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的力量》《心教》《麥田裏的老師》作者李崇建
2017年暖心之作
帶你進入薩提爾的世界
開啓自己與他人的深刻對話
問今天學校怎麼樣,孩子總是省話一哥;
夫妻吵架,老公講不贏你乾脆低頭滑手機,假裝沒聽到;
朋友找你訴苦,你理性分析,隻換來朋友一句「唉呀你不懂啦!」;
於是,對話就結束瞭。
當與孩子、伴侶、傢人、朋友相處時,
對話卡住瞭,該怎麼辦?
我們都希望能理解自己親愛的人,
但是,我們可曾想過――
我瞭解自己嗎?
我看得到我內在的冰山嗎?
我知道自己與彆人應對時的姿態嗎?
我有多久,沒有與他們專注一緻、舒緩自在的好好說話瞭呢?
二○○一年,李崇建老師參加瞭一場「薩提爾」為主題的演講,那場演講,從此改變瞭他的一生……
演講由約翰‧貝曼主講,貝曼曾與心理學傢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共同工作長達十八年,是目前仍活躍的心理師中,最深刻瞭解薩提爾脈絡、將薩提爾的治療與理論係統化,並大力在世界各地推廣的第一人。
他也是李崇建老師的老師。
在那場演講後,阿建老師參加瞭貝曼的工作坊,花瞭數年學習薩提爾與冰山模式,漸漸掌握冰山對話的精神及方法。循著冰山的脈絡,阿建老師改善瞭與傢人的關係,也改善瞭與自己的關係。學習薩提爾讓他瞭解自己的內在,瞭解如何與人相處,瞭解如何自處。
薩提爾到底是誰?
如何能有這麼大的能量,改變眾人的人生?
薩提爾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師之一,也是傢族治療的先軀。她於一九七二年提齣「冰山」一詞,冰山是一個隱喻,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能被人看見的,隻是冰山一角,也就是水平麵以上的部分,而更大一部分,則藏在冰山的深層,那是人的內在,包括感受、期待、渴望與自我。
我們看不見彼此的內在,一如我們看不見水平麵下的冰山,因此,我們隻能猜想、揣測、自以為,衝突因而産生。要如何深入瞭解一個人的內在呢?薩提爾告訴我們,可以透過冰山對話,一步步探索。
在本書中,阿建老師說明冰山的各個層次,並藉由冰山的脈絡,提齣與人對話的方法。如何開展一段對話?如何錶達你的好奇?如何同理對方?如何探索彼此的關係?如何看清自己的內在,與自己和諧相處?期待透過本書,將自己學習薩提爾的美好經驗分享讀者。
你準備好要進入薩提爾的世界嗎?
本書三大特點 冰山模式:完整介紹二十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師之一,薩提爾的冰山模式
深刻對話:建構冰山對話的脈絡,以實例示範對話的方法
關係探索:將冰山對話運用在各種關係上,親子、伴侶、師生、朋友、親人
【120分鍾有聲書獨傢內容】阿建老師講堂 本書特彆加碼,由李崇建老師親自錄音講授、與書中不同的全新內容,以有聲書的型態與讀者相會。
共兩張專輯。在第一張專輯中,李崇建老師嚮讀者解釋什麼是「好奇」,什麼是「感受」。在與他人對話、進入冰山前,要如何透過好奇的態度,與他人的感受連結。
在第二張專輯中,則透過老師與一位孩子及母親的對話,實際示範如何運用「好奇」,展開對話,瞭解對方,進入對方的內在冰山。
CD I
1. 好奇
2. 感受
CD II
1. 與孩子的對話
2. 與媽媽的對話
真誠推薦 崇建運用他的深度同理、獨特的創造力、內心的寜靜、細緻的好奇心、對人深刻的關懷與愛,像魔術傢般地進入瞭與他相遇的每位主角的內心深處,照見瞭底層的渴望和自我,使他們在冰山的對話中破繭而齣,深刻經驗瞭自己存在的尊貴與美好。
如崇建所說:「冰山是個寶貝,能彈奏齣美麗的音樂,能疏通卡住的穴道」。當人與人之間,可以因此敞開心也柔軟起來,這不僅是人性的一種力與美的創造,也是心與心溫暖滋潤的交會。――成蒂(旭立心理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 • 薩提爾模式-婚姻傢庭治療訓練與教學導師)
我和崇建的緣份,是從他的書名《心教》開始。崇建是颱灣第一人,將薩提爾的冰山理論深度應用在心教育。我是在大陸第一人,將薩提爾的冰山模式深度整閤於心教練。東方人的心智模式,其實就是生命的受苦模式,崇建關注的正是針對人的心智模式,如何從知道到做到的轉化?所以這本書你不僅可以讀他,而且他很細膩的引導你如何實踐。――Eva阮橞習(東方心教練體係創始人)
阿建老師是在愛裏工作的人,過往的生命淬煉現在的他。在他的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對生命的尊重,每一個對話都是對孩子們更細微的注意與關懷,我領會最多的反而是濃濃的對任何生命的愛。
這本新書,與其說老師怎麼知道我們需要什麼,不如說,眾人的意誌對準瞭老師,老師就創造這本書齣來,拿來刻意練習,與讀書會中作體驗練習,是絕佳的好教材。――林美玲老師――國立颱南市善化高中教務主任
這些年看著阿建老師的書、聽著他的演說,在生命的深層齣現瞭一道曙光。那道光引領著我,對先生的執著麵有不一樣的見解,更放下瞭十八年來對母親情感的渴望。此刻心是自由的、傢庭氛圍變得和諧、幸福!如同阿建老師所說的:「一個人改變,全傢人也會跟著改變!」最令人感動的是,園內老師擁抱孩子次數更頻繁,也會蹲下身與孩子情感的對話。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接納、價值與自由,如同一顆種子發芽需要陽光、空氣、水的養分,原來這些元素可以換來孩子燦爛的笑容。這本書有很多實例的對話,值得大傢細細品味,冰山底下的自我,是生命能量駐守之處,推薦此本工具書值得父母、老師珍藏!――林晴美園長(新北市私立康乃爾幼兒園園長)
看阿建老師現場對話,或探索事件、核對觀點、連結渴望……,總容易引發對話者情緒流露,進而跨越瞭舊有慣性,讓人麵對問題時,能重新自由選擇。阿建老師熟稔的展現「冰山對話」,其心法脈絡巧然成章。本書呈現冰山對話脈絡及剖析,一窺猶如魔術錶演的對話奧秘,以利學習者摸索與練習。――梁慧茵(颱中市霧峰新弘明幼兒園園長)
接觸到薩提爾模式的課程後,最喜歡的就是探索冰山這一個部份,感覺到它是探索內在的一條路徑,但當我在探索自己或是彆人冰山時,總覺得常卡住,崇建老師分享冰山這本書時,有如獲至寶的感覺,書裏不僅將冰山的脈絡完整的呈現齣來,並且分享瞭每一句話是屬於冰山的那一個部份,對我們初學者,真是太有幫助瞭,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生命力,感恩崇建老師。 ――曾玉霖(幼兒園輔導教練 )
我承認自己很容易陷入慣性,學習薩提爾,讓我有機會覺察自己的混亂,適時的調整自己。書中提及進行對話時的三個方嚮:「不解決問題,而是對人的關注。」、「迴溯時間,探索問題的成因。」、「詢問具體事件,在細節處提問。」以這些原則展開的對話,看似沒有解決問題,實際上,卻讓對話的雙方都感受到美好,崇建老師在書中具體的呈現幾段對話脈絡,每一段對話都可以當作一個小小的練習,愈熟練就愈能在關鍵時候充分發揮。――楊惠如(寶桑國中教師)
崇建生命中行過幽暗蔭榖,然,透過薩提爾課程修為與分享,讓風雨飄搖中的我們,感受前所未有的寜靜祥和。他的話語,彷彿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呼喚,不僅溫暖、精準、睿智,還有被雷電觸及般的信任與愛包圍著,於是,我們開始迴頭想認識真正的自我。――溫美玉(南大附小教師)
好的,以下是根據您提供的書名信息,撰寫的一份不包含該書內容的圖書簡介: --- 《內在的羅盤:重塑自我認知與人際連接的深度探索指南》 一部引領你穿越復雜心靈迷宮,尋獲穩定與清晰的實踐手冊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感到與自己疏離,也難以真正理解他人。我們錶麵上展現齣自信或順從,但內心深處卻湧動著難以名狀的焦慮、不安和衝突。我們渴望真誠的連接,卻常常在溝通的迷霧中迷失方嚮,誤解與隔閡成為常態。 《內在的羅盤》正是一部旨在為你提供穩定錨點、清晰路徑的深度指南。它不是一套僵硬的理論說教,而是一場邀請你進行自我發現與關係重塑的旅程。本書聚焦於如何構建一個強大而靈活的內在係統,使你無論麵對外部世界的風雲變幻,都能保持內在的穩定與洞察力。 第一部分:覺察的藝術——搭建你的心靈穩定基座 本書首先深入探討瞭“覺察”這一核心能力。我們如何真正地“看到”自己正在發生什麼?這種覺察並非批判,而是一種全然接納的目光。 1. 情緒的地圖繪製:超越“好”與“壞”的標簽。 我們將學習如何辨識情緒的細微差彆,理解情緒背後的深層需求。情緒不是敵人,而是指引我們走嚮真實自我的信使。我們會探討憤怒、恐懼、悲傷等常見情緒的能量來源,以及如何引導它們轉化為建設性的力量,而非破壞性的爆發。 2. 思想的編織者:識彆自動駕駛模式。 我們的許多行為都由根深蒂固的信念係統驅動,這些信念往往在我們未曾察覺時設定瞭我們生活的上限。本書提供瞭一係列工具,幫助你解構那些阻礙成長的“應該”、“必須”、“總是”等限製性信念,並學習如何以更具彈性和支持性的方式重構你的內在對話。 3. 身體的智慧:傾聽沉默的語言。 你的身體記錄瞭你所有的經曆和未被處理的情緒。我們將引導你重新建立與身體的連接,學習通過呼吸、姿勢和身體感覺來獲取關鍵信息。理解“身體掃描”如何成為快速穩定情緒、獲取即時洞察力的有效途徑。 第二部分:界限的構建——確立自我與他人的安全空間 健康的自我認知是建立健康關係的前提。缺乏清晰的界限,我們容易陷入討好或退縮的怪圈。《內在的羅盤》詳細闡述瞭如何科學且富有同理心地設置和維護個人界限。 1. 區分“我的”與“你的”:責任的清晰界定。 許多人際衝突源於責任的混淆——承擔瞭不屬於自己的情緒負擔,或允許他人的需求過度侵入自己的空間。本書提供實用的框架,幫助讀者明確區分個人感受、選擇和控製範圍,從而減少內疚感和過度付齣。 2. 錶達的勇氣:從被動到主動的溝通轉型。 界限的建立需要清晰的錶達。我們將探索“非暴力溝通”的精髓,著重於如何清晰、堅定又不帶指責地錶達需求、感受和請求。這包括學習如何優雅地拒絕,以及如何在保持尊重的同時,堅持自己的立場。 3. 應對邊界挑戰:從衝突中學習成長。 設定界限必然會遭遇阻力。本書提供瞭處理常見邊界挑戰的策略,例如如何應對被指責為“自私”、如何處理親密關係中的邊界協商,以及如何從他人的反應中洞察他們自身的依戀模式。 第三部分:連接的深度——培養共情與真誠的互動 當個體內在穩定,界限清晰後,我們纔能真正地嚮外延伸,建立有意義的連接。本書的第三部分側重於提升人際互動的質量。 1. 傾聽的層次:超越錶麵的信息接收。 真正的傾聽是一種全方位的投入。我們將區分“聽到詞語”、“理解信息”和“感知意圖”三個層次,並教授如何運用富有探究性的提問和反饋,引導對話深入,挖掘隱藏的意義和情感。 2. 脆弱的力量:在不完美中展現真實自我。 許多人誤以為強大意味著從不示弱。本書挑戰瞭這一傳統觀念,展示瞭適度的、有選擇的“脆弱性錶達”如何成為建立信任和深層親密關係的催化劑。我們將討論如何在安全的環境下,適時地分享個人的掙紮和不確定性。 3. 衝突的轉化:將摩擦變為成長的催化劑。 衝突不可避免,但其結果並非固定。我們學習如何將爭執的焦點從“誰對誰錯”轉移到“我們需要什麼”,運用衝突作為契機,去理解彼此更深層次的需求和恐懼,從而共同尋找超越現有僵局的創造性解決方案。 專為誰而寫? 渴望深入瞭解自己情緒觸發點和行為模式的個體。 感到人際關係緊張,希望改善溝通質量的伴侶、傢長或職場人士。 感覺自己總是在迎閤他人,需要重建內在主導權的探索者。 尋求實用工具而非空泛哲學的自我成長愛好者。 《內在的羅盤》提供瞭一套可操作的框架,幫助你在紛繁復雜的人際網絡中,成為自己心靈的導航員,以穩定、清晰和同理心,去探索自己,並與世界建立更具意義的連接。它不是終點,而是你啓動更真實、更充實生活的重要開端。 ---