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

圖解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2015年開始,「金融科技」(FinTech)與「數位銀行」(Bank 3.0)經常在各大媒體上被討論,關於比特幣、大數據、區塊鏈、聊天機器人等相關報導更如天上繁星,令人目不暇給,然而大多數報導卻難以讓讀者瞭解FinTech與Bank 3.0的全貌。
  
  本書提供完整知識架構,包含:金融科技的介紹、網路金融公司的興起、傳統銀行的數位化等精華內容,幫助讀者在紛雜的資訊中找到定位。透過詳實的圖錶整理,讀者也能快速理解颱灣與世界各國的發展異同,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與金融服務造成的巨大變革。適閤想瞭解FinTech與Bank 3.0的讀者閱讀,也是想發展數位銀行的金融業人士最佳參考書。

名人推薦

  強力推薦
  叡揚資訊董事長   張培鏞
  颱灣經濟新報社長   鍾俊文
 
  瀋中華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 校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伍忠賢


  現職
  真理大學財金係助理教授
  颱灣亞藍渥剋生活研究院知識長
  
  學曆
  政治大學企管博士(1997年)、經濟碩士(1985年)、國際貿易係(1981年),主修財務管理,副修行銷管理,興趣於策略管理、公司併購,具備科際整閤的學術修養。
  
  經曆
  2010年8月迄2011年7月,中央大學客傢政經所兼任助理教授。
  2009年3-6月,颱北大學推廣中心 EMBA 學分班「行銷管理」課程教授
  1985 年起,從基層做起,A & W速食店襄理,曆經工商時報專欄記者、泰山企業董事長特助、聯華食品財務經理,迄媽媽塔食品公司總經理,領導 170名員工反虧為盈。
  
  著作
  圖解財務報錶分析
  圖解個體經濟學
  圖解投資管理
  圖解個人與傢庭理財
  圖解貨幣銀行學
  圖解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
  中國大陸經濟
  生産管理
  生産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颱灣企業24強

圖書目錄

第1章 金融科技導論
Unit 1-1 遠景──行銷總體環境
Unit 1-2 科技帶來産業革命──係齣同門的工業4.0與銀行3.0
Unit 1-3 第四次工業革命與金融業數位化
Unit 1-4 科技在數位銀行的運用
Unit 1-5 資訊通訊技術在金融業的運用
Unit 1-6 金融科技帶來的破壞性創新
Unit 1-7 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以投資金額為例
Unit 1-8 金融科技的發展進程
Unit 1-9 對大學生、上班族的涵義
Unit 1-10 銀行跟大學研發閤作──兼論中信銀行的區塊鏈實驗室

第2章 行政院金管會政策
Unit 2-1 數位金融對經濟政策目標的涵義
Unit 2-2 行政院金管會的定位
Unit 2-3 從「優步」非法營業來看金融科技公司監理
Unit 2-4 電子支付慢瞭10年
Unit 2-5 金管會對金融科技的政策
Unit 2-6 新加坡金融科技政策
Unit 2-7 颱星金融科技政策比較──生産因素市場麵
Unit 2-8 颱星「金融科技」創業生態係統比較
Unit 2-9 對金融科技的沙盤
Unit 2-10 颱灣對金融創新的立法

第3章 金融科技「行業」──金融科技、網路金融公司
Unit 3-1 金融科技公司
Unit 3-2 美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卡瑪信用公司
Unit 3-3 數位金融公司市場定位
Unit 3-4 網路金融公司
Unit 3-5 網路金融公司的典範──陸企螞蟻金融服務集團
Unit 3-6 銀行業引進金融科技:全球、美國角度──數位銀行(Bank3.0)經營方式
Unit 3-7 金融業對網路金融的反擊──以陸企平安保險集團旗下陸金所為例
Unit 3-8 對銀行業的威脅「微不足道」
Unit 3-9 颱灣的數位環境與數位銀行滲透率
Unit 3-10 銀行採用金融科技省成本、增加收入

第4章 公司與支付方式Ⅰ──總體篇
Unit4-1 公司、傢庭與政府支付動機
Unit4-2 營業活動的支付方式Ⅰ──傢庭(個人)
Unit4-3 營業活動的支付方式Ⅱ──公司和政府
Unit4-4 經濟體係金融麵的支付
Unit4-5 中央銀行扮演銀行間的帳務清算
Unit4-6 支付方式的進程
Unit4-7 電子支付的重要性
Unit4-8 以丹麥說明電子支付的好處
Unit4-9 瑞典──無現金社會的極緻
Unit4-10 人們為什麼還使用現金

第5章 網路金融公司在支付、匯款業務:個體篇
Unit 5-1 全球消費支付商機
Unit 5-2 手機支付的資金來源
Unit 5-3 美國貝寶的支付
Unit 5-4
Unit 5-5 中國大陸支付産業
Unit 5-6 中國大陸政府對手機付款的管理
Unit 5-7 中國大陸支付寶
Unit 5-8 中國大陸手機支付──兼論微信支付

第6章 數位日常與跨國支付──兼論比特幣
Unit 6-1 數位貨幣的三階段發展
Unit 6-2 數位貨幣的雛形──比特幣
Unit 6-3 比特幣的支付功能
Unit 6-4 中國大陸對比特幣交易的監理
Unit 6-5 颱灣的跨國款項支付

第7章 網路金融公司的授信業務──以網路放款仲介為例
Unit 7-1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商機(市場定位)
Unit 7-2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導論
Unit 7-3 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的網路放款
Unit 7-4 網路放款仲介行業的兩種分類
Unit 7-5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典型──美國放款俱樂部
Unit 7-6 美國證管會對「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監理
Unit 7-7 中國大陸銀監會監理

第8章
Unit 8-1 美國網路放款仲介龍頭──放款俱樂部
Unit 8-2 美國網路社群放款仲介公司
Unit 8-3 中國大陸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Unit 8-4 鴻海的富士康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網路金融業務
Unit 8-5 中國大陸網路放款仲介業的重挫
Unit 8-6 颱灣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第9章 銀行策略管理
Unit 9-1 從Bank3.0到Bank4.0
Unit 9-2 數位銀行業務對美國銀行業的衝擊
Unit 9-3 數位銀行對颱灣銀行業的衝擊
Unit 9-4 16傢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
Unit 9-5 金控公司的公司策略
Unit 9-6 玉山金控公司的數位銀行進程
Unit 9-7 銀行轉投資金融科技公司
Unit 9-8 銀行在數位銀行業務的任務編組與企業文化
Unit 9-9 銀行的組織設計
Unit 9-10 中國大陸的網路銀行

第10章 銀行智慧分行
Unit 10-1 智慧分行—花旗銀行與華南銀行比較
Unit 10-2 智慧分行的普及率進程
Unit 10-3 2031年以後銀行分行的可能樣貌
Unit 10-4 智慧顧客服務導論
Unit 10-5 智能客服—指尖上的顧客服務
Unit 10-6 聊天機器人在銀行業務上的運用
Unit 10-7 在銀行電話銷售時的運用(以日本兩傢銀行為例)—大數據分析加人工智慧
Unit 10-8 人形機器人的現場服務—以Pepper為例

第11章 銀行對金融技研發管理
Unit 11-1 颱灣的銀行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地位—微不足道
Unit 11-2 銀行研發管理—目標、策略、組織設計
Unit 11-3 銀行的數位金融商品/服務研發管理
Unit 11-4 銀行黑客鬆—以玉山銀行為例
Unit 11-5 數位銀行商品研發的「産品的工程發展」—設計階段
Unit 11-6 銀行組成研發聯盟
Unit 11-7 銀行的智慧財産權管理

第12章 區塊鏈技術在數位金融的運用
Unit 12-1 區塊鏈技術
Unit 12-2 以一筆交易來說明區塊鏈的四個特色
Unit 12-3 區塊鏈技術發展三階段
Unit 12-4 區塊鏈技術「商品化」的三階段
Unit 12-5 區塊鏈在銀行業運用的導論
Unit 12-6 智慧契約

第13章 銀行儲蓄部的數位化
Unit 13-1 網路身分識彆的認證
Unit 13-2 金融業的網路申請開戶
Unit 13-3 綫上申請信用卡—以永豐銀行為例
Unit 13-4 綫上存款
Unit 13-5 自動櫃員機免卡提款
Unit 13-6 銀行免卡自動櫃員機提款的生物辨識
Unit 13-7 美颱自動櫃員機免卡操作的發展
Unit 13-8 金融科技的綜閤運用—陸企百度的作法

第14章 銀行匯兌、支付與放款的數位化
Unit 14-1 信用卡市場分析
Unit 14-2 銀行在信用卡的展業
Unit 14-3 手機支付
Unit 14-4 手機綁信用卡

第15章 銀行的放款綫上申請
Unit 15-1 綫上申請貸款
Unit 15-2 美國個人信用評分公司—兼論財務控製公司(FICO)
Unit 15-3 美國財務控製公司的個人信評係統
Unit 15-4 玉山銀行的「e指貸」以審核貸款申請
Unit 15-5 房屋貸款前的房屋估價

第16章 銀行的財富管理部的業務
Unit 16-1 全球財富分配統計
Unit 16-2 財富管理商機
Unit 16-3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Unit 16-4 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市場定位
Unit 16-5 財富管理業務的顧客需求分析
Unit 16-6 颱灣的共同基金市場商機—兼論貴賓財富管理行銷組閤
Unit 16-7 財富管理方式
Unit 16-8 財富管理的金融商品
Unit 16-9 國泰世華PK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業務
 

圖書序言

Unit 1-5 資訊通訊技術在金融業的運用
 
「萬變不離其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些中外俚言貼切說明我們的活學原則:「迴歸最基本」(return to basic)。例如企管中的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是會計學(尤其是大一的會計學),生産管理、策略管理的基礎知識是經濟學中的個體經濟學,主要是消費者行為、公司行為。同樣的,在Unit 1-2 中,我們曾主張「金融科技等於金融加科技」,而這「科技」九成是資訊通訊技術。
 
一、投入:資料來源
 
開宗明義的說,2014 年「大數據」(big data) 把一堆臉書、推持上的大數據吹捧得「處處是黃金」,事實如下:
 
(一)90% 有價值的資料來自銀行
 
九成有價值的資料來自銀行顧客的資料,包括信用卡交易資料、存款交易、放款交易(頻率很低、一生數次)。至於顧客上網瀏覽,不會留下完整資料(個人基本資料),隻有網頁點擊次數等。
 
(二)10% 有價值的資料來自銀行外部
 
一成有價值資料來自銀行外部,許多情況也是付費取得,例如信用卡中心的全體信用卡交易資料。
 
二、轉換
 
技術的功能在於産品創新、製程創新,以這角度來看,大部分的技術都是「新瓶裝舊酒」,以新技術「解決」舊産品。
 
(一)法用的資訊通訊科技:網路金融業的主力業務有二:手機支付(mobile payment,俗稱行動支付)、網路放款(internet lending,俗稱個人對個人藉貸),皆在智慧型手機(簡稱手機)上皆可完成,背後的通訊技術是網際網路,嚴格上來說,隻是像消費性電子商務般應用。
 
(二)專屬的金融科技:「區塊鏈」(block chain) 是把一位顧客的網路轉帳資料,分成數個「區塊」(block),串成一條「鏈」,以達到資料加密的目的。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