?【101北大】 3-94
【92司法官】 3-97
Section4表现自由 3-98
Topic5 处理言论自由的类型化 3-98
3.5.1 猥亵性言论-猥亵出版品受宪法保障吗?【100台大(转学)(节录)】 3-103
【96政大】 3-104
【95政大】 3-105
【95成大】 3-106
3.5.2 合法商业性言论-学校内不准卖酒是合理的管制吗?【99东吴】 3-106
3.5.3 不合法商业性言论-网路上性交易言论之管制【97律师】 3-112
3.5.4 象征性言论-限制宗教团体不得捐赠政治献金【94律师】 3-118
【98北大】 3-123
3.5.5 象征性言论-绝食抗议是否为象征性言论?【104律师(节录)】 3-124
Topic6 大众传播媒体的表现自由 3-129
3.6.1 青少年保护与报导自由的冲突【100政大(节录)】 3-131
3.6.2 新闻採访自由之界限【100高考-法制(二级)】 3-136
【94成大】 3-142
【102台大】 3-143
3.6.3 通讯传播自由权(广电自由权)【101台大(节录)】 3-146
【97东吴】 3-149
3.6.4 接近使用媒体权以及内部新闻自由【101政大】 3-150
Topic7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3-156
3.7.1 大学自治与国家公权力间的关系【100司法官(节录)】 3-159
【98成大】 3-165
3.7.2 大学自治与内部成员间之关系-学生入学问题【103司法官(节录)】 3-166
【97成大】 3-171
【95成大】 3-172
3.7.3 大学自治与内部成员间之关系-教师聘任之问题【97律师】 3-172
【98台大(转学)】 3-177
【97民间公证人】 3-179
3.7.4 中小学教师之专业自主权与大学教师之讲学自由【102司法官】 3-179
【102律师(节录)】 3-185
Topic8 广义言论自由之保障 3-189
3.8.1 秘密通讯自由【97台大(转学)】 3-192
【97政大】 3-197
3.8.2 集会游行自由【95司法官】 3-198
【99司法官(预试)】 3-203
3.8.3 集会结社自由【96台大(转学)】 3-205
【94司法官】 3-211
3.8.4 不表意自由【99民间公证人】 3-212
【97台大】 3-216
【93司法官】 3-218
3.8.5 知的权利?【98律师】 3-218
【93政大】 3-222
Section5宗教自由 3-223
Topic9 宗教自由与宗教平等 3-223
3.9.1 私立学校实施宗教教育之自由【99政大】 3-228
3.9.2 国家限制宗教团体自治之界限【103律师】 3-232
【98成大】 3-239
【95成大】 3-240
Section6工作权 3-242
Topic10 工作权之内涵与三阶段审查理论 3-242
3.10.1 工作权具有主观给付请求权之功能?【92律师】 3-245
3.10.2 职业选择自由之主观条件限制【99律师】 3-250
【100政大】 3-255
【98政大】 3-256
Section7财产权 3-258
Topic11 财产权的保护内涵与范围 3-258
3.11 公务人员之信赖利益是否为宪法财产权之保障范围?【103律师(节录)】 3-260
Section8参政权 3-265
Topic12 选举权与选举制度 3-265
3.12.1 选举制度之设计及对政党之影响【99调查人员(三等)】 3-267
3.12.2 平等选举原则-政党比例分配之门槛限制【100台大(节录)】 3-272
【97司法官】 3-277
【94律师】 3-277
Section9权利救济请求权 3-279
Topic13 正当法律程序之保障 3-279
3.13.1 公平的权利救济途径-刑事被告之有效辩护权【98军法官】 3-282
【98政大】 3-287
【98高考各类科(二级)】 3-288
3.13.2 无漏洞的权利救济请求权-高中生的司法救济权【100政大】 3-288
【100台大(转学)(节录)】 3-293
【98世新】 3-293
3.13.3 无漏洞的权利救济请求权-特别权力关系之輓歌【100东吴】 3-294
3.13.4 无漏洞的权利救济请求权-尚未全面扬弃之公务员特别权力关系【103司法官(节录)】 3-299
【100律师(节录)】 3-302
【99高大】 3-303
【98东吴(节录)】 3-303
【98政大】 3-304
3.13.5 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审级制度【94东吴】 3-305
【95台大(节录)】 3-308
Section10非列举(概括、剩余)基本权 3-310
Topic14 概括基本权之种类 3-310
3.14.1 大法官解释对于宪法第22条之使用观察【96司法官】 3-312
【104司法官(节录)】 3-315
【96成大】 3-318
【99司法官(预试)(节录)】 3-318
【99民间公证人】 3-319
3.14.2 隐私权-基因资讯利用与资讯隐私权之保障【95司法官】 3-320
【100政大(节录)】 3-324
【98东吴】 3-325
【95东吴】 3-326
3.14.3 一般行为自由【93律师】 3-326
【94台大】 3-330
3.14.4 性自主自由-刑法第230条血亲性交罪之合宪性【101东吴】 3-331

Chapter4权力分立总论
Section1权力分立原则概说 4-3
Topic1 功能论之权力分立-兼论功能最适理论 4-3
4.1.1 环境影响评估认定事项之国会参与【99东吴】 4-7
【98政大】 4-11
【99外交特考(三等)】 4-12
4.1.2 宪法第63条「国家其他重要事项」之范畴【99律师】 4-13
【91台大】 4-18
Topic2 独立行政机关之监督 4-20
4.2.1 通传会与公投审议委员会人事决定权之归属【97司法官】 4-31
【98台大】 4-34
【96北大】 4-37
【96台大(转学)】 4-38
4.2.2 廉政委员会设立与人事任命方式之合宪性【97台大(节录)】 4-39
【97台大(转学)】 4-44
【95台大(节录)】 4-44
【95东吴(节录)】 4-45
Topic3 宪法机关忠诚义务 4-47
4.3.1 考试委员提名立法院搁置案【98东吴】 4-50
【95司法官】 4-56
【100升官等-一般行政(简任)】 4-57
【91律师】 4-57
【90司法官】 4-58
Section2中央政府体制论 4-59
Topic4 中央政府体制之分类 4-59
Topic5 我国之中央政府体制 4-68
4.5.1 我国中央政府体制之宪法观察【93律师】 4-73
【100外交特考(三等)】 4-77
4.5.2 行政院院长任免权之归属【96司法官】 4-78
【99台大(转学)(节录)】 4-83
4.5.3 总统与行政院院长之分权【97律师】 4-84
【96律师】 4-88
【100台大(转学)(节录)】 4-90
【99台大(转学)(节录)】 4-90
【100北大】 4-90
【93司法官】 4-91
4.5.4 行政权与立法权间宪政僵局之发生与解决【98司法官】 4-93
【98台大(转学)】 4-98
Section3司法违宪审查制度 4-100
Topic6 释宪之程序 4-100
4.6.1 行政命令违宪审查疑义【104司法官(节录)】 4-109
【104律师(节录)】 4-111
4.6.2 释宪程序的审理【101东吴】 4-112
4.6.3 人民声请释宪之程序【96司法官(节录)】 4-118
【103司法官(节录)】 4-120
【104律师(节录)】 4-121
4.6.4 法院声请释宪之程序【98东吴(节录)】 4-122
【102台大(节录)】 4-125
4.6.5 立法委员声请释宪之程序【99北大】 4-127
【97东吴(节录)】 4-132
【95东吴(节录)】 4-132
4.6.6 机关声请释宪之程序【100司法官(节录)】 4-133
【99台大(转学)(节录)】 4-136
4.6.7 释宪客体之范围【97律师】 4-137
【100台大(节录)】 4-142
【99东海】 4-143
【97政大(节录)】 4-143
【101律师(节录)】 4-144
Topic7 司法违宪审查之界限 4-145
4.7.1 司法自制的概念【100律师】 4-146
4.7.2 政治问题【100北大】 4-153
【104司法官(节录)】 4-157
【99政大】 4-158

Chapter5权力分立各论
Section1总统 5-3
Topic1 总统 5-3
5.1.1 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总长之提名与任命【95台大(节录)】 5-8
【97东吴(节录)】 5-13
【100台大(转学)(节录)】 5-14
5.1.2 总统刑事豁免权之保障【98北大】 5-15
【99关务人员(二等)】 5-20
【97政大】 5-20
【97北大】 5-22
【96警特各类科(二等)】 5-23
Section2行政院 5-24
Topic2 行政院 5-24
5.2 行政院长去职原因【98律师】 5-25
Section3立法院 5-29
Topic3 立法院 5-29
5.3.1 立法院之职权【94司法官】 5-35
【96警特各类科(二等)】 5-40
【101台大(节录)】 5-41
5.3.2 立法院调查权【95律师】 5-42
【97东吴】 5-47
【95警特各类科(二等)】 5-47
5.3.3 立法委员之言论免责权【93司法官】 5-48
【91司法官】 5-53
【97警特各类科(二等)】 5-54
5.3.4 立法委员兼任问题【100台大(节录)】 5-54
【99民间公证人】 5-56
5.3.5 听取报告与质询权【101政大】 5-57
【97政大】 5-61
【98军法官】 5-62
【87律师】 5-62
【99外交特考(三等)】 5-63
Section4司法院 5-64
Topic4 司法院 5-64
5.4.1 司法人事行政-最高法院院长之任命【101北大】 5-68
【100北大】 5-72
5.4.2 审判独立与司法行政命令权之关系【94台大(节录)】 5-74
5.4.3 法官人事制度问题【99律师】 5-81
【92律师(节录)】 5-87
Section5考试院与监察院 5-89
Topic5 考试院与监察院 5-89
5.5 监察院之职权与行使方式【100东吴】 5-92
【98政大】 5-96
【94律师】 5-97
【101司法官(节录)】 5-97
Section6地方自治与基本国策 5-100
Topic6 地方自治与基本国策 5-100
5.6.1 地方自治权之核心领域【93律师】 5-103
【102司法官(节录)】 5-107
5.6.2 地方制度法之修正-县市合併升格与区长官派【99东吴】 5-108
【99北大】 5-113
5.6.3 基本国策之效力【99司法官】 5-115
【100成大】 5-119
【96北大】 5-119
【90司法官】 5-120
【90律师】 5-120

图书序言

二版序

  想不到这本书历经三年的时间才跟大家再度见面,忙碌的执业期间断断续续修正本书,一度很想交棒给新人执笔,但非常感谢读享出版社始终没有放弃曾经付出的努力,也没有放弃借口很多的作者,在G哥三番两次的威胁利诱之下,才总算让本书付梓(笑)。

  此次修正除了大幅翻修并精简原版的内容,更新增103与104年度的国考试题,虽然司法院大法官做出解释的脚步永远比不上大脑可以理解的速度,但准备宪法一科的诀窍,无非就是多思考、少背诵,祝福大家在准备考试的路途上,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加油加油。

宝捷
2017.07.11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接触《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之前,我对宪法的理解,基本上是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印象和媒体的零散报道上,总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很远,而且那些法律条文读起来就像天书一样。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与其去啃那些枯燥的法条,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实用的知识上。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它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它的“解题”导向。作者并没有选择枯燥的理论陈述,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宪法问题,来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深入理解宪法。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析每一个问题时的严谨和细致。它不会直接抛出答案,而是会先让你理解问题的背景,找到其中涉及的宪法争议点,然后援引相关的宪法条文、学说观点以及重要的判例,并对这些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过程,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参与思考和学习。书中关于“比例原则”的讲解,我记得特别深刻,因为它通过几个非常贴近生活的案例,将这个原本非常抽象的法律原则讲得非常透彻。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接地气,虽然涉及法律,但却通俗易懂,娓娓道来,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枯燥。第二版的更新,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加入了最新的司法解释和重要的学说动态,这对于想要跟上宪法研究前沿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优势。总而言之,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是我近年来读过最棒的法律书籍之一,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解决宪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宪法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了我作为公民的法律素养。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系统学习宪法,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途径的朋友。

评分

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简直就是我宪法学习生涯中的“救命稻草”!我一直觉得宪法是一种非常“阳春白雪”的学科,那些条文和理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每次考试遇到宪法题目,我都觉得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乱猜。但是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解题”为核心,精选了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宪法问题,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地走进宪法的世界。我最欣赏它的地方是,它在讲解每个问题时,都非常注重逻辑的严谨性和分析的深度。它不会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会先让你理解问题的背景,找出其中的宪法争议点,然后引导你去思考,去寻找相关的法律依据和学说。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参与构建。书中关于“国家赔偿”的章节,我学到了很多。它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明白了国家在某些情况下,是有责任赔偿公民因为国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的。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我觉得宪法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切实保障我们权利的工具。而且,第二版的更新,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贴近现实,涵盖了许多最新的案例和发展。这对于想要了解最新宪法动态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解题书”,更是一本“公民素养提升书”。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和运用宪法,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宪法感兴趣,或者正在为宪法学习而烦恼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真是让我对宪法学习的看法彻底改观。我一直觉得宪法这种东西,离我们日常生活好像有点远,都是些抽象的法律条文,念起来就头痛,更别说要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和判例了。但这本书,它就像一个超有耐心的老师,把我从一窍不通带到茅塞顿开。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法条堆砌,而是非常生动地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把宪法原则讲得活灵活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惊叹,“原来这和我们生活中的事情有关联!”比如,书中关于言论自由的章节,它不仅解释了“言论自由”是什么,还结合了很多实际的社会事件,让我们看到言论自由在现实中的边界和重要性。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核心的宪法问题展开,然后层层深入,给出解答。那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真的非常实用,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一个涉及宪法的案件,而不是被一堆文字吓倒。我记得我以前在准备一些考试的时候,看到宪法题目就想直接跳过,因为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读了这本书,我开始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相关的宪法条文和解释,甚至能够预测可能的判决方向。这对我来说,简直是革命性的进步。而且,它的第二版,比第一版在内容上又更新了不少,尤其是一些近期的宪法发展和解释,都包含在里面,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与时俱进,不会落伍。对于任何一个想要真正理解宪法,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投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宪法感到困惑,或者想要提升自己宪法素养的朋友们。它真的让宪法学习变得不再枯燥,甚至带有一点点趣味性,让我重新认识了这部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评分

老实说,当初买《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的时候,我心里是带着点忐忑的。毕竟“解题书”这三个字,通常就意味着枯燥、乏味,充满了各种程式化的解答和死板的条文引用。我本身对法律并不是很精通,对于宪法更是觉得它高高在上,离我太远,平时最多就是听闻一些社会议题,但深究下去就觉得头大。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之前的刻板印象。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不像教科书那样一本正经,反而更像是一个过来人,用非常平实易懂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高深的宪法概念,比如“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等,一点点地剥开,让你明白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在什么情况下适用。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的“解题”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答案,而是会详细地展示出整个解题的思路过程,从识别案件中的宪法争议点,到援引相关的宪法条文和学说,再到分析不同角度的可能性,最后得出一个逻辑严谨的结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分析,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平等权”的章节,它通过几个不同寻常的案例,比如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所面临的歧视问题,让我深刻体会到宪法所追求的实质平等,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这种通过案例来理解法律的方式,真的是太有效了!而且,它的第二版更新了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学说动态,对于备考或者想要了解最新发展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本书让我觉得,宪法并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活生生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保障,它关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评分

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宪法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那些条文和理论总是让我望而却步,特别是每次看到那些需要分析和论证的题目,就感到头大。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宪法学习的刻板印象。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法条汇编,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解题”,把复杂的宪法概念和原则,一点点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欣赏它的解题思路,它不是直接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会详细分析问题的背景,指出其中涉及的宪法争议点,然后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援引相关的法律依据和学说,最终得出一个逻辑严谨的结论。这个过程,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关于“比例原则”的讲解,是我觉得最有帮助的部分之一。我之前对这个原则的理解一直比较模糊,但通过书中对几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我终于明白了它在判断限制自由和权利的措施是否合宪时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棒,虽然涉及法律,但却通俗易懂,娓娓道来,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枯燥。第二版的内容更新,更是让这本书紧跟时代潮流,涵盖了最新的宪法发展和重要的司法解释。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解题书”,更是一本“思维启发书”,它让我从一个对宪法感到困惑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能够初步理解和分析宪法问题的学习者。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为宪法学习而烦恼的朋友们,它绝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

我必须要为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打call!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本“解题书”,更是一本“宪法启蒙读物”。我之前一直觉得宪法离我很远,是属于那种高高在上、与我无关的学科,那些法律条文读起来就让人头疼。但是这本书,它就像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向导,用非常生动和易懂的方式,把我带进了宪法的世界。它的核心就是“解题”,作者通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宪法问题,来逐步讲解宪法的核心概念和原则。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每一个问题时的逻辑性。它不会上来就给你答案,而是会先让你了解问题的背景,然后指出其中隐藏的宪法争议点,再引导你去思考,去查找相关的法律依据和学说。这种“循序渐进”的分析过程,让我不仅仅记住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去运用宪法原则。书中关于“比例原则”的讲解,我记得特别清楚。它通过几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把这个抽象的原则讲得淋漓尽致,让我明白了在限制公民权利时,必须遵循的界限。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棒,虽然是法律书籍,但却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智慧和启发性。第二版的更新,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充实,加入了最新的案例和重要的司法解释,这对于想要了解最新宪法发展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是我近年来读过最棒的法律书籍之一,它让我对宪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提升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宪法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我必须要郑重地推荐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坦白说,我过去对于宪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印象和媒体报道的片段,总觉得离我的生活太遥远,而且那些法律条文就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我才真正开始接触并理解宪法。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解题”导向。作者没有选择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精选了一系列在现实生活中极具代表性的宪法问题,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地去分析、去解答。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问题时的细致和严谨。每一个题目,它都会先指出其中涉及的核心宪法争议,然后引用相关的宪法条文、学说观点以及重要的判例,并对这些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过程,让我不仅学会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分析问题的逻辑和方法。书中关于“基本人权”的章节,让我印象深刻。它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现了国家是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权利又会如何受到限制。这种现实的联系,让我觉得宪法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保护伞。而且,第二版的内容更新,涵盖了近年来的重要发展,这对于想要跟上宪法研究步伐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宪法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启发性。它不仅仅是一本考试用书,更是一本能够提升我们公民素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法律的书。我绝对会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所有对宪法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这本《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简直就是我在宪法学习路上的“及时雨”!我之前一直觉得宪法学是属于法律专业人士的领域,普通人要是不接触相关考试,根本没必要去深入研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议题都涉及到宪法原则,我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去了解一些基础的宪法知识,至少不能被别人忽悠。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内容设计非常巧妙,不是单纯地罗列条文,而是以“解题”为导向,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宪法问题,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答。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在解释每一个概念的时候,都会辅以大量的判例和学理解释,而且这些解释都非常到位,不会让你感到晦涩难懂。比如,在讲解“违宪审查”的时候,它不仅解释了其概念和程序,还结合了台湾具体的司法实践,让我们看到这个制度是如何运作的。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赞,虽然是讲法律,但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很有条理,逻辑清晰,读起来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曾经尝试过看一些厚重的宪法教科书,结果都是看了几页就放弃了,因为实在太抽象,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一个引路人,循序渐进地带你走进宪法的世界,让你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宪法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如何去运用宪法原则解决问题。这次的第二版,内容也更加充实,加入了更多前沿的讨论和案例,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任何想要系统学习宪法,或者在遇到宪法相关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必须说,《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解题书”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过去总觉得这种书就是应付考试的工具,内容死板,缺乏深度,充其量就是一套答案的集合。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它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难以理解的法律术语,而是从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入手,巧妙地引出了宪法的相关规定和原则。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它会深入浅出地分析每一个宪法问题的根源,阐述相关的学说和判例,然后一步步引导你走向清晰的答案。这种“过程化”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参与学习,甚至在和作者一起探索。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隐私权”的章节,它通过分析各种新兴的科技产品对个人隐私的潜在影响,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个人信息,在宪法层面也可能拥有强大的保护。这种与时俱进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而且具有前瞻性。它的第二版,更是增加了不少最新的案例和理论,让我感觉这本书始终站在宪法研究的最前沿。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宪法的大门,让我明白,宪法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教会我如何去辨别是非,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去理解这个社会运行的根本法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宪法,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是你们的最佳选择。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是一本宪法解题书(2版)》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之前看过一些号称“通俗易懂”的法律书籍,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不是太过于简化,就是过于专业,让我感到更加困惑。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能够将那些极其抽象和复杂的宪法原则,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解题”案例,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作者在讲解每一个问题时,都会非常注重逻辑的连贯性和条理性的清晰。它不会上来就给你一大堆晦涩的术语,而是循序渐进,从问题本身出发,然后引导你去思考,去发掘其中的宪法争议点。我记得书中关于“国家权力分立”的讨论,它通过分析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制约,让我非常直观地理解了权力分立的意义和重要性。而且,它在提供解答时,也非常注重理论深度和实践联系。它会引用大量的学说和判例,但又不会让你感到枯燥,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的方式去解释,让你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第二版的更新,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充实,涵盖了最新的发展和重要的司法实践。这对于想要了解最新宪法动态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答案书”,更是一本“思维训练书”,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独立思考,如何去分析法律问题,如何去构建自己的论证思路。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系统学习宪法,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途径的朋友。它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