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第6章 産品品牌的意涵與品牌操作完整架構模式
一、宏碁施振榮董事長的「微笑麯綫」(smile curve)
(圖)
二、品牌與代工的獲利比是57:1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在2002年度的一份全球前100大企業調查,在當年度共創造獲利額2,280億元。但這些公司在亞太地區的代工廠商獲利僅40億美元,兩者獲利率為57:1,相當懸殊,顯示品牌與代工業在獲利效益上的失衡現象。
三、桂格創辦人斯圖亞特(John Stuart )的品牌經驗分享
.「如果企業要分産的話,我寜可取品牌、商標或是商譽,其他的廠房、大樓、産品,我都可以送給您。」
(If this bussiness were to be split up, I would take the brands, trademark, and good will. )
.廠房、大樓、産品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建造起來或委外代工做起來,但是要塑造一個全球知名的、好形象的品牌或企業商譽,都必須花很久及花很多心力,纔能打造齣來,而且不能復製第二個同樣品牌。因此,品牌就是人的生命一般地緊密。
.無形的資産,比有形的資産更為重要,更不易買到。
四、全球奧美集團執行長蘭澤女士(Shelly Lazarus )的品牌經驗分享
.品牌打造(brand-building )與做廣告不一樣。品牌是一個人感受一個品牌的所有經驗,包括産品包裝、通路便利性、媒體廣告、打電話到客服中心的經驗……等之總閤。如果有不好的經驗或不太滿意的情況齣現時,就會對這傢公司、這個店、這個品牌打瞭摺扣或傳齣壞口碑,或下次不再光顧。
.必須以消費者的經驗(體驗)角度,去檢視您的品牌。要主動考察、訪視、感受消費者接觸各品牌的每一個可能點,去體驗品牌如何傳遞,品牌哪個方麵不足。
.所以,每一個與消費者接觸點的第一個「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 MOT ),都非常重要,必須由高品質與高素質的服務人員去執行。經驗案例
去專櫃買化妝品、到名牌精品店、到高級餐廳、到高級汽車經銷商、到美容院、到SPA 會館、到資訊3C 店、到手機店……等,與服務人員接觸的經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