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射塵方.圓照萬象:杜國清的詩情世界

光射塵方.圓照萬象:杜國清的詩情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杜國清
圖書標籤:
  • 杜國清
  • 詩歌
  • 文學評論
  • 中國現當代詩歌
  • 詩情畫意
  • 文化藝術
  • 審美
  • 意象
  • 現代詩
  • 詩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詩的創作所錶現的,隻是一顆心的七情六慾及其喜怒哀樂而已。 詩人的心,遺落人間的一顆明珠; 「光射塵方 • 圓照萬象」所呈現的美感境界, 也就是詩人生涯一甲子,杜國清所創造的詩情世界的光影形象吧。 本詩集收錄的作品共301首,呈現齣詩人學者在詩藝的追求上,理論和實踐互相印證、詩論和創作彼此照應的特色,內容分成「詩論篇」、「體物篇」、「緣情篇」、「詩藝篇」四大綱目。 杜國清的詩學理論,隨物宛延,唯心迴轉,基本上是即物主義和象徵主義的結閤,也是「即物」與「即情」這兩個互相交織的創作手法的體現。杜國清的創作,愛情詩佔大多數,但也有不少反映颱灣社會現實的「譏諷詩」、「政治詩」、「事件詩」、「紀事詩」等錶現知性批判的作品。 這本詩集,見證詩之為詩的古典價值,在本質上必然超越時空,纔能為不同時代、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讀者所共賞。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杜國清


  颱灣颱中縣人,一九四一年生,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現代文學》編輯,《笠》詩刊創辦人之一。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東亞語言文化研究係教授兼颱灣研究中心主任。

  杜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西詩論和颱灣文學,於一九九六年創刊《颱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緻力颱灣文學介紹給英語讀者,以期促進國際間對颱灣文學的瞭解以及從國際視野對颱灣文學的研究。

  著有詩集《蛙鳴集》、《島與湖》、《雪崩》、《望月》、《心雲集》、《殉美的憂魂》、《情劫》、《勿忘草》、《對我 你是危險的存在》、《愛染五夢》、《愛的祕圖》、《山河掠影》、《玉煙集》等;評論有《詩論‧ 詩評‧ 詩論詩》、《日本現代詩鑑賞》、《西協順三郎的詩與世界》、《詩情與詩論》、《李賀》(英文)等;翻譯有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波德萊爾《惡之華》、劉若愚《中國詩學》、《中國文學理論》等。

  曾獲中興文藝奬、笠詩社翻譯奬、漢城亞洲詩人大會功勞奬、文建會翻譯成就奬等奬項。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後記

  對於一個颱灣齣身的詩人,玉山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因此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能有親身攀登的機會。結果三年前年紀已過七十的我,終於實現瞭這一願望,在朋友的熱心安排下,爬到瞭排雲山莊而感到心滿意足,衷心感念玉山終於徵服瞭我。為瞭錶達我對玉山高山仰止的心情,以及在山腰仰望,再次看到玉山高空行雲的奇景,宛如窺見天機,我感到內心一陣震撼,因而寫瞭一首詩〈玉山仰眺〉,以及一篇遊記〈玉山徵服瞭我〉(代序)。這篇散文,一併收錄在這本詩集中,作為楔子,錶達我的生命與颱灣山水之間在詩魂上的契閤,而感到「像那悠長的迴聲在遠方混閤 於幽暗深奧的一種冥閤之中」。

  這本詩集本來以《颱灣詩情》作為書名,說明這些作品的詩情與颱灣有關;不僅直接書寫對颱灣山水的詩興,同時也包括我作為一個颱灣詩人、所書寫的其他作品,例如我到其他地方的旅遊,以及對宇宙人生、社會現實、曆史文化的觀察、思索、感觸和情懷等,一共選瞭三百首。定稿之後,四月因林奕含事件突發,讓我頗有感觸,又寫瞭一首「即事詩」,成為三○一首。就實際內容而言,遠超過與颱灣有關的作品,因此編輯希望能有一個更為切題的書名。她建議根據我的詩句「詩人的心 遺落人間的一顆明珠」加以思考。這個句子齣自錶現我的象徵詩觀的作品〈萬法交徹〉,下一行「光射塵方 圓照萬象」,寫的是一顆明珠所呈現的象徵世界的美感境界。正在猶疑不決時,有機會嚮柯慶明老師請教,他到底是行傢,馬上裁決:就用「光射塵方.圓照萬象」這一意象清新的句子!柯老師一錘定音,我也頓時豁然拍案。加上副標題「杜國清的詩情世界」,作為書名內涵深廣、統攝我所創造的象徵詩的自然宇宙觀,可以說是再確切不過瞭。

  迴顧我的一生,詩人與學者是我的兩個身分,而以詩將兩者連結在一起,使我自己成為詩人學者,或是學者詩人。對詩這一知識領域的研究及其藝術世界的探索,是我一生的誌業,而我至今齣版的詩論集和詩集,也就是我一生緻力於詩的創作和探究的業績瞭。這本詩集的齣版,結閤我的詩論與創作實踐,再現我的詩人生涯一甲子所留下的光影形象,對我的人生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個詩人有瞭創作經驗以後,往往會寫齣他對詩的看法或寫詩的心得,而成為他的詩觀,錶現齣詩人對詩彆有心裁的洞察。纍積瞭相當的詩觀之後,再將零散的觀點整理成對詩的一套有係統的論述,而逐漸形成詩論。我在一九七一年齣版的詩集《雪崩》中,作為「序」而寫的一篇〈詩是什麼?〉,是我開始試圖建立能夠成為一傢之言的詩論,至今一再補充、修訂,其中經曆浪漫主義、現代主義、意象主義、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以至即物主義的洗禮,而建立起我的詩論體係。這方麵的文章,早期發錶在各詩集的序文或後記中,後來都收集在颱大齣版中心齣版的《詩論.詩評.詩論詩》(二○一○年十二月)這本書中。

  我的詩論,基本上是建立在詩的「三昧」和「四維」上的一個三角形結構。一言以蔽之,詩的外在題材以情、物、事、理為「四維」,詩的內在本質在於「三昧」,分彆指知性、感性和藝術性所創造齣的驚訝、譏諷、哀愁,令人感動的三種詩質或是詩的效用。詩的結構,是一個三角形或金字塔的藝術建築,以知性和感性為兩腰、以藝術性為底邊,環繞在詩人心上的軌跡。詩所寫的隻是詩人的一顆心,永遠脫離不瞭詩人的心所投射齣的圓圈;歸根結柢,詩所錶現的不外乎一顆心的七情六慾及其喜怒哀樂而已。詩的世界,是圍繞在心的圓圈上一個韆變萬化的三角形。根據知性、感性和藝術性的程度,三邊可長可短,而三角形環繞的圓圈,也因詩人的性情和心境不同,可大可小。詩是體現、反映、照應詩人的心境、所創造齣的一個超自然的藝術境界,唯心迴轉,但不是詩人的個性或心情的直接呈現和流露。由於每一首詩所含的知性、感性和藝術性的成分強弱不同,而形成三邊長短不一、各式各樣的三角形。在理論上,詩的世界以知性、感性、和藝術性三者平衡,而形成等邊的正三角形為最高理想。

  我希望這本詩集,能夠呈現我的詩學理論和創作實踐互相呼應、互為錶裏的麵貌,而這一特色反映在本書內容的架構中。這本詩集分成「詩論篇」、「體物篇」、「緣情篇」、「詩藝篇」四大綱目。「詩論篇」闡述我的基本詩觀,而在實踐上,「體物篇」、「緣情篇」代錶詩世界「三昧」中知性和感性的兩大麵嚮,而與強調藝術性的「詩藝篇」,鼎足三立,作為這本詩集的基本架構。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