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碟)

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图形监控系统
  • 监控系统设计
  • 视频监控
  • SCADA
  • 嵌入式系统
  • 系统开发
  • 实践指南
  • 第四版
  • 工程技术
  • 范例光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期望能在最短时间内教导读者如何设计一个专业监控系统,因此我们将採用IduSoftWeb Studio的专业图控制软体(v8.0版)的开发环境,再结合泓格科技公司的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应用,以实务的角度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简单的应用程式设计至专业的各式各样的监控元件设计的方式,甚至读者不具备程式的基本知识,也可以慢慢培养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一个监控系统设计。本书适合私立大学、科大电机、自动化系『图形监控』课程使用。

本书特色

  1.将监控系统与网路通讯应用领域结合,使SCADA的监控自动化架构易于实现。

  2.完整介绍Modbus主从式应用架构、WinCE嵌入式控制器(WinPAC)的监控系统设计及监控系统设计的Web-Base与安全机制应用。

  3.整合备受系统、可程式控制器(PLC)、人机介面(HMI)、警报、趋势图、报表、资料库等至监控系统中。

  4.随书附赠范例光碟,帮助读者设计监控系统。
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盘) 图书简介 本书聚焦于现代工业、安防及基础设施领域中,图形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与优化。它旨在为系统集成工程师、软件开发者、项目经理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技术指南。第四版在继承前三版经典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特别是物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人机交互(HCI)设计的前沿实践,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和扩充。 全书内容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系统架构设计、核心功能模块的实现、以及最终的集成与维护。本书的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每一章的阐述都伴随着详尽的工程案例分析和可操作性的技术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图形监控系统的基础理论与需求分析 本部分是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石。首先,我们将图形监控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关键作用进行系统梳理。重点探讨了从传统的SCADA系统到现代基于Web/移动端的全集成监控平台的演进脉络。 深入阐述需求获取与分析的工程化方法。这不仅包括功能性需求(如实时数据采集、报警处理、历史数据回溯等)的明确,更侧重于非功能性需求(如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以及用户体验)的量化评估。书中提供了结构化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并指导读者如何处理来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冲突性需求。 第二部分:核心架构设计与技术选型 这是本书的技术核心所在。本部分详细剖析了现代图形监控系统的三层或多层架构模型,涵盖了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服务层和表示/应用层。 数据采集与通信协议部分,详细对比了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协议(如Modbus TCP/RTU、OPC UA、IEC 61850、SNMP)和物联网环境下的新兴协议(如MQTT、CoAP)。特别针对高并发、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挑战,提供了优化的网络拓扑设计方案和数据编码策略。 后端服务设计聚焦于数据的有效存储与高效检索。内容包括时序数据库(TSDB)选型与优化、关系型数据库在报警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高可用的数据处理集群。对于报警管理,本书提出了基于规则引擎的智能报警分级与抑制机制的设计方法,以减少“报警风暴”对操作人员的干扰。 前端图形化设计部分,是本书最贴近“图形”二字的内容。它不仅仅是界面的美化,而是关乎信息架构和操作效率。详细讲解了图形化标准(如ISA-S101/ISA-84)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SVG、Canvas/WebGL等技术实现高性能、可交互的实时图形渲染。书中引入了认知负荷理论,指导设计者如何通过色彩、布局和动态效果来提升操作员的态势感知能力。 第三部分:关键功能模块的实现与优化 本部分聚焦于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实际可用的功能模块,并探讨如何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实时数据可视化的实现细则:讲解如何处理数据流的同步、插值和平滑处理,确保屏幕上显示的趋势图、仪表盘与物理世界保持高度一致性。书中提供了如何使用数据绑定技术高效驱动复杂图形组件的实例代码片段(语言不限,侧重设计思想)。 历史数据回溯与分析:除了基本的查询功能,重点讨论了如何设计高效的数据压缩与索引机制,以支持TB级历史数据的秒级查询。同时,引入了基础的统计分析功能,例如周期性报告生成、关键指标(KPI)的自动计算与展示。 安全机制设计:在当前网络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本章详述了身份验证(AAA)、数据传输加密(TLS/SSL)以及系统访问控制在图形监控系统中的具体落地方法。特别强调了如何根据IEC 62443等工业安全标准来构建纵深防御体系。 第四部分:集成、部署与维护 本部分将理论推向工程实践的最终阶段。 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性:指导读者如何将图形监控平台与其他企业系统(如ERP、MES、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实现数据和流程的端到端贯通。讨论了API设计的最佳实践,确保第三方应用可以安全、稳定地接入监控数据。 系统测试与调试:提供了系统上线前的压力测试、功能验证和可用性测试(UAT)的详细流程和工具推荐。强调了故障注入测试在提升系统健壮性中的重要性。 运维与持续优化:涵盖了系统的版本管理、日志审计、远程诊断工具的应用。最后,对如何利用监控数据本身来反哺系统性能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 附带资源说明 本书随书附赠的试用版软件光盘中包含了一套精简的、可用于学习和原型开发的监控系统框架组件和基础可视化库。而范例光盘则收录了书中所有关键章节中提及的、经过实际项目检验的核心代码模块、配置文件模板、详细的架构图和测试脚本。这些资源旨在最大程度缩短读者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过渡时间,确保读者能够紧密跟随书中的步骤,构建出符合现代工业标准的图形监控解决方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章 INDUSOFT WEB STUDIO v8.0 介绍
1.1 InduSoft Web Studio 软体概要 1-1
1.2 本书各章节主题 1-2
1.3 系统需求 1-2
1.4 软体功能及特色说明 1-4
1.5 InduSoft Web Studio v8.0 软体安装 1-5
1.6 软体版本与授权方式说明 1-12

2章 监控系统架构及应用实例
2.1 串列网路架构 2-2
2.2 乙太网路架构 2-4
2.3 无线网路架构 (GPRS/3GWA, Zigbee, RF ) 2-6
2.4 其它Fieldbus 网路架构 2-10
2.5 简讯服务(SMS)的应用 2-14
2.6 网路架构软体整合 2-15
2.7 应用案例 2-16

3章 INDUSOFT 软体开发环境
3.1 概观 3-1
3.2 标题列与快速存取列 (Title Bar & Quick Access Bar) 3-2
3.3 状态列 (Status Bar) 3-4
3.4 功能表按钮 (InduSoft Application Menu) 3-4
3.5 功能区介面 (Ribbon) 3-6
3.6 专案管理员 (Project Explorer) 3-15
3.7 资料库除错 (Database Spy) 3-18
3.8 专案除错 (Output Window) 3-19
3.9 成果验收 3-21

4章 专案建立及管理
4.1 建立新专案 4-1
4.2 开启旧专案 4-4
4.3 专案设定 4-4
4.4 专案安全性系统 (Security System) 4-15
4.5 网页功能设定(Security System) 4-23
4.6 成果验收 4-27

5章 专案资料点类别建立及管理
5.1 专案资料点建立 5-1
5.2 资料点命名规则 5-2
5.3 资料点之资料型态 5-4
5.4 资料点阵列 5-4
5.5 间接资料点 5-5
5.6 建立资料类别 5-6
5.7 设定资料点属性 5-10
5.8 Excel与资料点表单之整合应用 5-11
5.9 成果验收 5-15

6章 专案图形画面建立及管理
6.1 建立起始画面 6-1
6.2 使用 InduSoft 图形库 6-6
6.3 自制物件 6-13
6.4 成果验收 6-19

7章 INDUSOFT 内建语言函式
7.1 InduSoft 内建描述语言 7-1
7.2 InduSoft 内建语言函式 7-4
7.3 建立数学(Math)工作表单 7-6
7.4 范例实作 ─温度转换 7-8
7.5 成果验收 7-15

8章 INDUSOFT VBSCRIPT 语言函式
8.1 InduSoft VBScript概要 8-1
8.2 InduSoft VBScript 使用方式 8-3
8.3 InduSoft VBScript 其它特性 8-12
8.4 VBScript 范例程式 (Excel档案存取) 8-16
8.5 成果验收 8-22

9章 多国语转换
9.1 译文编辑器 9-1
9.2 预设语言设定 9-2
9.3 多国语言范例 9-2
9.4 成果验收 9-6

10章 ODBC资料库连结
10.1 设定资料来源(ODBC) 10-1
10.2 建立专案资料点与执行画面 10-5
10.3 使用ODBC工作表单 10-8
10.4 建立Math工作表单 10-11
10.5 执行专案 10-12
10.6 成果验收 10-15

11章 ADO 资料库连结 (资料库/ERP 介面)
11.1 Microsoft SQL Server 资料库建立 11-1
11.2 专案建立 (延用第十章 ODBC范例) 11-2
11.3 SQL资料库连线建立 11-5
11.4 资料库/ERP表单建立 11-7
11.5 表格物件资料库连结 11-10
11.6 执行应用程式 11-14
11.7 成果验收 11-16

12章 配方与报表
12.1 载入与储存配方 12-1
12.2 建立报表 12-9
12.3 成果验收 12-14

13章 即时/历史警报
13.1 警报群组类别建立 13-1
13.2 建立水槽水位模拟讯号 13-2
13.3 建立警报工作表单 13-8
13.4 即时警报画面建立 13-13
13.5 历史警报画面建立 13-22
13.6 成果验收 13-27

14章 即时/历史趋势图
14.1 开启专案 14-1
14.2 建立趋势图工作表单 (将资料写入至资料库及HST) 14-1
14.3 趋势图画面建立 14-6
14.4 专案执行 14-18
14.5 成果验收 14-19

15章 DCON 整合型驱动介面
15.1 通讯概观 15-1
15.2 I-7000 系列模组规划 15-3
15.3 画面编辑 15-7
15.4 使用DCON Bundled Driver 15-18
15.5 成果验收 15-29

16章 OPC通讯介面
16.1 OPC概观 16-2
16.2 NAPOPC DA Server 16-2
16.3 编辑应用程式 16-5
16.4 建立OPC DA 2.05 工作表单 16-11
16.5 成果验收 16-15

17章 MODBUS TCP/RTU通讯介面 
17.1 Modbus概观 17-1
17.2 编辑应用程式 17-3
17.3 建立MOTCP (Modbus TCP) 通讯 17-8
17.4 建立MODBU(Modbus RTU)通讯 17-17
17.5 成果验收 17-29

18章 WEB远端监控与安全机制
18.1 WEB概观 18-1
18.2 应用程式转成WEB 18-2
18.3 设定专案的设定与状态 18-7
18.4 设定WEB伺服主机 18-9
18.5 浏览器开启系统 18-13
18.6 安全机制 18-16
18.7 练习 18-33

19章 智慧型装置远端监控应用
19.1 SMA 功能概观 19-1
19.2 设定Mobile Access 功能 19-2
19.3 设定 IIS 伺服器主机 (请解释两项功能设定) 19-10
19.4 浏览器的监控使用 (说明多种浏览器以支援) 19-12
19.5 成果验收 19-17

20章 ACTIVEX元件整合应用
20.1 ActiveX 使用概念 20-1
20.2 安装 GSM 简讯/语音收送元件 20-2
20.3 编辑应用程式 20-4
20.4 成果验收 20-18

21章 WINCE嵌入式控制器应用
21.1 Windows CE嵌入式控制器 21-1
21.2 建立一个 Windows CE 应用程式 21-3
21.3 下载/升级 InduSoft Web Studio 执行版 21-10
21.4 下载 InduSoft Web Studio 发展的应用程式 21-11
21.5 WinPAC-8000 控制器与 DCON 整合型驱动介面应用 21-15
21.6 WinPAC-8849 与 Web Server 整合应用 21-25
21.7 练习 21-30

22章 TCPIP备援与E-MAIL整合应用
22.1 TCP/IP使用介面概述 22-1
22.2 TCP / IP 应用架构 22-2
22.3 建立主控端监控系统 22-3
22.4 建立备援系统(Redundant System) 22-11
22.5 E-mail应用 22-23
22.6 成果验收 22-28

23章 专案功能测试与除错
23.1 专案除错 Output 视窗除错功能 23-1
23.2 资料库监控(Database Spy)除错功能 23-4

24章 应用案例
24.1 关于 ICP DAS 24-1
24.2 关于 InduSoft 24-1
24.3 InduSoft 赋予您的潜力 24-3
24.4 使用InduSoft 的优势 24-5
24.5 InduSoft实际应用案例 24-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碟)》的名字,真的让我感觉很“靠谱”。我本身是做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在一些项目中,会涉及到一些边缘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本地的简易监控界面展示。虽然不是大型复杂的服务器监控,但如何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设计一个既能实时反映系统状态,又不会占用过多资源的图形化界面,一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常常需要权衡性能和用户体验,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所以,当看到“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这个标题时,我就很感兴趣。我特别好奇的是,这本书对于嵌入式系统或者资源受限环境下的图形监控设计,是否会有特殊的篇幅或者建议。附带的试用版和光碟,让我觉得可以有机会去尝试一些书中提到的技术和工具,看看它们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如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优化图形渲染效率,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适配不同的数据特性,以及如何在有限的交互方式下(比如触摸屏或者简单的按键)设计出易于操作的监控界面。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低功耗、低资源占用的图形化解决方案,那对我当前的开发工作将非常有帮助,能够为我打开新的思路。

评分

《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碟)》这个书名,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落地”和“实用”。我长期从事于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经常需要协调不同的技术团队来完成复杂的监控系统搭建。我发现,很多时候,技术实现本身没有问题,但最终交付给用户的图形化监控界面,却往往不尽人意。有的界面过于花哨,华而不实;有的界面信息堆砌,让人眼花缭乱;还有的界面则显得死板,缺乏动态交互性。这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运维人员在关键时刻无法迅速做出判断。因此,我非常看重这本书在“设计实务”上的侧重点。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用户需求分析,如何根据不同的监控对象和用户群体来规划信息层级和呈现方式。试用版和光碟的出现,让我可以具体地去检验书中的方法论是否真的可行。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有关于如何平衡信息密度和可读性,如何设计具有引导性的用户交互流程,以及如何利用图表和色彩来突出关键预警信息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不同监控场景下,图形化设计风格的对比和案例分析,那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我一看到就觉得很亲切。《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碟)》,光是这名字就充满了实在感,感觉不是那种空泛理论的书,而是真的能教你动手做的。我本身在一家中小型科技公司工作,负责过一些内部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对于监控的需求一直很高。过去也买过几本相关的书,有些讲的太抽象,看得我一头雾水,有些又太老旧,根本跟不上现在技术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图形化界面这块,要设计得既好看又能有效传递信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常是信息一大堆,但怎么呈现才能让值班的同事一眼看懂、迅速找到问题,这方面我一直觉得很头疼。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而且还附带试用版和光碟,就觉得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关于“设计实务”的部分,不知道会不会有实际的案例分析,或者是在界面布局、色彩搭配、信息优先级等方面给出一些非常具体的指导。毕竟,一个好的监控界面,不仅是技术上的实现,更是人机交互的艺术。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学到如何设计出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能提高运维效率的图形化监控系统,让复杂的监控数据变得清晰明了,不再是令人头痛的难题。

评分

这本书名《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碟)》让我眼前一亮,我是一名刚刚进入IT运维领域的新手,之前学习的都是比较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监控系统设计,尤其是图形化界面这块,总是感觉隔了一层窗户纸。我的公司最近正在尝试构建一个更智能的内部监控平台,需要能够覆盖从服务器、网络设备到应用服务的方方面面。我一直认为,一个直观易懂的图形化界面是提升运维效率的关键。试想一下,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一个清晰的图表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在海量日志和数据中大海捞针,这能省下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概念,并且提供一些“从零开始”的步骤指导,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跟着操作。光碟里的试用版和范例,对我这样还在摸索阶段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能够让我亲手实践,巩固学习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图形化监控系统设计基础,让我能够自信地参与到公司的监控系统建设中去,并且学会如何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监控界面。

评分

我对《图形监控系统设计实务(第四版)(附试用版及范例光碟)》抱有相当高的期望,尤其是在“第四版”这个标签上。众所周知,IT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尤其是在监控系统设计这种涉及实时数据处理、前端可视化以及与各种硬件、软件集成方面,过时的知识简直是致命的。我最近在接触一些新的物联网项目,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实时监控大量分布式传感器数据的系统,这其中的挑战不言而喻。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能够直观地了解各个传感器的状态、异常波动以及整体运行趋势。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提供关于如何处理大数据量下的图形渲染问题,以及如何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有效地展示关键信息。此外,试用版和光碟的附赠,让我对书中的理论能否转化为实践有了更强的信心。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现代化的图表库、前端框架的应用示例,甚至是与云计算平台集成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确保我学到的知识是具有前瞻性的,并且能够直接应用到我当前的项目中。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等)来定制化图形监控界面的思考框架,那将是锦上添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