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第7版

藥用植物學第7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藥用植物學
  • 植物藥學
  • 中藥學
  • 藥學
  • 植物化學
  • 天然産物
  • 植物識彆
  • 藥用植物
  • 植物圖譜
  • 藥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參考曆版《藥用植物學》教材及國內外藥用植物學研究進展而編寫的。本版教材對於前版(第6版)教材內容進行瞭一定的修訂和補充。

  本版主要的修訂內容包括,統一瞭植物分類部分各章的編寫體例,突齣瞭該部分內容的係統性和認知規律的有機聯係,將原來分散在不同章節的有關分類與命名的內容閤併到第四章。

  在被子植物門最後增加瞭其他部分重要藥用植物的簡錶。對被子植物科的數量介紹精簡至67個科,紫金牛科、香蒲科、澤瀉科等不再單獨介紹,部分較重要的藥用植物以簡錶的形式介紹。

  補充更新重要藥用植物彩色照片150幅,書後附彩圖總數增至180幅。

  本教材的主要讀者對象為高等學校藥學專業的本科生,亦可作為有關專業成人教育或自學教材使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寶康


  男。1969年生,1991年於大陸的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本科畢業,2005年獲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生藥學博士學位。

  現為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副教授,上海植物學會理事,生藥學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藥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藥學會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中醫學院及大陸的全國中藥標本館專業委員會理事,並擔任佳木斯大學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中藥品質評價及中藥資源研究開發。從事天然藥用植物資源及中藥資源的研究開發工作17年,對明黨參、纈草、構樹、乾薑、紫蘇等多種藥用植物進行過較為係統的研究,在SCI及國內核心期刊等雜誌發錶論文70餘篇。主編及副主編、參編齣版專著及教材8部,其中兩次參加全國規劃教材《藥用植物學》的編寫工作。開設及主講本科及研究生的《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資源與研究開發》、《野生植物資源學》、《植物、中藥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藥養生與藥膳》等課程,主持完成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科委等科研課題4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獲軍隊科技進步奬2項。

圖書目錄

緒論
一、藥用植物學的內涵與任務
二、我國藥用植物學的發展與學科定位
三、藥用植物學的學習方法

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形態和基本結構
一、原生質體
二、細胞後含物
三、細胞壁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一、植物細胞的分裂
二、植物細胞的生長與分化

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
第一節 植物組織的種類
一、分生組織
二、基本組織
三、保護組織
四、分泌組織
五、機械組織
六、輸導組織
第二節 維管束及其類型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節 根
一、正常根的形態和類型
二、變態根的類型
三、根的顯微構造
四、根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莖
一、正常莖的形態
二、莖的類型
三、變態莖的類型
四、莖的顯微構造
五、莖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葉
一、葉的組成
二、葉的各部形態
三、單葉與復葉
四、葉序
五、葉的變態
六、葉的顯微構造
七、葉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花
一、花的組成與形態
二、花的類型
三、花程式與花圖式
四、花序
五、花粉粒的發育、形態結構及分類學意義
六、花的生理功能
第五節 果實
一、果實的形成
二、果實的構造
三、果實的類型
四、果實的生理功能
第六節 種子
一、種子的形態結構
二、種子的類型
三、種子的組織構造
四、種子的萌發與休眠

第四章 植物的分類與命名
第一節 植物分類概述
一、植物分類學的意義
二、植物分類簡史
三、植物分類的等級
四、植物分類的一般原則
五、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係統
第二節 植物的命名
一、學名的組成
二、種以下等級的命名
第三節 植物分類檢索錶
一、定距式檢索錶
二、平行式檢索錶
三、連續平行式檢索錶
第四節 植物分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形態分類學
二、微形態分類學
三、實驗分類學
四、細胞分類學
五、數值分類學
六、化學分類方法
七、分子係統學

第五章 藻類植物 Algae
第一節 藻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 藻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藍藻門 Cyanophyta
二、綠藻門 Chlorophyta
三、紅藻門 Rhodophyta
四、褐藻門 Phaeophyta

第六章 菌類植物 Fungi
第一節 菌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 真菌門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子囊菌亞門 Ascomycotina
二、擔子菌亞門 Basidiomycotina

第七章 地衣植物門 Lichenes
第一節 地衣植物概述
第二節 地衣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第八章 苔蘚植物門 Bryophyta
第一節 苔蘚植物概述
第二節 苔蘚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苔綱 Hepaticae
二、蘚綱 Musci

第九章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第一節 蕨類植物概述
一、蕨類植物的孢子體
二、蕨類植物的配子體
三、蕨類植物的生活史
四、蕨類植物的化學成分
第二節 蕨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1.石杉科 Huperziaceae
2.石鬆科 Lycopodiaceae
3.捲柏科 Selaginellaceae
4.木賊科 Equisetaceae
5.紫萁科 Osmundaceae
6.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7.蚌殼蕨科 Dicksoniaceae
8.鱗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9.水龍骨科 Polypodiaceae
10.槲蕨科 Drynariaceae

第十章 裸子植物門 Gymnospermae
第一節 裸子植物概述
第二節 裸子植物的分類與常見藥用植物
1.蘇鐵科 Cycadaceae
2.銀杏科 Ginkgoaceae
3.鬆科 Pinaceae
4.柏科 Cupressaceae
5.三尖杉科(粗榧科) Cephalotaxaceae
6.紅豆杉科(紫杉科) Taxaceae
7.麻黃科 Ephedraceae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第一節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被子植物的分類及重要藥用植物
一、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一)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1.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2.鬍椒科 Piperaceae
3.金粟蘭科 Chloranthaceae
4.桑科 Moraceae
5.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6.馬兜鈴科 Aristolochiaceae
7.蓼科 Polygonaceae
8.莧科 Amaranthaceae
9.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10.睡蓮科 Nymphaeaceae
11.毛茛科 Ranunculaceae
12.小檗科 Berberidaceae
13.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14.木蘭科 Magnoliaceae
15.樟科 Lauraceae
16.罌粟科 Papaveraceae
17.十字花科 Cruciferae(Brassicaceae)
18.景天科 Crassulaceae
19.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20.杜仲科 Eucommiaceae
21.薔薇科 Rosaceae
22.豆科 Leguminosae(Fabaceae)
23.蕓香科 Rutaceae
24.楝科 Meliaceae
25.大戟科 Euphorbiaceae
26.漆樹科 Anacardiaceae
27.鼕青科 Aquifoliaceae
28.衛矛科 Celastraceae
29.鼠李科 Rhamnaceae
30.錦葵科 Malvaceae
31.瑞香科 Thymelaeaceae
32.桃金娘科 Myrtaceae
33.五加科 Araliaceae
34.傘形科 Umbelliferae(Apiaceae)
35.山茱萸科 Cornaceae
(二)後生花被亞綱 Metachlamydeae
36.杜鵑花科 Ericaceae
37.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38.木犀科 Oleaceae
39.馬錢科 Loganiaceae
40.龍膽科 Gentianaceae
41.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42.蘿藦科 Asclepiadaceae
43.鏇花科 Convolvulaceae
44.紫草科 Boraginaceae
45.馬鞭草科 Verbanaceae
46.唇形科 Labiatae(Lamiaceae)
47.茄科 Solanaceae
48.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49.爵床科 Acanthaceae
50.車前科 Plantaginaceae
51.茜草科 Rubiaceae
52.忍鼕科 Caprifoliaceae
53.敗醬科 Valerianaceae
54.葫蘆科 Cucurbitaceae
55.桔梗科 Campanulaceae
56.菊科 Compositae
二、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57.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58.莎草科 Cyperaceae
59.棕櫚科 Palmae(Arecaceae)
60.天南星科 Araceae
61.百部科 Stemonaceae
62.百閤科 Liliaceae
63.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64.薯蕷科 Dioscoreaceae
65.鳶尾科 Iridaceae
66.薑科 Zingiberaceae
67.蘭科 Orchidaceae

主要參考文獻
藥用植物拉丁學名索引
重要藥用植物彩色照片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是一名在讀的植物學專業的學生,在選擇藥用植物學這門課程時,曾對市麵上的教材有過不少的考量。最終,我選擇瞭這本《藥用植物學(第7版)》,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這本書的學術性非常強,內容嚴謹,邏輯清晰,非常適閤我們進行專業學習。書中對於藥用植物的分類,采用瞭國際上通用的分類係統,並且對每一個類群都進行瞭詳細的描述,這為我打下瞭紮實的植物學基礎。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植物化學成分的講解,它不僅列齣瞭主要的活性成分,還對其化學結構和作用機製進行瞭深入的分析,這對於我們理解藥理作用至關重要。例如,關於“紫杉醇”的章節,不僅介紹瞭其提取來源和復雜的化學結構,還對其抗腫瘤機理進行瞭詳盡的闡述,這讓我對這種重要的抗癌藥物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的圖錶和數據也非常豐富,為我們的研究和學習提供瞭大量的支持。而且,本書的語言也比較規範,很多術語的使用都符閤學術界的標準,這對於我們將來撰寫學術論文和報告非常有幫助。我常常會將其作為我研究課題的重要參考資料,它裏麵的信息量和深度,足以支撐我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评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封麵所吸引。那一抹翠綠,搭配著清晰的書名,仿佛就傳遞著一種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韻味。翻開書頁,我的期待並沒有落空。這本書以一種非常溫柔而詳盡的方式,帶我走進瞭藥用植物的奇妙世界。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每一種植物的“故事性”描述。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科學數據,更包含瞭植物的生長習性、獨特的形態特徵,以及它們在不同文化中的傳說和應用。比如,關於“洋甘菊”的介紹,讓我瞭解到它不僅是一種舒緩身心的草藥,在古埃及,它甚至被視為“太陽的眼淚”,用於祭祀和治療。這種人文與自然的結閤,讓我對植物的理解不再局限於生物學範疇,而是上升到瞭哲學和曆史的高度。書中的排版設計也非常舒適,字體大小適中,留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費眼。我常常會在睡前,翻上幾頁,讓那些關於植物的故事安撫我的心靈,讓我在美好的意境中進入夢鄉。這本書讓我對“健康”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更是心靈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评分

最近我對一些古老的醫藥典籍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而這本《藥用植物學(第7版)》恰好能與我的閱讀方嚮契閤。這本書在傳承經典的同時,也融入瞭現代科學的視角,這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藥用植物的價值。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藥用植物藥理作用的深入闡述,它不僅列舉瞭主要的活性成分,還對這些成分在體內的作用機製進行瞭詳細的分析,並引用瞭大量的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這讓我能夠更科學地認識到這些植物的療效是如何産生的。例如,關於“甘草”的章節,詳細介紹瞭其主要活性成分“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的抗炎、抗過敏和保護胃黏膜的作用,並引用瞭大量的臨床研究數據來支持。這種將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相結閤的方式,讓我對藥用植物的認識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書中在討論某些藥用植物的毒副作用時,也極其審慎和詳盡,這對於確保用藥安全至關重要。我常常會將其作為我研究古代醫藥文獻的重要參考,它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解讀那些古老文本中的藥用植物信息。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座連接古代智慧與現代科學的橋梁。

评分

作為一個植物愛好者,我對一切與植物相關的知識都充滿熱情,而藥用植物更是其中我最感興趣的領域之一。這本書,簡直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本“寶典”!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植物名稱和功效,而是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將藥用植物的知識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一種植物時,都會從植物學的基本原理講起,例如它的科屬、分布、生長環境等等,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種植物的特性。然後,再深入到它的藥用部分,例如根、莖、葉、花、果實,以及它們各自的化學成分和炮製方法。最讓我著迷的是,書中還涉及瞭許多關於植物的傳統采集和炮製技巧,這讓我看到瞭古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利用智慧的結晶。書中關於“麻黃”的介紹,不僅詳細說明瞭其成分和作用,還提到瞭古代如何利用它來治療感冒,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這種曆史與科學的結閤,讓我對這種古老的知識體係充滿瞭敬意。這本書的語言也十分精煉,即使是涉及復雜的化學成分,也能夠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解釋。我經常會帶著這本書去野外采風,一邊對照書中的描述辨認植物,一邊學習它們的藥用價值。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學習方式,讓我收獲頗豐,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瞭大自然的神奇。

评分

我一直對民族傳統醫藥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其中關於草藥的知識。這本書,可以說是打開瞭我認識中國傳統醫藥的一扇新窗口。它不僅涵蓋瞭大量的中草藥,還對一些地方特色藥用植物做瞭深入的介紹。我最喜歡的是它對一些民間常用驗方和傳統療法的講解。書中關於“金銀花”的介紹,不僅說瞭它的清熱解毒功效,還詳細介紹瞭它在民間治療咽喉腫痛、痢疾等疾病的應用,甚至提到瞭如何采摘和炮製金銀花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藥效。這種貼近生活的應用,讓我覺得藥用植物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術理論,而是觸手可及的健康智慧。而且,這本書的插圖非常精美,很多圖片都能夠清晰地展現齣藥用植物的特徵,這對於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來說,辨認植物更加容易。我也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指導,去辨認一些常見的藥用植物,並瞭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潛在應用。這種學習過程,讓我覺得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書,更像是在學習一種生活技能,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智慧。書中的一些關於藥用植物的倫理和可持續采集的討論,也讓我深思,在享受自然饋贈的同時,我們更應肩負起保護這些寶貴資源的責任。

评分

老實說,當初買這本書,抱著一種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藥用植物學這個領域,聽起來就有些枯燥和專業,我擔心自己會不會看瞭沒多久就提不起興趣。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生動有趣,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報告,而是充滿人情味和故事性。作者在講解每一種植物時,都會穿插一些關於它的曆史傳說、民間應用,甚至是關於植物背後的人物故事。這讓我覺得,學習藥用植物學不再是枯燥的記憶過程,而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我特彆喜歡關於“當歸”的那一章,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它的藥理作用和使用方法,還提到瞭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以及在文學作品中的齣現。這種多維度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植物的理解和情感連接。而且,書中對於植物的化學成分、藥理機製的講解,也通俗易懂,不會讓人望而生畏。作者巧妙地運用瞭許多比喻和類比,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變得清晰明瞭。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比很多暢銷的科普讀物還要吸引人。我常常會在午後,泡上一杯自己研究過的藥草茶,伴著這本書,沉浸在植物的芬芳和知識的海洋裏,那是一種極緻的享受。這本書讓我對“植物醫生”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敬畏自然,感恩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藏。

评分

作為一名草藥愛好者,我嘗試過許多與草藥相關的書籍,但《藥用植物學(第7版)》無疑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本。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收錄瞭許多常見藥用植物,還對一些相對冷門但具有重要價值的植物進行瞭詳細介紹,這為我提供瞭不少新的學習方嚮。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藥用植物化學成分的分析,它列齣瞭主要的化學成分,並對它們的藥理活性進行瞭深入的解釋。例如,關於“薑黃”的章節,詳細闡述瞭其主要活性成分“薑黃素”的抗炎、抗氧化和抗癌作用,並引用瞭相關的科學研究。這讓我能夠更科學地理解和應用草藥。書中的附錄部分也很有價值,例如關於藥用植物的毒性植物識彆、采集和儲存指南等,這些信息對於保障用藥安全非常重要。我常常會將這本書帶到實驗室,對照書中的成分分析,進行一些基礎的實驗研究。這本書的嚴謹性和專業性,讓我能夠對其內容充滿信心,並且將其作為我研究的堅實後盾。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救星!作為一個對植物和健康都充滿好奇的人,我一直想深入瞭解那些隱藏在自然中的藥用瑰寶。之前零零散散地看過一些資料,但總覺得不成體係,碎片化嚴重。直到我翻開這本《藥用植物學(第7版)》,我纔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做“係統”和“權威”。從最基礎的植物學概念,到每一種藥用植物的詳細介紹,再到它們在傳統醫藥中的應用,這本書都麵麵俱到。我特彆喜歡它對植物形態的描述,非常生動形象,即使是對植物不太瞭解的人,也能通過文字勾勒齣大概的輪廓。而且,書中的插圖更是點睛之筆,那些精美的彩色圖片,不僅幫助我辨認植物,更增添瞭閱讀的樂趣。每次翻開,都像是在進行一次奇妙的植物探索之旅,我仿佛能聞到草藥的清香,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這本書真的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它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長者,耐心地引導著我去認識和理解那些古老而智慧的草藥知識。它讓我對“天然療法”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己和傢人的健康充滿瞭信心。我甚至開始嘗試在自傢小院裏種上一些常見的藥用植物,一邊觀察它們生長,一邊對照書中的描述,這種親身體驗帶來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也很好,紙張厚實,裝幀精美,作為一本需要經常翻閱的工具書,這樣的品質非常有保障。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草藥、自然療法、或者僅僅是對植物學感興趣的朋友們,它絕對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评分

我是一名對植物世界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平時喜歡閱讀一些科普類的書籍,也對健康生活方式很感興趣。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用一種非常親切和易懂的語言,為我揭開瞭藥用植物的神秘麵紗。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植物的“生活化”應用。它不僅僅告訴你這個植物有什麼藥用價值,更重要的是,它會告訴你如何在傢中簡單地利用這些植物來改善生活。例如,關於“薰衣草”,它不僅介紹瞭它的香氣療法,還分享瞭如何製作薰衣草香包、浸泡浴鹽等,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輕鬆享受植物帶來的益處。書中的一些小故事和趣聞,也讓閱讀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我記得關於“迷迭香”的那一章,提到瞭它在古羅馬時期象徵著忠誠和迴憶,這讓我覺得,植物不僅僅是藥材,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本書的插圖也十分精美,那些生動的植物插畫,讓我即使不認識實物,也能通過圖畫大緻瞭解其形態。我常常會在周末,去附近的植物園,帶著這本書,一邊對照學習,一邊欣賞植物的美麗。這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讓我樂在其中,並且真正地將書本知識融入瞭我的生活。

评分

我是一名藥劑師,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查閱各種藥物信息。雖然我的專業領域是閤成藥物,但對於天然藥物的瞭解也不能落下,畢竟它們在現代醫學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這本《藥用植物學(第7版)》是我近期接觸到的最滿意的一本關於藥用植物的專業書籍。它的內容詳實,覆蓋麵廣,涵蓋瞭國內外多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從植物的分類、形態特徵,到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再到臨床應用和毒副作用,這本書都做瞭非常係統和深入的闡述。我尤其欣賞它在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和傳統醫藥理論之間的平衡。書中不僅列舉瞭大量的傳統用法,更引用瞭大量的科學研究數據來佐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相結閤的從業人員來說,非常有價值。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讓我對特定藥用植物的臨床應用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例如,關於“人參”的章節,詳細分析瞭其不同炮製方法的差異以及對藥效的影響,這對我日常開處方和指導患者用藥都提供瞭很好的參考。這本書的參考文獻也非常齊全,對於我進一步深入研究某個領域提供瞭便利。這本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讓我完全放心將其作為我的工作參考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